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班沒出現在App上的公車班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今天早上,我錯過了一班公車。

不是因為賴床、不是因為公車誤點,而是因為我"選擇"相信了App的資訊,而不是相信自己的經驗。

說起來有點好笑,也有點感慨。

平常我是搭712路公車,當客滿無法搭乘時,我就會前往另一個地方改搭710路公車。通常在那個時間段,前後10分鐘內會有兩個班次,這件事我已經經歷很多次了,早就是一個事實了。

今天早上,當我終於走到車站時,等著過馬路時,看到第一班710車開過,心想著:「沒關係,還有下一班,10分鐘內就會來了。」

當我過馬路走到車站、拿出手機開啟App查詢時,竟然顯示:「下一班要再27分鐘。」

我慌了一下,開始懷疑自己:「咦?難道剛剛那班是第二班?是我走得太慢了嗎?」竟然一點都沒有懷疑,會不會是公車的GPS回報系統有狀況,所以系統沒抓到資料? 因為這種狀況常發生在712班車上,在710班車,我還沒碰過...現在想想,應該是機率問題。

於是,我直接選擇相信App,把眼光移開馬路,開始啟動滑手機模式,打發著這段27分鐘的等待時間。

就這樣,有公車經過我眼前時,不自覺還是會抬頭看一下,看到了702、5053、然後竟然是710....,在我回神時,710已安靜地開過我面前,而我完全來不及招手。我確認了,沒錯,這就是那班我知道的第二班車,即使在App上沒有顯示、但我原本就知道會有的那一班。

這個小插曲,讓我愣了一下。不光是因為錯過車很麻煩,會讓我上班更晚到,而我同時也發現:我居然這麼快就不相信自己的經驗了。

我明明知道,那個時間段應該會有兩班車;我明明看過這樣的狀況好多次。但因為App上沒有顯示,我就把自己的記憶與經驗判為無效,甚至開始為App找理由,說服自己:「大概今天比較特別吧。」

這件事讓我開始省思~

這幾年,手機讓我們對於資訊的取得太過便利,一切查手機,所以會當查到的資訊跟記憶不同時,我會傾向懷疑自己的記憶,不太相信自己的經驗、不太相信直覺、不太相信那些沒有被「資料化」的東西。

我們說,資訊是力量。沒錯,它是。

但當資訊變得無所不在,我是不是也把一些東西慢慢交出去了?

像是對周圍世界的觀察力、對節奏的敏感、對自我判斷的信心。

App很方便,它幫我們掌握時間、提醒班次、做很多很棒的事。

但重點是~它也會出錯。今天那班車,也許是系統沒更新,也許是司機沒開機,總之,資訊沒有進來,但車還是照常發車了。

那種「我知道它會來,卻被說服它不會來」的感覺,有一點像我們在生活裡某些時候:

「明明我感覺這個方向不對,但別人說得好像很有道理,結果我就不聽自己了。」

我想,我們之所以會對「手機比我還懂」這件事這麼順從,是因為它讓我們省事 : 不需要再去記、不需要再觀察、不需要再確定。只要查找App,滑一下就解決了。

但系統也會出錯,而人的經驗其實很有參考價值。它是經過好幾次錯過、繞路、早到晚到、思考與觀察累積出來的模式。這種東西,是AI算不來的。

我今天早上的這個小故事所引發的省思, 主要是提醒自己以後不要那麼快就選擇不相信自己。

下一次,當我看到某個東西「好像跟我記得的不一樣」時,

我會告訴自己:也許是我錯了,也許是它錯了,但先別急著放棄自己的判斷。

因為~

有些東西,App上查不到。

有些節奏,數據不會告訴你。

有些判斷,是你花了很多時間,才建立起來的。

這世界到處都充滿了資訊、但也總是有些資訊沒被披露,孟子說的「盡信書、不如無書」,幾千年後,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更是一句有智慧的處世原則啊。

今天我只是錯過了一班不該錯過的車,會不會其實我在無形中也錯過了更多其他的事情? 因為我選擇了全然相信輕易查詢到資料,而忽略了自己實際體會後的累積經驗?

提醒自己: 下一次有類似情況發生時,不要這麼容易就選擇放棄相信自己的經驗吧,需要再多點觀察+更多認證,「盡信書、不如無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俠客斐恩。職場進化中
6會員
78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俠客斐恩, 一個 | #非典型HR, 斜槓 | #職涯教練 X 國際生涯諮詢師。 目前跟朋友在進行"三對三職涯聊癒室 | 2025百人職涯陪伴計畫"。 職場一直在轉變,所以我們也必須持續進化。 在這裡紀錄的,是我跟朋友們在工作職場上的故事,以及我感興趣的事。歡迎三不五時過來看看~
2025/07/30
「喜歡」這件事,真的騙不了人。它就像一道光,能穿透所有的表象,映照出一個人最真實的狀態。在職場上,我屢屢觀察到這個現象,它總能給我最深刻的啟發。當一個人的眼睛因為熱情而閃閃發亮時,那瞬間,我總覺得他們就像接通了某種職場超能力,展現出令人驚豔的潛能。 前陣子,辦公室裡來了一位新的服務阿姨。我們都稱呼
Thumbnail
2025/07/30
「喜歡」這件事,真的騙不了人。它就像一道光,能穿透所有的表象,映照出一個人最真實的狀態。在職場上,我屢屢觀察到這個現象,它總能給我最深刻的啟發。當一個人的眼睛因為熱情而閃閃發亮時,那瞬間,我總覺得他們就像接通了某種職場超能力,展現出令人驚豔的潛能。 前陣子,辦公室裡來了一位新的服務阿姨。我們都稱呼
Thumbnail
2025/07/22
今天晚上,我參加了一場迷你讀書會。 這是一場預期中應該會有8到12人出席的聚會,卻因為暑假到了,許多學員不是帶著孩子出國,就是在與家中輪流感冒的狀態裡請假。 最後,來了4個人。 若是過去的我,也許心裡會浮現些許的焦慮: 出席率這麼低,身為組長的我在讀書會群組中回報會不會難看?會不會讓人覺得我
Thumbnail
2025/07/22
今天晚上,我參加了一場迷你讀書會。 這是一場預期中應該會有8到12人出席的聚會,卻因為暑假到了,許多學員不是帶著孩子出國,就是在與家中輪流感冒的狀態裡請假。 最後,來了4個人。 若是過去的我,也許心裡會浮現些許的焦慮: 出席率這麼低,身為組長的我在讀書會群組中回報會不會難看?會不會讓人覺得我
Thumbnail
2025/07/18
6小時前,我參加了一場聚會,跟一群拿到「國際生涯諮詢師」認證的朋友。 我們一起討論著那些關於職涯、人生、自由與身份的故事。 我們是生涯諮詢師,不是職涯諮詢師。 一字之差,卻像天與地的距離。 原來,就連你想幫人走得更遠,也要先學會怎麼合法地站穩腳步。 我們不能稱自己是「職涯諮詢師」, 根據
2025/07/18
6小時前,我參加了一場聚會,跟一群拿到「國際生涯諮詢師」認證的朋友。 我們一起討論著那些關於職涯、人生、自由與身份的故事。 我們是生涯諮詢師,不是職涯諮詢師。 一字之差,卻像天與地的距離。 原來,就連你想幫人走得更遠,也要先學會怎麼合法地站穩腳步。 我們不能稱自己是「職涯諮詢師」, 根據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居然在公車上,都能被人搭訕~ 被說很可愛^^ 來看看,我今天一整天發生了什麼事呢? 而又是被怎樣的人搭訕了呢?
Thumbnail
居然在公車上,都能被人搭訕~ 被說很可愛^^ 來看看,我今天一整天發生了什麼事呢? 而又是被怎樣的人搭訕了呢?
Thumbnail
1.選擇提早準備路程 2.選擇公車代替捷運 在台北市移動,幾乎都選擇捷運,再走路到達目的地。
Thumbnail
1.選擇提早準備路程 2.選擇公車代替捷運 在台北市移動,幾乎都選擇捷運,再走路到達目的地。
Thumbnail
在沒有太多跟人接觸的機會下,我決定趁這幾天就隨意逛逛。早上十點,短暫用完早點後,前往音別站前的公車站,搭公車前往白糠。發車前十分鐘,司機一開始停在公車站,不確定是否能上車,但車門還沒開。尋問了一下司機後,他開後門讓我上車。日本的公車原則上是後上前下,把上車的人流跟下車的錯開,跟普通車的編排比較不一樣
Thumbnail
在沒有太多跟人接觸的機會下,我決定趁這幾天就隨意逛逛。早上十點,短暫用完早點後,前往音別站前的公車站,搭公車前往白糠。發車前十分鐘,司機一開始停在公車站,不確定是否能上車,但車門還沒開。尋問了一下司機後,他開後門讓我上車。日本的公車原則上是後上前下,把上車的人流跟下車的錯開,跟普通車的編排比較不一樣
Thumbnail
上下班總是會走到前一個站牌等車,走路運動一下,原站松山車站公車站人太多了,不容易搶到位置,我喜歡先人一步的感覺。 其實走到前兩站也是經常的事,看APP到公車到站時間如果還可以,提前兩站上車沒有坐到位置的機率幾乎為零。 搶到位置坐主要有兩個原因,台北公車急煞急駛真的很不友善,身體一下子被拉長變扭曲
Thumbnail
上下班總是會走到前一個站牌等車,走路運動一下,原站松山車站公車站人太多了,不容易搶到位置,我喜歡先人一步的感覺。 其實走到前兩站也是經常的事,看APP到公車到站時間如果還可以,提前兩站上車沒有坐到位置的機率幾乎為零。 搶到位置坐主要有兩個原因,台北公車急煞急駛真的很不友善,身體一下子被拉長變扭曲
Thumbnail
又搭錯公車。 上午從木柵回來,想著時間還早,天氣也好,不如搭公車慢慢悠晃回家。 此處有兩班直達住家附近的公車,但都是環狀線,一班去程近,一班回程近。但距上回搭公車已時日久遠,不記得該搭哪一班才對。 想著要先看清楚路線才上車,但走到街口,就看見公車停下來,連猶豫的時間都沒有,於是就上了車。
Thumbnail
又搭錯公車。 上午從木柵回來,想著時間還早,天氣也好,不如搭公車慢慢悠晃回家。 此處有兩班直達住家附近的公車,但都是環狀線,一班去程近,一班回程近。但距上回搭公車已時日久遠,不記得該搭哪一班才對。 想著要先看清楚路線才上車,但走到街口,就看見公車停下來,連猶豫的時間都沒有,於是就上了車。
Thumbnail
坐公車比開車、騎機車,更能節能減碳,可是很多人寧可開車、騎機車,卻不願意坐這便利的大眾運輸工具。等我坐了一次公車之後,才知道除非迫不得已,一般人不願意坐公車的原因。 最近,腳還是一直發麻,有人推薦榮總醫師,建議我去榮總檢查。星期五請了假,去榮總看醫生,老婆陪我去。
Thumbnail
坐公車比開車、騎機車,更能節能減碳,可是很多人寧可開車、騎機車,卻不願意坐這便利的大眾運輸工具。等我坐了一次公車之後,才知道除非迫不得已,一般人不願意坐公車的原因。 最近,腳還是一直發麻,有人推薦榮總醫師,建議我去榮總檢查。星期五請了假,去榮總看醫生,老婆陪我去。
Thumbnail
清晨等公車,遇到一台公車很特別,停靠點不是在站牌前,而是至少十步的距離,所有乘客必須往後走十步以上才上得了車。 第一次碰到時,我猜是不是司機心情不好?上車一看,中年司機看來平和,也沒什麼不佳態度,許是特殊情況吧,我這樣想。 第二次又碰到,特意記了一下車號,也特意看了司機一眼,看看下次還有沒有。
Thumbnail
清晨等公車,遇到一台公車很特別,停靠點不是在站牌前,而是至少十步的距離,所有乘客必須往後走十步以上才上得了車。 第一次碰到時,我猜是不是司機心情不好?上車一看,中年司機看來平和,也沒什麼不佳態度,許是特殊情況吧,我這樣想。 第二次又碰到,特意記了一下車號,也特意看了司機一眼,看看下次還有沒有。
Thumbnail
那一天,我像之前一樣,公車多搭一站,到下一站下車,下車後走山路回家。我叫它「山路」,也是有舖柏油,車子可以走的馬路。繞著山裏,要走50分鐘,時間可以的話,我喜歡走這段路。   路上少有人家,沒人在走路,除非像我這樣健行的人,忘了有沒遇到過?偶而有車子經過。那天走啊走,注意腳下,不去想什麼時候可以
Thumbnail
那一天,我像之前一樣,公車多搭一站,到下一站下車,下車後走山路回家。我叫它「山路」,也是有舖柏油,車子可以走的馬路。繞著山裏,要走50分鐘,時間可以的話,我喜歡走這段路。   路上少有人家,沒人在走路,除非像我這樣健行的人,忘了有沒遇到過?偶而有車子經過。那天走啊走,注意腳下,不去想什麼時候可以
Thumbnail
你問:「請問車站怎麼去?」 我抬頭,看見了你 那時間就開始運轉了。 我說:「不然我帶你去吧。」 我站起了身,朝前帶路。 我問:「你要去哪裡?」 你搖搖頭說:「不知道。」 我笑了笑說:「不知道還要去坐車?」 你說:「不知道要去哪,但我知道一定要離開......」
Thumbnail
你問:「請問車站怎麼去?」 我抬頭,看見了你 那時間就開始運轉了。 我說:「不然我帶你去吧。」 我站起了身,朝前帶路。 我問:「你要去哪裡?」 你搖搖頭說:「不知道。」 我笑了笑說:「不知道還要去坐車?」 你說:「不知道要去哪,但我知道一定要離開......」
Thumbnail
昨日為了報名一項9月上課的日程,早早七點起床、八點出門,這是以前上班的正常時間,因為路況不熟先搭公車去熟悉路程。 可能是沒去過的地方公車也等了近30分鐘才來,沿途瀏覽外面風景發現跟住的地方街景一模一樣,突然有種我還在原地繞的感覺。 根本沒離開原本的城鎮,可能都是在台灣每個路名都相似,聽著公車每站
Thumbnail
昨日為了報名一項9月上課的日程,早早七點起床、八點出門,這是以前上班的正常時間,因為路況不熟先搭公車去熟悉路程。 可能是沒去過的地方公車也等了近30分鐘才來,沿途瀏覽外面風景發現跟住的地方街景一模一樣,突然有種我還在原地繞的感覺。 根本沒離開原本的城鎮,可能都是在台灣每個路名都相似,聽著公車每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