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在廢墟中找尋出口:《章魚嗶的原罪》是一部「不負責任」的作品?——從宮崎駿到庵野秀明,論創作者的責任歸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首章:廢墟中的哭嚎——《章魚嗶的原罪》與沉默的責任

.盛夏群芳中的異類,萬紫千紅裡的一點黑

經歷了去年夏天由《敗北女角太多了》掀起的藍色海嘯後,在同樣為夏日的如今,相較去年,倒是繽紛了許多。有CloverWorks領銜的《薰香花朵凜然綻放》、《戀上換裝娃娃S2》、《青春豬頭少年不會夢到聖誕服女郎》三本柱,有高質量男男玄幻片《光逝去的夏天》,有強檔續作《膽大黨》、《怪獸八號》、《坂本日常》,有隱藏黑馬《Silent Witch 沉默魔女的秘密》。但在這些作品中,卻有一部作品以深邃的題材和反差的敘事手法,搭配誇張線條的畫面呈現,在剛播出就引起了廣大的迴響,也就是《章魚嗶的原罪》(以下簡稱《章魚嗶》)。

.凝視還是消費?創傷的美學與責任之間

當各種「你可以不看,但一定要請你朋友看」的話題煙霧散去後,回歸到作品本身,《章魚嗶》究竟留下了什麼呢?除了壓迫性的畫風與對比性極強的鏡頭呈現,和難以言喻的疏離與縈繞不去的混亂外,可惜的是,我們並沒有看到作者對作品中的社會議題有所著墨。

《章魚嗶》的故事背景擁有可以討論諸多社會議題的空間,甚至它就是圍繞著這些議題作為劇情的核心動因。霸凌、心靈創傷、原生家庭,當一部作品牽涉到這類敏感議題時,卻又避而不談,不免讓人產生「消費創傷」的疑慮。當然不是說作品一定要找出問題的解方或是傳遞正向的價值觀,畢竟連現實社會都無法解決這些問題,遑論動漫。但「表達」始終是一種責任承擔與選擇,創作者無需教化觀眾,但至少應當承擔創傷的重量,而非將其淪為美術的材料。當議題向作品只剩下視覺衝擊與情緒操弄,它就不再是表達的器皿,而是嗜血的流量野獸。

.當同情成為桎梏:責任逃避的迷局

當我們試圖從《章魚嗶》中尋找對霸凌創傷的真誠凝視,卻發現那僅止於表象的演繹。創作者將加害者的形象過度美化,使他們成為觀眾情感的焦點,將其描繪為內心破碎、值得憐憫的存在,仿佛只要能挖掘其創傷背景,暴力本身便能被某種程度上合理化。這種敘事上的倒錯,不僅模糊了加害與受害的界線,更讓觀眾陷入一種道德的混亂,無法真實面對霸凌的殘酷。

因此,《章魚嗶》所呈現的,並非創作者對沉重議題的回應,而是一場空洞且扭曲的獵奇演出。霸凌者因原生家庭的不圓滿將創傷轉移到受害者身上,從始至終,觀眾被要求對這樣的加害行為給予理解甚至同情。直到完結,我們仍看不到霸凌者對創傷轉移這個行為的反思,僅是受害者潦草且缺乏深度的原諒。

所以,當茉莉奈與久世靜因章魚嗶的犧牲選擇修復彼此,這種「你有傷,我也有傷,所以我們和好吧」的膚淺結論產生時,試問,這究竟是「對創傷的釋懷」,還是「包裹在和解中的不負責任」?

raw-image

次章:從瓦礫中構築願景——創作者責任的價值體現:宮崎駿與庵野秀明

.從秩序到混沌:責任如何形塑創作風格?

論及創作者責任,就無法忽略日本動畫史上的兩座高峰——宮崎駿與庵野秀明。前者的作品如《紅豬》、《神隱少女》、《龍貓》,以其崇高遠大的世界觀與溫暖人心的倫理關懷,呈現一種對觀眾的責任,不僅是提供娛樂,更是傳遞思想價值的媒介;後者則以《新世紀福音戰士》TV版與舊劇場版,展現出對自我情緒、創作誠實的極端堅持,哪怕犧牲觀眾的理解與情緒,也從不妥協。

表面上,兩人代表了創作的兩極:宮崎駿的秩序與庵野的混沌;宮崎駿的倫理與庵野的糜爛。但他們的本質指向了同一種創作信仰──對作品本身負責。只是這份責任的對象不同,前者傾向於對觀眾承擔道德與情感的責任,後者則將焦點放在自我誠實、精神探索與形式破壞上。

而這種「負責任」,從來不論高低之分,也無關貴賤之別。真正重要的是,創作者願不願意為作品誠實地站出來,為所相信的形式與內涵承擔到底。

.從世界到內心:創作責任的終點在哪?

宮崎駿選擇在混亂的世界中建構秩序。他用寓言替代說教,用詩意包裹殘酷的現實。這不是逃避,而是信仰:藝術應該成為人的避風港,讓人們在驚艷中看見世界的真實。《魔法公主》裡自然與工業的衝突、《風起》對理想與戰爭的撕扯——那是他寫給後世的備忘錄,是對文明與自我反思最後、也最厚的溫柔。

raw-image

而庵野秀明,則選擇把秩序煙滅。他不裝懂,也不哄人。他的動畫不撫慰人心,而是一座大型心靈解剖室。《EVA》TV版後半崩壞的節奏,也許不僅是資金與時間的缺乏,而是意圖解構的有意為而為之 。《Air/真心為你》那近乎偏執的結尾處理,或許也不止於抽象零碎的概念式藝術,而是象徵著人類多層次的複雜情感。他從不向觀眾低頭,只對自己誠實。他的責任,是卸下觀眾對形式的信任,把那些你不敢正視和刻意忽略的事物,真誠且赤裸地呈現在你眼前。

raw-image

所以當我們思考什麼叫做「創作者應該對作品負責」時,其實也變相在探索創作究竟為何而生?是安撫觀眾,是自我表達,還是捍衛那團信念的火?宮崎駿與庵野秀明,以兩種截然不同的路線走到創作的極端,他們的答案看似相反,卻都誠實得讓人無法逃避。

真正的責任,不是讓人舒服與寬慰他人;而是能在創作中直視並深入真相,即便那真相令人欣慰或不安。

raw-image

終章:當責任不再——廢墟之中殘響不息

.責任未竟:廢墟之中,誰來說完這個故事?

當我們再次回望《章魚嗶》這部作品,試問它到底留下了什麼時,看到的是一座廢墟,滿是曾經可以承載意義的殘骸,卻缺乏一雙願意拾起它、再度說完它的手。

我對「未完成」的作品是有所包容的,畢竟那代表創作者尚在尋路的真誠,但《章魚嗶》的未完成卻是近乎逃逸的姿態,一種責任的退卻。在這部作品中,聲音逐漸失焦,角色成為了敘事的殘響容器,而非議題本身的探尋。最終留下的,是一段無人回應的吶喊,一種無人為之承擔的靜默。

在宮崎駿與庵野秀明的作品中,「責任」曾是從瓦礫中鑿出的光,無論是向觀眾還是向時代的誠實回應,都使作品具有穿透力與長存性。即便在崩解中,也保有某種倫理感與文化定位。反觀《章魚嗶》,它主動切斷了與現實的連結,任由創作沾染時代焦慮,卻不試圖回應它、轉化它。這樣的創作姿態,是否意味著創作者早已放棄了與觀眾對話?放棄了共鳴的可能性?

正因如此,《章魚嗶》成爲了我們對這個時代創作責任失落的縮影。一種將創傷本身商品化、將未竟之業包裝成創作自由。它象徵的不僅是一部作品的迷失,更是一種創作者選擇「不說完故事」的共識。說完故事意味著要選擇立場、要承擔後果,而在一個一切都可以被解釋為多重意義的時代,沉默反而最安全、最藝術。

於是責任成為無聲之物,不再被提及、不再被尋求,唯有那些仍堅持「故事必須被完成」的觀眾與創作者,於廢墟中回望,在沉寂之中,仍聽得見那一絲絲未竟之聲,如呢喃般殘響不息。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卍乂西格瑪斷裂者乂卍的沙龍
0會員
2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作品:《尋妖記》 作者:祕夜、煢零、曇韞   作者有三位,不過其中一位並不在蕉園,但依然歡迎各位有興趣可多逛逛,逛逛總不是壞事。   由於只有一個章節,並且揭露的東西也不多,這邊就不討論劇情如何,雖然我一貫不討論劇情啦,畢竟那太主觀了,我覺得談論這個參考的意義不大。   但除
Thumbnail
作品:《尋妖記》 作者:祕夜、煢零、曇韞   作者有三位,不過其中一位並不在蕉園,但依然歡迎各位有興趣可多逛逛,逛逛總不是壞事。   由於只有一個章節,並且揭露的東西也不多,這邊就不討論劇情如何,雖然我一貫不討論劇情啦,畢竟那太主觀了,我覺得談論這個參考的意義不大。   但除
Thumbnail
書名: 夢境少女迷途中 作者: 沐魚muyue 死亡後失去記憶的少女、善人死後到投胎前會暫時停留的機構、形形色色的妖怪,《夢境少女迷途中》是一部描寫少女自殺後失去記憶,被帶到妖界與靈界交界的櫻首屋,在那裏和形形色色的生命相遇的療癒系作品
Thumbnail
書名: 夢境少女迷途中 作者: 沐魚muyue 死亡後失去記憶的少女、善人死後到投胎前會暫時停留的機構、形形色色的妖怪,《夢境少女迷途中》是一部描寫少女自殺後失去記憶,被帶到妖界與靈界交界的櫻首屋,在那裏和形形色色的生命相遇的療癒系作品
Thumbnail
🍊: 我想,這一章裡真的發生了太多事情,無介被刺受了重傷,秋雨一直到去官府裡當了人證才知道自己在事件中只是一塊抓賊的餌,慕容复雖然得到瓦市卻切實的失去美人心,秀清發現花簪後心口小鹿亂撞,眼看就要表明心跡,無痕一時腦熱出手將秀清強制隔離不許接近容園、最好離玉石越遠越好,反而害得玉石遭下人排擠⋯⋯
Thumbnail
🍊: 我想,這一章裡真的發生了太多事情,無介被刺受了重傷,秋雨一直到去官府裡當了人證才知道自己在事件中只是一塊抓賊的餌,慕容复雖然得到瓦市卻切實的失去美人心,秀清發現花簪後心口小鹿亂撞,眼看就要表明心跡,無痕一時腦熱出手將秀清強制隔離不許接近容園、最好離玉石越遠越好,反而害得玉石遭下人排擠⋯⋯
Thumbnail
「失去了安身之處與束縛的人,也不再需要明天。」
Thumbnail
「失去了安身之處與束縛的人,也不再需要明天。」
Thumbnail
啟程之日,良辰吉時。 離情依依,終難割捨。早已啼哭不已之飛霞鄭重向爹娘叩別,肩負行囊包袱,徐徐拾級下行。 下得山來,她極目四望,僅見處處荒蕪,芳心上不免覺得淒涼苦楚,微微搖頭。 轉向東南行去,沿途淨是流民遠徙,扶老攜幼,哀鴻遍野,狀甚悲慘。有琴飛霞心有不忍,遂施以援手,救助醫治病痛之人,卻不道
Thumbnail
啟程之日,良辰吉時。 離情依依,終難割捨。早已啼哭不已之飛霞鄭重向爹娘叩別,肩負行囊包袱,徐徐拾級下行。 下得山來,她極目四望,僅見處處荒蕪,芳心上不免覺得淒涼苦楚,微微搖頭。 轉向東南行去,沿途淨是流民遠徙,扶老攜幼,哀鴻遍野,狀甚悲慘。有琴飛霞心有不忍,遂施以援手,救助醫治病痛之人,卻不道
Thumbnail
少女漫畫版本的西遊記前傳
Thumbnail
少女漫畫版本的西遊記前傳
Thumbnail
她的存在是爲了他的死亡,他的死亡是爲了她的存在,成魔成神僅在一念之間,而成魔成神卻是愛恨二元的無限擺渡。成魔卻是爲了救世,更是自我救贖的完成。
Thumbnail
她的存在是爲了他的死亡,他的死亡是爲了她的存在,成魔成神僅在一念之間,而成魔成神卻是愛恨二元的無限擺渡。成魔卻是爲了救世,更是自我救贖的完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