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覺得白雪公主不差,但我錯了。原來迪士尼認真起來是這樣。
我其實沒看過阿拉丁動畫版,也沒看過真人版,但是 《Speechless》實在太常出現在spotify的播放清單,我又覺得很好聽,所以就決定看了。
看完後覺得
也太好看了吧
視覺與音樂先讚爆
第一首歌《Arabian Nights》就蠻好聽的,很有阿拉伯風格,又混合了現代曲風,一點也不怪異。
還有說故事的感覺,跟我對阿拉伯故事就是在聽故事這個感覺有共鳴。
畫面上,色彩與場景豐富,布景服裝有濃濃中東風味
阿拉丁跟公主在躲避市場的追捕時畫面也不錯。
整部的畫面真的有夠美,每一個編舞、排場、畫面的設計跟轉換都很流暢。
我原本還覺得白雪公主沒有很差,現在才知道白雪公主真的是被做壞了。
角色設計的厚度
阿拉丁幫助乞丐小孩還有救快被馬踹倒的小孩那幕,
這兩幕都讓我覺得阿拉丁很討喜,不是單純的自以為是或自怨自艾的痞子。
原來迪士尼在2019年就塑造過這麼像Zootopia裡的Nick那型的角色,
外表痞痞的其實在隱瞞自己的脆弱,而本質上是個暖男這樣。
尤其是男主角一開始的自卑感,
他那個時候值得一首《wicked 》的"女主角好自卑之歌"《 i am not that girl》,
或Elsa在音樂劇版本新加的"好想找Anna但覺得自己沒資格找之歌"《Dangerous to dream》
直到他覺得可以活在謊言裡,覺得這樣沒有關係,可以這樣用假的外觀跟偽裝來建立自己的信心,
他有野心有慾望,但最後成功在自爆前止住了,
知道假的外觀換不來真的內心的想要的東西。
跟後來賈方當上蘇丹只是換衣服一樣。
精靈這次實際上只是個專業換裝師,換衣服換不到靈魂。
而賈方變成神燈精靈的下場直接讓我聯想到蠟筆小新不理不理王國祕寶的那位反派。
權力 → 被反噬 → 變成一個困於自己野心的存在,
是個很適合作為電影的隱喻。
賈方作為如果阿拉丁沒有剎車,願意活在謊言中以滿足自己慾望的對照角色,
其實對仗得蠻漂亮的。但是總覺得賈方缺少一首跟阿拉丁對照的歌。
我真的覺得迪士尼欠我一首賈方主題曲。
我後來查到原動畫版是有賈方主題曲的,
但迪士尼擔心賈方一唱歌會太浮誇,影響現實感。
Excuse me??!
一個音樂劇電影怕唱歌會太浮誇影響現實感,要不要不要做音樂?
怕歌太多? 你以為我為什麼選音樂劇電影來看?
會覺得唱歌突兀那要改劇情編排吧,不是不做歌,不然不要做音樂劇ㄚ。
茉莉公主的部分實在是我有很多話想說
一開始可以看到窮困的人民,我覺得茉莉公主實際為人民做的事有點少。
他偷了攤販的麵包給飢餓的小朋友吃。
所以那個攤販就不是老實工作的國民了嗎?
你是公主你付錢阿,你減稅阿,你有很多可以做的,
但是你偷了一個努力工作的老闆的麵包去救濟窮小孩還不付錢,
堪比健保壓榨醫護人員來讓民眾獲得醫療資源。
茉莉公主被我們衛福部錄取了
我寧願他沒有偷麵包的橋段,他這樣當蘇丹,以後慘的就是老實工作的中產階級。
其實她說話了就值得一個好棒棒章,
可惜他還要做更多, 其實他在做領導人的部分劇情稍微單薄了
公主在賈方當蘇丹後喚醒哈金問他效忠誰那邊其實應該是很有力量很精彩的高潮之一,
點出精靈只能幫賈方、阿拉丁換裝, 但他們實際inside的人並沒有變。
這麼畫龍點睛的片段,搭上speechless這首我差點以為他才是電影主題曲的超強歌,
理論上應該是情緒很強的高潮片段。
但那段的處理卻我覺得speechless reprise那邊有點斷掉,氣氛營造得不太好
其實歌曲跟那一段劇情可以融合,不用切兩段讓公主幻想完後再問大臣。
我覺得那段要看兩次很煩。
我知道迪士尼有能力編成像《do you want to build a snowman》那樣,
一邊唱歌一邊演劇情。
不懂為什麼不做一次
這是我整部電影覺得最遺憾的一段
(不過所有人都要聽哈金的,哈金是有多大,得哈金者得天下嗎)
(根據我spotify隨機播放聽到的次數,其實我原本真的以為speechless是主題曲,我真的跟迪士尼公主超不熟)
《Speechless》在主體性營造上好像比《waiting on a wish 》好,
就不是在做白日夢的感覺。
社會語言分析
2019年演茉莉公主想當蘇丹不想嫁給笨王子就沒事,今年白雪公主說公主不渴望愛情就被罵爆。
茉莉公主整體敘事還是浪漫的,男主尊重她的願望;
她想當領袖,但仍談戀愛、仍有感情線,不取消王子,
我覺得很好,但又懷疑自己是不是有種自己在決定甚麼是好的女權敘事方式的感覺。
其實可以有愛情也可以有權力,這又不是什麼很難兼容的東西。
我不喜歡把傳統價值貶低得很差,好像有愛情就是很父權那樣,
不一定不要有愛情, 也不一定要有愛情
回到2025的《白雪公主》
不想要愛情也不是甚麼罪不可赦的事情吧有這麼嚴重嗎?
我其實覺得白雪公主因為這樣講就被罵有點委屈。
不過白雪公主應該觀眾不是單純反對女主有抱負,而是感覺:「批評過去觀眾心中的經典 」
所以問題或許不在於「白雪不談戀愛」這個事實,而在於「怎麼說」這件事。
茉莉公主的服裝也很有趣,
從一開始的「珠光寶氣傳統宮女風」→ 中段逃出來時變成簡約民族風 → 最後完全穿上皇室軍政式披肩禮袍式蘇丹裝作為身份地位的轉換,
而軍裝作為權力的象徵真的也是個父權與戰爭的產物,要陽剛才有領導的感覺。
蔡英文總統在公開場合也都穿西裝。
雖然也是個形象語言,但是西裝真的比較舒服。相比穿著傳統女性禮服,穿著西裝還有免於被凝視的自在感。
我是覺得愛穿甚麼就穿甚麼啦,是我一定選好穿舒服的西裝。
不過挖掘背後的社會架構語言是很有趣的事。
這才叫做用心做公主片
2019就在做公主當國王那算前衛嗎,如果放到今年應該會被罵。
我覺得這個跟非傳統敘事什麼時候可以變成正常而不是刻意的政治正確,才是不需要這種劇情的一天。
放到今天,阿拉丁仍然是視覺、音樂、劇情都很高標的作品。
我真的是沒看過以前迪士尼的好作品,我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