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伊斯納水閘─從太陽升起到亡靈安息的航行》
正當大夥兒跟河面小販進行丟丟樂交易,玩得不亦樂乎之際,
我們收到最新消息:船隻將於13:00左右通過伊斯納水閘 Esna Lock Gate。伊斯納水閘位於上埃及的伊斯納市,距離盧克索南方約五十五公里。
這是尼羅河遊輪的必經之路,也是一道水位調節的現代化設施,幫助船隻穿越河道間的高低落差。簡而言之,是一座「水電梯」。(備註:穿越伊斯納水閘影片經過兩倍速剪輯)
值得一提的是:舊水閘建於1906年(英國殖民時期),如今多數使用的是更新後的新水閘。
它象徵著埃及從古文明通向現代治理的轉變。
我們看著水流注入、船身上升。
那瞬間,彷彿也感受到時間的緩慢與恢宏。
就像人生有些關卡,需要沉靜地等待,調整內在水位之後,
才能穩穩通過下一段航程。
我站在尼羅河輪的甲板上,尼羅河兩岸的景色大不相同。
東岸,是生命流動的日常舞台,建築物多樣而富有生命力。
古埃及人在這裡建立神殿、都城、市場與宮殿,太陽每天升起,萬物生長,人們活動。
而西岸,是亡靈的國度,放眼望去,皆是高低錯落的土黃色沙礫。
這是死者的永恆之所,靈魂的自由之境。
太陽落下的地方,被視為生命的盡頭,也是永生的入口。
在埃及神話中,太陽神「拉」每晚搭乘太陽船航行於冥界,與黑暗之蛇阿波菲斯搏鬥,只為隔天重新升起。
這不只是信仰,更是古埃及宇宙觀的投影;是死亡與重生的輪迴,一如日與夜。
這趟巡航,我體會了尼羅河的清晨與黃昏。
它日夜婀娜,風情萬種,令人流連忘返。
傍晚,我們抵達了路克索(古稱底比斯)。
四天三夜的尼羅河遊輪之旅,也將於明晨畫下休止符...
我相信,尼羅河的記憶,仍會在心裡,永遠流動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