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針對 船。舟+八口 來自「⏳熵妮的沙龍☆」之論點進行駁斥。
原文網址: https://vocus.cc/article/6672fbb1fd897800010f64b4
我很訝異!居然到2024年了(原文發佈時間),仍有人在流傳「『船』字等於舟八口」這個論點,並且看起來該文並非反串,反而論述地相當認真。
且該文也沒有備註標語,提醒讀者該論點可能有誤導之嫌,
因此我認為該文章的論述者「真的相信」船=舟八口論點,
該文章首段 :
「古人說『船』字正是遠古時代中國人為記述那次大洪水中,諾亞一家八口人乘舟脫難之事。 船字左邊為『舟』–方舟的舟,右邊為八口之和–記諾亞一家八口人。 中國人將這解救八口人之舟稱作『船』而延續至今。」
本人駁斥:1. 禹v.s.諾亞
首先我暫時將「中國」的區域定義為長江黃河流域旁的區域。
中國遠古的大洪水傳說,我第一個想到,最著名的是「鯀禹治水」,其流傳與紀念的文章不在少數,也未見中國人因此造一個字來紀念禹的功勞。為什麼諾亞足夠被歷來的中國人造一個字來紀念?
該文章其他段落 :
「中文表意系統中的『船』字的隱喻表現。那是一段幾乎失憶的遠古歷史,必定隱藏著天大的文化秘密!
『當時進入方舟,藉著水得救的不多,只有八口人。』(彼得前書 3:20)」
本人駁斥:2. 船字 「八口」不是一家八口之義
最為人詬病的就是將「船」字八口視為八跟口。
船字右半邊實為「㕣」,是「船」字的「聲符」。
而關於該文認為「船」字屬「表意系統」,其實漢字系統作為「表音文字」應該比較合理。
在許慎所著《說文解字》中,收錄了9353個字,其中形聲字占了90%!
*資料來源: https://epaper.naer.edu.tw/edm.php?grp_no=8&edm_no=72&content_no=1884
接下來回到「㕣」。根據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舟也。从舟。㕣聲。」
段玉裁注曰:「二篆爲轉注。古言舟、今言船。如古言屨。今言鞋。舟之言周旋也。船之言𣴔沿也。」
*資料來源: https://www.shuowen.org/view/5414
個人翻譯:段玉裁的意思是以前人使用的是「舟」這個字,現在則是使用「船」字;就像以前的人都說「履」,現在則用「鞋」。
*舟是指「周旋」。(後句的文字缺漏不另行說明)。
我認為「舟之言周旋也」可以解釋為「此物可於水上盤旋環繞、周旋。」
而段玉裁注:「从舟。㕣聲。各本作鉛省聲。非是。口部有㕣字。水部有沿字、㕣聲。今正。食川切。十四部。」
根據段玉裁所言,「㕣」之於「船」字的作用是聲符;並非該文章所認為:「㕣」是指事、會意、轉注、假借為「八口人」之義。
駁斥總結
綜上所述,「船」不僅不代表「舟八口」,更不代表「八」。
但可以知道「㕣」之於「船」的作用在於「標注其發音」,而非「紀念某個上古事件」。
如果照段玉裁所說,當時的中國人後來慣用「船」而不用「舟」了,那聖經為什麼不乾脆翻譯成「諾亞方"船"」?
因為船就不是舟八口!
另外,「八」的本義是分別的意思。也不是數字8之義。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別也。象分別相背之形。」
*資料來源: https://www.shuowen.org/view/707
歡迎諸位在此留言表達意見,您可駁斥我的駁斥,
您也可提供我更多類似案例,如「義字為『羊在我身上』」等案例,若時間與體力可行,我會一一撰文駁斥。
再次提醒,我真心認為「船等於舟八口」論點是穿鑿附會的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