

美國房市持續降溫,五月全美房價年增率降至2.3%,創2023年7月以來最小增幅,二十大城市房價指數月減0.34%,為2022年12月以來最大跌幅,其中坦帕跌2.4%。高房價與高利率壓抑購屋需求,六月成屋銷售降至九個月低點,春季銷售季疲軟。房價走勢與聯準會銀行準備金高度相關,短期難有反彈。相對之下,美國七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回升至97.2,優於預期,因經濟與勞動市場憂慮緩解;但「工作難找」比例升至18.9%,創四年新高,就業市場顯示降溫。
貿易方面,美國六月商品貿易逆差收窄10.8%至860億美元,進口降至多項年內新低。亞特蘭大聯準會預估第二季GDP成長率達2.4%,淨出口貢獻3.31個百分點。IMF上調全球今年與明年成長預測至3%與3.1%,並將美國預估調升至1.9%、中國4.8%,主因關稅有效稅率降至17%與美元走弱。IMF提醒川普對聯準會獨立性的攻擊恐損市場信任。
川普政府推動15%的美歐日統一關稅協議,雖低於先前30%威脅,仍高於預期,對汽車產業影響最大。美國46%汽車仰賴進口,通用與Stellantis已警告關稅壓縮獲利,最終成本將轉嫁消費者。中美貿易摩擦加劇,中國輸美商品關稅達51%,美方威脅最高徵收145%,預估中國對美出口2027年減少近5000億美元,越南與韓國出口亦受拖累;相對地,加拿大、墨西哥與英國出口將增長。美國同時終止「小額包裹」免稅政策,重挫Shein與Temu,UPS因中美電商貨運需求下滑連續兩季不給全年財測,並計畫至2025年撙節35億美元。川普團隊亦決定允許輝達對中國出口H20晶片,以防中國超前,但引發國安憂慮。
在戰略資源上,美國考慮調整對緬甸政策以削弱中國在稀土上的壟斷;中國掌握近90%加工產能。半導體方面,美國取消輝達H20輸中限制,引發國安憂慮,中國則推進AI自主研發,成立晶片—模型聯盟,推出成本更低的GLM-4.5模型。供應鏈轉移加速,蘋果iPhone美國供應已由印度佔44%超越中國(25%)。
汽車業方面,三菱宣布退出中國市場,日系品牌在華市佔率自2020年24.1%降至2024年9.6%,並在東南亞與澳洲持續失地。半導體則出現洗牌,英特爾可能暫停14A製程,三星以對美投資換取減稅,並與特斯拉簽署22.8兆韓元合約。
企業動態方面,CEA Industries股價暴漲548.85%,因獲5億美元私募投資,計畫打造全球最大BNB金庫;飛利浦上調獲利預期;UPS Q2營收降至212億美元,年內累跌19%,計畫裁員2萬人並削減與亞馬遜合作;寶僑全年營收持平,將於2026年前裁員7000人並調漲部分產品價格;星巴克營收優於預期,中國同店銷售年增2%,但EPS低於預期,考慮出售部分中國業務;默沙東因HPV疫苗在中國停供,Q2銷售大減55%,啟動每年30億美元重整;聯合健康因醫療成本高漲下調全年展望;波音交付150架飛機創新高,虧損縮減至1.76億美元;PayPal營收83億美元上修獲利預期;Spotify營收4.19億歐元轉虧;EssilorLuxottica憑Meta智慧眼鏡銷售年增三倍;Cadence與Celestica受AI需求帶動,雙雙超預期並調升全年展望。
日本債市因選舉動盪與升息預期承壓,JGB殖利率走高。美聯準會不確定性亦影響市場,川普對鮑爾的威脅加劇長期債券風險。
財報概況:
傳統製造與物流如 UPS 因「小額豁免」關稅政策導致跨境電商貨運需求驟降,加上零售復甦遲緩,營收與獲利不及預期,正進行大規模重整以節省成本。寶僑 和 默沙東 雖部分財報數字優於預期,但受通膨、關稅成本增加及專利到期等壓力,均預期未來營運挑戰並啟動重整或成本削減計畫。聯合健康 則因醫療成本高漲與監管挑戰,下調全年展望。然而,部分領域展現韌性與成長潛力。星巴克 在北美同店銷售雖略降,但中國市場首次實現正成長。波音 受惠於商用飛機交付量增加,虧損大幅收窄。PayPal 營收與獲利超預期,並上修全年預測。Spotify 用戶數持續增長,儘管廣告收入下滑但創新功能表現亮眼。而 EssilorLuxottica 透過智慧眼鏡銷售顯著成長。特別是 Cadence Design Systems 和 Celestica,受惠於AI相關產品需求,營收和獲利均大幅超越預期,顯示高科技和創新驅動的產業在當前環境下仍具強勁成長動能。
◻️UPS 第二季營收降至212億美元,較去年減少,調整後EPS 1.55美元低於預期,股價盤前跌3.23%,年初以來累跌19%。主因美國「小額豁免」關稅使中國低價電商包裹(如Temu、Shein)需求驟降,即使稅率由120%降至54%仍重挫跨境貨運,加上零售與工業復甦遲緩、電商需求退潮及工會罷工導致客戶流失。UPS不提供全年財測,延續890億美元展望,並啟動史上最大規模重整,計畫至2025年節省35億美元,削減與亞馬遜合作一半運量、裁撤2萬人、關閉數百設施,並推自願離職方案,聚焦高毛利貨運以應對不確定環境。
◻️寶僑第四季營收年增1.7%至208.9億美元、EPS 1.48美元,均優於預期;全年營收843億美元持平,核心EPS年增4%至6.83美元,營運現金流178億美元,自由現金流轉換率87%。然而,美歐消費者因通膨與經濟不確定性放緩購物頻率,低收入戶轉向小包裝與促銷,高收入戶亦精挑優惠。公司預估2026會計年度關稅成本增10億美元,將對美國約四分之一產品調漲中個位數價格,並啟動重整計畫,兩年內裁員7,000人、退出部分品牌。新任CEO Jejurikar將接棒領導因應壓力。
◻️星巴克2025會計年度Q3營收95億美元,優於預期的93.1億,但調整後EPS僅0.50美元,低於0.65美元預期,主因一次性稅務與店經理活動拖累。全球同店銷售降2%,北美降2%但優於預期,中國則年增2%,為18個月來首次正成長。交易量美國降3%但客單價升1%,中國交易量升6%但單價下滑。公司加速推動「綠圍裙」計畫、恢復門市座位以改善體驗,並考慮出售部分中國業務,估值或達100億美元。CEO Niccol表示轉型進展超預期,2026將迎創新潮,計劃推蛋白冷奶泡、椰子水飲品等新品,並投資5億美元於員工與營運升級。
◻️默沙東Q2營收降至158億美元、EPS 2.13美元,低於去年但優於預期,全年營收預測縮小至643至653億美元。明星藥Keytruda銷售近80億美元,年增9%,但嘉喜(Gardasil)因中國停供與日本需求下滑大減55%至11億美元,迫使撤回2030年銷售額110億美元目標。公司啟動至2027年的重整計畫,每年削減30億美元成本,裁撤職位並縮減房地產與製造網絡,資金轉向新藥研發。因應美國將對歐洲藥品加徵關稅,已提前囤貨並規劃4年投入90億美元擴產美國,2025年關稅成本估達2億美元。
◻️聯合健康第二季營收1116億美元,符合預期,但調整後EPS僅4.08美元,低於市場預估4.48美元。醫療照護比率升至89.4%,因醫療成本高漲與Medicare資金減少,導致UnitedHealthcare與Optum部門營運收益下降。公司下調2025全年展望,預估營收4455至4480億美元,EPS至少16美元,遠低於市場預估的20.91美元。聯合健康正面臨司法部調查與監管挑戰,執行長預期2026年恢復盈利增長。第二季向股東返還45億美元,並將季度股息提高5%。
◻️波音第二季虧損縮減至1.7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0.9億美元大幅改善,營收增35%至227.5億美元,優於預期。商用飛機銷售暴增81%至108.7億美元,負營運利潤率縮小至5.1%。波音本季交付150架飛機,為2018年以來單季最高。雖遭遇司法部4.45億美元和解費用及737 Max 7與Max 10機型認證延遲,預計2026年通過。737 Max產能已達每月38架,計劃尋求提高產量。防務部門收入增10%至66億美元,服務業務成長8%至53億美元,但工會可能罷工帶來挑戰。
◻️PayPal第二季營收達83億美元,超越預期82.8億,非GAAP每股盈餘1.40美元亦優於市場估的1.30美元,並因此上修全年獲利預測。然公司因加大業務投資,支出顯著上升,導致現金流下滑,成為潛在隱憂。分析師警告若不控制成本,長期穩定性恐受威脅。不過部分專家認為當前估值具吸引力,建議投資者考慮增持。PayPal未來關鍵在於如何平衡開支與增長。
◻️Spotify第二季營收4.19億歐元,較預期4.26億歐元略低,淨虧損8600萬歐元,去年同期則獲利2.25億歐元。營收年增10%,月活躍用戶增11%至6.96億,付費訂閱用戶增12%至2.76億,但廣告收入下滑1%。第三季展望營收42億歐元,低於市場預期44.7億,受外匯影響約490個基點。CEO Ek強調策略無誤,將加快執行,AI DJ功能用戶互動翻倍,聽書時數美英澳成長35%。2024年Spotify實現首個全年盈利,積極投資音樂外內容並增購股票,股價年內漲逾40%。
◻️EssilorLuxottica 2025年上半年營收達71.75億歐元(約83.2億美元),排除匯率影響年增7.3%,淨利年增1.6%至13.9億歐元。與Meta合作推出的Ray-Ban智能眼鏡銷售較去年同期激增超過三倍,成為營收主要動能。公司透過北美市場個位數價格調漲及供應鏈多元化,部分緩解關稅壓力影響。執行長Milleri表示將加快智慧眼鏡布局,新一代Oakley Meta AI智慧眼鏡即將上市。北美、歐洲、中東及非洲市場成長穩健,智慧轉型策略逐步奏效,股價年初至今漲11%。
◻️Cadence Design Systems 2025年第二季收入達12.75億美元,超出預期,非GAAP每股收益成長29%至1.65美元。AI驅動產品組合促進廣泛需求,IP業務年增超過25%,硬體系統創歷史最佳季度收入。公司與TSMC深化合作,加速3D-IC與先進節點技術應用。全年收入增預期調升至13%,每股收益增16%。與美國司法部和商務部達成和解,解決中國客戶交易調查。預計全年收入約52.1至52.7億美元,營運利潤率穩健,現金流預計達16.5至17.5億美元。分析師關注AI基礎設施發展及中國市場成長潛力。
◻️Celestica 2025年第二季營收達28.9億美元,年增21%,非GAAP每股盈餘1.39美元,成長54.4%,雙雙超出市場預期。CCS部門營收增28%至20.7億美元,利潤率升至8.3%,其中通訊產品年增75%,企業產品減37%。Celestica將2025年營收預估從108.5億美元調升至115.5億美元,每股盈餘由5.00美元上調至5.50美元。第三季預估營收28.75至31.25億美元,EPS介於1.37至1.53美元。Google、Amazon、Meta三大客戶占第二季營收51%。Celestica在EMS與ODM領域具競爭力,股價年初至今漲逾87%,市場評價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