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房市正面臨13年來最慘淡的春季銷售季,4至6月簽約量創2012年以來新低。即使房貸利率下降、房價漲幅趨緩,川普關稅威脅與AI取代工作的憂慮使買家觀望,房仲即使大幅降價也難以促成交易。購屋負擔能力為1980年代以來最差,雖股市熱絡、信心回升,租屋市場反而受惠。地區分化明顯,東北與中西部因房源不足房價上漲,佛州與德州表現疲弱。
川普「美國優先」政策推動8月起對全球商品徵收15%-20%全面關稅,無寬限期,目標為製造業回流。日本與美國簽署5500億美元投資案,澄清其中98%-99%為貸款與保證,預計節省約10兆日圓(680億美元)關稅成本,台積電在美設廠亦可能受惠。歐盟則同意15%關稅,並承諾未來三年投資6000億美元及採購7500億美元能源,但鋼鋁仍維持50%關稅,引發德國工業界憂慮。韓國力求降至15%,推出數百億美元造船合作專案,並考慮農產品讓步,摩根士丹利預計若談判破裂GDP恐減1.7%。美中恢復磋商,美國暫停部分高科技出口限制,允許輝達恢復對華H20銷售,為川習會鋪路,但引發安全疑慮。印度則憑戰略地位與金磚靈活度從容應對。美國商務部預計兩週內公布半導體進口國安調查結果,可能推動晶片新關稅。
摩根大通將美國衰退風險從60%降至40%,但摩根士丹利警告高關稅恐導致輕度衰退,尤其打擊消費與零售。外企目前多自行吸收成本,但最終恐轉嫁美國消費者。馬來西亞央行已下修2025年GDP至4%-4.8%,通膨降至1.5%-2.3%。同時,OPEC+將自9月起增產54.8萬桶/日,使布蘭特油價持續承壓,今年已跌7%。
科技領域,馬斯克提出宏大藍圖,包括能運送100噸的星艦、年產10億台、單價3萬美元、營收可達30兆美元的Optimus人形機器人,以及Neuralink腦機介面,已有8位癱瘓患者植入,年底擴展至20位。然而,自駕計程車FSD Beta仍平均每340英里出現一次嚴重脫管。特斯拉與三星簽訂AI6晶片供應協議,三星股價飆升6.8%。美司法部宣布Cadence因違規對中銷售晶片設計軟硬體,將支付逾1.4億美元罰款。加密市場方面,方舟投資入股Bitmine,其宣布以太坊為主要儲備資產,股價自6月以來飆升435%。Nike則因明年北美世界盃受利多帶動股價上揚。
地緣政治上,美國國會推動三項對中施壓法案,涵蓋人權與台灣。英國防長希利稱已為台海衝突做好作戰準備,強調透過聯合演習維護和平。泰柬邊境衝突已致30餘人死亡、20萬人撤離,美中協助馬來西亞斡旋停火。美國國內針對移民議題亦存分歧,62%支持遣返非法移民,58%反對繞過司法程序直接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