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選之人-造浪者》談選舉的船過水無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選前搞造型選後現原形 #浪底下深沉不可見的陰暗角落與危機始終沒有改變 #勝選或敗選快樂或難過一天就好重要的是生活而非政治

#選前搞造型選後現原形 #浪底下深沉不可見的陰暗角落與危機始終沒有改變 #勝選或敗選快樂或難過一天就好重要的是生活而非政治



  本劇描寫總統大選倒數十個月到投票當選日,背後政治幕僚的工作,並以「文宣部」之日常為要角,一方面,從中窺見文宣部的工作內容、基層黨工與黨的關係、黨的組織應變能力。另一方面,很寫實的反應台灣選舉制度的問題,即選的是受歡迎的人,而非有能力的人。只要「人設」政治正確(支持環保、廢死、多元成家等),懂得搞表面工程,少負面新聞就是加分、就有選票。文宣即是一個政黨最表面、最敏感之處。


  查111人力銀行民眾黨之文宣部「美術編輯」之工作內容為:1.記者會製圖印製、臉書圖卡插畫繪製。2.各大活動、主題之主視覺設計、布置。3.自媒體影片、圖片美化包裝。4.設計印製實體文宣。月薪28K至40K。文宣部「影音剪輯」之工作內容為:1.基本動態攝影、平面攝影、廣告攝影等。2.拍攝及剪輯影音。3.學習獨立製作影片。4.攝影器材使用及保養。5.其餘待辦事項。月薪40K至50K(助理30K)。文宣部「副主任」之工作內容為:1.協助統籌文宣部各項業務。2.督導自媒體平台作品產製品質。3.協助發想、企劃各類型專案活動。4.協助文宣部與各部門溝通協調。月薪65K至70K。文宣部工作重點在於快、狠、準,面對、掌握各種議題、時事、假新聞等,並及時回應。說好聽是表現出黨的立場並讓支持者關注該事件,如:執政黨執行死刑時,迅速回應對死刑的立場。然而,黨的澄清通常只有固定的支持者、同溫層會關注,即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重點不在於真假,而是是否有賺到一波網路聲量;若聲量太低,如:分享者或按讚數太少、多數媒體未討論,則不予回應、沒有討論的價值。一切皆以「勝選」為考量。


  「大部分選民都不理性。」、「政治就像愛上渣男很難放手。」


  說多數選民不理性,反面的意思即是,選出來的當選者也不理性、民調本身也不理性;就像渣男一樣,只想贏、只想先將選票要到手,至於口口聲聲說只要當選就會改革、只要離婚就會改變等,只是嘴上說說。在選舉日常的台灣,選民也知道自己只有選舉時才被當成主人,才受到當權者重視,卻又不理性的、激情的為政治食不下嚥,甚至將人生希望寄託於政治,彷彿只要支持的人沒當選會世界末日、就會如何如何。然而,這僅是不同意識形態、不同概念理念間的選擇。真正會如何如何是在選後,即獲得權力後,權力如何運作與產生的結果,如:當初投給蔡英文的817萬人,不會是因為想吃萊豬、不會想用愛發電、不會想買不到蛋、不會想物價上漲薪水不漲、不會想要與邦交國狂斷交、不會想破壞藻礁、不會想出生不如死亡、不會想不婚不生等這些現況而投給蔡英文;此即凸顯「選前搞造型、選後現原形」表面工程與實際工程、希望與現實的落差,選後若還再搞大內宣或大外宣的表面工程,那與敗選何異?真正的當權者應該走入廚房,不怕熱、不怕苦、不怕髒的以實質的全民利益為施政內容,如:近在眼前的勞保破產、能源失衡。


  當權者獲得權力並非做任何事都可被合理化,同樣需要受監督、將全民的利益而非黨的利益擺在先。勝選唯一的事實僅是選票比較多,至於當選者自認為贏了選舉,就代表正義、成功、勝利、改革、創造歷史的一方,不過是一廂情願、自以為是的想法;如同當初冷戰結束,美國自認為是正確、成功的一方,未考量蘇聯的內部改革因素。事實上,選票並不代表某必然的價值,投給當選者不必然就代表全盤接受當選者的價值理念,也可能是僅同意部分價值理念,或其他候選人投不下去,或對手鐵票區的天氣不好減少投票意願、或純碎候選人長得好看等。但選上了就是選上了,即便選前民調如何如何,都無關結果。


  「選舉是改變最快最直接的方式。」


  選舉與其說是改變最快的方式,不如說是獲得權力最快的方式。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得到了權力就使人腐敗。避免腐敗在於體制內外皆需改變,如:選舉要花很多錢→選前大企業捐款政治獻金→選後政策易受大企業遊說→使政策偏離人民利益,轉向企業利益的惡性循環。故改變並不用等選上後才能改變,如同劇中對於黨內性騷擾事件的妥協,認為要以大局為重,怕被對手大作文章,要等到選後才能改變。然而,要如何相信一個連黨工利益都無法捍衛的當權者會捍衛全民的利益?且改變不應以快慢衡量,因為快的改變往往僅是表面、治標不治本的改變,真正的改變需要長時間、甚至痛苦的。


  綜上,「人選之人」終究是人,而非神,真正的價值、改變、進步是需要當權者與全民共同開創、共享的,並非當權者說了算。「造浪者」不斷為選情把薪助火,只為了短視近利、唯恐天下不斷的炒熱議題,結果只翻滾了表面的浪花,至於浪底下深沉不可見的陰暗角落與危機,始終沒有改變。

2023/4/3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辯證人生
54會員
589內容數
「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魯迅
辯證人生的其他內容
2025/03/18
  《Unmet-某腦外科醫的日記-》(アンメット ―ある脳外科医の日記―)改編自同名漫畫,最大差異在於,漫畫主角是三瓶醫生(若葉龍也飾),日劇則是川內醫生(杉咲花飾)。   「盡全力度過今天,因為我只有今天。」   本劇描述兩年前發生車禍、腦外科的川內醫生,術後造成記憶力喪失。記憶
Thumbnail
2025/03/18
  《Unmet-某腦外科醫的日記-》(アンメット ―ある脳外科医の日記―)改編自同名漫畫,最大差異在於,漫畫主角是三瓶醫生(若葉龍也飾),日劇則是川內醫生(杉咲花飾)。   「盡全力度過今天,因為我只有今天。」   本劇描述兩年前發生車禍、腦外科的川內醫生,術後造成記憶力喪失。記憶
Thumbnail
2025/03/14
          《米奇17號》(Mickey 17)由《寄生上流》奉俊昊導演執導及改編自Edward Ashton的科幻小說《米奇7號》。內容描述:2054年,主角米奇(Robert Pattinson飾)因創業失敗躲避地下高利貸的追殺,自願成為前往外星殖民地的「消耗工」,工作內容就是「消耗」
Thumbnail
2025/03/14
          《米奇17號》(Mickey 17)由《寄生上流》奉俊昊導演執導及改編自Edward Ashton的科幻小說《米奇7號》。內容描述:2054年,主角米奇(Robert Pattinson飾)因創業失敗躲避地下高利貸的追殺,自願成為前往外星殖民地的「消耗工」,工作內容就是「消耗」
Thumbnail
2025/02/28
  《粗獷派建築師》(The Brutalist)入圍奧斯卡十項提名,內容描述1947年,二戰時曾在布痕瓦爾德集中營(Buchenwald)的猶太人、匈牙利裔、師承包浩斯的建築師拉斯洛(László Tóth),在戰後移民美國的故事。   撇開本片採用了VistaVision的拍攝技術、片
Thumbnail
2025/02/28
  《粗獷派建築師》(The Brutalist)入圍奧斯卡十項提名,內容描述1947年,二戰時曾在布痕瓦爾德集中營(Buchenwald)的猶太人、匈牙利裔、師承包浩斯的建築師拉斯洛(László Tóth),在戰後移民美國的故事。   撇開本片採用了VistaVision的拍攝技術、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2024年1月13號,是臺灣總統大選的日子,選舉結果一如各家傳統民調公司封關前的結果,由賴清德與蕭美琴組合當選。然而關於選舉的討論並沒有因為他們當選,以及另外兩組候選人承認落選後而結束,隨之而來的是鋪天蓋地關於選務人員的開票瑕疵,甚至是關於選舉作票的討論充斥著各大社群平臺...
Thumbnail
2024年1月13號,是臺灣總統大選的日子,選舉結果一如各家傳統民調公司封關前的結果,由賴清德與蕭美琴組合當選。然而關於選舉的討論並沒有因為他們當選,以及另外兩組候選人承認落選後而結束,隨之而來的是鋪天蓋地關於選務人員的開票瑕疵,甚至是關於選舉作票的討論充斥著各大社群平臺...
Thumbnail
  本劇描寫總統大選倒數十個月到投票當選日,背後政治幕僚的工作,並以「文宣部」之日常為要角,一方面,從中窺見文宣部的工作內容、基層黨工與黨的關係、黨的組織應變能力。另一方面,很寫實的反應台灣選舉制度的問題,即選的是受歡迎的人,而非有能力的人。只要「人設」政治正確(支持環保、廢死、多元成家等)
Thumbnail
  本劇描寫總統大選倒數十個月到投票當選日,背後政治幕僚的工作,並以「文宣部」之日常為要角,一方面,從中窺見文宣部的工作內容、基層黨工與黨的關係、黨的組織應變能力。另一方面,很寫實的反應台灣選舉制度的問題,即選的是受歡迎的人,而非有能力的人。只要「人設」政治正確(支持環保、廢死、多元成家等)
Thumbnail
《人選之人》被《經濟學人》評選為2023最佳電視劇之一,代表此部劇探討的現象是被肯定的。劇情主軸是選舉造勢,圍繞在競選總部的黨工故事上,憑藉著對政治領域的熱情,他們無私付出自己的生活及貢獻時間,只為了讓支持的政治人物贏得選舉,也是一股讓台灣更好的意念支撐著。
Thumbnail
《人選之人》被《經濟學人》評選為2023最佳電視劇之一,代表此部劇探討的現象是被肯定的。劇情主軸是選舉造勢,圍繞在競選總部的黨工故事上,憑藉著對政治領域的熱情,他們無私付出自己的生活及貢獻時間,只為了讓支持的政治人物贏得選舉,也是一股讓台灣更好的意念支撐著。
Thumbnail
也談選舉——憂民仁愛政治之民主素質的可能
Thumbnail
也談選舉——憂民仁愛政治之民主素質的可能
Thumbnail
總統大選結束,又是幾家歡樂幾家愁,不只台灣人民關注這場選舉,世界上很多國家也很關心這場象徵民主自由的結果,沒想到傳出作幣的傳聞,覺得很遺憾。關於那部影片真假與否,因為我並未在當場無法評論,但以我這次擔任選務人員的個人感受來說,真心覺得要作假很難。 這次是我第一次擔任選務人員,我是民眾黨的內監,所謂
Thumbnail
總統大選結束,又是幾家歡樂幾家愁,不只台灣人民關注這場選舉,世界上很多國家也很關心這場象徵民主自由的結果,沒想到傳出作幣的傳聞,覺得很遺憾。關於那部影片真假與否,因為我並未在當場無法評論,但以我這次擔任選務人員的個人感受來說,真心覺得要作假很難。 這次是我第一次擔任選務人員,我是民眾黨的內監,所謂
Thumbnail
2024年台灣總統大選過後,對於選舉和用人產生了一些思考。該選墿什麼人當一個國家的元首、該選什麼人當一個組織的領導者、該配置什麼角色在一個組織中,從本質思考,似乎有相同脈絡可尋。
Thumbnail
2024年台灣總統大選過後,對於選舉和用人產生了一些思考。該選墿什麼人當一個國家的元首、該選什麼人當一個組織的領導者、該配置什麼角色在一個組織中,從本質思考,似乎有相同脈絡可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政治新聞與選舉過程中觀察到的低次元行為,強調淨化念頭與正確方向對揚升到新地球的重要性。(AI 的摘要)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政治新聞與選舉過程中觀察到的低次元行為,強調淨化念頭與正確方向對揚升到新地球的重要性。(AI 的摘要)
Thumbnail
首要聲明:此文章不含有任何政黨色彩,舉例皆是隨機 過往對於選舉與政治,我一點都不感興趣。然而,在去年抽空看了人選之人,讓我對於選舉有新的體悟,尤其是對於小人物的刻畫。加上某一次和藥廠的前輩聊天,他以政治案例來說明驅動人行為改變的原因,才讓我也開始觀察選舉對於我們生活的影響。
Thumbnail
首要聲明:此文章不含有任何政黨色彩,舉例皆是隨機 過往對於選舉與政治,我一點都不感興趣。然而,在去年抽空看了人選之人,讓我對於選舉有新的體悟,尤其是對於小人物的刻畫。加上某一次和藥廠的前輩聊天,他以政治案例來說明驅動人行為改變的原因,才讓我也開始觀察選舉對於我們生活的影響。
Thumbnail
【文/戲雪】主要是摘錄筆記標題兩本書中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部分,並附上主觀的簡短感想,順帶提及個人打工助選時的小小回憶。另外推薦金石堂有「台灣政治」專區,值得鼓勵!
Thumbnail
【文/戲雪】主要是摘錄筆記標題兩本書中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部分,並附上主觀的簡短感想,順帶提及個人打工助選時的小小回憶。另外推薦金石堂有「台灣政治」專區,值得鼓勵!
Thumbnail
投票日快要到了,你想好要把手上這神聖的一票投給誰了嗎?本文要分享的影集也跟選舉有關,是2023年4月28日在Netflix上線的《人選之人:造浪者》。這部劇以架空的公正黨與民和黨競選總統為主軸,描述政治幕僚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號稱台灣第一部「政治幕僚」職人劇。所以我們就來聊「職人劇」與「民主政治」吧!
Thumbnail
投票日快要到了,你想好要把手上這神聖的一票投給誰了嗎?本文要分享的影集也跟選舉有關,是2023年4月28日在Netflix上線的《人選之人:造浪者》。這部劇以架空的公正黨與民和黨競選總統為主軸,描述政治幕僚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號稱台灣第一部「政治幕僚」職人劇。所以我們就來聊「職人劇」與「民主政治」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