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 登山日誌
晴18度 濕度72% 32km/h西南風


品田山
爬山常因為路線會重覆到某區域,光北一段就不知道會來南山、環山、武陵幾次了!
雪山、四秀、登山口皆在武陵,晴天時天空獨有的武陵藍,入夜後武陵的寂靜與滿天星子,明月低掛山頭上,清風徐徐,1800公尺海拔是夏季最舒服的氣候。


武陵四秀中品池登山口要走3.5K微上升水泥路,武陵山莊海拔約1900公尺,走到登山口直接陡升到三岔營地,約1000公尺爬升,到新達山屋1400,之間的上上下下,到品田山約1900,加上池有山折返後,大約2200多爬升,距離從武陵山莊過橋開始約22K,這是單攻ㄧ天要完成的量。


辛苦陡上到三叉營地後,就進入品田山路徑3.1K,經過大碎石坡(往池有山1&2登山口),池有名樹,到新達山屋(海拔約3200),山屋前有平緩草坡可搭帳,夜晚伴隨滿天星星入睡豈不浪漫。

碎石坡

池有樹


山屋前看天池

新達山屋

品田前鋒

V斷下來位置


往品田山要下V斷位置
我覺得爬高山是逼你到極限,面對恐懼與未知,ㄧ天單攻、或多天行程要走完,每座山有其特性,路徑沒實際走過,也不知真實情況,這跟跑步要配速、掌控心率、不能ㄧ次練太多,因爲有礙恢復,如果以體能訓練來說這兩項可說是相輔又互相抵觸。


大小霸山峰



穆特勒布山
相較跑步爬山像似旅行,開很遠的車到深山去探險、運動,對跑步的人來說,難以想像從新達山屋到品田山1.6K去回要抓4小時?? 因為會經過箭竹草坡、拉繩上下斷崖(V斷)鑽箭竹、爛泥路徑、石坡精彩萬分!



那我們為什要上高山?要知道自己的極限??
我也曾問自己為了20-30分鐘的美景有需要折磨肉體嗎?




下山快到離池品登山口1K時,遇到一位住在屏東的中年大叔,我們都是獨攀,難耐3.5K下山無聊,就前後行走聊起天,他一日從雪山登山口起登,走到品田繞小O,爬升超過3000,上上下下幾個山頭,可說綿延到天邊的遠。
他說:爬山是訓練大肌肉,比較不會有三高,我想他一日的單攻量不單是為了健康,更多是挑戰自我,享受於山林間的精神自由吧!




這樣爬升與距離難找到同伴,名符其實高處不勝寒,或許有人會覺得是孤單、孤僻,但任何人類上的進步躍升都是不舒服,都是反人性的,唯有身在其中,才能體會自控與攀登的自由,有多麼令人著迷⋯

新達山屋星空
2025年夏日夜未眠, 颱風過後的晴空與仲夏夜.............如此美好。

早餐(肉包)咖啡、舒跑能量飲半罐。
補給:meiji能量膠162卡、77乳膠巧克力、肉鬆麵包、肉粽1顆、meiji軟糖半包,電解質膠囊2顆,水1350L,茉莉蜜茶600L
PS: 山屋星空照由丁至柔山友提供,感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