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is a long song - 196
1966#50 - Homeward Bound - Simon & Garfunkel
2025-09-27
🎤 歌手介紹:Simon & Garfunkel
- 美國民謠雙人組, Paul Simon(主創/吉他)與 Art Garfunkel(清亮嗓音)。
- 活躍於 1960s,代表「
知識派民謠搖滾
」。 - 歌詞多半文學性高、充滿哲思、講述孤獨、疏離與城市生活的疲憊。
- 最知名作品包括 The Sound of Silence、Mrs. Robinson、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
🌟 關於 Homeward Bound
- 發行:1966 年
- 收錄於專輯《Parsle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
- 是他們早期代表作之一,也是第一首進入美國
Billboard
前五名的單曲。 - 靈感來自 Paul Simon 在英國
巡演
時的真實心情——他在火車站寫下這首歌,因為太想回家了。

✏️ 歌詞大意與情感特色
“I'm sittin' in the railway station / Got a ticket for my destination…”
“我坐在火車站,手裡拿著一張回家的票…”
- 歌詞描述一位音樂人,長期漂泊在外、演出奔波,厭倦了旅途,只想回到熟悉的人與地方。
- 每晚唱著一樣的歌,睡在不同的旅館房間裡,心裡卻一直想著家。
- 副歌反覆唱著 “Homeward bound / I wish I was / Homeward bound”,充滿思鄉之情與情感渴望。
- 雖然是寫給戀人,但更像寫給「心裡那個安穩的地方」。
🎼 音樂形式與編曲特色
- 民謠搖滾(folk rock),主體由 Paul Simon 的原聲吉他伴奏構成。
- 旋律簡單動人,結構工整,副歌重複性高但不乏味,反而加深情緒。
- Art Garfunkel 的高音和聲完美襯托主唱,兩人一唱一和,像是孤獨中仍有陪伴。
- 節奏穩定中帶有一絲急促感,像是在搭火車回家的那種心跳速度。
🎧 推薦聆聽重點
- 🎤 開頭 “I’m sittin’ in the railway station…” 就像電影鏡頭慢慢拉近。
- 🎶 副歌 “Homeward bound...” 重複出現,讓人聽著聽著眼眶會濕。
- 🎸 吉他伴奏不花俏,但非常穩定,與歌詞完美呼應「回家的渴望」。
- 適合旅行途中、夜晚靜靜聽,或異地思念家人時播放。
❓是否為原唱?有其他版本嗎?
- ✅ Simon & Garfunkel 是原唱,Paul Simon 為詞曲創作者。
- 📀 翻唱版本不少,包括:
- Elvis Presley(現場版):濃烈情感版本。
- Jack Johnson、Josh Groban、The Innocence Mission 等,也有溫柔詮釋。
- 雖然翻唱多,但最具溫度與真實感的仍是原版——那種半沙啞、半懷念的嗓音是無法複製的。
🔁 延伸推薦歌曲
- America – 也是 Simon & Garfunkel 的公路感名曲,關於年輕人的漂泊。
- Leaving on a Jet Plane – John Denver:離開與想念的抒情民謠。
- 500 Miles – Peter, Paul and Mary:簡單卻令人心碎的思鄉經典。
- 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 – John Denver:回家的渴望,以鄉村樂風表達。
🎯 一句話總結
Homeward Bound 是一首讓旅人、異鄉人聽了會沉默的歌,簡單的旋律、真摯的詞,唱出「人最深的渴望——回到熟悉與被愛的地方」。Simon & Garfunkel - Homeward Bound (Lyrics) -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