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美股小幅走高,越來越能感覺到,市場開始對於風險不是那麼在意了,可能在川普關稅政策明朗的情況下,投資人開始認為這部份的風險是已知,可能因此慢慢的推高指數,而下週7/31有Fed會議,不過市場普遍也認為Fed不會降息,要等到再下次的會議,也就是9/18才會降息,個人感覺現在Fed降不降息好像已經不是經濟因素,而有點變成政治因素,說實在的,這不是我們能控制的事,我們還是做好自己的持股比率,耐心的等待Q3高點整理的出現,而台股的部份,市場現在都在等台灣關稅最後開獎的結束,以近期發展來看,大多數還是抱著比較樂觀的預期,不過在日本開出15%後,台灣要低於這個數字,其實還真的很拼,不過一樣這都不是我們散戶能控制的結果,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思考風險,問自己如果不如預期,那結果是否可以承受?(這部份包含如果關稅開的很漂亮,然後大盤又噴一段,但自己部位不夠的風險),思考好了,就不用太過於憂心,靜待結果即可,但我們要瞭解到,8/1後關稅全面生效後,就會開始新一輪的打庫存了,雖然規模沒那麼大,但會反應到一些經濟數據及相關公司的營收表現上,我個人在操作策略上還是會保守一點,少賺一些也沒關係,至少在這波反彈上,我們手上已經有一些不錯的獲利了。
而本週的報告我們來聊一下中國股市,中國身為世界最大的生產國及出口國,加上政治因素,讓這個國家的股市走法可以說是完全不同步於全球其他國家,以上證指數來看,相對於全球各國主要的股市都已來到歷史新高的位置,但上證指數離2015年的高點還很遠,還要再漲50%才會碰到,原因當然有很多,個人認為最大的原因還是在於政治及人口老化這兩個因子上,但我們今天並不是要來討論中國未來的問題,而是要來看一下「近況」,老實說,跌深的東西就會有價值可言,如果我們用比較短的時間週期來看,上證指數在去年十月那波跌完後,其實已經領先全球開始反彈,在這個時間軸裏中國股市是滿強勢的,個人認為,這可能和中國政治加強救市的方針有關,就最簡單的利率而言,貸款利率不論短中長期,都持續在下降中:

當然,中國降息、降存款準備利率並不是新聞,而是已經是持續3年的政策,市場也一直看不到這個政策真正落實對經濟成長的提升作用,甚至有越來越捲的現象,但我個人覺得,利率只要長期下降到一個程度時,就有機會開始在基層散佈影響力。
近期個人注意到一個新聞,有一家中國平安的子公司,叫做陸金所,在香港有掛牌交易,名稱用的是「陸控」,也會在美國掛ADR交易(LU),這家公司主要的業務內容是網路貸款業務,服務對象為中小企業及個人戶,一開始是採用P2P的方式做融資的中介商,後來在中國對P2P融資的監管法規趨嚴,改為轉向大型金融機構做融資並貸給個人,因此個人消費貸款成為這家公司的特別,不過這家公司在今年一月時,因為和審查機構意見不同,更換會計師及修改財報,而無法準時交出,被港交所停牌,但是美股的LU並沒有暫停交易,仍然持續交易,不過因為陸金所的背後是中國平安集團,因此市場並沒有為此太過擔憂,美股仍然正常交易中。
近期美股陸金所的股價出現一些波動,原因可能和有機會在港股復牌及今年Q2的數據不錯,跟據相關公佈的資料來看,2025年第二季度營收爲人民幣489億元,較2024年同期的人民幣452億元增加8.1%。其中消費金融新增貸款表現突出,來到人民幣289億元,與2024年同期的人民幣221億元相比,YoY 為 30.6%。而在借款人數上也有增加,累計借款人數截至2025年6月30日,約爲2780萬人,較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約2320萬人增加了19.9%,雖然最終獲利還是負值,但已經看到消金借款人數的上揚。
當然,這只是一間公司所看到的數據,雖然陸金所並不是普通的小公司,但這邊似乎也能看到一些改變正在發生,而這些變化,是否也能帶動中國股市?以及台灣在中國營收佔比較高的一些公司,本週我們就來做一些相關的討論。(這邊不是要推陸金所這家公司,個人對外國股票的資訊掌握度沒有很高,只是借這個新聞來聊一下趨勢,我們的重點還是放在台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