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新竹縣芎林鄉的文林古道,是一條融合自然生態與人文歷史的環狀郊山步道。古道全長3.7公里,平緩舒適,適合各年齡層的旅人前來探訪。沿途穿越詩意的桂竹林,經過糖塔山與高梘頭山,伴隨文林閣與鄧雨賢音樂文化紀念公園的歷史風華,讓人感受到芎林鄉獨特的自然與文化魅力。無論你是熱愛健行、追尋歷史,還是單純想來場輕鬆的戶外之旅,這條步道都將帶給你難忘的體驗。
🏞️ 步道概覽
文林古道,又名文林自然生態古道,位於芎林鄉文林村的紙寮窩,因鄰近著名寺廟文林閣而得名。這條古道曾是山區居民運送農產的重要通道,隨著時代變遷逐漸荒廢。幸而在文林社區發展協會的努力下,獲得文建會經費修復,古道得以重現昔日風采,成為一條適合全家出遊的休閒路線。
- 所在縣市:新竹縣芎林鄉
- 里程:3.7公里
- 步道型態:環狀郊山步道
- 海拔高度:100~175公尺
- 高度落差:75公尺
- 路面狀況:碎石土路與水泥路
- 所需時間:約1小時25分鐘
- 最適季節:全年皆宜
- 申請入山/入園:無需申請
- 附近步道:龍鳳連稜
🚗 交通指引
自駕路線
從國道3號竹林交流道下,沿120縣道往芎林方向行駛,右轉文德路(115縣道),再右轉文山路(123縣道),即可抵達文林閣。從文林閣旁的文山路322巷進入,步行即可到達文林古道登山口。大眾運輸
- 新竹客運5614、5633、5633A、台灣好行5700:從新竹火車站、竹東站或竹北火車站搭乘,至「文昌廟(文林閣)」站下車,步行140公尺抵達文林閣。
- 新竹客運5615、5615A、5633A、5636:從新竹火車站或關西站搭乘,至「芎林國小」站下車,步行100公尺抵達文林閣。從文林閣沿文山路322巷前行,即可抵達登山口。
🗺️ 步道路線
從文林閣出發,沿著文山路322巷步行約0.4公里(10分鐘),即可抵達文林古道登山口。隨後依序經過以下景點:
- 文林亭(0.3公里,5分鐘):一處幽靜的休憩點,適合稍作停留,感受竹林的清新氣息。
- 糖塔山(紙寮窩山)(0.1公里,5分鐘):海拔135公尺,設有國王宮界石,是古道的第一個基點。
- 新埔叉路涼亭(0.9公里,25分鐘):涼亭提供遮蔭休息,適合補充體力。
- 高梘頭山(九芎林角山)(0.9公里,25分鐘):海拔175公尺,設有聯勤製圖廠三等三角點(編號:內補25),是步道的最高點。
- 鄧雨賢音樂文化公園大門(0.7公里,15分鐘):公園入口,充滿文化氣息。
- 返回文林閣(0.4公里,5分鐘):完成環狀路線,回到起點。
整條步道平緩舒適,路面以碎石土路與水泥路為主,適合初學者與家庭出遊。
🏛️ 歷史與文化
芎林鄉的由來
芎林鄉在清乾隆末年由漢人開墾,初名「公館」。因當地九芎樹茂密成林,後改名「九芎林」。日治時期,因「九芎」諧音似「久窮」,地方人士認為不吉利,於是改為「芎林」。此地地形受小溪切割,形成許多小山谷,造就了「坑」與「窩」等地名的獨特景觀。
文林閣的傳承
文林閣始建於清同治末年,由當地舉人鄧兆熊創立,作為私人學堂「文林社」,以文會友,培育人才。光緒二年(1876年),學堂改建為供奉文昌君的「文林閣」,對芎林的文化傳承影響深遠。今日的文林閣於民國80年間重建,金碧輝煌,僅存三塊古碑述說其悠久歷史。
紙寮窩的造紙傳奇
紙寮窩曾是北臺灣傳統金銀紙的造紙重鎮,興盛長達百年。雖然手工造紙業已沒落,當地仍保留獨特的竹林聚落與自然生態,成為文林古道的特色景觀。
鄧雨賢音樂文化紀念公園
公園原為「陸軍八0七野戰醫院」舊址,後改建為紀念「台灣歌謠之父」鄧雨賢的文化園區。鄧雨賢曾在芎林國小任教,公園內展示其生平事蹟,綠樹成蔭,適合漫步與沉思。
🌱 自然生態
動物
文林古道周邊生態豐富,常見台灣波紋蛇目蝶、黑樹蔭蝶、黑脈樺斑蝶、小紫斑蝶等蝴蝶翩翩起舞,還有五色鳥、竹雞、鵪鶉、松鼠與飛鼠等動物出沒,為步道增添生機。
植物
步道兩旁以桂竹林為主,另有九芎、山棕、咸豐草、立鶴花、橢圓線蕨、錦蘭等植物。馬皎兒、金腰箭、香葵、魯花樹等特色植物,讓旅人彷彿置身於自然教室。
地形地貌
文林古道位於飛鳳山丘陵,屬更新世地質,地層由砂岩、泥岩與頁岩組成的楊梅層照鏡段,地形平緩,適合輕鬆漫遊。
🌟 步道特色
文林古道以其平緩的路徑與詩意的桂竹林聞名,沿途幽靜雅致,適合尋求心靈沉靜的旅人。步道不僅是自然愛好者的天堂,更串聯了芎林鄉的歷史與文化,從文林閣的古碑到鄧雨賢的音樂傳承,每一步都充滿故事。
📝 探索文林古道的邀請
文林古道是一條融合自然與人文的絕佳路線,無論你是想輕鬆健行、探索歷史,還是沉浸在竹林的清幽氛圍中,這裡都能滿足你的期待。準備好你的登山鞋,來一場心靈與身體的雙重饗宴吧!
你是否也想漫步這條充滿詩意的古道?快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健行計畫或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