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啟山行-登山日記/屏風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奇萊北壁

奇萊北壁

屏風山(太魯閣語:Dgiyaq Tptak,意為「像扇子的山),位於臺灣花蓮縣秀林鄉富世村西部,太魯閣國家公園西南側,屬於中央山脈,其中最高的主峰海拔3247.5公尺,為台灣百岳之一,排名第65,峰頂立有三等三角點6378號。山嶺相對頂平,山脊迤邐如垣,宛若屏風一般,因而得名,也由此名列九嶂之一。山區植被以針葉林針闊葉混合林為主,山脊向南接連奇萊北峰,北方隔立霧溪畢祿山相望。

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松果拼字

松果拼字

4/22 晴 22度 濕度80% 南風16km/h

早上5:40從清境住宿出發,到登山口整裝上背包後於6:40起登,一開始從海拔2500公尺下切到溪谷1900公尺,到了溪谷要過溪,山友脫登山鞋赤腳踩石頭而過,我則拿塑膠鞋套套上鞋子,過溪後鞋頭微濕。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約8:40到屏風避難山屋,稍作休息,放其他裝備後,9:15輕裝續往屏風山,一路上沒遇到其他山友,想必今天晚上山屋必能清靜許多。

raw-image
raw-image

1:25到三角點,我們遇見兩名女山友,說起整路都沒遇見其他人,今天屏風山包場,我們在這佔地小小的三角點聊天,我吃著女山友分享的銅鑼燒,交換來時路訊息,問起我們幾點起登?她們是從山屋出發,前一晚就入住山屋,我們晚她們一小時出發,驚嘆說我們腳程很快,殊不知我們在登頂前1-2K爬坡也是叫苦連天,掙扎不已。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隨即說要先下山了,否則會被我們追上,心想當晚都會在山屋碰面,誰快誰慢無妨,照自己步調即可。之後台中女山友說我們往前走,去看看奇萊北壁,今天陽光普照出大景,待在這沒景的三角點實在可惜,說完就鑽進小徑,兩旁都是高劍竹,走出來後視野開闊,眼前湛藍天空下,要往萊北壁的草坡綠草如茵,奇萊北壁顯得柔和可親許多,此景宛如相機鏡頭裡的構圖與景深。


raw-image

山景看夠也拍夠了,約2:10才意興闌珊下山

去程爬坡攀繩回程就變成陡下坡,5:30下到溪邊取水擦洗兼取水(當晚煮食用,及隔天行進水)我們跟另兩位女山友,面對面在桌上邊煮邊聊,其中一位說自己這幾年脊椎問題沒爬山,(山人常因家庭生活、工作忙碌等原因而暫停上山),還說爬山喜歡就會喜歡,繞了一圈還是會再回來山裡,或許我也是,從跑步生活再回來爬山,山是我的慰藉與歸屬,我終究還是回來了。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散落一地的松果

散落一地的松果

4/23 屏風避難山屋平安 23度 濕度75% 西北風23km/h

早上約8;05離開山屋下山,我們從山屋下到溪底再往上爬升約600公尺,腰繞爬到一個高度後,停下來遙望對面的屏風山,清楚看到路徑,她指著前方說:「昨天我們就是下切到溪底,再往上爬到三角點,回程再複製同樣路線」,我笑說我們真傻!對!山人就是傻,有著探索遠山叢林的浪漫主義,我們去很遠很高的山旅行,背著所有家當(睡眠裝備)爐具,水、食物,走過爬過自己看了也稱奇的高山,又傻傻喊著我們從那裡走過來的耶!

raw-image
raw-image
這次是與在三仙台認識的女山友結伴同行,新認識的兩個女山友說我們是忘年之交,我們分別從台北、台中旅行到台東而相遇,恰巧她也是爬山愛好者。如果說人一生中都是緣分開啟與結束,或許也是另一轉折的開始,我重啟與山的緣分與交集,與她同行,豈不美妙?
raw-image

眾山友皆知好山友難尋,因緣際會我們因山而相伴,未來因行程不同而各分東西也是常態,後來同山屋的女山友留在我車窗的紙條是不是也開啟另一緣分呢?

raw-image

約10:15上到海拔2200公尺時(登山口2500),留守人來訊息說要下雨了,此時雲層增厚,山雨欲來,我們抓一下時間,低著頭很認命的往上爬,接近登山口時我很訝異說到了嗎?站在登山口的一對山友喊說到了啦!才驚覺真的登出了,之後又如常閒聊,向我們打探山屋訊息...等,

raw-image

閒聊結束一上車就開始滴雨,驚呼幸運躲過,卻迎來霧氣瀰漫,行車距離能見度不到十公尺有,直到合歡山暗空公園視線才逐漸明朗,我們小心翼翼開著車踏上歸途。

登山口到屏風山三角點

登山口到屏風山三角點


屏風山屋到登山口

屏風山屋到登山口

屏風山屋到登山口

屏風山屋到登山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曉旅行的沙龍
15會員
36內容數
曉旅行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聊起我們曾一起爬過的合歡北、西峰,現在都從華岡下山,笑說當年原路折返走是為省錢?不用花錢找接駁,其實純粹是自己開車方便,不想簡單事變複雜吧,即便知道下山爬升與上山ㄧ樣多,依然無畏懼。 我想每座山帶給我們不同的淬煉,我們也會因爬過一座又一座山,而成長了。
Thumbnail
2025/04/28
聊起我們曾一起爬過的合歡北、西峰,現在都從華岡下山,笑說當年原路折返走是為省錢?不用花錢找接駁,其實純粹是自己開車方便,不想簡單事變複雜吧,即便知道下山爬升與上山ㄧ樣多,依然無畏懼。 我想每座山帶給我們不同的淬煉,我們也會因爬過一座又一座山,而成長了。
Thumbnail
2025/04/15
約12:30 到八仙山三角點,前面超前先到的山友已開煮,手沖咖啡香味瀰漫,2300公尺的海拔,涼亭下溫度計顯示十度,我們大休吃補給,此時來杯熱食堪稱完美,加上我整個涼亭四個人亂聊一通,從登山、越野鞋品牌型號到近期爬山計劃。
Thumbnail
2025/04/15
約12:30 到八仙山三角點,前面超前先到的山友已開煮,手沖咖啡香味瀰漫,2300公尺的海拔,涼亭下溫度計顯示十度,我們大休吃補給,此時來杯熱食堪稱完美,加上我整個涼亭四個人亂聊一通,從登山、越野鞋品牌型號到近期爬山計劃。
Thumbnail
2025/04/02
進終點門前廣播器喊著お帰りなさい(你回來了 )的問候,心想全馬42.195K像是人生旅途,有快樂順利、挫敗失落,如果有人在場邊加油,並在終點等待著你回來該有多幸福。
Thumbnail
2025/04/02
進終點門前廣播器喊著お帰りなさい(你回來了 )的問候,心想全馬42.195K像是人生旅途,有快樂順利、挫敗失落,如果有人在場邊加油,並在終點等待著你回來該有多幸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生活"就像"爬山"一樣 上山時努力盡力攀爬 登頂時才能一望無際 下山時才能享受風景 "珍惜"所有的不期而遇 "看淡"所有的不辭而別 "享受"所有的酸甜苦辣
Thumbnail
"生活"就像"爬山"一樣 上山時努力盡力攀爬 登頂時才能一望無際 下山時才能享受風景 "珍惜"所有的不期而遇 "看淡"所有的不辭而別 "享受"所有的酸甜苦辣
Thumbnail
好久沒有運動,520的前一天,天時地利人和,向著大崙尾山奔去。 今日是人妻好友開車帶路,免去舟車勞頓之累,到一個沒人帶我根本不會知道能去的山。從翠山步道進入,一路平緩好走,上有綠蔭蓋頂,下能遠眺其他山系,間有涼風襲來,偶有林間鳥兒輕啼,還遇到一群親子山野團體,老師認真講述山林,媽媽認真聽課發問,小
Thumbnail
好久沒有運動,520的前一天,天時地利人和,向著大崙尾山奔去。 今日是人妻好友開車帶路,免去舟車勞頓之累,到一個沒人帶我根本不會知道能去的山。從翠山步道進入,一路平緩好走,上有綠蔭蓋頂,下能遠眺其他山系,間有涼風襲來,偶有林間鳥兒輕啼,還遇到一群親子山野團體,老師認真講述山林,媽媽認真聽課發問,小
Thumbnail
假日爬山的人意外多。輾轉抵達登山口時約早上十點,已有遊客三兩下山,男女老幼,配備萬全者頭巾腰包手杖一枚不少,輕便者薄衣薄褲短毛巾就上陣。 我們的出發時間和行裝都那麼不上不下,還是進了山。 山不會拒絕任何人,也不迎接。它只是看,看你迷眩在滿目林色,渾沌於鳥語蟲鳴。
Thumbnail
假日爬山的人意外多。輾轉抵達登山口時約早上十點,已有遊客三兩下山,男女老幼,配備萬全者頭巾腰包手杖一枚不少,輕便者薄衣薄褲短毛巾就上陣。 我們的出發時間和行裝都那麼不上不下,還是進了山。 山不會拒絕任何人,也不迎接。它只是看,看你迷眩在滿目林色,渾沌於鳥語蟲鳴。
Thumbnail
一個人去爬山吧!你會慢慢感受到山有多麼可親。
Thumbnail
一個人去爬山吧!你會慢慢感受到山有多麼可親。
Thumbnail
  是否有哪座山,是我們的一部分、生活、生命的一部分,如同拜訪一位老朋友般,除了與他作伴,再無其他意圖?一般談論登山,是有目的的,從哪裡走到哪、遇到哪個岔路往哪走、最後記算如何在時間內登頂。這樣的登山如同念書是為了考試、考上好學校,登山的樂趣便大大減少,且人與山的關係被狹隘為一種僅尋求刺激的
Thumbnail
  是否有哪座山,是我們的一部分、生活、生命的一部分,如同拜訪一位老朋友般,除了與他作伴,再無其他意圖?一般談論登山,是有目的的,從哪裡走到哪、遇到哪個岔路往哪走、最後記算如何在時間內登頂。這樣的登山如同念書是為了考試、考上好學校,登山的樂趣便大大減少,且人與山的關係被狹隘為一種僅尋求刺激的
Thumbnail
登山旅程不僅僅是攀登高峰,更是一趟穿越風景和自我的旅程。這次因為一本書,我踏進了日本的山林,除了感受秋季的美景,更感受到登山的過程充滿挑戰和成長,山林總隱藏著許多我們未曾意會的秘密,只要仔細感受每次呼吸,就能觸碰到山林中有趣的訊息。
Thumbnail
登山旅程不僅僅是攀登高峰,更是一趟穿越風景和自我的旅程。這次因為一本書,我踏進了日本的山林,除了感受秋季的美景,更感受到登山的過程充滿挑戰和成長,山林總隱藏著許多我們未曾意會的秘密,只要仔細感受每次呼吸,就能觸碰到山林中有趣的訊息。
Thumbnail
作者講述了自己過年和朋友一起爬山的經歷。在旅程中,作者感受到了一路上的守護和引導,並透過這個過程看到了自己。作者分享了攀山時的困難和趣事,並在結尾分享了這趟旅程給予她的啟發。
Thumbnail
作者講述了自己過年和朋友一起爬山的經歷。在旅程中,作者感受到了一路上的守護和引導,並透過這個過程看到了自己。作者分享了攀山時的困難和趣事,並在結尾分享了這趟旅程給予她的啟發。
Thumbnail
趁著身體還留有山上的節奏的時候,把一些還鮮明的記憶給烙印下來。 這次上山完成了一個埋藏、鋪陳、醞釀很久很久的心願。 不是那種很爽快的高峰經驗,而是那種「呼......」長吁一口氣之後的,深深地滿足感。 第三天晚上我就和伙伴說,這趟山行已經沒有遺憾了。
Thumbnail
趁著身體還留有山上的節奏的時候,把一些還鮮明的記憶給烙印下來。 這次上山完成了一個埋藏、鋪陳、醞釀很久很久的心願。 不是那種很爽快的高峰經驗,而是那種「呼......」長吁一口氣之後的,深深地滿足感。 第三天晚上我就和伙伴說,這趟山行已經沒有遺憾了。
Thumbnail
山友之所以為山友,是對山的追求,所得到的樂趣,大到可以接受各種「吃苦」。
Thumbnail
山友之所以為山友,是對山的追求,所得到的樂趣,大到可以接受各種「吃苦」。
Thumbnail
8月10日登山到下山 2月輕鬆爬,坡度也越來越陡,翻山越嶺爬過第1個山峰,5月初也正好在這歇腳,欣賞山巒美景吃野味。傳送門1 休息好了,整裝完畢繼續往下一個山頭前進,第2個山峰更陡峭,6月中旬,越過山頭,不慎沒踩穩腳步,滑落了一段。傳送門2 7月底,這次沒有落腳處,得趕緊趕路,想不到第3鋒如此
Thumbnail
8月10日登山到下山 2月輕鬆爬,坡度也越來越陡,翻山越嶺爬過第1個山峰,5月初也正好在這歇腳,欣賞山巒美景吃野味。傳送門1 休息好了,整裝完畢繼續往下一個山頭前進,第2個山峰更陡峭,6月中旬,越過山頭,不慎沒踩穩腳步,滑落了一段。傳送門2 7月底,這次沒有落腳處,得趕緊趕路,想不到第3鋒如此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