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初在半導體關稅明朗後,以及Fed降息的可能性增加,美股和台股都小幅走高一波,不過週五川普又對半導體關稅有新的說法,雖然造成市場波動,但其實並不算太大,感覺市場已經對這樣的利空疲憊,仍然呈現一個驚驚漲的格局,其實像這樣的情況,老實說並不好操作,多空其實都承載著不小的壓力,我個人這邊還是偏保守一點,但也不是清空持股,因此近期我們討論的公司,都會以更長遠一點的發展角度來審視,當這些利空因素有所改變後,這些公司會不會有新的發展?我認為這是左側交易者喜歡的模式。
■富比士最佳亞洲小型公司 2025
閱讀我專欄一年以上的朋友應該知道,每年八月左右,富比士雜誌會公佈他們依去年表現所選評的公司,我每年都會去看一下,然後整理名單,因為這個名單只會公開一年,歷史資料是要收費的。
今年的清單在這邊:
https://www.forbes.com/lists/asia200/
我把台灣相關的公司整理成這個表:

去年的文章在這邊:
https://vocus.cc/article/67386b0efd89780001679637
去年文章有提,我有持續整理名單,並更新在 Excel 中,這邊也跟大家分享一下過去十年(2016-2025)的資料,如同去年文章所寫的,第一次看這個清單的朋友,可以看看以前有哪些公司被選到,能被入選的公司其實都有他們的競爭力,這是一個認識新公司不錯的名單。
( 清單連結我放在文章結尾處~ )
不過今年的名單對我個人來說比較沒有驚奇感,有不少AI相關公司,不論是機殼、檢測、工程或是設備,這些大致上市場都已經知道,倒是有二家車用零組件廠耿鼎和永新-KY我比較感興趣,因為接下來車用零組件將會面臨比較大的挑戰,因此我們會簡單的來看一下這二家公司,未來等關稅效應開始發酵後,這個產業如果有比較大的承壓,打出不錯的安全邊際,或許那時就有相當甜蜜的價格了,今天我們就先來看永新-KY。
●永新-KY 4557
永新的創辦人紀經得先生出身嘉義,原先就在剎車工廠工作,1992年時,38歲的他在廈門創立永新,一樣是從事剎車零件的生產,成立之初以低價的東南亞市場會目標,累積生產經驗,六年之後,開始進軍美國市場,當然美國市場並不容易切入,因此永新初期以維修AM市場為主,採小量多樣的接單方式,當時永新展現小廠優勢,許多大廠不願接的單,永新都能承作,也能配合少量出貨,減少客戶庫存,而整體剎車系統也逐漸演進,各大廠開始以輕薄的鋁合金和塑膠件取代傳統厚重的鑄鐵剎車設計,而鋁合金剎車難以翻修,因此維修就走向整組替換,所以成為永新的切入點,順利打開美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