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泰國的關稅協議來看川普背後的策略與真正目的?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當我們細看「泰國關稅36%降到19%」背後所附帶的一系列條件,會發現這其實不只是單純的關稅讓步,而是美國在川普主導下,透過貿易戰與經濟手段,達成一個更龐大、更長遠的地緣戰略與全球產業布局。本文將深入分析這項協議的細部條件,進一步推論川普背後的策略與真正目的,並探討這對全球格局、中國崛起、美國霸權的延續等面向的深層影響。


一、泰國關稅協議的表面內容與細節含義

這份協議看似泰國獲得關稅減免的實惠,將部分商品的關稅從36%降到19%,但其實是一份以「換取市場准入」為核心的經貿協議。以下是條件詳解與背後的戰略意涵:

1. 美國商品0關稅:貿易利益的單邊傾斜

泰國全面對美國商品實施零關稅,形同完全開放國門讓美國貨傾銷進入本地市場。這在貿易談判中極為罕見,等於泰國放棄了所有保護本土產業的關稅武器。而美國則無需對等開放市場,取得單邊貿易優勢。這正是川普「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政策的經典落實。

2. 放寬防疫、通關程序:簡化流程、加速流通

這一條件背後的意義不僅是降低貿易成本,而是進一步推動「美國供應鏈」在東南亞的滲透。通關程序的簡化有利於美國高科技產品、藥品、醫療設備、食品等更快速進入泰國,甚至轉口至整個東協區域。

3. 對美開放能源、半導體、ICT等投資:美資擴張的條件式通行證

這一條最為關鍵。半導體、ICT(資訊與通訊科技)、能源三大領域正是未來數十年的科技與地緣競爭核心,美國透過此條件強迫泰國開放關鍵基礎設施與產業資源,讓美資企業進駐、佔據戰略據點,進一步形成供應鏈控制權。

這也是美國意圖建立「排中聯盟」的一部分,透過東南亞的基礎建設與產業扶植,去中(國)化、扶美(國)化。

4. 採購美國能源與飛機:減少逆差的強制條款

要求採購美國能源與飛機表面看是平衡貿易,其實是把能源與航太產業當成美國的輸出重心,藉此拉高出口額、改善逆差,也保障美國大型企業如波音、雪佛龍、埃克森美孚等國企或準國企的收入。

川普最懂商業,他深知要解決美國結構性貿易逆差,不能只靠出口農產品,而是靠大宗商品與資本設備的輸出。

5. 五年內減少70%逆差約770億美元:設下具體時限與數值

這項條件直接把「減少逆差」量化,設定目標與時程。與以往自由貿易協定不同,這是明顯的強制性協議,形式上雖為雙邊協議,實質上卻是單方面對美國的貢獻要求。

這樣的設計,也能成為川普對內的政績宣傳:每年減少貿易逆差,是向美國工人交出成績單的一部分。

6. 防洗產地採「原產地認定規則」:針對中國企業而來

這是一項極具針對性的條款。過去中國企業常利用「洗產地」方式規避美國對中國的高關稅,透過東南亞國家如泰國、越南、馬來西亞重新包裝再出口。如今泰國必須配合美國制定更嚴格的「原產地規則」,形同加入美方圍堵中國出口轉單的陣營。

這其實是貿易戰背後最核心的邏輯之一:逼迫各國選邊站,不能再成為中國的「出口跳板」。

7. 擴大美國農產品配額:農業利益的政治交換

這是川普一貫的做法,特別針對其政治票倉──美國中西部農業州。擴大美國玉米、大豆等出口,不僅改善農業貿易失衡,更是川普拉攏農民選票、鞏固共和黨基本盤的操作。

美國的農產品生產力遠高於其他國家,一旦取得配額優勢,本地農業將面臨衝擊,形成依賴美國農業輸出的結構性改變。


二、川普背後真正的戰略:以關稅為武器、以貿易為地緣手段

從整體協議內容來看,川普並不是單純為了短期的貿易利益,而是將關稅、關貿協議當成一種「全球政治經濟操控工具」,企圖透過雙邊協議重塑全球供應鏈秩序與國際權力結構。

1. 關稅戰的真正目標不是貿易,而是地緣戰略

表面上是打擊中國的不公平貿易行為,但實際目的是削弱中國的全球供應鏈影響力,讓中國無法再主導全球製造業,並拉攏亞太、中東、拉美等戰略地區成為美國主導的供應鏈一環。

2. 從TPP轉向「雙邊協議」:放棄多邊主義,強化美國槓桿

川普退出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後改採一對一談判,不再與多國平起平坐,而是用市場開放作為籌碼,強迫對方讓利。這種談判方式,讓美國能最大化掌控協議內容,施壓效果更強。

3. 將經濟利益與軍事、外交綁定:打造「經濟圍中聯盟」

美國不再僅靠軍事施壓,而是結合經濟手段——用資金投資、關稅讓利、能源出口、產業轉移等,打造一個涵蓋貿易、能源、技術與軍事的聯盟,對中國進行「全面性壓制」。


三、為何其他總統做不到,川普卻能達成?

1. 拋開傳統外交框架、直接強硬出手

川普的最大特點就是不按牌理出牌,不怕對抗、不怕撕破臉。傳統政治人物擔心外交後果、國際觀感,但川普只在意「結果」,願意犧牲國際形象也要達成協議,這正是他能談出這種對美極度有利條件的原因。

2. 企業家式思維:用「商業邏輯」思考國際貿易

他不像政治人物用價值觀來談判,而是用利益導向思維。企業該怎麼節稅、怎麼壓低對方價格、怎麼在供應鏈中取得控制權,就是他對待外交的方式。

3. 與政商利益直接結合:背後有具體產業推手

例如美國農業、能源、軍工產業這些龐大利益團體都是川普的支持者。這些產業本身也擁有龐大的遊說力量與政策建議權,這使得川普得以用實質回饋交換國際讓步,達成雙贏的內外政成果。


四、如果全球都照這個模式跟進,會發生什麼事?

假設主要國家都跟泰國一樣,簽下這種不對等協議,美國將在未來幾十年內重建以下三種優勢:

1. 經濟優勢:出口大增、逆差減少

一國接著一國降低對美關稅,美國產品將更有競爭力,出口貿易總額上升,同時減少逆差、增加就業。

2. 產業控制權:半導體、能源、ICT供應鏈重回美國主導

透過協議要求投資開放,美國企業將重返亞洲與第三世界,控制戰略產業,排除中國等競爭者的供應鏈滲透。

3. 政治與地緣戰略霸權延續

川普開創了一種全新型態的「經濟帝國主義」,非靠殖民、非靠軍事,而是靠談判、經濟與制度優勢,實現美國霸權的延續與升級。


結語:川普不愧是川普,這不只是貿易戰,是一場地緣博弈

從泰國這份看似單純的關稅讓利協議,我們可以看到川普在全球舞台上的布局與策略。他不是一個單純為美國工人討薪的總統,而是一位擅長運用國際經濟作為政治武器的談判家。

拜登與歐巴馬雖倡導自由貿易與國際秩序,但面對中國快速崛起的戰略需求與地緣競爭,卻少了川普這種敢於破壞現狀、創造新格局的手腕。無論是否支持川普政治理念,他在國際貿易與戰略操作上的手段,確實改寫了全球經濟與地緣政治的遊戲規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股市老耿的方格子
40會員
146內容數
二十多年前,研究生的我創立全台最大IT社群網站。 二十多年後,小耿變成老耿了,我將多年來的投資經驗以有別於專業性文章,深知新手們遇到的問題,在此提供淺顯易懂,並分析大戶或主力操作手法與他們的策略。 這些投資心得分享,部份是自己觀察後的心得,更多資訊都是從大戶那邊學來的,歡迎訂閱,任何的新手都可以立即進入股市實戰。
2025/07/31
跟著主力籌碼就能賺錢?本文深入分析主力在股市中的操作手法,例如洗盤、對作等,並提醒散戶需理性看待籌碼數據,避免掉入主力陷阱,透過技術面、消息面及觀察主力行為一致性,才能在股市中穩健獲利。
Thumbnail
2025/07/31
跟著主力籌碼就能賺錢?本文深入分析主力在股市中的操作手法,例如洗盤、對作等,並提醒散戶需理性看待籌碼數據,避免掉入主力陷阱,透過技術面、消息面及觀察主力行為一致性,才能在股市中穩健獲利。
Thumbnail
2025/07/27
在台股市場裡,許多散戶常常在看到股價上漲、成交量放大、媒體開始報導時,才進場買股。此時很可能正是主力「拉高出貨」的關鍵時刻。如何辨別一檔股票是「漲真的」還是「拉高出貨」,成為散戶存活與否的關鍵。本篇將從六大出貨警訊與三大續漲訊號來深入解析,幫助你在第一時間辨識市場陷阱,避免當韭菜被收割。 一、量
Thumbnail
2025/07/27
在台股市場裡,許多散戶常常在看到股價上漲、成交量放大、媒體開始報導時,才進場買股。此時很可能正是主力「拉高出貨」的關鍵時刻。如何辨別一檔股票是「漲真的」還是「拉高出貨」,成為散戶存活與否的關鍵。本篇將從六大出貨警訊與三大續漲訊號來深入解析,幫助你在第一時間辨識市場陷阱,避免當韭菜被收割。 一、量
Thumbnail
2025/07/26
2025年初,美國前總統川普再次勝選後,對全球貿易政策投下震撼彈,宣佈一系列關稅重設方案,藉由區域平衡與關鍵產業部署,結合盟國重塑全球供應鏈。臺灣地緣位置與供應鏈角色面臨重新審視。本文分析川普關稅政策對臺灣貿易政策、產業佈局、能源安全及國際角色的深遠影響,並提出臺灣的戰略選擇與政策建議。
Thumbnail
2025/07/26
2025年初,美國前總統川普再次勝選後,對全球貿易政策投下震撼彈,宣佈一系列關稅重設方案,藉由區域平衡與關鍵產業部署,結合盟國重塑全球供應鏈。臺灣地緣位置與供應鏈角色面臨重新審視。本文分析川普關稅政策對臺灣貿易政策、產業佈局、能源安全及國際角色的深遠影響,並提出臺灣的戰略選擇與政策建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文針對川普政府推出的「對等關稅」政策,深入分析其背後深層原因、目標、策略以及可能結果,並結合「海湖莊園協議」與「重組全球貿易體系用戶指南」,探討美國欲重塑全球貿易秩序的企圖。此外,文章也針對臺灣及其他國家在關稅戰中的處境與應對策略,以及對投資市場的影響進行全面性分析,並提出相對應的投資觀點。
Thumbnail
本文針對川普政府推出的「對等關稅」政策,深入分析其背後深層原因、目標、策略以及可能結果,並結合「海湖莊園協議」與「重組全球貿易體系用戶指南」,探討美國欲重塑全球貿易秩序的企圖。此外,文章也針對臺灣及其他國家在關稅戰中的處境與應對策略,以及對投資市場的影響進行全面性分析,並提出相對應的投資觀點。
Thumbnail
隨著川普延緩對等關稅90天,並對報復國—中國提高關稅,以及與日本等許多國家展開貿易談判之後,川普的關稅大戰意圖及目的,已逐漸明朗。其中最主要的是,藉由高額的對等關稅逼迫各國主動前來談判,並提出有利條件;另外,就是驅動全球各大企業到美國投資設廠。 本專題前文有提到,美國要對所有貿易國課徵高關稅(25
Thumbnail
隨著川普延緩對等關稅90天,並對報復國—中國提高關稅,以及與日本等許多國家展開貿易談判之後,川普的關稅大戰意圖及目的,已逐漸明朗。其中最主要的是,藉由高額的對等關稅逼迫各國主動前來談判,並提出有利條件;另外,就是驅動全球各大企業到美國投資設廠。 本專題前文有提到,美國要對所有貿易國課徵高關稅(25
Thumbnail
川普的貿易戰策略剖析:從美元保衛戰到全球佈局,探討其六大策略邏輯,並分析其背後隱藏的權力槓桿與美元貶值策略。
Thumbnail
川普的貿易戰策略剖析:從美元保衛戰到全球佈局,探討其六大策略邏輯,並分析其背後隱藏的權力槓桿與美元貶值策略。
Thumbnail
本文以通識角度分析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探討其背後原因、可能影響及國際政治經濟層面的考量,提出不同觀點。
Thumbnail
本文以通識角度分析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探討其背後原因、可能影響及國際政治經濟層面的考量,提出不同觀點。
Thumbnail
川普於2025年4月2日宣佈「對等關稅」政策,旨在解決美國長期貿易赤字問題,並促使製造業迴流美國。此政策的核心為以牙還牙的關稅機制,對各國徵收約其對美關稅的一半。文章分析此政策的歷史背景、目標、可能影響及相關風險,包含對中國、臺灣、日本、韓國等國的貿易關係,以及對美國科技巨頭和勞工市場的衝擊。
Thumbnail
川普於2025年4月2日宣佈「對等關稅」政策,旨在解決美國長期貿易赤字問題,並促使製造業迴流美國。此政策的核心為以牙還牙的關稅機制,對各國徵收約其對美關稅的一半。文章分析此政策的歷史背景、目標、可能影響及相關風險,包含對中國、臺灣、日本、韓國等國的貿易關係,以及對美國科技巨頭和勞工市場的衝擊。
Thumbnail
川普要對台灣徵收的「保護費」來了,本週即將政策揭曉 美國總統川普幽默的表示,美國希望獲得公平待遇,不想多也不想少,而「對等關稅」是他認為唯一公平的方式 強制晶片課稅可能會引起反效果,但是以「對等關稅」為名,台灣若不退讓,恐怕一些弱勢產業,又長期依賴美國市場者,發生連鎖性倒閉風潮,台灣就得要大讓步
Thumbnail
川普要對台灣徵收的「保護費」來了,本週即將政策揭曉 美國總統川普幽默的表示,美國希望獲得公平待遇,不想多也不想少,而「對等關稅」是他認為唯一公平的方式 強制晶片課稅可能會引起反效果,但是以「對等關稅」為名,台灣若不退讓,恐怕一些弱勢產業,又長期依賴美國市場者,發生連鎖性倒閉風潮,台灣就得要大讓步
Thumbnail
此次美國總統選舉,川普的稅收與貿易政策引發廣泛關注。他承諾維持去年稅改並降低企業稅,對中國及其貿易夥伴的關稅措施則將成為其經濟政策的核心。川普的計畫不僅影響中國,對臺灣及其他亞洲國家的貿易環境同樣產生重大影響。本文探討這些政見背後的意圖以及可能的後果。
Thumbnail
此次美國總統選舉,川普的稅收與貿易政策引發廣泛關注。他承諾維持去年稅改並降低企業稅,對中國及其貿易夥伴的關稅措施則將成為其經濟政策的核心。川普的計畫不僅影響中國,對臺灣及其他亞洲國家的貿易環境同樣產生重大影響。本文探討這些政見背後的意圖以及可能的後果。
Thumbnail
我來說明一下為什麼拜登想調降或取消一部分對中國課的關稅,對美國現在的高通膨幾乎毫無幫助。造成美國高通膨的一些因素,例如石油,農產品,海運的運費,二手汽車,租金等等的價格走高,他們是從中國進口的嗎?根本不是。也許拜登想暗示美國的高通膨與高關稅有關,但這樣做是沒有用的。
Thumbnail
我來說明一下為什麼拜登想調降或取消一部分對中國課的關稅,對美國現在的高通膨幾乎毫無幫助。造成美國高通膨的一些因素,例如石油,農產品,海運的運費,二手汽車,租金等等的價格走高,他們是從中國進口的嗎?根本不是。也許拜登想暗示美國的高通膨與高關稅有關,但這樣做是沒有用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