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爸在華德福學校工作,踏入八月,又來到新生引領日,這一天會邀請小一新生及家長一起來到學校,透過簡單的儀式,歡迎小朋友來到上學。這時候暑假已放了三個星期,校園雜草叢生,枯葉一地,灰塵處處⋯⋯所以在新生引領日前,老師要回校幫忙打掃收拾。

台灣的校園普偏都很大,即使台北是寸土寸金,但學校該有的田徑場與各類教室應有盡有,有些學校更有泳池或體育館,這些都不是香港人可以想像的。香港的學校長怎樣?我們都稱香港的國小校舍做「火柴盒」,一般樓高六層,一層大約有6-8間教室。以前天爸仍是學生時,一班普遍有40人,所以小小一層樓,就塞了兩百多個學生。六層樓必定客滿,就這一楝校舍,同一時間就過千人在此學習了。

由 Prosperity Horizons - 自己的作品, CC BY-SA 4.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77485494
學生多,如何使用空間就是技巧了。小息時過千人就一起往地下(即台灣的一樓)衝去,活動空間只有一個室外籃球場及一個室內集會空間,過千位小學生就在有限空間裡打轉,猜拳最省空間,散散步聊聊天也不錯。小賣部前聚滿人流,要在有限時間內買到零食或汽水,是一門學問。如果你想在小息時間上廁所,最好先在自己那一層搞定,再到地下去玩。如果想玩或想買零食,就得犧牲一下上廁所的機會!
小息時間只有10分鐘,鐘聲一響,學生全部要定形,真的是定形,不能移動,要聽老師指令才能慢步走去指定地點排隊集合,然後依班次上課室繼續學習。那時候不懂為何要定形,現在想來,應該是避免學生爭先擁後上課室造成悲劇吧。
空間有限,就得善用,這是香港人的共同智慧,地方越小就得越整潔,所以大部分的學校都井井有條。當天爸由學生搖身一變成為家長,趁各校開放日去參觀挑選學校,每看到有學校雜物亂放,作為父母的會想,如果連小小校舍都未能整理得好,又何德何能帶好我的孩子?
當年的想法就像迴力標,當年對空間整潔的要求,對學校管理的要求,在十多年前於心中輕輕抛出,今天重重地倒飛回自己身上。你想有多完美的校舍與管理,就變成今天清潔校舍時有多辛苦的指標。即使我們學校空間不大,但因為地處郊外,校內花草樹木茂盛,加上風大,隨便風一吹就滿地落葉,所以要好好整理環境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天爸一邊打掃,一邊注意每個細節,思考究竟一位新生家長想看到怎樣的校舍?
當年做家長,盡是仔細挑剔,總不能嚴人寬己,就只好加把勁,順便減減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