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跟太太相親結婚,兩人生了七個孩子,同甘共苦四十三年,有一天,太太被醫生診斷出胃癌,一年後撒手人寰,阿斯走不出來。阿斯說,太太走後,有一天他從外面回來準備煮午飯,舉起鏟子心酸了起來,眼淚流不停,一頓午飯都泡在眼淚裡。
那一年,阿雲三十八歲,把工作辭掉回到家鄉陪伴,有人笑她,三十八歲還在拼經濟的的盛年就要回家照顧爸爸,是不是想躺平。阿雲苦笑沒有回應,她只是在想,爸爸七十歲了,之前發生小中風,加上失去媽媽後經常恍神頻頻出車禍,她便知道爸爸無法獨居了,所以才會義無反顧,什麼事業、成就感、個人榮譽、財富等,都被她拋諸腦後,跟爸爸比起來,那些一點都不重要。
阿斯的太太過世前,大女兒已經接觸慈善團體,也利用時間在學校做愛心媽媽,有一天,她聽見老智者說了一段話,「每個人都有好因緣、惡因緣,這些因緣不是別人給我們,是我們自己一念善做好事,以及糊塗造惡所結來的緣,所以是『自作自受』。人生最大的孝,就是啟發父母心中的善,引領他們修善修福,只有自己做才能自己擁有,將來遇到任何難關,都有『能耐』和『 福氣』來度過。」當媽媽離開後,大女兒便找上娘家附近的志工接引爸爸,帶爸爸做公益,希望爸爸自耕福田,自修自得。
阿雲回家照顧爸爸,照顧他的三餐,陪他種菜澆水施肥,陪他出車載回收,陪他到環保站做垃圾分類,有女兒日日陪伴,喪妻的惡劣心情漸漸撫平。阿斯說,「很多人都很羨慕我,他們說現在的老人身邊都是外傭,不會有親人,我很感謝太太,會生也會教。」
七年前的阿斯哀傷痛苦,七年後的阿斯行動俐落,老智者說福是做來的,一點也沒有錯,阿斯的身體越做越健康。年輕時的阿斯不懂做福來囤的意義,幸好在女兒的接引下,讓他懂得放下執著,走入人群行善積德,得到自在輕安。
#行孝與行善
#陪伴
#做福來囤
#自修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