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選之人-造浪者》談選舉的船過水無痕

2024/03/17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選前搞造型選後現原形 #浪底下深沉不可見的陰暗角落與危機始終沒有改變 #勝選或敗選快樂或難過一天就好重要的是生活而非政治

#選前搞造型選後現原形 #浪底下深沉不可見的陰暗角落與危機始終沒有改變 #勝選或敗選快樂或難過一天就好重要的是生活而非政治



  本劇描寫總統大選倒數十個月到投票當選日,背後政治幕僚的工作,並以「文宣部」之日常為要角,一方面,從中窺見文宣部的工作內容、基層黨工與黨的關係、黨的組織應變能力。另一方面,很寫實的反應台灣選舉制度的問題,即選的是受歡迎的人,而非有能力的人。只要「人設」政治正確(支持環保、廢死、多元成家等),懂得搞表面工程,少負面新聞就是加分、就有選票。文宣即是一個政黨最表面、最敏感之處。


  查111人力銀行民眾黨之文宣部「美術編輯」之工作內容為:1.記者會製圖印製、臉書圖卡插畫繪製。2.各大活動、主題之主視覺設計、布置。3.自媒體影片、圖片美化包裝。4.設計印製實體文宣。月薪28K至40K。文宣部「影音剪輯」之工作內容為:1.基本動態攝影、平面攝影、廣告攝影等。2.拍攝及剪輯影音。3.學習獨立製作影片。4.攝影器材使用及保養。5.其餘待辦事項。月薪40K至50K(助理30K)。文宣部「副主任」之工作內容為:1.協助統籌文宣部各項業務。2.督導自媒體平台作品產製品質。3.協助發想、企劃各類型專案活動。4.協助文宣部與各部門溝通協調。月薪65K至70K。文宣部工作重點在於快、狠、準,面對、掌握各種議題、時事、假新聞等,並及時回應。說好聽是表現出黨的立場並讓支持者關注該事件,如:執政黨執行死刑時,迅速回應對死刑的立場。然而,黨的澄清通常只有固定的支持者、同溫層會關注,即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重點不在於真假,而是是否有賺到一波網路聲量;若聲量太低,如:分享者或按讚數太少、多數媒體未討論,則不予回應、沒有討論的價值。一切皆以「勝選」為考量。


  「大部分選民都不理性。」、「政治就像愛上渣男很難放手。」


  說多數選民不理性,反面的意思即是,選出來的當選者也不理性、民調本身也不理性;就像渣男一樣,只想贏、只想先將選票要到手,至於口口聲聲說只要當選就會改革、只要離婚就會改變等,只是嘴上說說。在選舉日常的台灣,選民也知道自己只有選舉時才被當成主人,才受到當權者重視,卻又不理性的、激情的為政治食不下嚥,甚至將人生希望寄託於政治,彷彿只要支持的人沒當選會世界末日、就會如何如何。然而,這僅是不同意識形態、不同概念理念間的選擇。真正會如何如何是在選後,即獲得權力後,權力如何運作與產生的結果,如:當初投給蔡英文的817萬人,不會是因為想吃萊豬、不會想用愛發電、不會想買不到蛋、不會想物價上漲薪水不漲、不會想要與邦交國狂斷交、不會想破壞藻礁、不會想出生不如死亡、不會想不婚不生等這些現況而投給蔡英文;此即凸顯「選前搞造型、選後現原形」表面工程與實際工程、希望與現實的落差,選後若還再搞大內宣或大外宣的表面工程,那與敗選何異?真正的當權者應該走入廚房,不怕熱、不怕苦、不怕髒的以實質的全民利益為施政內容,如:近在眼前的勞保破產、能源失衡。


  當權者獲得權力並非做任何事都可被合理化,同樣需要受監督、將全民的利益而非黨的利益擺在先。勝選唯一的事實僅是選票比較多,至於當選者自認為贏了選舉,就代表正義、成功、勝利、改革、創造歷史的一方,不過是一廂情願、自以為是的想法;如同當初冷戰結束,美國自認為是正確、成功的一方,未考量蘇聯的內部改革因素。事實上,選票並不代表某必然的價值,投給當選者不必然就代表全盤接受當選者的價值理念,也可能是僅同意部分價值理念,或其他候選人投不下去,或對手鐵票區的天氣不好減少投票意願、或純碎候選人長得好看等。但選上了就是選上了,即便選前民調如何如何,都無關結果。


  「選舉是改變最快最直接的方式。」


  選舉與其說是改變最快的方式,不如說是獲得權力最快的方式。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得到了權力就使人腐敗。避免腐敗在於體制內外皆需改變,如:選舉要花很多錢→選前大企業捐款政治獻金→選後政策易受大企業遊說→使政策偏離人民利益,轉向企業利益的惡性循環。故改變並不用等選上後才能改變,如同劇中對於黨內性騷擾事件的妥協,認為要以大局為重,怕被對手大作文章,要等到選後才能改變。然而,要如何相信一個連黨工利益都無法捍衛的當權者會捍衛全民的利益?且改變不應以快慢衡量,因為快的改變往往僅是表面、治標不治本的改變,真正的改變需要長時間、甚至痛苦的。


  綜上,「人選之人」終究是人,而非神,真正的價值、改變、進步是需要當權者與全民共同開創、共享的,並非當權者說了算。「造浪者」不斷為選情把薪助火,只為了短視近利、唯恐天下不斷的炒熱議題,結果只翻滾了表面的浪花,至於浪底下深沉不可見的陰暗角落與危機,始終沒有改變。

2023/4/30

3會員
520內容數
哲學博士生/建築系畢/證照:高考公務員、工地主任、古蹟工地負責人/前地方文資薦任公務員(建築工程職系)/研究領域:建築哲學、文化資產哲學。由「哲學性」、「反思性」角度,評論文學、建築、哲學、時事、影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音樂藝術、文化資產、公職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