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件到成品,打造完美單體的最後一哩路 —— 工廠製造部門的實戰手冊
在前兩章中,我們認識了喇叭單體的構造與發聲原理。那是研發的世界,是聲音的藍圖。 但這一章,我們要進入另一個關鍵場域——製造部門的日常現場。這裡講的不是設計,而是落地;不是理論,而是執行;每一個步驟,每一道工序,都是為了讓理想的聲音,真實誕生。 每一顆穩定好聽的單體,背後都是製造線上無數次的定位、焊接、上膠與檢測。這篇文章,將帶你完整走一遍:從零件進場到單體出廠,製造端如何把控品質、穩定效率、打造真正「能發聲」的喇叭單體。

半成品與成品組裝:從零件到機能單體
在原材料檢驗合格後,便進入精密的組裝環節。這個階段涉及多個工位,每個環節都對最終的音質和可靠性至關重要,如同在進行一場精準的手術。
音半組(音圈與音膜片的結合)
- 主要工序:這是將音圈與音膜片組裝起來的工序。
- 音圈定位:這是所有動作的開端,也是最關鍵的一步。我們使用治具與定位膠水,將音圈精準固定於音膜片中心,以確保音圈在後續的磁路間隙中能線性、無阻礙地自由運動,從根本上避免摩擦異音。音圈的加工方式也有所不同,有的是酒精式音圈,有的是熱烘式音圈。
- 音圈劃線:為了確保音圈引線(連接線)在劇烈振動時不會鬆脫,我們會用膠水將其牢固地粘接在音膜片表面。這一步必須精細,引線不能浮起,且劃線的形狀會根據設計有所不同,常見的有斜線、L形線或八字形弧線。
- 管制重點:嚴格控制音圈定位的膠水種類與用量,任何溢膠、斷膠、引線鬆散或音圈移位,都會被視為不良品,必須立即排除。
磁回組(磁體部分的組合)
主要工序:這是使用治具,將華司、磁鐵、鐵殼等磁路部件精密組裝成型, 隨後依要求貼上不織布或調音布。管制重點:
- 中心對位:必須確保華司精準位於鐵殼正中心,不得有任何移位。
- 點膠無異物:點膠作業時,華司邊緣不能有溢膠或異物,這會影響磁隙的清潔和音圈的運動。
- 組裝後無鬆脫與破裂:衝壓組裝後,必須確認基板或華司沒有鬆動,以及不能衝破裂等,確保磁路結構的完整性。
成品組裝(音半+磁回半)
主要工序:這是喇叭單體誕生的最後階段。我們將「音半」與「磁回半」透過膠水組合在一起,並根據客戶要求決定是否加裝護蓋。
重要工位與管制:
- 充磁工位:這是賦予磁鐵「生命」的一步。必須確保喇叭磁性方向正確,不可充反。 同時,需檢查充磁電壓和循環水時間是否符合規範。
- 焊接工位:將音圈引線與基板、跳線等進行焊接。必須檢查烙鐵溫度,確保焊接牢固,喇叭其他部位不能有錫渣或虛焊。
- 除線工位:清理喇叭表面殘留的多餘線材,避免影響外觀與功能。
- 上膠工位:這是使用保護膠水的重要環節,管制重點包括:引線必須被妥善遮蔽、膠水必須精準不溢,不能污染到音膜片表面或喇叭後兩個錫點表面。
成品測試與檢驗:確保「好聲音」才能「出廠」

組裝完成後,每個成品喇叭都必須經過嚴格的功能和外觀檢測,確保其符合設計規範和客戶要求。
- 聽音測試:這是最直接的音質判斷,使用音頻掃描試音儀播放音頻,仔細聆聽喇叭是否有雜音、異音或完全無聲的情況。
- 極性測試:使用極性測試儀來測試喇叭的極性是否正確,避免極性反向導致多個喇叭播放時聲波抵消。
- 曲線測試:透過測試電腦設定上下限範圍,測量喇叭的頻率響應曲線,評估其在不同頻率下的表現。
- 耐壓測試:使用耐壓測試儀,檢測喇叭的絕緣性和電氣強度,確保在高電壓下不會出現短路現象。
- 尺寸檢測:使用游標卡尺等精密量具,量測喇叭的外徑、高度、邊高、跳線長度等關鍵尺寸。
- 外觀檢測:透過目視檢查喇叭表面是否有錫渣、錫珠、印章模糊等瑕疵,以及包裝狀態是否正確,有無多裝、漏裝、錯裝、混裝等。
- 特殊測試:根據客戶的特殊要求,還會追加其他測試項目,例如:落地測試實驗、護蓋的拉力、加網蓋的喇叭內華司不能生鏽等。
常見不良現象與分析:找出問題的根源
即使有再嚴謹的製程,現場仍會遇到不良品。快速且準確地分析這些問題,是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的關鍵。我們常運用QC七手法中的「特性要因分析圖」(魚骨圖),來系統性地找出問題根源。
以「喇叭無音」為例的特性要因分析
當一個喇叭完全沒有聲音時,我們不會盲目猜測,而是會從「人」、「設備」、「作業方法」、「環境」和「材料」這五大類別去系統性地排查所有可能的原因。
- 人(Man):操作失誤、混料、未測等。例如,作業員漏測,導致不良品未被發現;或作業時不慎碰斷引線。
- 設備(Machine):儀器故障、燈號錯誤、設定錯誤。例如,測試儀器本身故障或無法測出無音,導致誤判。
- 方法(Method):焊接工藝不良,造成引線虛焊(虛接),導致電信號無法傳輸。音圈引線未分進鐵殼缺口;上膠後待干時間不足;焊錫溫度不當,都屬於此類。
- 環境(Environment):保護膠收縮過度導致引線拉斷。
- 材料(Material):引線脆弱、氧化;或鐵殼上的毛刺割傷引線,都可能導致斷線。
📌 製造現場的價值,不只是生產,而是能快速找出問題,並讓產品更穩、更好。
解碼喇叭的「身分證」與製造標準
了解喇叭的編碼規則和製造標準,能幫助我們更全面地掌握產品資訊。
喇叭的編碼規則
- 喇叭的產品編碼就像一組「身分證字號」,每一組編碼都代表了特定的規格與材質。
- 例如,一組編號 ASP13128 D06A16:AS:公司代碼P:喇叭代碼13:喇叭外徑128:序列號D:磁鐵材質(D代表釹鐵硼,F代表鐵氧體)06:振膜厚度A:音圈材質(A代表鋁線,U代表銅線)16:阻抗值
- 了解這些編碼,能幫助我們在看到編號時,就能快速判斷這顆喇叭的關鍵規格。
ISO 9001:2000 品質管理系統
- 國際標準組織 (ISO) 是為了提升品質和形象而設立的。
- 做 ISO 的目的,是為了讓公司的運作能書面化、條理化,其核心精神是「說、寫、做」,也就是說什麼、寫什麼、做什麼要一致。
- 在製造現場,這代表從品質手冊 (QM)、程序文件 (QP)、作業指導書 (WI) 到表單及品質記錄 (FM),都有一套完整的標準來規範作業。

單體不只是產品,它更是品質的承諾
製造,是將設計化為現實的過程。喇叭單體的誕生,不僅靠技術,更靠工藝精神與細節執行。 你所看到的每一顆穩定出聲的單體,背後都是一群現場製造人用數千次的操作,換來的準確與信任。讓外界真正看見「聲音,是怎麼被做出來的」。 感謝你完成這趟聲音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