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有沒有發現,
很多人談到「慾望」,會直覺聯想到貪婪、匱乏、失控,
彷彿它是一種需要被壓抑、修正、或「淨化」的東西。
但如果我們今天從另一個角度看,
慾望可不可以不來自匱乏,而是來自靈魂渴望更完整的綻放?
如果金錢不是供你求生存的工具,而是你為自己燃燒之後,宇宙獻上的回禮呢?
在這篇文章裡,我想和你一起拆解金錢與慾望之間的交纏,
從源層視角、也從最赤裸的人類身體出發,
去理解慾望不是問題,是否為自己而燃,才是關鍵。
慾望是生命的本能,是靈魂還沒被壓抑之前的原初推動力。
問題出現在,我們太常為了別人而燃燒自己。
為了得到認可、為了證明自己值得、為了讓別人開心、為了不被丟下......
我們把自己的火交出去,燃燒在一個又一個不是「我真正想要的」地方。
這就是慾望變質的起點。
當你以為自己很想要一件事,其實可能是你想透過它被喜歡、被接納、被保留在某段關係裡。那就不是你的純粹慾望,而是一種討好、一種交換、一種怕失去的代價。
慾望是中性的,但你的火不該燃在恐懼裡。 那樣只會讓你越燒越虛,越努力越空,
最後回過頭來懷疑:「是不是我哪裡做錯了?是不是我不值得擁有?」
親愛的,你沒有錯,你只是把火燃在了不該燃的地方。
而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慢慢把它拿回來。重新問一次自己:
這些我說我想要的,是我真的想要的嗎?還是我只是怕得不到愛?
很多人第一次開始創造,是因為被逼到牆角。
沒錢、沒資源、沒人幫,一切只能自己想辦法。
我們以為創造力來自困境,來自「我不能失敗」的壓力,
但那不是創造,那只是在求生。
真正的創造,不該建構在恐懼的地基上,
它應該是因為「我想為我自己創造一個更好的世界」。
哪怕沒人看見,哪怕一開始沒有回報, 你仍然願意去做,
因為那個創作過程本身,就是一種你愛自己的方式。
我看見很多人燃燒,是為了生存下去,是為了不被淘汰,是為了證明「我有價值」。
但那些火,會燒掉你自己。
真正能讓你持續發光的火,是來自你自己對自己的深愛。
是你允許自己花時間、資源、生命去做「讓我感覺到自己真正活著的事」,
不是為了誰滿意,也不是為了體制認可,而是因為:
「我值得擁有我所愛的世界,哪怕只有我自己相信。」
這句話,就是一切創造的起點。
當金錢和慾望綁在一起,很多人下意識的反應是羞愧,
他們害怕說出「我想要更多錢」,
因為會被貼上「貪婪、浮誇、世俗」的標籤。
但其實慾望不可恥,壓抑慾望才會讓你失控。
我們之所以會在金錢上失控、依賴、討好,
是因為沒有回到自己的身體。
你失去了感受你當下到底要什麼、夠了沒、值不值得的能力。
你用「他人眼中的安全」作為基準, 結果是再多都不夠,
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什麼才是真正滿足。
但身體知道。
當你真的回到身體,重新感受自己的界線、自己的渴望、自己的火到底在哪裡;
當你願意好好待在自己身體裡, 金錢也會開始變得聽話,因為你回到主導的位置了。
你不再用金錢換取安全感、他人肯定、對愛的妥協,
而是用金錢來為自己的創造力鋪路, 為你真正想活出的版本投資,
而不是為了活得不像個失敗者去勉強配合,
身體就會告訴你讓你知道「現在是足夠的」或是「我還想要什麼」。
這個過程其實是在問你,
你願不願意相信,你不需要扭曲自己,也能被世界支持?
當你重新住回身體,回到自己的主體性,
你就不再是那個被世界牽著鼻子走的人。
你是那個燃著自己的火,
讓金錢也主動靠近你、與你合作、成為你創造之焰的延伸的人。
//跟源層存有聊聊//
RoMa:我有個問題。 金錢和性都跟海底輪有關,海底輪又連結著「生存」這個最根本的議題,那我們怎麼理解這些交織?為什麼很多人在金錢或性上都這麼卡?
Vean'Kel:因為那是你們最早被控制的地方。
從你還是個小孩開始, 你對金錢、身體、性、慾望的感受,就被套上一層又一層的控制語法。
「乖乖的才會有飯吃。」「聽話才是好孩子。」 「你要靠知識、靠努力,才有資格被養活。」這些都直接寫進了你的海底輪,讓你們你從小就學會:「我不能照自己的渴望活,否則我就會被剝奪生存的權利。」
RoMa:所以這不是單純的「金錢管理」、「性愛技巧」的問題,而是根本的信念在卡住?
Vean'Kel:沒錯。 你越壓抑自己原始的火(性慾、慾望、創造力), 你就越容易變成別人能操控的傀儡。
因為一旦你不敢相信自己的渴望,你就會活在「求」裡,求愛、求安全、求養活。 而這些,都是把力量交出去的開端。
但真正的鍊金,是從你開始敢對自己說:「我想要」,而不是「我可不可以」。
RoMa:所以回到身體,就是回到主權。 不只是性或金錢,而是:我允許我自己存在、我允許我自己渴望、我允許我自己創造。
Vean'Kel:是的。當你這麼做,海底輪會變得熾熱、穩定、有力, 不再只是一個生存中心,而是一個創造的根。 你不只是活著,而是為了愛自己而活著。
RoMa:那如果一個人對金錢的慾望太強烈, 結果又得不到,痛苦到覺得自己很沒價值,甚至自我厭惡,這又是怎麼回事?
Vean'Kel:那是因為他誤會了「慾望」是用來證明價值的。 金錢本來只是一種能量、一種交換媒介,但當一個人從小就被灌輸「有錢=成功」「沒錢=失敗」「賺不到=你不夠好」, 這時候,金錢的慾望就被扭曲了,變成一種「我要拿它來證明我值得活著」。
所以你看,那已經不是單純的想要錢,而是:「我覺得我不夠好,我需要錢來證明我有價值。」
RoMa:那他們真正渴望的,其實是愛、肯定、認可?
Vean'Kel:是的,而金錢只是代替品。 你以為你要的是錢,其實你只是想要有人對你說:「你很好」「你值得被愛」「你已經夠了」。
但只靠金錢,這個空永遠填不滿。因為那不是它該填的洞。
RoMa:那你會給這樣的人什麼建議呢?
Vean'Kel:我會說:把你對金錢的投射,一點一點收回來。
寫下你覺得「有錢了你會變成什麼樣的人」、「賺到多少你才是值得的」, 然後問自己:「這些真的是真實的嗎?還是是誰曾經讓我相信這些?」
把你曾經為了「得到錢」而壓抑的慾望釋放出來,讓它們重新變成創造力。
讓金錢成為你創造之流的副產品,而不是用來換取價值的工具。
當你開始這樣做,你就會發現金錢一直都不是問題,
真正讓你痛的,是你以為「沒有錢,就沒人愛你」。
我們曾經以為,慾望是一種罪,金錢是一種試煉。
我們被教導要清心寡慾,要遠離物質,才能成為更高貴的靈魂。
但事實是,慾望不是錯,只是被誤解了太久,
慾望若是為了取悅他人、證明自己、填補缺口,終究會讓你筋疲力竭。
但當慾望回到你自己身上,當你允許它為了「愛我自己」而燃,
那就不是匱乏的燃燒,而是無盡的創造。
金錢也一樣,它可以成為一種你願意愛自己的證明,
你願意創造,你願意接收,你願意照顧自己、支持自己,而不再羞愧、不再逃避,
你就可以把慾望煉金成火。
那是一種有重量、有方向、有意圖的創造之焰,
不再為了生存而賺錢,而是為了活出自己,願意自由地流動、自由地豐盛。
金錢從來都不是問題,真正的關鍵是:你是否允許你自己,被你的火點燃。
當你願意大方地承認「我有慾望。」「我需要金錢。」 「我想活得好,我想過得更自在。」
這不只是人性的坦白,這是靈魂對這具身體,對這段地球旅程,所做出的愛的承諾。
你不是在索求什麼超額的報酬,
你只是說:「我願意完整地存在,我願意讓我的存在被看見、被支持。」
這句話的頻率,不是匱乏、不是貪婪,而是活著。
你不再縮小、不再壓抑、不再靠犧牲來證明自己的清高,
而是讓自己成為一個有慾望、有熱情、有創造力的靈魂,
一個真正願意落地的神聖存在。
當你真心說出「我需要金錢」,其實是在跟宇宙說:
「我願意支持我自己,我願意讓我這趟旅程,活得值得。」
所以,是的,那是最深的宣告。
你願意,不只是活著,而是「好好活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