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候危機加速,「碳匯」成為關鍵解方。本文帶你了解森林、海洋、土壤與濕地四大碳匯科系,幫助你選擇適合自己的永續職涯路徑。準備好讓碳匯成為你的超能力,與世界對話了嗎?
作者|黃若寧
編輯|陳翌庭
製圖|慧穎—

氣候危機來勢洶洶,「碳匯」成為全球關注的關鍵字。面對高碳排社會的轉型需求,台灣的大學早已在教育體系中布局碳匯研究。不論你未來想從事環境科學、氣候政策、碳權交易或農業永續,這些科系將是你起步的跳板。

碳匯研究分布廣泛,依據自然碳匯類型,我們可以從下列四大面向進入探索:
森林|森林資源與環境學系
森林是碳的天然儲藏庫,對於碳中和至關重要。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培養學生掌握森林經營、碳匯估算、環境政策等技術;宜蘭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該系則強調碳通量監測與林業數據應用。未來的職涯出路包括碳盤查技術人員、森林保育專員、碳權估價師等,適合熱愛自然、具戶外觀察力與邏輯分析力的學生。
海洋|海洋科學系、海洋資源系
海洋不只調節氣候,更透過紅樹林、海草床、鹽沼等「藍碳生態系」固定大量碳。國立中山大學、成功大學、東華大學等皆有針對海洋碳匯與海岸管理的課程。這些科系結合地球系統模型與遙測技術,協助學生理解氣候變遷下的碳循環變化。若你對氣候正義、海岸生態或聯合國 SDG14 有熱情,這是一條具國際競爭力的路線。

土壤|土壤與環境科學系、農藝系、植物科學系
土壤中的有機碳是最容易被忽視卻最關鍵的碳匯之一。中興大學土壤與環境科學系不僅強調農地碳匯技術、還培育能參與碳權交易設計與永續農業規劃的跨域人才;臺灣大學更開設「淨零碳排農業策略與管理」專長,融合農業氣候調適、碳匯計算模型與畜牧減碳實作等知識。這類科系特別適合對環境科學有興趣、又樂於動手實作的學生。
濕地|地球系統科學系、環境工程系、永續學程
濕地雖占地不多,卻具有強大碳吸存力。中央大學地科系、臺灣大學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學程、中興大學環工系皆提供地表水文模擬、濕地碳儲估算、碳信用制度等課程。這些科系多強調跨領域整合與數據建模能力,適合邏輯強、對系統思考與政策轉譯感興趣的學生。

還有哪些校內研究資源?
- 國立中山大學碳權研究與服務中心:開設碳匯、碳盤查與碳權交易工作坊,推動碳資產教育。
- 林業試驗所、農業部農業試驗所:提供森林與農業碳匯的實驗場域與數據研究,開放高中生申請實習或參訪。
-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與各大學合作開設氣候變遷課程。
高中生能做什麼?
- 報名各大學開設的營隊(如森林營、海科營、土環營、環工營)
- 參與高中科展或探究與實作課程,主題可聚焦於土壤碳儲、濕地碳封存、碳足跡分析等

碳匯不只是專業研究,它也連結著政策、環境正義與人類未來。選擇與碳匯相關的科系,不只是選了一份職涯,更是選擇一種回應時代的方式。
你,準備好讓碳匯成為你與世界對話的語言了嗎?
—
參考資料:
碳權研究與服務中心Center for Carbon Research and Solutions ...
Research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Changes, ACADEMIA SINICA
—
高中生的循環經濟每週三、六更新✨
臉書、IG、方格子 🔍 高中生的循環經濟
—
#高中生的循環經濟 #高中生課外活動 #學習歷程 #循環經濟 #永續發展 #碳匯研究 #環境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