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懂川普關稅戰經濟學 - 分析貿易戰、降息與美元貶值的全球連鎖效應 #真是夭壽骨兼沒品的邪惡操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作者:陳茂南

我們活在一個快速變遷、人事物糾結纏繞的時代,世界上正在發生的大事,你應該知道,也應該理解。

以下我們要談的是:如果你是美國總統川普,你會怎麼做?

你知道川普現在腦子裡想的是什麼嗎?是錢。

他現在滿腦子想的,都是錢,甚至可以說是想錢想瘋了。

為什麼?

因為美國政府的債務,已經達歷史新高,高到難以為繼的程度。

光是每年要支付的利息,就已經是一個天文數字。

政府需要繼續發債借錢,才能運作下去。

但要有人願意借,就必須把利息提高,超過銀行的存款利率,才吸引得了資金。

美國的短期國債,加上一年期的國債,規模已經來到15兆美元,而且很快就要到期。

如果沒有錢還,那就只能靠借新債還舊債。

目前,美國政府的總債務是36兆美元。

這個數字不只是大,它代表著一整個系統的壓力,正一點一滴壓在川普的思維裡,讓他不得不每天都在想:

怎麼樣可以撐下去,怎麼樣可以把錢弄回來。

但問題來了,如果美國政府發的新債利息比銀行利率還低,那誰會願意買?

沒人買,就等於沒錢可借。

所以,美國政府只能選擇提高債券的票面利息。現在Fed的基準利率在4%以上,

這意味著,美國政府想發新債來還舊債,利息就必須高於4%,不然根本沒人理你。

現在市面上約有15兆美元的短期與一年期國債,如果按照4%的票面利率來計算,每年光這部分就要償還6,000億美元的利息。這還沒完,

美國中長期的國債還有20兆美元,平均利率大概是2%,一年利息又是4,000億美元。

這兩筆加起來,2025年美國政府光是付利息就要1兆美元,差不多佔美國GDP的3.4%。

這是什麼概念?

你知道2024年台灣 的GDP是多少嗎?

是7,932.43億美元。也就是2,300萬台灣人,一整年不吃不喝拼命工作所創造的財富,還不夠美國政府來付債息。這不是誇張,是現實。

而且問題不只是債多,問題更在於債務增加的速度,快得驚人。

從1985年美國成為淨債務國以來,國債一路飆升。除債務額創歷史新高。更驚人的是飆升的速度。

2024年1月,總額是34兆;

到7月變成35兆,其間只用了7個月;

到了11月來到36兆,更僅用了3個月。

這不是正常國家該有的節奏,已是衝向懸崖邊的步調。

這種狀況不免讓人聯想到與美債是否已出現龐式結構的特性:

第一,
美債高度仰賴「借新還舊」,一旦新債發不出去,資金斷鏈,違約風險就立刻浮現。

第二,
美債高度依賴國家信用,一旦信用出問題,像是信評被下調,信心瓦解,美債的吸引力就會瞬間崩盤。

第三,
在規模擴張上的速度讓人瞠目結舌。

這些將諭示些什麼?

想想龐式結構的結局你便可知。

現在,你或許可以稍微理解川普為什麼滿腦子都是錢,為什麼他每一個動作看起來都像在衝突邊緣打轉。

因為,時間不多了。

國家要減少債務,方法其實很有限:開源、節流,還有讓美元貶值。

開源的部分,川普出手非常直接:

第一招:

打貿易戰,對全世界加關稅,美其名是保護本國產業,實際是提高稅收;

原因很簡單,美國的產業早就空洞化了,很多東西根本自己生產不了,只能靠進口。

如果你對這些進口商品加稅,政府稅收就會自然增加。

2004年美國的進口總額是4.22兆美元。如果針對這些商品加徵10%的關稅,理論上可以進帳超過4,000億美元。這就是川普的算盤,對外看似強硬,實則是在補政府財政的破洞。

第二招:

賣金卡,一張500萬美元,賣的是象徵、賣的是人脈。

第三招:

向烏克蘭、台灣、韓國、日本、歐洲等盟友開口,要錢、要資源,叫做「讓你當朋友不是免費的」。

川普在節流方面也沒客氣。

上任後對聯邦部門大刀闊斧裁員,目標是砍掉5-10%的公務人員。

還列出一大堆政府資產準備變賣,包括FBI總部在內。

這些措施若執行落實,每年當可省下許多錢用來付利息。

然而,最關鍵的大招是讓美元貶值。

只要美元貶10%,債務就自然被稀釋10%。

同時,也意味著商品價格會大幅上升,連帶的聯邦政府徵收的稅收也大幅增加。

例如:去年賣1,000元的商品,政府抽200元稅;

今年因為通貨膨脹,該商品漲到2,000元,政府就可抽到400元。

稅率沒變但實收翻倍,這就是川普真正想幹的事:

用貶值的方式,來賴掉那筆龐大的國債。

疫情期間,

美國財政部與聯準會大舉印鈔,讓市場充滿美元。

那時是為了救急,把經濟從封城和停擺中拉回來。

但疫情一過,馬上切換成快速升息模式,短時間內把利率拉到5%。

這一波猛操作下來,物價指數也出現明顯下滑,看起來就像一場「成功的硬著陸」。

本來Fed看到通膨下滑後,也準備要降息了。 但事情沒那麼簡單;

因為降息後不久,物價又開始明顯反彈。

這個時候,照理說,Fed應該暫停降息,甚至繼續維持高利率一段時間,來壓住第二波通膨的火苗。

但川普不這麼想。他持續對Fed施壓,要他們盡快降息,這動作背後其實是一整套「刻意讓美元貶值」的邏輯。

美元貶值,對誰最有利?

當然不是窮人。

窮人手上的錢是現金,而現金是最先被貶值的。

當你什麼都沒有,只靠手裡那點現金過日子時,美元一貶,你的生活就瞬間變得更困難。

房租貴了,超市東西貴了,你的生活卻沒多一分收入。

反過來,有錢人就不一樣了。

他們手上持有的不是現金,而是資產:企業、股票、不動產。

而這些資產會因為美元貶值而升值,而且升值的幅度往往還超過美元的貶值幅度。

所以這場貨幣貶值的遊戲,其實是一場資產階級的「財富再膨脹計畫」。

川普知道這個邏輯,他也選擇站在這邊。

所以讓Fed降息、讓美元走弱,是他眼中最快能讓資產價值膨脹、稅收增加、債務縮水的「三贏策略」。

但代價是什麼?

是底層人民的困境更深,是通膨壓力的死灰復燃。

這時候,整個局勢就出現了第二個悖論。

川普讓美元貶值,表面上看起來是在傷害底層人民,但其實他是有配套措施的。

他是有節奏地打一場貨幣與貿易的組合戰。

關鍵在於「貶值」搭配「貿易戰」。

當美國對全世界發動貿易戰,外國商品進入美國的價格自然大幅上升。

這時候,美國企業突然發現自己有競爭力了,因為進口變貴,國內生產反而划算。

這樣一來,企業就會有擴大生產的需求,工廠要動起來了,機器要重新運轉了。

但問題也來了,擴大生產需要錢。

錢從哪來?當然是從銀行借。

可現在的貸款利率高得嚇人,

企業根本不敢借、不想借、也借不起。

於是川普另一手就出來了:

逼迫Fed降息。只有讓利率降下來,企業才敢大量借錢,啟動生產線,開始擴張。

企業擴張了,自然就需要大量員工。

那些原本失業或勉強維生的底層民眾,突然之間找得到更好的工作了。

此時,雖然物價漲,但他們有了穩定收入,日子也變得沒那麼難熬。

你要知道,對很多人來說,真正的痛苦不是物價,而是沒工作、沒收入或低收入。

現在川普這一套騷操作,讓他們有事可做、有錢可賺,雖然物價貴了點,但生活反而比過去穩定了。

這就是川普的悖論:

一邊讓美元貶值、物價上漲,看似對底層不利;

但另一邊,透過貿易戰加降息,啟動製造業擴張,提供大量就業機會,反而讓底層生活獲得實質改善。

貿易戰 + 降息 = 美國製造業的再啟動。

如果Fed真的如川普所願,把基準利率降下來,那美國政府每年要付的利息就會大幅下降。

這不是小數目,是幾千億級別的減少,等於每年從債務壓力中多喘一口氣。

再來,如果美元能再貶值10%,那就等於美國的整體債務也被「自然稀釋」了10%。

這就像你欠100萬,但貨幣貶值後實際只還90萬的價值,用一種合法又看不見的方式,把債務從系統裡削掉。

更進一步,如果美國製造業真的重新站起來,不只是就業機會變多,政府的稅收也會直接增加。

幾千億的額外稅收不是夢,因為一旦產業鏈回流、工廠擴張、公司獲利,政府就有更多可以抽的稅源。

再搭配之前提到的開源節流,關稅、資產變賣、大幅裁員等連環拳,這一整套操作下來,美國政府的債務就可能不是死局,而是有機會開始減少的棋局。

這就是川普路線的核心策略。

對美國來說,這不只是經濟政策,而是一場結合貿易、金融、貨幣、債務與政治的全方位戰略。

一場試圖把美國從巨債壓力中拉出來的豪賭。

而這場賭局,從某個角度來看,不無成功的可能性,也受到許多美國民意的支持。

但話說回來,川普這一連串操作,總要有人虧吧?沒錯,虧的人其實不少。

最直接受傷的,就是那些持有大量美國國債的國家。

你想想看,如果你只是把一堆錢放在利率下滑、貨幣貶值的美債上,你肯定是虧大了。

利息變少,實質購買力也在縮水。

這種情況下,拿著美債就像拿著一張越來越不值錢的兌換券。

但事情沒有你想的這般簡單。

如果你不只是被動持債,而是能夠積極利用貿易戰帶來的局勢,那情況可能改觀。

因為當美國對其他國家發動貿易戰後,那些國家出口到美國的難度上升,賺不到美元。

美元不好賺,就變得更稀有、更難得。

這時就出現一個新的悖論:

美元在美國國內不斷貶值,但在國際上卻有升值的壓力。

為什麼?

因為美元是國際貨幣,大家都要用它。

當全球出口商難以從美國市場賺到美元,各國獲得美元的難度上升,國際市場上的美元數量就變少。

流通量一減,美元自然在國際上升值。

有趣的是,

很多政府與企業為了維持出口競爭力,會選擇讓自己國家的貨幣相對美元貶值,這樣做的結果是,

美元雖然在美國國內變得不值錢,但在國際市場上反而變得更值錢。

這種雙重定價,是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特殊地位所造成的。

換句話說,川普這場賭局不只是操作美國內部的財政與經濟,而是同時牽動了全球資金、貿易與貨幣政策的神經。

你以為他只是在玩利率跟關稅,其實他是在打一場跨國貨幣與權力的戰爭。

當川普這套美元貶值與貿易戰雙軌策略一出手,全世界的國家,也就自動分成了兩類。

第一類,
是手上握有大量美債與外匯存底的國家。

他們有選擇權,可以開始拋售美債、換回美元,再轉身去全球市場上搶購資源與資產。

不管是能源、礦產、技術,還是其他稀缺財貨,這些都是可以用美元當籌碼去收購的優質資產。

對這些國家來說,這是一場機會,一場提前布局未來的全球性資源爭奪戰。

第二類,
則是那些背負著龐大美元外債的國家。

他們手中沒有美元,只能靠出口商品來賺美元。但現在貿易戰開打,出口困難重重,美元變得難賺,這時候他們只能選擇讓本國貨幣貶值,來提升商品的出口競爭力。

然而,這是一條流血的道路。

因為貨幣一貶,利潤縮水,企業生存困難,經濟開始流失現金。

而當美元收入不足,又必須拿美元去還債、付利息,那些原本就脆弱的國家經濟體,很快就會出現債務違約、企業倒閉、資產價格崩跌等連鎖反應。

這時候,有美元的國家,或者是潛伏在全球的美國資本家,就會低價接手那些陷入危機的資產,進一步完成全球版的「底部收割」。

而在這場美元荒當中,黃金也變得越來越重要。

因為黃金是唯一能與美元抗衡的硬通貨,不受某一國的政策操控。

所以各國央行紛紛開始搶購黃金,也因此推高了黃金價格,讓黃金成為另一個全球戰略資源。

但問題是,黃金的數量是有限的,不足以支撐這麼龐大的國際金融與貿易體系。

美元還是唯一具有全球流通力的主體貨幣,當它開始緊縮或貶值,整個世界就會陷入美元荒的結構性困境。

所以最後我們可以看到:

美元貶值對誰殺傷力最大?

不是別人,是美國底層的人民,還有那些美元儲備極少的國家。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這樣的國家,他們才是真正被川普這套政策犧牲掉的輸家。

總而言之,

川普的操作不只是為了短期選舉,而是想用非常手段讓美國撐過這一波高債時代。

他讓美元貶值、壓低利率、打關稅戰、刺激製造業、削減支出、賣政府資產,這些表面上看起來是亂出招,但其實背後有一整套邏輯。

這是一場美國的財政自救,也是一場以全球為代價的經濟戰爭。

你以為他只是在搞美國內政,其實他是在對整個世界出手。

這不是一場內政操作,這是一場地緣經濟的全面重構。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真師傅的AI沙龍
26會員
670內容數
一直尋找 " 真正 " 的師傅 , 行行出狀元!! 業業有老師!! 感謝您的支持 也可以到下方連結逛逛喔! https://tslv.pixnet.net/blog https://vocus.cc/user/@tslv https://www.youtube.com/@tslv80
真師傅的AI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15
緣起 : 連續 2 天夢到與美金相關.... 第 1 天 夢到 我換了一筆美金 還得到一張" 黑卡 " ? 第 2 天 夢到 同事滿手用美金投資的基金 ? C.D. 目前匯率水準 2025年6月台幣匯率約在29.19元(本行賣出)至29.09元(本行買入),相較於半年前的32.775元,台
Thumbnail
2025/07/15
緣起 : 連續 2 天夢到與美金相關.... 第 1 天 夢到 我換了一筆美金 還得到一張" 黑卡 " ? 第 2 天 夢到 同事滿手用美金投資的基金 ? C.D. 目前匯率水準 2025年6月台幣匯率約在29.19元(本行賣出)至29.09元(本行買入),相較於半年前的32.775元,台
Thumbnail
2025/06/07
本報告針對 2025 年的市場趨勢和技術發展,識別出三個高潛力的利基市場,這些市場均符合以下標準:需求旺盛且受眾持續增長、直接競爭較少、以及有利的技術趨勢和創新支援。 這些市場分別為:生物降解包裝(電子商務)、AI 庫存管理(小型零售店)和居家辦公室人體工學家具。報告將詳細描述每個市場
Thumbnail
2025/06/07
本報告針對 2025 年的市場趨勢和技術發展,識別出三個高潛力的利基市場,這些市場均符合以下標準:需求旺盛且受眾持續增長、直接競爭較少、以及有利的技術趨勢和創新支援。 這些市場分別為:生物降解包裝(電子商務)、AI 庫存管理(小型零售店)和居家辦公室人體工學家具。報告將詳細描述每個市場
Thumbnail
2025/05/1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QlikPC7yakD.S. 歌曲背景與曲風分析 曲風定位: 根據《Money Takes The Heart》的編曲結構與歌詞意境,其曲風融合了 另類搖滾(Alternative Rock) 與 抒情敘事民謠(Ballad) 的
Thumbnail
2025/05/1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QlikPC7yakD.S. 歌曲背景與曲風分析 曲風定位: 根據《Money Takes The Heart》的編曲結構與歌詞意境,其曲風融合了 另類搖滾(Alternative Rock) 與 抒情敘事民謠(Ballad) 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對於許多人來說,川普勝選似乎是在意料之中的結果。我們來看看川普勝選後對經濟和金融的影響,尤其是能源政策、移民政策、降稅政策、貿易政策,以及對聯準會獨立性的影響。
Thumbnail
對於許多人來說,川普勝選似乎是在意料之中的結果。我們來看看川普勝選後對經濟和金融的影響,尤其是能源政策、移民政策、降稅政策、貿易政策,以及對聯準會獨立性的影響。
Thumbnail
川普若當選總統,落實美國優先、對外課徵高關稅等政見,會對美國、中國及全球帶來哪些衝擊和影響?學者:貿易壁壘保護美企,將加速中國經濟衰退! 中國經濟學者張斌呼籲,決策者必須充分認識到內需不足問題的嚴重性!採取「超預期的政策力度」打破當前的負向循環,提振需求,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市場預期,促進經濟良性循環!
Thumbnail
川普若當選總統,落實美國優先、對外課徵高關稅等政見,會對美國、中國及全球帶來哪些衝擊和影響?學者:貿易壁壘保護美企,將加速中國經濟衰退! 中國經濟學者張斌呼籲,決策者必須充分認識到內需不足問題的嚴重性!採取「超預期的政策力度」打破當前的負向循環,提振需求,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市場預期,促進經濟良性循環!
Thumbnail
槍聲一響 ( 真的遇刺 ),勝選在望。川普狂傲激起的民粹浪漫和他的搭檔范斯上演的真實美國夢,會掀起更甚以往的反全球化浪潮嗎 ?
Thumbnail
槍聲一響 ( 真的遇刺 ),勝選在望。川普狂傲激起的民粹浪漫和他的搭檔范斯上演的真實美國夢,會掀起更甚以往的反全球化浪潮嗎 ?
Thumbnail
川普正式成為共和黨美國總統候選人,他真的能"再次""讓美國再次偉大"?德國最新一項研究結果,若川普當選下屆美國總統,德國可能損失1500億歐元。 歐盟擬採反傾銷行動,對中國產電動汽車徵收最終關稅,歐中貿易戰風險升溫! 中國經濟Q2增長弱,房市低迷為最大拖累,房市泡沫化,中國媒體:房地產時代宣告謝幕!
Thumbnail
川普正式成為共和黨美國總統候選人,他真的能"再次""讓美國再次偉大"?德國最新一項研究結果,若川普當選下屆美國總統,德國可能損失1500億歐元。 歐盟擬採反傾銷行動,對中國產電動汽車徵收最終關稅,歐中貿易戰風險升溫! 中國經濟Q2增長弱,房市低迷為最大拖累,房市泡沫化,中國媒體:房地產時代宣告謝幕!
Thumbnail
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重大進展:前總統唐納·川普正式獲共和黨提名,對決現任總統喬·拜登。川普的提名為國家政治格局中的重要時刻,預計將展開激烈的白宮之爭。川普對中國政策以及與拜登的關鍵差異也成為焦點。
Thumbnail
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重大進展:前總統唐納·川普正式獲共和黨提名,對決現任總統喬·拜登。川普的提名為國家政治格局中的重要時刻,預計將展開激烈的白宮之爭。川普對中國政策以及與拜登的關鍵差異也成為焦點。
Thumbnail
2024年7月13日,美國政壇出現了一個令人震驚的事件: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唐納德·川普在賓州的競選演說中遭遇暗殺攻擊。所幸川普僅受輕傷,安然無恙。這一事件不僅深刻影響了美國當前的選情,也對金融市場產生了顯著影響。
Thumbnail
2024年7月13日,美國政壇出現了一個令人震驚的事件: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唐納德·川普在賓州的競選演說中遭遇暗殺攻擊。所幸川普僅受輕傷,安然無恙。這一事件不僅深刻影響了美國當前的選情,也對金融市場產生了顯著影響。
Thumbnail
當地時間週六下午6點15分,美國總統候選人川普在賓夕法尼亞州的一場競選活動中遭遇槍擊,右耳輕微受傷。刺殺者當場被擊斃,遺體被發現在會場距離200碼的屋頂上,是一名20歲的年輕男性。 槍擊事件成為了所有人討論的焦點,關鍵是幕後黑手是誰?有人說,子彈在
Thumbnail
當地時間週六下午6點15分,美國總統候選人川普在賓夕法尼亞州的一場競選活動中遭遇槍擊,右耳輕微受傷。刺殺者當場被擊斃,遺體被發現在會場距離200碼的屋頂上,是一名20歲的年輕男性。 槍擊事件成為了所有人討論的焦點,關鍵是幕後黑手是誰?有人說,子彈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