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天聽蕭邦的〈冬風練習曲〉,好有氣氛。鋼琴的聲音串入耳中,自己的暈眩感覺好一點,雖然這幾天放假都在天旋地轉當中,哪裡都去不了,什麼事也無法做,連從床上起身移動,都會天旋地轉。老天爺只是在告訴自己,該停下來,停止追逐自己,停止製造亂象,停止扭曲或是製造新的現實,讓漩渦慢慢消失無於形,跟自己好好相處,別再製造亂象,無謂製造因果,無謂製造給自己的業,與給別人的業。
祈願就像蔣勳老師分享的節氣,祈願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祈願老天爺與大自然的秩序,與人類的秩序取到和諧的結構,讓人類與大自然和平共舞,舞出美麗,舞出永恆,舞出光輝,舞出滿滿豐盛。感謝自己生日的前夕,老天爺總是送出很多很特別很意外的禮物,讓自己更加的勇敢,面對自己的恐懼與幻覺,有更警醒的能力,更能抽離自己在情感上的執著,身邊有朋友可以支撐自己走過情感的浪淘,身邊有家人時時刻刻的陪伴,有著我最親愛的家人,自己每分每秒都感覺到很安全很充實,並且繼續著在人生路途往前走的動力。
五十歲,碰到COVID-19,碰到疾病大流行。開心的是,生平第一次同步追蕭邦鋼琴大賽,與全世界的蕭邦迷在虛擬網路上,一起與角逐蕭邦鋼琴大賽的世界卓越演奏者們,遊走蕭邦的音符樂音當中,活到過去,活到未來,活在當下,活在音樂裡,活在喜悅中,活在科技帶給我們無遠弗屆的幸福裡面,儘管,病毒阻擋人們的相聚,病毒讓許多的表演活動跟比賽被迫延期,但,等待是值得的,等待也帶來轉化,帶來改變,等待,帶來了希望。
走進電影院,看了《沙丘》,看了《007:生死交戰》,詩意洗滌了心靈,音樂清洗了憂慮,我們仍在持續地走著,走在屬於每個人人生的渠道跟軌道上,有人活得很沉重,有人活得很悲壯,而看著雙手輕巧的在琴鍵上飛躍,有時輕,有時重,有時緩緩抒情訴說,有時又有如火山噴發般的情感推移,因為是人,才得以經歷這些吧,這屬於地球的地水火風,幻化成自己,有時是堅毅的泥土、有時是溫柔的水流、有時是瘋狂的火焰、有時又變成幻化無常的風,活著的每一刻,彷彿每一刻都充滿變化,充滿可能,是死,也是生。是生,轉瞬間也是死。
值得慶幸與萬分的感恩,因為,有呼吸,有瑜伽,而非一口氣之後無法吸到下一口氣,而非在呼吸的瞬間,找不到生存的理由,就算是十六歲離開集中營的孩子,就算是青春歲月被狠狠摧殘的體無完膚,認定自己的人生已經過完,過完了,還在,我們還在。經過的COVID-19,經過了疾病大流行,看盡了死亡所帶來的篇章,聽盡了發生在各個角落的生命故事,我們還在,你我還在,還在呼吸著,還,活著。
有人活了,卻死了。有人死了,卻活了。蕭邦,就活了,活在後世無數的樂迷心中,啟迪安慰無數的靈魂,不論是那些演奏蕭邦的美麗演奏家們,又或是我們這些尚無天分成為蕭邦的樂迷們,只要能因聆聽樂音而得以得到片刻寧靜與救贖的樂迷們,就好,足夠了。
好像因為疾病大流行,這世界也更詩意了,這世界也更充滿感恩跟溫暖,因為許多的死去,讓這世界得以生存下來的人,更懂得珍惜,更願意好好的活了,所以,這地球死了,卻也活了;蕭邦死了,卻也活了;我們的心曾經死,但我們的心也因為這一切,又活了起來。
五十歲的當下,就這樣數著一天一天,朝向那五十周年紀念邁向前去,也許,多點心,少點腦,多點放鬆,少點對自己與對別人的嚴厲,對世界多一點溫柔的看待,少些批判少些埋怨,隱隱約約,隧道的曙光慢慢地出現,大轉彎是辛苦的,轉彎的時候需要很小心,也會耗掉一些能量,更要有充分的準備。
不只是往前看的當下,要有回頭回顧的勇氣,知道一切為何而來,為何發生,有對照才有比較,有比較才有進步,有進步才有突破,有突破才能實現成就。這只是首生命的歌,這只是與生命的對話,這是生命的故事,生命的篇章,是我們自己演我們自己生命的電影,只有我們自己知曉,只有我們自己能決定,決定這電影最終的結局,也只有我們自己才能為自己的電影打分數,不是別人,不是這世界的眼光,或是多數的方程式,只有自己,真的,只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