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免,不再是神聖的民主機制,而是台灣最受歡迎的真人實境節目。 每逢選舉過後,若你沒當選,別擔心,還有續集。 政見寫不出來?沒關係,寫幾條罷免理由就夠用了。 畢竟現在的遊戲規則早就從「選人做事」,進化成了「選人下台」。 你以為你是選民?
不,其實你是觀眾。
還是票房保證的那種。而這齣劇的導演,正樂此不疲地重播著同一齣戲碼,只是把名字換一換、口號換一換。 對啦,罷免就是新時代的流量密碼。 🎭 罷免不是為了改變,而是報仇 「你當選我不爽,來罷你。」 「你質詢太兇,我朋友玻璃心碎了,來罷你。」 「你問我有什麼罷免理由?你呼吸就是了不起的罪。」 我們成功讓民主變成一場情緒發洩的比賽,只要夠激動,誰都可以是英雄。 每一張罷免連署書,不是對公共政策的質疑,而是憤怒與八卦的延伸閱讀。 你連名字都還沒背熟,就得先簽名幫他離職。 🧹 今天罷一個,明天再補一個 建設?等等。預算?改天。
你要我好好坐下來審法案?
對不起,我正忙著拿麥克風錄罷免宣言。 市政施政進度像烏龜,罷免流程像外送員。
等一個捷運要十年,罷一個議員只要十萬人怒氣值達標。
我們努力打造一個制度,讓政客不必做事,只要做秀。 🪞 我們都在裡面,只是角色不同 你可能覺得罷免不關你的事,但事實上我們早就被安排登場: 你是那個點頭的群眾、轉貼罷免連結的親戚、或是投票日睡過頭的配角。 然後,明年換你在臉書哀嚎:「怎麼又沒人好好做事?」 不過別擔心,下次還有選舉、還有罷免。
還有全新的主角,和全新的失望。 🎬 結語:民主的舞台,愚蠢永不落幕 罷免秀持續熱播中,劇情永遠狗血、演技永遠誇張、觀眾永遠滿場。 但也許最悲傷的是: 我們不再期待誰能做事,只是希望看見誰倒下,然後拍拍手、轉身繼續生活。 所以,今天你投了誰? 明天會不會輪到他在你手機螢幕上,變成下一個「罷免成功」? 別轉台,民主不會結束,但你的忍耐可能快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