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自古以來即為媽祖信仰的重要據點,其中王功福海宮、芳苑普天宮與員林福寧宮更是當地香火鼎盛的代表。這三座廟宇不僅承載著先民渡海拓荒的歷史記憶,也展現了不同時期的建築藝術與信仰文化,成為民眾祈福、聚落凝聚與文化觀光的重要場域。
ㄧ、王功福海宮

王功福海宮(圖片截圖於網路)
- 起源於明永曆年間(1647–1661),媽祖隨先民渡台,初供奉於草創的小廟或「土角厝」中 。
- 清嘉慶十七年(1812)彰化縣知縣楊桂森發現此地為「龍蝦穴」風水寶地,倡議重建福海宮,立旗桿等規畫新廟 。
- 後因王功港淤積而式微,直至民國47年(1958)在縣長陳錫卿主持下重建完成,才走出頹圮 。
#祭祀主神與配祀
- 主祀天上聖母(媽祖),配祀千里眼、順風耳、玉皇大帝、三教教主、五教教主、觀音、十八羅漢、太歲星君、註生娘娘、福德正神等 。
#節慶
- 農曆3月23日媽祖誕辰舉行盛大酬神戲,吸引信眾共襄盛舉,是當地重要慶典 。
- 每逢漁汎季節,夕陽下漁舟萬燈夜景(“漁火節”)成為彰化八景之一 。
#交通與參拜
- 地址:彰化縣芳苑鄉芳漢路王功段2號。開放時間約 07:00–20:00 。
- 可自鹿港搭乘員林客運6708號至南王功,步行約12分鐘抵達 。
- 廟內設有寬廣停車場、多處現代化洗手間、福海公園及「龍泉井」等設施,並可容納 500 人住宿與 1000 人用餐,提供香客充裕服務 。
#建築風格
- 採閩南宮殿風格,廟埕設旗桿兩座,廟前龍泉井象徵陽氣、陰陽調和 。
#周邊特色與景點
- 相鄰王功漁港、王功燈塔、濕地步道及海牛採蚵等生態體驗豐富 。
二、芳苑普天宮(白馬峰普天宮)

芳苑普天宮(圖片截圖於網路)
#歷史沿革
- 建於清康熙36年(1697),由福建千總陳成功請媽祖神像於艦上敬奉,返航順利後與地方合辦建廟命名普天宮 。
- 因海潮沖蝕被毀,咸豐9年(1859)首次遷移;1991年再次遷至現址興建宏偉新廟,2000年舉行安座典禮 。
#祭祀主神與配祀
- 主祀天上聖母(媽祖),並供奉文昌帝君、神農大帝、關聖帝君、陳成功等;二樓為大殿、三樓為大雄寶殿、後殿供玉皇大帝 。
- 廟兩側設鐘鼓樓,鐘樓上有千里眼、鼓樓上有順風耳塑像 。
- 曾出現「浮壁觀音」壁像,被視為神蹟 。
#節慶
- 廟方常作為彰化媽祖聯合遶境的駐蹕地點,參與聯合慶典活動 。
#交通與參拜
- 地址:彰化縣芳苑鄉芳漢路芳二段161巷100號。周邊設有大量停車場,交通便利 。
#建築風格
- 大規模閩南宮殿式建築,廟體高達35米,佔地逾 6 公頃,堪稱全台最廣大的媽祖廟之一 。
#周邊特色與美食
- 廟前有「紅樹林海空步道」、「烤蚵」、「蚵嗲」、「枝仔冰」等在地風味美食攤位 。
- 特推「世源炸蚵嗲」,香酥飽滿,是在地人氣小吃 。
- 周邊還有芳苑海牛採蚵、王功漁港與濕地等熱門觀光景點 。
三、員林福寧宮

員林福寧宮(圖片來源:地理資訊系統)
#歷史沿革
- 雍正4年(1726)因閩粵移民生活習俗不同,福建移民另建媽祖廟,即福寧宮;原合建廟改為廣寧宮(主祀三山國王) 。
- 曾於1808年與1885年修繕重建,台灣日治時期亦多次改建,現址年代為民國17年(1928)落成 。
#祭祀主神與配祀
- 主祀天上聖母,左祀伽藍尊王(兼文武判官),右祀註生娘娘,另祀文昌(五文昌)等考運神祇 。
- 廟內保存社團制度,如「二媽會」長期傳承(父子相傳),祈拜活動多以古腔唱頌 。
#節慶
- 每年農曆3月25日(二媽誕)為主要祭慶節日。
- 大甲媽祖繞境必定經過該宮,設插香儀式與駐駕午膳等活動 。
- 也參與彰化縣媽祖祈福文化節聯合遶境,曾因火災相關傳說成為民間話題 。
#交通與參拜
- 地址:彰化縣員林鎮中山路二段26號 。交通方便,近員林市區,無特别香客樓資訊 。
#建築風格
- 傳統閩南宮廟,內部匾聯與八仙浮雕藝術精美,文化氣息深厚 。
作者|悠遊時光
媽祖信仰陪伴著沿海與市鎮的發展,也串起人們心中的信念。走訪王功福海宮、芳苑普天宮與員林福寧宮,不僅是宗教之旅,更是一場體驗歷史人文與在地風味的小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