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源層存有聊金錢|從匱乏到創造,金錢與慾望的煉金術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raw-image

你有沒有發現,
很多人談到「慾望」,會直覺聯想到貪婪、匱乏、失控,
彷彿它是一種需要被壓抑、修正、或「淨化」的東西。

但如果我們今天從另一個角度看,
慾望可不可以不來自匱乏,而是來自靈魂渴望更完整的綻放?
如果金錢不是供你求生存的工具,而是你為自己燃燒之後,宇宙獻上的回禮呢?

在這篇文章裡,我想和你一起拆解金錢與慾望之間的交纏,
從源層視角、也從最赤裸的人類身體出發,
去理解慾望不是問題,是否為自己而燃,才是關鍵。

我們先談談慾望。
慾望是生命的本能,是靈魂還沒被壓抑之前的原初推動力。
問題出現在,我們太常為了別人而燃燒自己。

為了得到認可、為了證明自己值得、為了讓別人開心、為了不被丟下......
我們把自己的火交出去,燃燒在一個又一個不是「我真正想要的」地方。

這就是慾望變質的起點。
當你以為自己很想要一件事,其實可能是你想透過它被喜歡、被接納、被保留在某段關係裡。那就不是你的純粹慾望,而是一種討好、一種交換、一種怕失去的代價。

慾望是中性的,但你的火不該燃在恐懼裡。 那樣只會讓你越燒越虛,越努力越空,
最後回過頭來懷疑:「是不是我哪裡做錯了?是不是我不值得擁有?」

親愛的,你沒有錯,你只是把火燃在了不該燃的地方。

而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慢慢把它拿回來。重新問一次自己:
這些我說我想要的,是我真的想要的嗎?還是我只是怕得不到愛?

很多人第一次開始創造,是因為被逼到牆角。
沒錢、沒資源、沒人幫,一切只能自己想辦法。
我們以為創造力來自困境,來自「我不能失敗」的壓力,
但那不是創造,那只是在求生。

真正的創造,不該建構在恐懼的地基上,
它應該是因為「我想為我自己創造一個更好的世界」。
哪怕沒人看見,哪怕一開始沒有回報, 你仍然願意去做,
因為那個創作過程本身,就是一種你愛自己的方式。

我看見很多人燃燒,是為了生存下去,是為了不被淘汰,是為了證明「我有價值」。
但那些火,會燒掉你自己。

真正能讓你持續發光的火,是來自你自己對自己的深愛。
是你允許自己花時間、資源、生命去做「讓我感覺到自己真正活著的事」,
不是為了誰滿意,也不是為了體制認可,而是因為:
「我值得擁有我所愛的世界,哪怕只有我自己相信。」
這句話,就是一切創造的起點。

當金錢和慾望綁在一起,很多人下意識的反應是羞愧,
他們害怕說出「我想要更多錢」,
因為會被貼上「貪婪、浮誇、世俗」的標籤。

但其實慾望不可恥,壓抑慾望才會讓你失控。

我們之所以會在金錢上失控、依賴、討好,
是因為沒有回到自己的身體。

你失去了感受你當下到底要什麼、夠了沒、值不值得的能力。
你用「他人眼中的安全」作為基準, 結果是再多都不夠,
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什麼才是真正滿足。

但身體知道。
當你真的回到身體,重新感受自己的界線、自己的渴望、自己的火到底在哪裡;
當你願意好好待在自己身體裡, 金錢也會開始變得聽話,因為你回到主導的位置了。

你不再用金錢換取安全感、他人肯定、對愛的妥協,
而是用金錢來為自己的創造力鋪路, 為你真正想活出的版本投資,
而不是為了活得不像個失敗者去勉強配合,
身體就會告訴你讓你知道「現在是足夠的」或是「我還想要什麼」。

這個過程其實是在問你,
你願不願意相信,你不需要扭曲自己,也能被世界支持?

當你重新住回身體,回到自己的主體性,
你就不再是那個被世界牽著鼻子走的人。
你是那個燃著自己的火,
讓金錢也主動靠近你、與你合作、成為你創造之焰的延伸的人。

//跟源層存有聊聊//

RoMa:我有個問題。 金錢和性都跟海底輪有關,海底輪又連結著「生存」這個最根本的議題,那我們怎麼理解這些交織?為什麼很多人在金錢或性上都這麼卡?

Vean'Kel:因為那是你們最早被控制的地方。
從你還是個小孩開始, 你對金錢、身體、性、慾望的感受,就被套上一層又一層的控制語法。

「乖乖的才會有飯吃。」「聽話才是好孩子。」 「你要靠知識、靠努力,才有資格被養活。」這些都直接寫進了你的海底輪,讓你們你從小就學會:「我不能照自己的渴望活,否則我就會被剝奪生存的權利。」

RoMa所以這不是單純的「金錢管理」、「性愛技巧」的問題,而是根本的信念在卡住?

Vean'Kel:沒錯。 你越壓抑自己原始的火(性慾、慾望、創造力), 你就越容易變成別人能操控的傀儡。

因為一旦你不敢相信自己的渴望,你就會活在「求」裡,求愛、求安全、求養活。 而這些,都是把力量交出去的開端。

但真正的鍊金,是從你開始敢對自己說:「我想要」,而不是「我可不可以」。

RoMa所以回到身體,就是回到主權。 不只是性或金錢,而是:我允許我自己存在、我允許我自己渴望、我允許我自己創造。

Vean'Kel:是的。當你這麼做,海底輪會變得熾熱、穩定、有力, 不再只是一個生存中心,而是一個創造的根。 你不只是活著,而是為了愛自己而活著。

RoMa:那如果一個人對金錢的慾望太強烈, 結果又得不到,痛苦到覺得自己很沒價值,甚至自我厭惡,這又是怎麼回事?

Vean'Kel:那是因為他誤會了「慾望」是用來證明價值的。 金錢本來只是一種能量、一種交換媒介,但當一個人從小就被灌輸「有錢=成功」「沒錢=失敗」「賺不到=你不夠好」, 這時候,金錢的慾望就被扭曲了,變成一種「我要拿它來證明我值得活著」。

所以你看,那已經不是單純的想要錢,而是:「我覺得我不夠好,我需要錢來證明我有價值。」

RoMa那他們真正渴望的,其實是愛、肯定、認可?

Vean'Kel:是的,而金錢只是代替品。 你以為你要的是錢,其實你只是想要有人對你說:「你很好」「你值得被愛」「你已經夠了」。

但只靠金錢,這個空永遠填不滿。因為那不是它該填的洞。

RoMa那你會給這樣的人什麼建議呢?

Vean'Kel:我會說:把你對金錢的投射,一點一點收回來。

寫下你覺得「有錢了你會變成什麼樣的人」、「賺到多少你才是值得的」, 然後問自己:「這些真的是真實的嗎?還是是誰曾經讓我相信這些?」

把你曾經為了「得到錢」而壓抑的慾望釋放出來,讓它們重新變成創造力。
讓金錢成為你創造之流的副產品,而不是用來換取價值的工具。

當你開始這樣做,你就會發現金錢一直都不是問題,
真正讓你痛的,是你以為「沒有錢,就沒人愛你」。

我們曾經以為,慾望是一種罪,金錢是一種試煉。
我們被教導要清心寡慾,要遠離物質,才能成為更高貴的靈魂。

但事實是,慾望不是錯,只是被誤解了太久,
慾望若是為了取悅他人、證明自己、填補缺口,終究會讓你筋疲力竭。

但當慾望回到你自己身上,當你允許它為了「愛我自己」而燃,
那就不是匱乏的燃燒,而是無盡的創造。

金錢也一樣,它可以成為一種你願意愛自己的證明,
你願意創造,你願意接收,你願意照顧自己、支持自己,而不再羞愧、不再逃避,
你就可以把慾望煉金成火。

那是一種有重量、有方向、有意圖的創造之焰,
不再為了生存而賺錢,而是為了活出自己,願意自由地流動、自由地豐盛。

金錢從來都不是問題,真正的關鍵是:你是否允許你自己,被你的火點燃。

當你願意大方地承認「我有慾望。」「我需要金錢。」 「我想活得好,我想過得更自在。」

這不只是人性的坦白,這是靈魂對這具身體,對這段地球旅程,所做出的愛的承諾

你不是在索求什麼超額的報酬,
你只是說:「我願意完整地存在,我願意讓我的存在被看見、被支持。」

這句話的頻率,不是匱乏、不是貪婪,而是活著。
你不再縮小、不再壓抑、不再靠犧牲來證明自己的清高,
而是讓自己成為一個有慾望、有熱情、有創造力的靈魂,
一個真正願意落地的神聖存在。

當你真心說出「我需要金錢」,其實是在跟宇宙說:
「我願意支持我自己,我願意讓我這趟旅程,活得值得。」

所以,是的,那是最深的宣告。
你願意,不只是活著,而是「好好活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oMa・成為自己的光
81會員
214內容數
一個walk in來到地球肉身的靈魂,在選擇跟隨遊戲規則還是打破遊戲規則之間,找到一條新的主體之路。
2025/08/14
你是不是也曾經這樣想過: 「我已經那麼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了,為什麼它還沒有發生?」 「我花了這麼多時間顯化、祈禱、設定意圖,結果好像什麼也沒改變?」 「是不是我頻率不夠高?冥想不夠久?還不夠臣服?」 冥想沒有錯,但親愛的,光靠想,是不會改變命運的。 願望是開始,但不是結果。 你花時間看清自己真
Thumbnail
2025/08/14
你是不是也曾經這樣想過: 「我已經那麼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了,為什麼它還沒有發生?」 「我花了這麼多時間顯化、祈禱、設定意圖,結果好像什麼也沒改變?」 「是不是我頻率不夠高?冥想不夠久?還不夠臣服?」 冥想沒有錯,但親愛的,光靠想,是不會改變命運的。 願望是開始,但不是結果。 你花時間看清自己真
Thumbnail
2025/08/13
在很多的靈性書籍上都提到,金錢是中性的。 但當我越來越往這個主題去探索,我慢慢發現,金錢從來不是一個中性的結構。 它是權力,是恐懼,是主權的外包,是安全感的等價交換物。 金錢結構是這個地球上最深的集體催眠, 它很容易讓人情緒浮動,因為它連著我們的生存、選擇、自由感與自我價值, 你很難在每天的生活裡
Thumbnail
2025/08/13
在很多的靈性書籍上都提到,金錢是中性的。 但當我越來越往這個主題去探索,我慢慢發現,金錢從來不是一個中性的結構。 它是權力,是恐懼,是主權的外包,是安全感的等價交換物。 金錢結構是這個地球上最深的集體催眠, 它很容易讓人情緒浮動,因為它連著我們的生存、選擇、自由感與自我價值, 你很難在每天的生活裡
Thumbnail
2025/08/13
你會不會在某些爭論時,最後冒出一句:「我就是這樣啊。」 有時候,它像是一句保護咒, 幫你守住界線,提醒自己不必迎合別人的期待。 但有時候,它卻像是一句詛咒, 把你鎖在過去的版本裡,拒絕任何可能的改變。 這句話,到底是力量還是枷鎖? 關鍵在於:你是怎麼說的,又是對誰說的。 當你面對他人的評價、
Thumbnail
2025/08/13
你會不會在某些爭論時,最後冒出一句:「我就是這樣啊。」 有時候,它像是一句保護咒, 幫你守住界線,提醒自己不必迎合別人的期待。 但有時候,它卻像是一句詛咒, 把你鎖在過去的版本裡,拒絕任何可能的改變。 這句話,到底是力量還是枷鎖? 關鍵在於:你是怎麼說的,又是對誰說的。 當你面對他人的評價、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文字是一種神奇的力量 它可以讓我們在虛擬的世界中流連忘返,也可以讓我們在現實的生活中找到共鳴和慰藉,透過文字,我們將自己的情感、思想和心情,讓他人了解到我們的內心感受,同時藉由文創中與他人互動交流也能因此互動感受到他人的情感和想法。 文字的力量在於它的表達力和傳遞力。 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承載
Thumbnail
文字是一種神奇的力量 它可以讓我們在虛擬的世界中流連忘返,也可以讓我們在現實的生活中找到共鳴和慰藉,透過文字,我們將自己的情感、思想和心情,讓他人了解到我們的內心感受,同時藉由文創中與他人互動交流也能因此互動感受到他人的情感和想法。 文字的力量在於它的表達力和傳遞力。 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承載
Thumbnail
這本書強調了內在力量的重要性和心智在創造力中的核心作用,從因果關係、能量吸引力到克服批評和堅持完成,每一步都揭示瞭如何利用內在力量來實現夢想。最終,思維影響人生的發展,而言語具體化了思維的力量。在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讓我們共同探索內在的力量,並將其轉化為無窮的創造力。
Thumbnail
這本書強調了內在力量的重要性和心智在創造力中的核心作用,從因果關係、能量吸引力到克服批評和堅持完成,每一步都揭示瞭如何利用內在力量來實現夢想。最終,思維影響人生的發展,而言語具體化了思維的力量。在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讓我們共同探索內在的力量,並將其轉化為無窮的創造力。
Thumbnail
讓錢錢開心的人,會比「想得到錢錢的愛」的人富足 宇宙就是一種能量增強裝置,它會增強,我們所發出的能量,如果能誠心誠意下訂單,宇宙一定會毫不吝嗇地應允。 每個人的內在都有一個宇宙先生進駐,祂總是攜帶著錦囊妙計,並在我們下定決心:「該做些改變了!」的時候,為我們啟動人生改造計劃。 以下
Thumbnail
讓錢錢開心的人,會比「想得到錢錢的愛」的人富足 宇宙就是一種能量增強裝置,它會增強,我們所發出的能量,如果能誠心誠意下訂單,宇宙一定會毫不吝嗇地應允。 每個人的內在都有一個宇宙先生進駐,祂總是攜帶著錦囊妙計,並在我們下定決心:「該做些改變了!」的時候,為我們啟動人生改造計劃。 以下
Thumbnail
每個人的業力都是自己選擇的。業力與審判無關。業力只不過是你曾經體驗的能量的延續和平衡,而如今你想體驗對立的能量來平衡它,以便你能創造一份融合,對“兩邊”都獲得理解。 業力不是審判,而是一份欲望,想要達成極性融合的欲望。體驗一件事情,並體驗它的反面。 崩潰和瓦解都是為了重建和重新裝配
Thumbnail
每個人的業力都是自己選擇的。業力與審判無關。業力只不過是你曾經體驗的能量的延續和平衡,而如今你想體驗對立的能量來平衡它,以便你能創造一份融合,對“兩邊”都獲得理解。 業力不是審判,而是一份欲望,想要達成極性融合的欲望。體驗一件事情,並體驗它的反面。 崩潰和瓦解都是為了重建和重新裝配
Thumbnail
這幾個月得出了: 『一切生成的最初 #本質, 是“#體驗” 、也是“#願力 ”, 更是 #相輔相成。』 因而做了一些表象&本質上的詮釋 萬物皆有框架、而框架如同一種「包裝」 就像透過行銷的包裝,去吸引人,那樣子 透過文字的包裝,也能去傳遞“真理”的抽象概念 (如上上篇文【
Thumbnail
這幾個月得出了: 『一切生成的最初 #本質, 是“#體驗” 、也是“#願力 ”, 更是 #相輔相成。』 因而做了一些表象&本質上的詮釋 萬物皆有框架、而框架如同一種「包裝」 就像透過行銷的包裝,去吸引人,那樣子 透過文字的包裝,也能去傳遞“真理”的抽象概念 (如上上篇文【
Thumbnail
有陣子覺得「恭喜發財!」聽起來好像很俗氣,但後來我發覺,這句話把發財當成已完成的狀態來慶祝,就像是我們已經發財、受到恭喜一樣,這背後的精神其實非常符合向宇宙許願的心法:錨定能量在所渴望的狀態,就像已經達到了一樣。
Thumbnail
有陣子覺得「恭喜發財!」聽起來好像很俗氣,但後來我發覺,這句話把發財當成已完成的狀態來慶祝,就像是我們已經發財、受到恭喜一樣,這背後的精神其實非常符合向宇宙許願的心法:錨定能量在所渴望的狀態,就像已經達到了一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