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垃圾開始:重新思考生活中的永續選擇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這是一個嘗試把日常生活和永續、氣候變遷梳理出比較完整脈絡的系列,雖然自詡是一個非常在意這個議題還從事相關工作的人,但在越深入想了解時卻常發現當中各議題的愛恨糾葛(?)讓我沒辦法有一個好的論述,所以想透過書寫的方式把自己一路以來學到的知識、思考彙整,並用容易理解的方式勾畫出一個讓人看的下去的脈絡。

氣候變遷、全球暖化是一個所有人都聽過、甚至聽到已經麻痺的詞,它Tricky的點在於即便科學家或是綠色和平(Greenpeace)在我們耳邊吶喊著地球生病了,你我卻幾乎感受不到它的存在,我們也很難把世上發生的災難事件簡單歸因於它,所以我給自己的目標是讓讀者(或只有我自己也無所謂)在了解之後更有意識的生活,並且更有意識的選擇我們的生活方式。

這一篇想從廢棄物(Waste)開始講起,根據2021年全球各部門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廢棄物佔比約3%,佔比不是特別大但要注意的是這只包含了垃圾管理階段的「直接排放」,而未考慮廢棄物在生命週期其他階段的隱藏排放,如生產、加工、運輸和廢棄物產生前的碳足跡,單用3%的話是低估了這個題目的重要性。

其他主題以後再來繼續寫寫。

廢棄物是怎麼和氣候變遷扯上關係的?

我們都看過這種垃圾場滿滿各式各樣廢棄物,或是海龜被塑膠吸管戳鼻孔的照片,有很多議題埋藏其中,「環境污染」大概是最明顯的,但這些和氣候變遷有什麼關係?

首先先定義這邊所謂的「廢棄物/垃圾」.在氣候變遷這個議題上我們特別關注的是(一)有機垃圾:例如:廚餘、咖啡渣、枯葉(二)無機垃圾:例如外帶食物包裝、塑膠瓶(三)電子垃圾(E-Waste)或危險廢棄物,例如老舊手機、化學品廢液。

這篇會先寫寫前兩種,以後也許可以有一篇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來講電子垃圾。

首先,家裡的廚餘怎麼就跟暖化有關了?

因為甲烷(Methane, CH₄)。

有機物分解時釋放出甲烷

甲烷是其中一種溫室氣體,更是加速全球暖化的主要驅動力之一,它的全球暖化潛勢(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GWP)在20年時間範圍內是二氧化碳的80倍,在100年範圍內是28倍。簡而言之雖然甲烷在大氣中的壽命比二氧化碳短(約12年),但其溫室效應更強,因此對氣候變遷的短期影響極為顯著。而全球有一半的甲烷排放來自人類活動,廢棄物為第三大排放來源(約20%),僅次於農業與石油與天然氣產業.而含有含有機物質的垃圾(如廚餘、紙類、園藝廢料)在缺氧環境(如垃圾掩埋場)中分解時便會產生甲烷,進而導致全球暖化。

無機廢棄物:從一開始到最後都糾纏不清的前任(?)

無機垃圾,簡單來說就是在自然環境下難以自然分解的東西,這類廢棄物包含塑膠製品、鐵鋁罐、玻璃等。

不會分解總不會跑出甲烷了吧,是,但理解它的碳排更需要從生命週期(Life Cycle)的角度講起。

以塑膠為例,它的主要原料來自石油或天然氣,但從開採、輸送、煉製,過程皆耗廢大量能源,而這過程所消耗的能源通常又是化石燃料(媒、天然氣),當中產生的二氧化碳相當可觀。

到了使用階段,塑膠的碳排並不高,但一次性塑膠用品往往被快速丟棄,進入廢棄處理階段,處理方式包含焚燒(釋放大量二氧化碳與有毒氣體)、掩埋(降解成微塑膠,可能危害生態系以及人體健康)、回收(最為理想)。儘管理想但全球塑膠的回收率低得可憐(不到10%),相較之下台灣表現得不錯,環境部統計全台塑膠回收率達到40%,但成功回收的塑膠也多是降級回收(Downcycling)而非升級回收( Upcycling),意思就是回收塑膠的品質與市場價值已不如原生塑膠(Virgin Plastics)。

整體而言,塑膠回收在實務上還有非常多的難關待解決,像是塑膠種類日新月異導致回收難度高、回收系統設施不完善、比起使用回收塑膠,對企業來說往往使用Virgin Plastics的成本更低,進而對回收塑膠市場不利,這又是一個可以獨立一篇的內容了。簡而言之,一個殘酷的事實:有很多你看到標誌著「可回收」的塑膠最後是「都沒有被回收」而走向焚燒或掩埋的。

看到這裡可能有點Overwhelming,我也一樣(?)但今天如果我們沒辦法直接的改變石化產業或是快消品企業老闆的決策,身為一般消費者我們還能夠做什麼?

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我想先列一下最直接、大家都能做的事情或是可以培養的心態,先說我也沒有做得很好,但就至少有在到達的路上了(?)這邊先從一般消費者講起,企業/政府的作為又是可以另外拉一篇的話題。

多想一下眼前的東西是怎麼來的、之後會到哪裡去

先來一個心態培養,因為我認為行動需要思考改變作為驅動,我喜歡用Life Cycle的思考方式來培養一些比較永續的生活習慣,舉例來說:如上述提到的塑膠生產過程以及使用後的流向,我會因此盡可能自己帶購物袋去超市買菜以避免使用塑膠袋,這邊要小心的是「可重複使用的袋子」當然也是會產生碳排(甚至比一次性塑膠更高)、在它的生命週期最後也會成為廢棄物,但若是真的有被重複使用(用上百次那種)取代一次性塑膠,攤提下來「通常」是更對環境較為友善的。因為這樣我還使用以下這種蔬果袋(很像洗衣袋)來裝日常買的蔥薑蒜還有蔬果,來避免塑膠袋中又多個塑膠袋的情況。

(來源:我的蔬果袋)

(來源:我的蔬果袋)

生活中還有很多我們可能也不清楚它們怎麼被生產、製造、運輸、報廢的複雜產品,也許可以嘗試多了解,在下一次又被網紅帶貨給燒到時,也許就可以做出更貼合我們真實需求的選擇。

聽大人的話,不要浪費食物

針對有機物,簡單又直接,減少食物浪費就可以降低它們在垃圾場分解跑出甲烷的機會,下次在超市看到蔬果買越多件折扣越大,想一下你真的需要的量,在它腐壞之前真的吃得完嗎?

跟很多需要花費額外金錢才能活得「永續」來說,這是一個既可以合理化吃東西(欸不是)又可以變相省買菜錢的好方法呢。如果真的吃不完,把它們集中倒到垃圾車的「廚餘桶」,後續會被作為堆肥、發電、養豬使用,而不是讓它們跑到垃圾掩埋場。

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了解當地回收規則

要徹頭徹尾的不使用一次性用品在現階段來說幾乎不可能,但在能力所及下避免還是可行的,像是台灣很多人已經有在做的帶可重複使用的環保杯去買手搖杯、帶玻璃餐盒買便當(私心覺得用玻璃的裝看起來更好吃)。

而當真的得使用一次性用品時,我們可以嘗試應用上述的mindset,例如了解你在的地方的回收規則,回收大百科這個網站把相關資訊整理得很清楚明瞭,還告訴我們怎麼好好處理各種廢棄物、各材質台灣的回收率、回收後產品價值是高或低等等,都是我們可以參考的依據。

另一個了解當地回收規則的重要性是因為世界上沒有一個統一方式,像美國就不仰賴消費者分類,採用單流回收系統(Single-Stream),民眾只要把「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開就行了,可回收的品項也還是跟台灣略有不同,所以身為一個外國人我得要多看一下垃圾上頭的回收標示,雖然偉哉美國有沒有把可回收的東西真的拿去回收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就跟我當時設想的一樣,這真的是一個盤根錯節的題目QQ寫了一些就覺得「啊我是不是也該提提那個?」,但目前還是盡量的聚焦在一個bigger picture,以後有機會再寫一些更細、深入的面向,才不會太快把自己逼死。那我們下篇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蘿拉の永續雜想筆記
0會員
9內容數
會在這裡放各種永續雜想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臺灣獨立調香師品牌 Sunkronizo,Friday : Sexy Vibe 淡香精,揉合威士忌、菸草、皮革、蜂蜜與花香的多層次魅力,讓知性自信與內斂的從容態度,從視覺、嗅覺都充分表現。
Thumbnail
臺灣獨立調香師品牌 Sunkronizo,Friday : Sexy Vibe 淡香精,揉合威士忌、菸草、皮革、蜂蜜與花香的多層次魅力,讓知性自信與內斂的從容態度,從視覺、嗅覺都充分表現。
Thumbnail
使台劇得以突破過往印象中偶像劇、鄉土劇等範疇,產製更多類型,甚至紅到國外、帶動台灣觀光的最重要原因,便是「隨選串流平台」服務在近十年的蓬勃發展,台灣人愛看串流的程度或許比你我想像中都高,高到連美國電影協會(MPA),都委託Frontier Economics進行研究
Thumbnail
使台劇得以突破過往印象中偶像劇、鄉土劇等範疇,產製更多類型,甚至紅到國外、帶動台灣觀光的最重要原因,便是「隨選串流平台」服務在近十年的蓬勃發展,台灣人愛看串流的程度或許比你我想像中都高,高到連美國電影協會(MPA),都委託Frontier Economics進行研究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串流平臺(VOD)如何徹底改變好萊塢和臺灣影視產業的生態。從美國電影協會(MPA)的數據報告,揭示串流服務在臺灣的驚人普及率與在地內容的消費趨勢。文章分析國際作品如何透過在地化元素開拓新市場。同時,作者也擔憂政府過度監管可能扼殺臺灣影視創新自由,以越南為鑑,呼籲以開放態度擁抱串流時代的新機遇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串流平臺(VOD)如何徹底改變好萊塢和臺灣影視產業的生態。從美國電影協會(MPA)的數據報告,揭示串流服務在臺灣的驚人普及率與在地內容的消費趨勢。文章分析國際作品如何透過在地化元素開拓新市場。同時,作者也擔憂政府過度監管可能扼殺臺灣影視創新自由,以越南為鑑,呼籲以開放態度擁抱串流時代的新機遇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對地球現況的批判以及對人類自私的反省,呼籲改變發展模式以維護地球生態和兒童成長環境。地球、環境、生態、人類發展、科技便利、盲目追求享受等,都是文章的核心關鍵詞。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對地球現況的批判以及對人類自私的反省,呼籲改變發展模式以維護地球生態和兒童成長環境。地球、環境、生態、人類發展、科技便利、盲目追求享受等,都是文章的核心關鍵詞。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工業的迅速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然而,隨著文明的進步,污染問題也日益嚴重。不可否認,我們的需求日益增加,各種新產品和新技術層出不窮,而這些發明創造無一不需要資源的消耗和工業的支撐。在這樣的背景下,污染似乎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難以避免。 現代工業與污染的悖論 現代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工業的迅速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然而,隨著文明的進步,污染問題也日益嚴重。不可否認,我們的需求日益增加,各種新產品和新技術層出不窮,而這些發明創造無一不需要資源的消耗和工業的支撐。在這樣的背景下,污染似乎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難以避免。 現代工業與污染的悖論 現代
Thumbnail
本篇數據分享主要是讓更多人了解人類現在面臨的全球氣候風險,不容樂觀。 但葉教授也提醒聽眾「堅持一個原則會忽略其他角度,光用環境角度解決問題是不夠的」因此高峰會議如COP28等有針對相應的問題提出因應措施會在下篇分享。
Thumbnail
本篇數據分享主要是讓更多人了解人類現在面臨的全球氣候風險,不容樂觀。 但葉教授也提醒聽眾「堅持一個原則會忽略其他角度,光用環境角度解決問題是不夠的」因此高峰會議如COP28等有針對相應的問題提出因應措施會在下篇分享。
Thumbnail
【社會發生什麼事?】系列第六彈 帶你思考什麼是「塑膠」! 地球環保議題,塑膠究竟造成了什麼環境問題? 家長不曉得如何解釋的社會議題,就讓這本書來幫你!
Thumbnail
【社會發生什麼事?】系列第六彈 帶你思考什麼是「塑膠」! 地球環保議題,塑膠究竟造成了什麼環境問題? 家長不曉得如何解釋的社會議題,就讓這本書來幫你!
Thumbnail
能夠電子化的事情,我決不紙本作業;物品盡可能減少包裝甚至趨近零包裝。 我總認為那樣就叫做永續。 但除非人類集體死亡,否則我發現這麼操作,可能會有問題的。
Thumbnail
能夠電子化的事情,我決不紙本作業;物品盡可能減少包裝甚至趨近零包裝。 我總認為那樣就叫做永續。 但除非人類集體死亡,否則我發現這麼操作,可能會有問題的。
Thumbnail
本文探討氣候變化的根源、影響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呼籲政府、企業和個人共同努力以保護地球生態。
Thumbnail
本文探討氣候變化的根源、影響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呼籲政府、企業和個人共同努力以保護地球生態。
Thumbnail
氣候變遷對環境和生態系統造成了嚴重影響,本文分享了氣候變遷狀態、衝擊和環境風險,以及影響氣候穩定的變因。透過深入瞭解這些議題,能更好地意識到氣候變遷的重要性。
Thumbnail
氣候變遷對環境和生態系統造成了嚴重影響,本文分享了氣候變遷狀態、衝擊和環境風險,以及影響氣候穩定的變因。透過深入瞭解這些議題,能更好地意識到氣候變遷的重要性。
Thumbnail
作為一個地球上的居民,我們每天都在影響著環境。我們的行為和決定會對我們周圍的世界產生影響,其中最主要的之一就是我們的碳足跡。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帶你進入碳足跡的世界,解釋什麼是碳足跡,它為什麼重要以及如何減少它。   Image Source: Unsplash‍ 首先,我們需
Thumbnail
作為一個地球上的居民,我們每天都在影響著環境。我們的行為和決定會對我們周圍的世界產生影響,其中最主要的之一就是我們的碳足跡。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帶你進入碳足跡的世界,解釋什麼是碳足跡,它為什麼重要以及如何減少它。   Image Source: Unsplash‍ 首先,我們需
Thumbnail
世界地球日,提醒了我們,地球只有一個、地球不只有人類,還有其他自然生物生存,不應僅以人類發展追求為目標,而應該以與自然環境共榮共存為發展追求的目標。今天,讓我們暫且抬頭環視我們所居住的環境,思考自身在環境中的位置以及如何從自身行動實踐創造永續環保的目標。 人類每分每秒的開發、消耗資源,
Thumbnail
世界地球日,提醒了我們,地球只有一個、地球不只有人類,還有其他自然生物生存,不應僅以人類發展追求為目標,而應該以與自然環境共榮共存為發展追求的目標。今天,讓我們暫且抬頭環視我們所居住的環境,思考自身在環境中的位置以及如何從自身行動實踐創造永續環保的目標。 人類每分每秒的開發、消耗資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