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14日舉行「拒絕電價暴衝路,反對LIE功德園——同意核三公投CF發布」記者會,該CF模仿美國動畫「南方四賤客」,影片開車的司機影射總統賴清德,為討論核三重啟,下車舉行投票,結果2:1,司機就把車開走,留下2名支持核電的乘客,然後還自言自語的說,「誰說票多的贏」。影片最後出現「支持核三延役,換回電價穩定,用電更安心」等字樣,呼籲民眾對公投投下同意票。(South Park)」風格,(See:2025/08/14,菱傳媒,「南方四賤客」廣告諷賴清德、柯建銘 朱立倫:讓綠營知道民主就是票多的贏)
陳揮文酸花11億辦沒意義核三公投!黃國昌拿來操作跟賴清德叫板...藍營其他人都是配角XD喊公投無法解決問題!
票多的贏!並不代表票多的對!沒道理!票再多也不代表是對的!
核三重啟公投將23日投票,中選會13日舉辦第四場電視發表會。正方代表、民眾黨主席黃國昌提到,過去自己反對核電立場,非常了解大家對於核電的疑慮,所以花了大量時間閱讀國際社會多數國家重新擁抱核能的文獻資料,強調「大家放心,用過的核燃料棒絕對不會放在你家」,然而網友就比對黃國昌自己2018年的說法,狠酸「史上第一人,自己與自己在核能公投進行正反辯論」。有網友比較黃國昌7年前後的說法差異,黃國昌2018年說「沒有人希望把核廢料放在自己家裡,也沒有人希望把核廢料放自己的左右鄰舍」、2025年卻說「民進黨政府最惡劣的是,拿用過的核燃料棒放誰家來恐嚇人民」。
黃國昌2018年說「當我們看到福島核災的時候,真的為了這塊土地的下一代,我們能夠不認真負責地去想,我們目前的台電真的有那個能力,把一座這麼高風險的核能電廠把它管理好、維護好、運營好嗎?從我當學者到我進入立法院,我對於非核家園的理念從來沒有改變過」、2025年卻說「台灣目前能源不具韌性,台灣需要核能發電廠」。
(See:2025/08/14,三立,黃國昌反核變挺核!7年前後說法對比曝 網酸:史上第1人自己與自己辯論、民視,黃國昌「反核變挺核」 網狠酸:自己與自己辯論、史上第一人)
超時空矛盾大對決!2016年黃國昌對決2025年黃國昌誰會勝出?
反方代表則由公民團體推派的20歲「首投族」吳亞昕出任。吳亞昕提到,黃國昌2018年反核時曾提到核廢料無解的問題,至今核廢還是沒有找到最終處置場,他卻支持核三重啟,是因為核廢的風險變小,還是因為他政治立場轉變,就能接受核廢風險了?(See:2025/08/13,鏡週刊,黃國昌核電態度大轉彎 核三反方吳亞昕:政治立場變了,核廢風險就能接受了?)非核少女開酸黃國昌:政治立場改變風險就能夠被接受了?
黃國昌提出,名為「深孔地質處置」(DBD,Deep Borehole Disposal)的嶄新技術,宣稱可以往地表下挖3到5公里,相當於超過一座玉山高度,將高階核廢料「注入」結晶岩層。宣稱這項技術已在國際間獲得支持,展現高度安全性和可行性。釣出大批網友吐槽。
對此,網友熱議,「如果有台灣人真的相信黃國昌挖五千公尺放核廢料,那麼根據本鑿井公司的專業,黃國昌就是騙子,因為在台灣是造山運動的新興地層,挖個幾百公尺可能就有溫泉或地熱水」、「這不是提出解決問題好嗎,這是胡說八道,隨便講講,天馬行空!」、「這工程可能比雪隧難度更高,重點是這地點在哪,不知道咧!從不否認人類解決問題的能力,但這種幹話誰都能說」、「在美國那種古老地殼是做得到啦,但在台灣途中要經過地熱,然後好不容易在底下開個儲藏空間,運輸裝置也建好,鄰近的斷層隨便一個規模5的地震錯動,整條運輸管線就不知道扭成怎樣垮成怎樣,還有地熱沸水部分地層管壁肯定爆開,這些人就是跟自己生長的土地有什麼特質不熟,整天說些瞎話指點江山。」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指出,雖然DBD技術因具有鑽井規模小、對岩體擾動較少的特質,而被部分人士視為技術突破,但黃國昌將其描述為「已成熟並成為主流」並不符合國際現實,「該技術早在1957年便被提出,但直至今日仍未臻成熟,且如何確保廢棄物在數百年至數千年的時間尺度內保持安全隔離,仍缺乏實證基礎。且不論是DBD還是DGD,都必須依賴極為穩定的地質條件(避免地震、火山、地下水滲流等威脅)並需要長期監測與多世代管理,這不僅是工程難題,更涉及社會、政治、財務與治理挑戰。」
(See:2025/08/13,自由時報,黃國昌喊可往地表下挖約「一座玉山」深度放核廢料 反核方狠打臉、Newtalk新聞,黃國昌喊往下挖「一座玉山」深放核廢料! 廢核團體發聲明打臉)
黃國昌要挖一座玉山深放核廢料?3Q酸真的太扯!阿苗也開轟核三公投根本是廢話公投!「花11億投心酸的」當場脫口飆國罵XD 主持人嚇:阿苗忍不住...
《孟子》曰:「恥之於人大矣!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孟子說:羞恥心對人來說太重要了!那些玩弄心機投機取巧之輩,羞恥對他來說根本就用不著。連技不如人(正當地做事都不會)都不覺得羞恥,那麼還有什麼比得上人的呢?
真理誠可貴,民意價更高,若為權力故,兩者皆可拋!遺臭萬年!
歷史早已告訴我們,多數決是民主制度規則,但多數決並不能取代真理與道德。票數可以決定輸贏,卻不能決定是非對錯!
哲學之父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之死」便是歷史上的錯誤適例。當時,雅典公民大會以 280 票對 220 票判定蘇格拉底「敗壞青年、褻瀆神明」,判處死刑。歷史學與哲學界幾乎一致認為這是思想自由的悲劇,多數人民基於情緒與政治恐懼作出錯誤判決。由是可知,民意很可能受到短期情緒和輿論操縱的影響,壓過理性,做出錯誤決定。
哲學家柏拉圖(Plato)嘗言:「最大的罪惡,並不是做錯事,而是將錯誤當成正確。」 ("The worst form of injustice is pretended justice.")
我們對於選票、權勢毫無興趣!但對真理、道德則認為,才是燦爛星空!
德國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嘗言:「世界上唯有兩樣東西能讓我們的內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內心崇高的道德法則。」("Two things fill the mind with ever new and increasing admiration and awe... the starry heavens above me and the moral law within me.")
是非善惡,雖有多元面向,但絕非可以任意顛倒。人之所以為人,正因我們有能力判斷、也有責任選擇。倘若無真理價值的堅持,民主將無所依憑,而人類文明亦將為之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