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美東 8/12)美國7月CPI 月增0.2%,年增2.7%—跟上個月一樣;但「核心CPI」月增0.3%,年增到3.1%,顯示真正黏人的還是在服務價格。把細項攤開:汽油跌2.2%,整體能源月減1.1%;房租與房屋等值租金都加0.3%;醫療費用跳0.7%,機票更是反彈4%。這畫面很直白:貨品在退燒,服務還熱著。
把時間退回到上週五前一週(8/1 公布的7月非農):新增就業只有 +7.3 萬,失業率 4.2%,勞動參與率 62.2%。而且更扎眼的是,5月與6月合計被下修了 25.8 萬;薪資月增0.3%,年增3.9%。這是一張寫著「體力在掉、脈搏還穩」的報告。兩個訊號,合起來是什麼意思?
把「核心服務通膨偏黏」與「就業走弱」疊在一起,得到一個頗微妙的結論:景氣在降速,但不是硬著陸;通膨回到2%附近的路,還卡在服務項。 市場的翻譯是:「聯準會九月有理由降息,但不必豪氣。」今日盤面也走出這個解讀:美股走高、殖利率小跌、美元偏軟。再繼續拆解細一點可以看到:
- 能源在幫忙、服務在扯衣角:汽油下跌壓住了頭條通膨,但醫療、機票、居住成本把核心撐住不下。這組合意味著:就算九月啟動寬鬆,降息節奏也會被「服務價格的耐性」牽制。
- 就業弱、還往回修:+7.3 萬的新增、4.2% 的失業率、參與率持續滑落,外加兩個月合計 -25.8 萬的下修,讓勞動市場的「轉冷」更具說服力。薪資增速雖然不算火,但也沒有崩,這是「慢慢退燒」的典型樣子。
- 市場解讀:降,但討論幅度:通膨頭條比預期溫和、核心略熱,配上疲弱就業,投資人押注九月降息的信心升溫。不過也有人提醒,關稅效應可能在秋天更明顯,會讓降息路徑不那麼直。
交易與配置
- 利率敏感資產先受惠:殖利率下行時,公用事業、REITs、長天期投資等相對有風。若你是以息為主、價差為輔,這段時間可以把握節奏,但記得別追高,用分批靠近的方式處理波動。
- 服務通膨還沒鬆手:航空、醫療、房屋相關成本的上行,提示這些產業營收面短線不差,但也容易遇到政策與成本邊際的拉扯;看多不等於無腦,留意「價格轉嫁力」是否還在。
- 景氣降速=品質優先:就業疲弱時,現金流穩、資產負債表乾淨的公司更耐震;成長股裡,能自我造血、而非靠外部資金催熟的,會被市場優先挑中。
- 別忘了美元與商品:通膨溫和+就業轉冷,美元通常走弱一點,利多部分風險性資產;油價若續弱,也會幫頭條CPI。這些交叉,會在你的部位上同時發生。
接下來看什麼、什麼時候看
- PPI 與核心服務項後續:看供應端是否把成本再往終端丟;若PPI也溫和,會讓降息故事更完整。
- Jackson Hole 與九月會議:說話比數字慢半拍,但影響風向更久。
- 官方時間表:下一次 CPI 在 9/11(美東);下一次就業報告在 9/5(美東)。把日曆畫起來,這兩個點會決定今年降息的節奏。
有時候市場像餐桌上那杯溫開水,不冷不熱,卻最能讓人慢慢把話說完。今天的CPI和上週的非農,正是在說這種「不戲劇化、但足以改變節奏」的話。你不必一口氣換掉整個投資組合: 只要把椅子往你想坐的方向挪一點點,讓自己坐得更穩、更久,就夠了。
附:主要來源
CPI:7月月增0.2%、年增2.7%;核心月增0.3%、年增3.1%;細項(能源-1.1%、汽油-2.2%、醫療+0.7%、機票+4.0%、房租/等值租金+0.3%)。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CONSUMER PRICE INDEX – JULY 2025 
非農:7月新增就業+73K、失業率4.2%、參與率62.2%、5–6月合計下修 -258K、薪資月增0.3%(年增3.9%)。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 JULY 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