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加法看《史迪奇真人改編》,我全都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有雷,有雷,有雷 

有雷,有雷,有雷 

有雷,有雷,有雷 

觀影建議在結尾可以直接拉到底 

讓人說出「兩版都不錯,都可以去看看」 
就是真人版最大的成功了 

前言 

這完全是情感取向的心得文。 
畢竟我是體感型觀眾,不是那種會把劇本三幕八橋架構拆開分析的人。 

雖然很多影評分析後,對《史迪奇》真人版的評價不高, 
但我和朋友們聊天時,卻發現其實很多人都喜歡。 
電影整體的氛圍、畫面、劇情,仍然是溫馨可愛的。 

對於那些對原作記憶已經模糊的觀眾來說, 
即使沒特別深究,也還是能從真人版裡獲得感動。 

我本來是衝著「史迪奇長得超可愛」才來看的, 
在開播前認真補完了動畫電影, 被原作的情感線感動到不行。 

所以當我坐下來看真人版時, 
雖然也看到了很多刪減、變動、改寫…… 

但我用「加法心態」去看這部電影。 

不是去數它少了什麼、改錯什麼、跳過什麼, 
而是把我剛建立起來的動畫記憶, 
一層一層地疊加上真人版的表現、補完、轉向。 

一邊在想:「啊這裡沒了好可惜」, 
但更多時候其實是:「欸這樣演也可以欸」。 

然後不小心…… 
就忘記看扣分的地方了。 

直接變成另一個主旨,另一個故事了 

這部真人版其實不是爛,是「改了核心角度」 
故事表面上沒大變,但靈魂角色變了 

原版史迪奇, 
重點在史迪奇跟莉羅兩個不被社會接納的人互相救贖的故事。 
電影版在許多莉羅跟史迪奇的部分做了刪減, 
想看他們兩個小隻互動可能會失望。 
從史迪奇願意衝浪、對家人這個詞有反應的開始、貓王、醜小鴨繪本...... 

醜小鴨繪本!! 

找不到歸屬的繪本直接照應著兩個主角 
用最簡單的故事刺穿觀眾的心靈 
它不是裝飾,是莉羅與史迪奇之間「找到彼此的破碎感」的核心象徵 
怎麼捨得刪掉嗚嗚嗚嗚 

我朋友倒是很難過貓王, 
但我的年紀和文化背景其實對貓王沒甚麼共鳴。 
如果想像是周杰倫從台灣文化背景的作品被拿掉,那我就懂了。 

網路上有很多影評已經很清楚列出真人版淡化或刪除的互動和對話細節,他們太強了,我還沒那個資格(低頭)。 

舉個我自己最在意的例子: 

動畫中「我們家很小、又很破,但很美滿」這句話,是前後呼應的情感高點。 

真人版卻前面沒鋪陳、後面硬講出來,完全失去了原本那種淡淡卻打中人的力道。 

全劇最大苦主強霸 
他雖然一開始要抓史迪奇 
但他是個真誠的反派,史迪奇世界的杜芬舒斯 
他本來很生氣,後來馬上被史迪奇說服去就莉羅那裏 
把這個聰明邪惡天才的溫柔憨直嶄露無遺 

 現在沒了 

好,我就看你第二集怎麼演 

是不是看到白雪公主這樣,所以本來沒打算拍第二集? 

史迪奇,迪士尼的自救小隊長 
再次成功的靠自己上岸了 

至於電影細節的表現 
絕對是史迪奇粉絲團隊操刀 
不知道,我猜的 
原版裡有提到史迪奇怕水的設定, 
但是其實沒有表現出來 
在這次是真的有把這個未拆封的設定拿出來用 
除此之外,很多水槍、互動場景, 
其實都有呼應動畫版  

Nani線補完:家庭的視角與壓力 

這個真人版,它沒有試圖取代動畫原作,而是用另一個角度補完同一個世界觀。 
畢竟要跟原版拚同一個主題,很難拚過原版吧 
全部照拍又覺得那翻拍的意義在哪 
所以我對這種改編不會反感,反而覺得能更了解整個史迪奇的故事 

這部真人電影,是從 Nani 的視角詮釋家人。 
重點在於:沒有人被拋下,也沒有人被遺忘,包含她自己。 

這讓我很喜歡。尤其如果你是童年看過原動畫、現在已經長大的觀眾, 
那麼你可能會更理解她那種「被迫長大」的無奈, 
與「沒人幫我,但我不能放棄任何人」的壓力。 

動畫版第二集中有描寫家庭時光 
對Nani來說不可侵犯,因為他希望大家都要快樂 
那時雖然大家都有其他事情,但是為了不讓Nani不開心 
大家裝作很喜歡、享受這個時光—不是因為快樂,而是怕她失望。 

當一個人為家庭的付出失去平衡時,整個家庭關係會緊繃 
尤其是現在越來越多人在特定情況下看出家庭感情的情勒成分 

Nani也沒有商人心態,他並沒有說希望大家可以同樣回饋他、回饋這個家 

他只是希望大家快樂 

但這個場景中 
Nani獨攬所有家事和一切準備,累得要死 
其他家人為了不讓Nani不開心而裝快樂,心靈上累得半死 
這是Nani要的嗎?不是,但是一切就失衡了 

其他家人看到拋下自己、失去平衡搖搖欲墜的Nani, 
只好也去撐住他 

沒有人是輕鬆的 

看過她自我燃燒到幾乎要垮掉的這一幕後, 
鄰居阿嬤的一句話,那邊我真的很感動。  

而且說真的 
這種長姐如母,犧牲自己扛起家庭的型態 
台灣社會應該沒有很不常見吧? 
就算不是長姐如母的例子 
每個人多少都有在家庭付出跟自我實現中矛盾的例子吧 

改編的部分還不錯。 
只是要這樣編確實應該改個電影名字🫠 

進來想看莉羅與史迪奇兩個社會邊緣人找到彼此 
結果看到的是別的故事 
就算這個故事不差,也會感到被詐欺 

至於這個結局是不是「太過美好、淡化了所有困難」呢? 
我是來看迪士尼普遍級的史迪奇 
不是來看什麼《夏威夷版悲慘世界》 
美好一點應該不會怎麼樣吧……? 

劇情以外的還原度 

莉羅(Maia Kealoha)
不用擔心莉羅演的不像,這個莉羅不像演的 
她尖叫時我耳膜都要炸了 
就是莉羅還有這個年紀的小朋友會做的事 

另外,戲外的也是古靈精怪的可愛妹妹 
我的ig充滿著他童言無忌的採訪影片 
每個都超好笑 
和Nani演員 Sydney Agudong 的互動也超好笑 

記者問:你覺得你和莉羅有什麼不同? 
Sydney 說:「莉羅的牙齒比較多」 
(對,Maia 正在換牙期,真的超可愛) 
記者問:你來好萊塢最想見哪位演員? 
Sydney:Emma Stone 
Maia:演哈利波特的那個 Emma Stone 嗎? 
Sydney:不是…… 
Maia:(覺得自己懂了) Oh, another Emma Stone 🤷‍♀️ 

有影評說她們姐妹感情演得不像,我自己是覺得還好,沒有那麼敏感。 

唯一可惜的是比例問題: 
動畫裡莉羅跟史迪奇幾乎等高又一樣圓圓的,可愛到不行。 
真人版莉羅比較瘦小,但身高還是比史迪奇高很多,
互動的萌感稍微被削弱了。 

至於史迪奇: 
再說一次——迪士尼你明明做得出這麼可愛的 CG,為什麼《白雪公主》的七矮人會長那樣!? 

這個史迪奇真的超級可愛。 
場景、配樂、氣氛都很還原,畫面明亮自然,沒有灰灰暗暗的童話濾鏡。 
演員部分也給力:Nani(Sydney Agudong)、David 那位 Kaipo Dudoit(帥又陽光)、Tutu(Amy Hill)也都不錯。 

觀影建議  

給沒看過原作的人: 
那你兩版都去看! 
先看動畫,感受莉羅與史迪奇的情感,
然後再看真人版,把它當成 Nani 線的補完,就像解鎖遊戲裡的隱藏支線。 
不要去找「真人版為什麼沒有這個情節」,
因為它不是翻拍,是加法。 

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兩個都要 😤 

給看過原作但不是鐵粉的人: 
可以看,當作補完 Nani 線。
可能可以對這個角色產生更多理解。 
尤其是當你也是那種「長大後被迫撐起家的大人」 可以共感 

 給原作死忠粉: 
請先深呼吸三次。 
放下「我要看莉羅跟史迪奇互動」的預期,
改成看 Nani 番外篇 
如果你做得到,這會是個「有點走樣但還算誠懇」的平行宇宙。 

至於CP值值不值得進戲院? 
呃……現在已經來不及啦,但要問我自己—— 

它讓我覺得,我應該去辦一張電影院打六折的信用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象不用鼻子喝水的沙龍
0會員
5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喜出望外超乎預期!原以為是單純的複製貼上90年代揚迪邦特所立下的經典標竿,殊不知新版的劇本有更多與時俱進的改動,在保證爆米花娛樂性的同時進行人設上的大幅調整、愛情戲上的編排轉換以及災後的人道關懷探討,2小時毫無冷場高潮迭起。
Thumbnail
喜出望外超乎預期!原以為是單純的複製貼上90年代揚迪邦特所立下的經典標竿,殊不知新版的劇本有更多與時俱進的改動,在保證爆米花娛樂性的同時進行人設上的大幅調整、愛情戲上的編排轉換以及災後的人道關懷探討,2小時毫無冷場高潮迭起。
Thumbnail
💉極度主觀!極度主觀!極度主觀! 選出的十部為電影台重播就會看的片,屬於耐看型。
Thumbnail
💉極度主觀!極度主觀!極度主觀! 選出的十部為電影台重播就會看的片,屬於耐看型。
Thumbnail
https://udn.com/news/story/7332/7864062 由於偶然看到這條新聞,想說要不然就寫《讓子彈飛》吧,畢竟,這部電影在很多粉絲心中可以說是佔有相當高的地位。 我思來想去很久,就是不確定要先放哪一個經典片段才能代表這部作品? 是要放這個麼? htt
Thumbnail
https://udn.com/news/story/7332/7864062 由於偶然看到這條新聞,想說要不然就寫《讓子彈飛》吧,畢竟,這部電影在很多粉絲心中可以說是佔有相當高的地位。 我思來想去很久,就是不確定要先放哪一個經典片段才能代表這部作品? 是要放這個麼? htt
Thumbnail
!!劇情暴雷!! 記錄個人心得及想法 我不太會寫什麼深度心得文,希望大家輕鬆看看哈哈 會去看這部電影的契機是因為網路上偶然瞥見這部電影很好評、很感人,第一印象還覺得畫風不太會是我喜歡的風格,頂多劇情好入口吧?所以放鬆地去看了,因為我完全沒查資料做功課,哇塞~電影開始播放之後我完全不知道到這是
Thumbnail
!!劇情暴雷!! 記錄個人心得及想法 我不太會寫什麼深度心得文,希望大家輕鬆看看哈哈 會去看這部電影的契機是因為網路上偶然瞥見這部電影很好評、很感人,第一印象還覺得畫風不太會是我喜歡的風格,頂多劇情好入口吧?所以放鬆地去看了,因為我完全沒查資料做功課,哇塞~電影開始播放之後我完全不知道到這是
Thumbnail
當日常失速之後,只能退避到一處影院,棲身也許五廳J15,捻滅自己的名字,成為別人。
Thumbnail
當日常失速之後,只能退避到一處影院,棲身也許五廳J15,捻滅自己的名字,成為別人。
Thumbnail
最近看了改編自電影的影集,包括【史密斯任務】、【真愛挑日子】、【紳士追殺令】,如果沒有先入為主的偏見,或許它們都是好看的吧?!
Thumbnail
最近看了改編自電影的影集,包括【史密斯任務】、【真愛挑日子】、【紳士追殺令】,如果沒有先入為主的偏見,或許它們都是好看的吧?!
Thumbnail
或許,有些疑問能透由小說來解答,這是所有小說改編電影的作品都將面臨的疑難,然而,若電影的敘事循環無法經由電影自身來實踐,卻需經由外來物的補足(並非指背景知識),那麼指稱這樣的作品是有缺陷的,也不過若合符節。
Thumbnail
或許,有些疑問能透由小說來解答,這是所有小說改編電影的作品都將面臨的疑難,然而,若電影的敘事循環無法經由電影自身來實踐,卻需經由外來物的補足(並非指背景知識),那麼指稱這樣的作品是有缺陷的,也不過若合符節。
Thumbnail
沒有想到一部沒台詞的電影,帶來的感受卻如同千言萬語般,那些放心裡的回憶,已經被它悄悄地轉譯成幸福。
Thumbnail
沒有想到一部沒台詞的電影,帶來的感受卻如同千言萬語般,那些放心裡的回憶,已經被它悄悄地轉譯成幸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