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那未指出的:《德國幻想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克婁代除了較為知名的小說、編劇作品外,早在2003年就已經以《小機械Les petites mécaniques 》獲得龔固爾的短篇小說獎。

因此,不會意外,《德國幻想曲》裡的五則短篇都相當精巧。無論是展開、隱藏、插入回憶,以及無比用心的揭露式收尾(dénouement),都展現克婁代對於這種短小、虛構的故事掌握能力。「幻想曲」的書名,不僅展露了故事本身的想像力,也在形式上運用了片斷敘事的魅力。

有研究者指出,克婁代深受法國作家讓·季沃諾(Jean Giono)的小說美學影響。《德國幻想曲》整本書的風格則特別能辨認出來。

怎麼說呢?季沃諾曾說,短篇小說可以有兩種呈現邏輯:「描寫對象,這是正面的方式;或者是描寫一切,獨缺對象,讓對象成為空缺,這是負面的方式。」

是以,片斷的運用,不使其完整交代,是整本集子的用心所在。就像〈後記〉說的:「一種我刻意留白 的小說,呼喚讀者填補空白,自己成爲作家。 」

《德國幻想曲》當然可以輕鬆地讀完,長度與難度門檻皆少。但只要稍事停留,不難發現五則獨立故事「比短篇更多、更深」的共通處:背景都在德國二戰之後,並隱隱的跟納粹的歷史有關。然而,最明顯、貫串全書的線索,卻是維克托(Viktor)這個名字。




維克托,在〈一個男人〉裡,是一名逃亡納粹敘事者回憶之中,集中營裡喜歡拿食物虐待囚犯的長官。

〈性與椴樹〉裡,是一個垂死老人回憶中第一次神秘的性愛體驗中,不知名的女子嘴巴中,悲傷中唸出的名字。

〈伊爾瑪.格雷斯〉是貧窮又不羈的少女,在安養院負責的失能老人的名字。老人過往是納粹,如今卻諷刺的被少女折磨。

〈安樂死〉則是在畫家弗朗 茨.馬克的歷史翻案檔案中,畫家遺稿捐贈者,交代父親維克托應是在療養院中獲得手稿的。

〈那個小女孩〉中,被收留的孤女似真似夢的回憶裡,當初是一個自稱為維克托的軍人,從送往大屠殺的過程中順手救下的。




故事不複雜,但你必須要有所警覺,與一定的背景知識,才會知道〈一個男人〉的主角是納粹親衛隊(SS)。〈那個小女孩〉裡救下小女孩的維克托是別動隊(Einsatzgruppen)。或是意識到〈安樂死〉表面在談一名畫家的生平與疑點,背後指向的是納粹「T-4行動」,對於各種判定殘疾者的安樂死計劃。

最有趣的可能是〈伊爾瑪.格雷斯〉。在許多無名性的主角中,為什麼就這篇不僅有名有姓,還拿來當篇名呢?因為伊爾瑪.格雷斯(Irma Grese)在納粹史上有個同名人物。她曾在奧斯維辛與貝爾根-貝爾森擔任典獄長,任職間擅長虐待與謀殺囚禁者。戰後遭審判死刑時,才22歲。小說由更為年輕的同齡女孩,故意疏於照護師能的老納粹,並用放在嘴前的食物折磨他(恰好對比第一篇裡的維克托),相當諷刺。她對於眼前老人的照片等線索毫無認識的慾望,這種無知且不欲知,正是某種納粹式的殘忍與冷血的條件。




某方面來說,《德國幻想曲》處處指向納粹之罪,與罪的傷害。克婁代擅長描寫罪,《灰色的靈魂》與《波戴克報告》都能展現他書寫罪的俐落,這裡又是一次展現。




這些「維克托」們,無論作惡程度(甚至偶爾慈悲),不可否認的,他們都在體制裡面扮演共犯的角色,是大家熟悉的漢娜鄂蘭所謂「平庸的惡」的各種變體。克婁代刻意讓這些維克托們閃現,一方面是小說的技術讓讀者意識到,另一方面也代表著,這些體制的共犯是如此躲藏在「後來的歷史」的種種角落裡。

就像歷史本身,如果你不注意,就會充滿陷阱,重複著無知。如果你注意,就會看見線索,而看見隱藏的事物。即使真相可能永遠未明,至少會知道有什麼藏在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ocus Solus:朱嘉漢的文學沙龍
26會員
57內容數
本空間收藏朱嘉漢過去累積的短文與評論。 全文開放。若有意願,可小額贊助。
2025/08/07
關於瘟疫的小說,光是經典知名的部分,就可以列上許多:薄伽丘《十日談》、笛福《大疫年紀事》、卡繆《瘟疫》、馬奎斯《愛在瘟疫蔓延時》等。 瘟疫的主題似乎可以迫使作者與讀者面對人性的極致、文明的脆弱、命運的無常。簡而言之,瘟疫使人不得不嚴肅,你幾乎不可能看到一個作者不嚴肅處理瘟疫。除非像《十
Thumbnail
2025/08/07
關於瘟疫的小說,光是經典知名的部分,就可以列上許多:薄伽丘《十日談》、笛福《大疫年紀事》、卡繆《瘟疫》、馬奎斯《愛在瘟疫蔓延時》等。 瘟疫的主題似乎可以迫使作者與讀者面對人性的極致、文明的脆弱、命運的無常。簡而言之,瘟疫使人不得不嚴肅,你幾乎不可能看到一個作者不嚴肅處理瘟疫。除非像《十
Thumbnail
2025/02/12
閱讀楊双子的《臺灣漫遊錄》,最好的建議,是依循小說的「敘事者我-青山千鶴子」所說的:「小說是小說,我是我。」 將小說當作小說讀,就是最好的讀法。 撇開其餘的資訊,拿起《臺灣漫遊錄》閱讀,其中的「小說性」不但沒有沖淡,反倒看到相當純粹的虛構性。即便你一度懷疑或相信真有青山千鶴子的存在,此書的主
2025/02/12
閱讀楊双子的《臺灣漫遊錄》,最好的建議,是依循小說的「敘事者我-青山千鶴子」所說的:「小說是小說,我是我。」 將小說當作小說讀,就是最好的讀法。 撇開其餘的資訊,拿起《臺灣漫遊錄》閱讀,其中的「小說性」不但沒有沖淡,反倒看到相當純粹的虛構性。即便你一度懷疑或相信真有青山千鶴子的存在,此書的主
2025/02/11
當你走進蒙帕納斯墓園尋找涂爾幹安葬之地時,你將會踏入墓園裡的猶太區,也許,在你發現那並不起眼的墓碑前,已數度看見諸多墓碑上刻著Dreyfus這個姓。請不要意外涂爾幹的孤單,或疑問為何他身旁看不到與他同姓的親人,他死後身旁所真正陪伴的,正是其妻露易絲‧德雷福斯(Louise Dreyfus
Thumbnail
2025/02/11
當你走進蒙帕納斯墓園尋找涂爾幹安葬之地時,你將會踏入墓園裡的猶太區,也許,在你發現那並不起眼的墓碑前,已數度看見諸多墓碑上刻著Dreyfus這個姓。請不要意外涂爾幹的孤單,或疑問為何他身旁看不到與他同姓的親人,他死後身旁所真正陪伴的,正是其妻露易絲‧德雷福斯(Louise Dreyfus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小說推薦:《多米諾效應》 作者:風箏
Thumbnail
小說推薦:《多米諾效應》 作者:風箏
Thumbnail
這是一本讓人手不釋卷的精湛之作,當我只剩一點還未讀完,就迫不及待在社群上分享它有多麼優秀。《詭畫連篇》表現四平八穩、又十分具有創意度的雙重亮點,在驚悚之餘帶有溫暖,在絕望之餘帶有希望,劇情節奏控制十分精準,如果以作為「發展完整的小說」為衡量指標的話,我想《詭畫連篇》勢必要被分類在其中。
Thumbnail
這是一本讓人手不釋卷的精湛之作,當我只剩一點還未讀完,就迫不及待在社群上分享它有多麼優秀。《詭畫連篇》表現四平八穩、又十分具有創意度的雙重亮點,在驚悚之餘帶有溫暖,在絕望之餘帶有希望,劇情節奏控制十分精準,如果以作為「發展完整的小說」為衡量指標的話,我想《詭畫連篇》勢必要被分類在其中。
Thumbnail
讀這本書的時候,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對,我就是說有點「似曾相識」這部電影的感覺。要回到某個時刻,處理某樁事情。 . 這是荷蘭作家「尤里克.戈爾德維克」的青少年故事作品。獲得「荷蘭金石筆獎」。之前很喜歡的「我們的狗阿拉斯加」也是荷蘭作家的作品。有別於英美青少年讀本,總是帶來新的視野,
Thumbnail
讀這本書的時候,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對,我就是說有點「似曾相識」這部電影的感覺。要回到某個時刻,處理某樁事情。 . 這是荷蘭作家「尤里克.戈爾德維克」的青少年故事作品。獲得「荷蘭金石筆獎」。之前很喜歡的「我們的狗阿拉斯加」也是荷蘭作家的作品。有別於英美青少年讀本,總是帶來新的視野,
Thumbnail
在我心裡2024奧斯卡的最大遺珠絕對是入圍最佳動畫長片卻與其擦肩而過的《再見機器人》莫屬。其實除了入圍第96屆《奧斯卡金像獎》,《再見機器人》早在2023年於許多影視獎項中嶄露頭獎。雖說《再見機器人》並未順利地拿下2024的奧斯卡,但它依然在許多人的心中泛起了一波漣漪。
Thumbnail
在我心裡2024奧斯卡的最大遺珠絕對是入圍最佳動畫長片卻與其擦肩而過的《再見機器人》莫屬。其實除了入圍第96屆《奧斯卡金像獎》,《再見機器人》早在2023年於許多影視獎項中嶄露頭獎。雖說《再見機器人》並未順利地拿下2024的奧斯卡,但它依然在許多人的心中泛起了一波漣漪。
Thumbnail
《再見機器人》是一部很輕的作品,輕到連評論的張力都比它還要明顯,原以為是平淡的敘事,直到最後才漸漸發現,所有的經歷早已帶領我們抵達遺憾的盡頭,它沒有要強調遺憾是有多麼撕心裂肺,而是將角色交托給時間,隨著歲月的變化前進。身為用一句話就可以闡述完的故事,卻可以渲染各地大大小小的群體,情感的濃烈程度可
Thumbnail
《再見機器人》是一部很輕的作品,輕到連評論的張力都比它還要明顯,原以為是平淡的敘事,直到最後才漸漸發現,所有的經歷早已帶領我們抵達遺憾的盡頭,它沒有要強調遺憾是有多麼撕心裂肺,而是將角色交托給時間,隨著歲月的變化前進。身為用一句話就可以闡述完的故事,卻可以渲染各地大大小小的群體,情感的濃烈程度可
Thumbnail
讓人完全沉醉於故事中,產生共鳴的一部科幻故事,非常推薦!
Thumbnail
讓人完全沉醉於故事中,產生共鳴的一部科幻故事,非常推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