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雷射、靜脈膠水,靜脈曲張治療解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提問:請問靜脈曲張的常見症狀?

李應陞醫師:通常在門診看到靜脈曲張的常見症狀,都是有下肢腫脹或是痠麻,走路走久會有疼痛的情形。有些患者會有抱怨半夜會有抽筋的症狀。常見的就是表淺會有浮出一些靜脈叢,我們俗稱蚯蚓在皮膚上面爬的情形。

提問:請問靜脈曲張可能出現哪些嚴重併發症?

李應陞醫師:常見的嚴重的併發症包含下肢會逐漸出現水腫,然後會有冒汁液的情形,甚至嚴重會產生蜂窩性組織炎。更嚴重的可能會產生下肢的傷口、潰瘍的情形,因為靜脈的壓力非常高,所以這類的潰瘍傷口其實都是很潮濕的,而且都會有發生一些惡臭的情形。如果不積極治療的話,都會讓傷口無法癒合。

提問:請問靜脈曲張的危險因子?

李應陞醫師:事實上在現代的社會上,久坐久站的工作者,譬如說護理師、公車司機、計程車司機等等,都需要去預防自己有可能會有靜脈曲張的發生。再來包括體重過重者,因為腹腔壓力過大,導致下肢的靜脈壓力過大,導致靜脈曲張等。然還有一些是有遺傳因子或家族病史等等,都應該要特別去注意自己是否有靜脈曲張的症狀。因為有荷爾蒙的關係,所以女性其實更應該去注意自己有沒有靜脈曲張的發生。

提問:請問要如何評估靜脈曲張的嚴重度?

李應陞醫師:靜脈曲張的嚴重度從腿部的外觀看是否有蚯蚓狀的浮現的靜脈,這個大部分都是在中級左右。再用病史去詢問病人,包括你是否有黃昏的時候比較容易水腫,或是覺得腳部因為久坐久站而導致的腫脹、難受,甚至半夜抽筋等等,都可以去區分出這個大概就是屬於中後期。再更嚴重一點的話,包括慢性傷口的產生,大部分都會出現在腳踝的內側。當發現這樣的傷口部位的時候,其實大部分可以斷定就是為比較末期的靜脈曲張的症狀。最標準的一個黃金診斷工具當然是超音波,我們會用超音波去看靜脈曲張的瓣膜,一旦有產生逆流的話,表示它是一個形態上面的缺損,就應該去跟病患討論是否需要積極做處理。

提問:請問該如何治療靜脈曲張?

李應陞醫師:靜脈曲張的治療有很多種,包含了最保守型的治療,建議病人穿醫用型的彈性襪,然後多抬腳,盡量避免泡熱湯。如果以介入處理來講的話,第一種是傳統型態,就是用靜脈曲張剝離手術。另外幾種微創的治療方式,包含以熱能為主的靜脈雷射治療,以膠水為主的屬於非熱能的治療,就是以現在俗稱的超級膠水,去做靜脈瓣膜閉合的治療。

提問:請問傳統手術會如何進行?

李應陞醫師:傳統手術通常都需要用全身麻醉的方式,而且病患需要住院。我們從整隻腿的上端跟下端各開一個洞,用醫用的鐵絲沿著靜脈往上走,然後兩端勾起來,直接抽取靜脈。術後病患產生的不適感會很嚴重,而且病患其實最擔心的就是他旁邊的神經會受到缺損,而導致病患在多年後都有可能會抱怨肢體麻木等情形。

提問:請問什麼是微創靜脈膠水治療?

李應陞醫師:顧名思義就是用一個特殊的醫用生物膠水,從一個微創的傷口放一個導管進去,大隱靜脈或者是小隱靜脈,從近端到遠端,做一個靜脈膠水的閉合的手術,使靜脈不再逆流,減少它的臨床症狀。

提問:請問微創靜脈膠水治療能帶給患者哪些幫助?

李應陞醫師:微創靜脈膠水帶給病患最大的幫助應該就是不需要全身麻醉,而且手術當日就可以離院等方便性。因為它是用微創的方式去進行的,只需要一個小洞給導管進去,把靜脈閉合起來即結束。所以說帶給病患最大的好處就是舒適感跟方便性,然後可以手術完直接離院,回歸日常生活作息。

提問:請問什麼是微創靜脈雷射治療?

李應陞醫師:微創靜脈雷射治療,顧名思義就是用一根熱能的導管,沿著大隱靜脈往上走,然後一路用熱能的方式去燒灼靜脈壁使之閉合。由於它是有熱能的形式,所以在術中都必須施打一些局部的腫脹藥劑,保護旁邊的神經,避免病患術後有疼痛感和麻木感。

提問:請問微創靜脈雷射治療能帶給患者哪些幫助?

李應陞醫師:雷射微創靜脈的處理方式,它和傳統的方式的最大差異,就是一個需要全身麻醉,一個只需要局部麻醉即可進行。微創靜脈雷射治療,它事實上閉合率極高,跟傳統的方式處理基本上是一樣的。它的優點就是當天即可出院。

提問:請問要如何避免靜脈曲張復發?

李應陞醫師:我們會叮嚀說,盡可能還是要去改變自己的生活型態。如果無法及時的改變,或者是因為工作的需求,還是無法避免久坐、久站的話,我們還是會溫馨提醒,需要穿著彈性襪工作。腳部泡熱湯其實是一個禁忌,如果有在泡熱水、熱湯的習慣,一定要減少這個次數,才能維持一個長期的良好預後。

李應陞醫師:趨近六十歲的一個男性病患,長期久坐,導致他的靜脈曲張的症狀非常非常嚴重,就是雙腳嚴重靜脈潰瘍,然後流著大片的汁液,完全無法癒合。在經過了靜脈曲張治療後,他的潰瘍在一年內逐漸的恢復,最後幾次來門診的時候,他的靜脈曲張的傷口完全癒合。他兒子跟病患本人都非常非常的開心。

※本文由 照護線上 授權使用,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原文出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照護線上的沙龍
38會員
739內容數
照護線上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8/08
隨著疫情起伏、空汙日益嚴重,加上暑假旅遊旺季與酷熱天氣的四重夾擊,許多民眾感嘆口罩根本戴不住,呼吸道不適頻頻來敲門!你是不是也覺得口乾舌燥、喉嚨卡卡,甚至咳個不停?
2025/08/08
隨著疫情起伏、空汙日益嚴重,加上暑假旅遊旺季與酷熱天氣的四重夾擊,許多民眾感嘆口罩根本戴不住,呼吸道不適頻頻來敲門!你是不是也覺得口乾舌燥、喉嚨卡卡,甚至咳個不停?
2025/08/04
「那是一位40多歲的女士,在外商公司擔任高階主管,平時工作繁忙、經常出差。直到積極備孕時,才發現自己的卵巢功能已大幅退化。」張若偉中醫師表示,「她曾兩次嘗試試管嬰兒療程,卻連卵子都取不到,讓她非常失望。」
2025/08/04
「那是一位40多歲的女士,在外商公司擔任高階主管,平時工作繁忙、經常出差。直到積極備孕時,才發現自己的卵巢功能已大幅退化。」張若偉中醫師表示,「她曾兩次嘗試試管嬰兒療程,卻連卵子都取不到,讓她非常失望。」
2025/07/31
「那是一位三十多歲的女士,在接受乳房超音波檢查後意外發現乳癌。」義大癌治療醫院院長洪朝明醫師表示,「患者的腫瘤不大,屬於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早期乳癌,於是接受手術治療,也完成了抗荷爾蒙治療的療程。」
2025/07/31
「那是一位三十多歲的女士,在接受乳房超音波檢查後意外發現乳癌。」義大癌治療醫院院長洪朝明醫師表示,「患者的腫瘤不大,屬於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早期乳癌,於是接受手術治療,也完成了抗荷爾蒙治療的療程。」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許多久站的工作者,都容易有「靜脈曲張」的困擾,常常小腿有青紫色的微血管浮現,甚是血管像是蚯蚓狀的凸出,這不僅影響了美觀,也引發了腿部容易水腫不適。 其實靜脈曲張,又稱靜脈瘤,是一種靜脈疾病。當靜脈受到長時間壓迫或靜脈瓣膜功能不完全時,靜脈內壓增加,導致靜脈管壁擴張成囊狀,血液流動受阻,靜脈曲張就找
Thumbnail
許多久站的工作者,都容易有「靜脈曲張」的困擾,常常小腿有青紫色的微血管浮現,甚是血管像是蚯蚓狀的凸出,這不僅影響了美觀,也引發了腿部容易水腫不適。 其實靜脈曲張,又稱靜脈瘤,是一種靜脈疾病。當靜脈受到長時間壓迫或靜脈瓣膜功能不完全時,靜脈內壓增加,導致靜脈管壁擴張成囊狀,血液流動受阻,靜脈曲張就找
Thumbnail
「那是一位60多歲的男性患者,因為心臟衰竭的症狀惡化而住院。」陳紹緯教授指出,「患者有下肢水腫、呼吸急促、心律不整等症狀。若是躺下來就會喘不過氣,所以只能坐著睡覺。」 檢查發現患者心臟的二尖瓣腱索斷裂,造成嚴重二尖瓣逆流。經過討論後,患者決定接受超微二尖瓣人工鍵索植入術。
Thumbnail
「那是一位60多歲的男性患者,因為心臟衰竭的症狀惡化而住院。」陳紹緯教授指出,「患者有下肢水腫、呼吸急促、心律不整等症狀。若是躺下來就會喘不過氣,所以只能坐著睡覺。」 檢查發現患者心臟的二尖瓣腱索斷裂,造成嚴重二尖瓣逆流。經過討論後,患者決定接受超微二尖瓣人工鍵索植入術。
Thumbnail
靜脈曲張是種警訊,背後的原因可能不單純,一定要仔細檢查,才能正確治療。
Thumbnail
靜脈曲張是種警訊,背後的原因可能不單純,一定要仔細檢查,才能正確治療。
Thumbnail
30歲的李先生是名職業軍人,卻因網球肘無法正常訓練。直到去年,李先生到三總的疼痛治療中心就醫,方知道導管微創治療,與醫師安排於門診時間進行手術後,他順利擺脫網球肘,終於可進行槍枝操練,也重拾職涯信心。
Thumbnail
30歲的李先生是名職業軍人,卻因網球肘無法正常訓練。直到去年,李先生到三總的疼痛治療中心就醫,方知道導管微創治療,與醫師安排於門診時間進行手術後,他順利擺脫網球肘,終於可進行槍枝操練,也重拾職涯信心。
Thumbnail
隨著年紀漸長,很多人會發現自己「浮腳筋」的狀況愈來愈嚴重,站一會兒就覺得腿部腫脹、不舒服,突起的靜脈愈來愈扭曲,有時皮膚還會出現色素沉澱,甚至是難以癒合的潰爛。這,就是靜脈曲張。
Thumbnail
隨著年紀漸長,很多人會發現自己「浮腳筋」的狀況愈來愈嚴重,站一會兒就覺得腿部腫脹、不舒服,突起的靜脈愈來愈扭曲,有時皮膚還會出現色素沉澱,甚至是難以癒合的潰爛。這,就是靜脈曲張。
Thumbnail
民眾對於下肢血管阻塞較不熟悉,容易延誤就醫,甚至拖到腳趾發黑,此時治療難度很高效果也較差,因此呼籲民眾要對腿部冰冷、痠麻、疼痛提高警覺,及早就醫、及早治療。 血液循環不佳的組織容易出現不易癒合的傷口,若發現足部傷口超過兩周仍未有癒合跡象,便須檢查是否有動脈阻塞或靜脈疾病的問題。
Thumbnail
民眾對於下肢血管阻塞較不熟悉,容易延誤就醫,甚至拖到腳趾發黑,此時治療難度很高效果也較差,因此呼籲民眾要對腿部冰冷、痠麻、疼痛提高警覺,及早就醫、及早治療。 血液循環不佳的組織容易出現不易癒合的傷口,若發現足部傷口超過兩周仍未有癒合跡象,便須檢查是否有動脈阻塞或靜脈疾病的問題。
Thumbnail
李政翰醫師指出,下肢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大多與年紀、老化有關,尤其年紀超過65歲,下肢周邊動脈阻塞的發生率就會上升;另外一些容易影響血管健康的問題,例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抽菸等,也都會增加下肢周邊動脈阻塞的風險。
Thumbnail
李政翰醫師指出,下肢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大多與年紀、老化有關,尤其年紀超過65歲,下肢周邊動脈阻塞的發生率就會上升;另外一些容易影響血管健康的問題,例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抽菸等,也都會增加下肢周邊動脈阻塞的風險。
Thumbnail
下肢周邊動脈阻塞疾病初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患者往往沒有自覺。隨著動脈阻塞狀況惡化,供應下肢的動脈血流愈來愈少,使下肢較為冰冷,且漸漸無法滿足肌肉活動的需求,王奇彥醫師說,患者可能在行走50、100公尺後因為疼痛而出現跛行,必須停下來休息,症狀才能夠緩解,但若繼續走路,疼痛又會惡化,稱為「間歇性跛行」
Thumbnail
下肢周邊動脈阻塞疾病初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患者往往沒有自覺。隨著動脈阻塞狀況惡化,供應下肢的動脈血流愈來愈少,使下肢較為冰冷,且漸漸無法滿足肌肉活動的需求,王奇彥醫師說,患者可能在行走50、100公尺後因為疼痛而出現跛行,必須停下來休息,症狀才能夠緩解,但若繼續走路,疼痛又會惡化,稱為「間歇性跛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