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的十八尖山,宛如城市邊緣的一顆綠寶石,是新竹市民日常運動與外地旅人尋幽探訪的絕佳去處。這座由十八座低矮山頭組成的新月形丘陵,擁有綿延的天然樹林與縱橫交錯的步道系統,被譽為「新竹的綠肺」。市政府近年積極打造其為「北台灣第二個陽明山公園」,每年三月的賞花月更是吸引無數遊客前來欣賞花海與山林之美。想一探這條小百岳步道的魅力嗎?跟著這篇攻略,一起踏上十八尖山的清幽之旅!
🛤️ 步道概況:輕鬆入門的郊山體驗
十八尖山步道位於新竹市東區,屬於雪山山脈加裡山系,是一條難度低、適合全家出遊的郊山步道。全程約3.7公里,海拔介於50至129公尺,高度落差僅79公尺,路面為平整的柏油路,適合各年齡層的健行者。步行全程約需1小時30分鐘,全年皆宜前往,且無需申請入山或入園,隨時都能展開探索。
🏞️ 步道特色
- 多元路線:除主步道外,還有「變葉木步道」、「322階好漢坡步道」、「竹高步道」等多條支線,讓你自由選擇探索路徑。
- 賞花勝地:每年三月,步道化身花海天堂,杜鵑、玫瑰、桂花等爭相綻放,令人流連忘返。
- 歷史遺跡:主步道前身為「市竹3-1鄉道」,沿途可尋找1K至4K的石頭里程碑,感受過往的鄉道風情。
🚗 如何抵達:交通指南
無論你是開車或搭乘大眾運輸,十八尖山都有多個登山口方便到達。以下為兩個主要登山口的交通方式:🅿️ 開車前往
- 博愛街5巷登山口從國道一號新竹交流道下,沿光復路二段(117縣道)轉水源街,再接博愛街即可抵達。此登山口靠近花海區,停車便利,適合外地遊客。
- 寶山路145巷登山口從國道一號新竹交流道(科學工業園區)下,沿新安路轉寶山路,抵達寶山路145巷。此登山口適合從清華大學或建華國中方向進入。
🚌 大眾運輸
- 博愛街5巷登山口搭台鐵至新竹站,轉乘新竹客運1路、2路或31路公車,至「水源地」站下車,沿博愛街步行約200公尺即可抵達。
- 寶山路145巷登山口搭台鐵至新竹站,轉乘新竹客運20路公車,至「介壽山口」站下車,沿寶山路步行約100公尺即到。
🥾 步道路線:一覽花海與涼亭風光
十八尖山步道以博愛街5巷或寶山路145巷為起點,沿途景點豐富,適合悠閒漫步或輕鬆健行。以下為主步道的主要路線與亮點:
- 博愛街5巷登山口 → 創意花區(0.4K,10分鐘)
入口即迎接遊人的是色彩繽紛的花海區,尤其三月賞花月時,百花齊放,美不勝收。 - 創意花區 → 國家重力基準站(花鐘,0.3K,8分鐘)
花鐘是步道的一大地標,周邊綠意盎然,適合拍照留念。 - 國家重力基準站 → 獅子亭(風車花海,0.3K,8分鐘)
獅子亭位於風車花海旁,視野開闊,是休憩的好地點。 - 獅子亭 → 東峰登山口(0.2K,5分鐘)
由此可轉往東峰,挑戰聯勤三等三角點(陸補56號)。 - 東峰登山口 → 杜鵑花區(0.9K,18分鐘)
杜鵑花區是三月賞花的重頭戲,粉嫩花海令人心動。 - 杜鵑花區 → 介壽亭(0.1K,3分鐘)
介壽亭位於步道最高點,展望極佳,可俯瞰新竹市景。 - 介壽亭 → 十八尖山三角點(國父百年誕辰紀念亭,0.2K,5分鐘)
此處為十八尖山主峰,設有聯勤三等三角點(陸補179號),是小百岳的打卡點。 - 十八尖山三角點 → 梅花亭(0.1K,3分鐘)
梅花亭造型獨特,是步道上的亮眼地標。 - 梅花亭 → 快樂健身亭(0.35K,9分鐘)
快樂健身亭提供簡單健身設施,適合運動愛好者。 - 快樂健身亭 → 早起會廣場(0.35K,9分鐘)
廣場寬敞,常有當地居民晨練或團體活動。 - 早起會廣場 → 桂花巷(0.1K,3分鐘)
桂花巷兩側桂花飄香,秋季尤為迷人。 - 桂花巷 → 寶山路145巷登山口(0.4K,9分鐘)
完成一圈步道,返回另一登山口,結束愉快旅程。
🌸 步道亮點:自然與文化的交織
🌲 自然生態:動植物的天堂
十八尖山的樹林中,樟樹、相思樹、紫檀等植物遍布,吸引了赤腹松鼠、五色鳥、綠繡眼等野生動物。蝴蝶更是步道的常客,隨著蜜源植物的盛放,翩翩起舞,為健行增添生趣。每年三月的賞花月,百花區、杜鵑花區、桂花巷等地花團錦簇,成為攝影愛好者的天堂。
🕉️ 文化遺跡:石觀音與鄉道歷史
十八尖山曾是清領時期的義塚,日治時期轉為森林公園,留下23尊石觀音像,尤以竹高步道與自由車場附近最為密集。這些石觀音承載了日本佛教的「西國三十三觀音靈場」信仰,至今仍是步道的獨特風景。此外,主步道的前身「市竹3-1鄉道」遺留的里程碑,訴說著過往的交通歷史。
🏛️ 涼亭巡禮:休憩與展望
步道沿線設有11座特色涼亭,如獅子亭、介壽亭、幸福亭、觀音亭等,每座涼亭各具風情,提供遊人休憩與眺望美景的絕佳地點。尤其介壽亭位於最高點,視野遼闊,是欣賞新竹全景的必訪之地。
🚴 自由車場:熱血運動地標
位於山腰的新竹市立自由車場建於1977年,曾是北部首座國際標準自由車場。雖然一度因運動風氣改變而荒廢,但2012年的整建讓它重現活力,成為步道旁充滿健康氣息的風景。
🏜️ 地形地貌:紅土與礫石的歲月
十八尖山以洪積世台地紅土礫層為主,土壤貧瘠,夾雜的礫石沉積岩層訴說著千萬年來的地質變遷。這些地貌特色讓步道不僅是自然之旅,也是探索地質歷史的旅程。
📝 健行小叮嚀
- 推薦登山口:外地遊客建議從博愛街5巷登山口進入,停車方便且靠近花海區,適合快速融入步道美景。
- 支線探索:想挑戰快速登頂,可走「322階好漢坡步道」;想尋找石觀音,則可走「竹高步道」或「自由車場司令台步道」。
- 注意安全:支線步道較多,建議攜帶地圖或導航工具,避免迷路。
- 最佳時節:三月賞花月是最佳造訪時機,花海盛況不容錯過。
🌟 結語:踏上十八尖山的綠色冒險
十八尖山步道以其平易近人的難度、豐富的自然生態與文化遺跡,成為新竹市的一張亮眼名片。無論你是想悠閒散步、追尋花海美景,還是挑戰小百岳的三角點,這裡都能滿足你的期待。準備好你的健行鞋,來一場身心靈的放鬆之旅吧!
你是否也心動想來十八尖山走一趟?快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健行計畫,或告訴我們你最期待哪一段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