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不環保?電動車沒有市場?事實可能相反 #19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想要第一時間獲得市場上的最新資訊及分析嗎?
歡迎點擊下方連結訂閱【馬克觀點MKP】電子報,在即時更新資訊的同時,獲得最深入的分析~



熟知我的朋友們都知道,其實我在今年八月正式創立MKP以前,已經針對美股寫作寫了近一年半。

這期想帶大家回顧一下一篇去年未公開發表過的舊聞,也正好為我之後的篇章埋伏筆

About TESLA    2024/04/22

目前看到特斯拉抬面上好像被砲轟的很慘,但其實只是因為他是美國最大的電動車企,樹大招風,投資人也最多,媒體就幾乎都關注他(新聞業需要能引起點閱率的版面),但其實以全局角度深入對整個電動車產業現況剖析,會發現當年(2020、2021)跟著特斯拉一起起來的一堆電動車新創(當時甚至很多連一台車都還沒生產,股價就衝上去了),現在狀況比特斯拉更慘,例如像Fisker最高價28.5 USD現在剩0.045(暴跌99.8%)、Nikola最高價65.9 USD現在剩0.644(暴跌99.02%),有新創宣佈可能資金不足以再撐一年,真相是過去兩年已經有5家新創破產。

顯示不是只有特斯拉面臨狀況,此狀況最大的挑戰就是來自中國電動車"彎道超車"的威脅(講好聽是彎道超車講難聽是抄襲/山寨,當年馬斯克赴陸設廠中國政府提供一堆利多,唯一要求就是供應鏈跟數據要留在中國,中國在此前電動車一直做不起來,聰明如你應該看出端倪了;要知道研發是很燒錢的,中國等於在短短幾年之內跳過研發階段直接山寨生產,這也符合他們過去在其他產業的作風...只會抄作業的人長期而言是沒有競爭力的,尤其是當有天別人不給你抄的時候)。

現在我們以邏輯思考+查理蒙格著名的反向推演來分析,假設特斯拉現況如此,但其他車企(包括傳統車企&電車新創)均欣欣向榮、推陳出新、蒸蒸日上,那妳應該把手上所有TSLA趕快變現(別人都好只有它不好 [怎麼感覺有點變相在講中概股?!XD])。

但事實是,除了上述其他電車新創的慘況,傳統廠先前也接二連三表示無法在電車有獲利因此取消研發或減產或改發展油電混合等等消息(很諷刺的,特斯拉在2023年中旬即已達損益平衡點,每次的銷售均能有獲利,而且還會隨著產能提高而壓低成本)。因此我們可以推論,目前的狀況是一個大局勢(特斯拉因為中國電車遇到的其他公司也都遇到),非單一公司的問題,而長線價值投資判斷是否「止損」的唯一條件,就是看他到底是否還是「好公司」(這部分可以另外寫一篇文章,撇開市場,特斯拉目前硬實力還是很強,未來絕對是最有可能率先推出LV5的廠),故除非其他公司都很好而這家公司氣數已盡,否則不應因市場大勢而恐懼賣出(然後貪婪時你又跟著買高然後套牢??不好吧?XD),相反的,如果相信自己判斷正確,大家最恐懼時你應該買入,並持續關注,耐心會帶給你豐厚回報!而還有另一種判斷好公司的方式,就是該公司能否挺過最低潮的時期? NVDA的故事應該不用多說,TSLA本身也已經歷過兩次(早期的破產邊緣到新冠疫情很多車廠裁員它卻逆勢成長),巴菲特跟查理也說過,偉大的公司能挺過最嚴峻的挑戰。

這一點開公司或曾經開公司的人應該最能體會,要經營一家公司真的不是那麼簡單!有多少人能建立一家市值以千億美元為單位的公司?

而還有一種狀況,市場大勢不好的時候即便"當下"是好公司你仍該見好就收離場,那是就if這個產業已是/或不遠的未來將是「夕陽產業」(如很早期的美國掏金公司、當年柯達軟片and其他很多例子;但如果該公司管理層有意識到趨勢並利用本身雄厚資金提早做出改變,那就可以再觀察甚至加碼,例如現在很多石油公司也開始發展再生能源)。

先前YT留言上,一直有人反對電動車趨勢的觀點,我只想說,除非全球淨零碳排(溫室氣體可不只二氧化碳)目標放棄、法規全部撤銷走回頭路,不然即便你不承認,它就是個趨勢;這其中最強大的又屬「法規」,有開過公司的人就知道,基本上除非你做黑的,不然別想跟政府對著幹。更何況現在全球許多國家都宣佈相關禁售燃油車法規,挪威明年(2025)就全面禁售(目前新售電車佔比已>80%)、加拿大最近更把年限提前5年到2035、歐盟也將決策在2035禁售,你跟法規對著幹,就等於跟世界對著幹;台灣Kia總裁說有可能未來1/3車廠會倒閉,我個人是覺得不無可能,因為現在很多傳統車企的決策讓我看到柯達軟片(覺得數位相機是玩具沒未來)跟Nokia(滿足於傳統手機市佔率而太晚意識到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影子。

然後還有人提說,電動車也不環保啊!你看那個電池也是高污染&用發電廠發的電源頭還不是有污染?

我只能說,請問講這些話的人都是環工本科系還是環保相關從業人員嗎?到底懂不懂?

我本身公衛學碩士背景有環境學理基礎+四張甲級環保証照&一張國際證照+ISO 14064證照,也跟博士級的學者討論過,基本上就專業立場來看,即便是使用石化燃料的發電廠,造成的污染也一定比汽機車內燃機來的低,因為很多大型污染防制設備是不可能裝在移動污染源上的(負碳設備就更不用說,基本上只有大型設施才有可能裝設),汽車來講頂多就裝個觸媒轉換器,成本高還會被偷、效益又沒有發電廠的污染防制設備來的好,更遑論如果發電廠是使用再生能源,那燃油車就完全看不到車尾燈了。

再講電池的問題,其實大家知道嗎? 目前的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很多下腳料、廢料已能回收再利用,所謂「城市礦」的概念即是如此,天然礦石裡佔有的金屬比例是很低的(以銅為例約0.5%,但很多工業下腳就起碼有11~12%甚至以上),冶煉過程又是高污染,回收城市礦再製顯然是較佳的選擇,又符合環保需求,電子產品的電池某種程度上也是這樣的意義,目前歐美也有許多廠商在開發回收技術,當然這些技術一開始成本一定是高的(現在也沒一開始那麼高了),但隨著時間推移、法規要求(我國2024起已立法強制回收)、市場需求,在不遠的未來,開採原礦的成本將遠高於回收成本,接下來應該就不用多說。


在我看來,網路酸電動車的話就好比江湖郎中去質疑醫師的專業,如果真如他們所言內燃機比較好,那鐵路也應該改回柴油火車頭不要電氣化。除非那些人本身就是電動車工程師或環境相關從業人員有更多業內看法,不然無需與他們多言,時間會證明公路運輸電氣化的趨勢。

好了,趨勢的問題釐清了,產業大局的問題也討論了,接下就國際政治的觀點來做電動車產業的闡述:

雖然最近特斯拉被很多投資機構不信任,但請大家冷靜反面思考(沒錯,又來了,蒙格常說遇到問題要常反向思考),只要美中還是持續對立,美國應該還是有很大可能性會扶持特斯拉吧?畢竟現在唯一還有能力抗衡BYD的應該就是特斯拉(其他電動車新創慘況前述已說明),而且如果美國不扶持自己國內電動車產業,就等於放棄抵抗,2023Q4比亞迪銷量已超越特斯拉,放任不管,再過幾年中國電動車主宰全球市場的機率就很高;這應該無論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都不願意看到的,白宮發言人近期也表示,拜登「不會讓中國汽車製造商生產的汽車充斥市場,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至於這安全威脅,相信不用多說,之前華為手機都有滲透安裝後門木馬的事件了,電動車相當於一台能連網腳上有輪子的大台電腦,中國真的有可能乖乖完全不去動手腳或偷偷蒐集其他國家的行車數據??更不用說內外部還有許多鏡頭、錄音系統,你真的覺得中國電動車安全無虞??

而如果中國自由民主化,特斯拉可能就完了;但不可能,至少現在全世界很多國家都開始防範中國,且近期中國經濟大家應也略知一二,其本身內需市場是放緩的;雖然BYD最便宜的海鷗,中國境內大概台幣31萬,但他出口之後加上運輸成本跟關稅售價差不多是兩倍而且之前的版本無法通過美國碰撞測試,加上其他國家也不可能傻傻給他免稅,讓中國車來佔據他們本土車企生存空間,所以美國現在也施壓墨西哥對中國電車維持高稅率及取消優惠減免等,目的就是為了防止中國透過南美洲"開後門",等於整個美洲形成一個壁壘;若特斯拉有望開發2.5萬美元版本成功,那等於美洲本土售價就與進口的中國車差不多價位。差不多的價錢,你會選擇特斯拉還是中國電動車?更不用說BYD採用的是中國GB/T標準充電接口,北美目前充電體系特斯拉已經是老大,連傳統車企都要用它的充電標準,這也讓馬斯克手上握有一定的籌碼,要知道,有一句話「得電動樁者得天下」,屆時無論是要支付鉅額授權費或根本就被拒絕加入體系導致充電不便而影響市場,對BYD都是不利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馬克觀點Mark’s point——超越財報、深入質化基本面
7會員
40內容數
用專業、通俗的方式,講解大眾與分析師常忽略的質化「硬底子知識」,以幫助判斷企業的真正競爭力。 我們著重於「觀點深入」、「拆解核心」、「科普但專業」,致力於幫助大家瞭解"你到底買了甚麼" 同時也不定期發送重要的投資資訊、產業趨勢、科技方向,以及價值投資觀念解析。
2025/08/22
本期電子報將當紅的兩個AI(Gemini vs. Chatgpt)進行比較,從模型本質、資料庫大小到硬體基礎設施,深入解構Gemini與Chatgpt的根本差異及未來競爭力。
Thumbnail
2025/08/22
本期電子報將當紅的兩個AI(Gemini vs. Chatgpt)進行比較,從模型本質、資料庫大小到硬體基礎設施,深入解構Gemini與Chatgpt的根本差異及未來競爭力。
Thumbnail
2025/08/19
本期電子報來談談Robotaxi近期的進展,除了在德州奧斯汀擴大營運規模外,Tesla也正計劃在其他州插旗,相較於Waymo的光達+高精地圖的技術,特斯拉的AI+純視覺似乎更具優勢。
Thumbnail
2025/08/19
本期電子報來談談Robotaxi近期的進展,除了在德州奧斯汀擴大營運規模外,Tesla也正計劃在其他州插旗,相較於Waymo的光達+高精地圖的技術,特斯拉的AI+純視覺似乎更具優勢。
Thumbnail
2025/08/18
本期電子報討論NVDA在AI發展中,並不只喔有晶片算力的優勢,其打造的Omniverse更是組成AI飛輪的一環,公司可以透過採購GPU堆高算力,並於Omniverse上模擬各種狀況,再藉由模擬結果反饋至現實調整參數,再投入下一次的模擬,可以說Omniverse可以有效降低各種最小可行性方案的運行成本
Thumbnail
2025/08/18
本期電子報討論NVDA在AI發展中,並不只喔有晶片算力的優勢,其打造的Omniverse更是組成AI飛輪的一環,公司可以透過採購GPU堆高算力,並於Omniverse上模擬各種狀況,再藉由模擬結果反饋至現實調整參數,再投入下一次的模擬,可以說Omniverse可以有效降低各種最小可行性方案的運行成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特斯拉 Q2 財報盤後大跌,馬斯克重申,任何不相信自動駕駛技術的人不應持有特斯拉股票。財報顯示特斯拉經營收入增至16億美元,經營現金流為36億美元。公司還宣佈明年將推出更平價車款,而自動駕駛系統取得重大進展。Robotaxi 計劃延期至 10/10。
Thumbnail
特斯拉 Q2 財報盤後大跌,馬斯克重申,任何不相信自動駕駛技術的人不應持有特斯拉股票。財報顯示特斯拉經營收入增至16億美元,經營現金流為36億美元。公司還宣佈明年將推出更平價車款,而自動駕駛系統取得重大進展。Robotaxi 計劃延期至 10/10。
Thumbnail
電動車巨頭,並在近期重新把自己定位成 AI 公司的特斯拉,正式對外報告了眾所矚目的 2024 第二季的財報。基本上,這份財報在營收方面打敗華爾街分析師的共識,但在獲利方面則略遜於預期。不過,由於過去一個月,特斯拉的股價已經強勢上漲,實際上的市場預期可能更高,導致於盤後股價出現了不小幅度的下跌....
Thumbnail
電動車巨頭,並在近期重新把自己定位成 AI 公司的特斯拉,正式對外報告了眾所矚目的 2024 第二季的財報。基本上,這份財報在營收方面打敗華爾街分析師的共識,但在獲利方面則略遜於預期。不過,由於過去一個月,特斯拉的股價已經強勢上漲,實際上的市場預期可能更高,導致於盤後股價出現了不小幅度的下跌....
Thumbnail
(圖/ Tesla) 特斯拉在最新一季度的交付數據意外低於預期,給市場帶來了一定的衝擊。 公司交付的電動車數量僅為386,810輛,遠低於分析師平均預期的449,080輛,這也是自疫情爆發以來的首次年度下滑。 特斯拉的主力車型Model 3和Model Y的交付量也遭遇下滑,導致整體交付量的降
Thumbnail
(圖/ Tesla) 特斯拉在最新一季度的交付數據意外低於預期,給市場帶來了一定的衝擊。 公司交付的電動車數量僅為386,810輛,遠低於分析師平均預期的449,080輛,這也是自疫情爆發以來的首次年度下滑。 特斯拉的主力車型Model 3和Model Y的交付量也遭遇下滑,導致整體交付量的降
Thumbnail
特斯拉(TSLA)在 公布了 1Q24 財報,財報後雖在那斯達克大跌1%的逆風市場下大漲12%,到底說了什麼事情讓市場驚喜呢 在開始之前,先看看我在4月3日特斯拉公布第一季時的論述,在這次財報上是否能延續我的論述呢
Thumbnail
特斯拉(TSLA)在 公布了 1Q24 財報,財報後雖在那斯達克大跌1%的逆風市場下大漲12%,到底說了什麼事情讓市場驚喜呢 在開始之前,先看看我在4月3日特斯拉公布第一季時的論述,在這次財報上是否能延續我的論述呢
Thumbnail
電動車龍頭特斯拉 Tesla,在近期的風風雨雨之下,正式發布了 2024 第一季的財報。而由於特斯拉早先已經公布了第一季的交車數字,外界對於實質成績單已經掌握了八九成了,所以就財報本身,大致上沒有跟外界調整後的預期落差太大。不過,在財報公布後的盤後,特斯拉股價卻出現了大漲......
Thumbnail
電動車龍頭特斯拉 Tesla,在近期的風風雨雨之下,正式發布了 2024 第一季的財報。而由於特斯拉早先已經公布了第一季的交車數字,外界對於實質成績單已經掌握了八九成了,所以就財報本身,大致上沒有跟外界調整後的預期落差太大。不過,在財報公布後的盤後,特斯拉股價卻出現了大漲......
Thumbnail
來自特斯拉的一季度完美風暴已經來臨,股票價格下滑、車輛價格調整以及疲軟的需求等問題霧煞煞。然而,這家矽谷巨頭仍繼續在市場中佔有重要性,並預計在未來擴展其業務版圖,讓我們深入剖析其 2024 年第一季業績報告,形象地描繪出特斯拉目前然狀況以及未來趨勢
Thumbnail
來自特斯拉的一季度完美風暴已經來臨,股票價格下滑、車輛價格調整以及疲軟的需求等問題霧煞煞。然而,這家矽谷巨頭仍繼續在市場中佔有重要性,並預計在未來擴展其業務版圖,讓我們深入剖析其 2024 年第一季業績報告,形象地描繪出特斯拉目前然狀況以及未來趨勢
Thumbnail
Tsla的電動車成績在2024Q1的繳出了一個糟糕的季度,交付38.7萬輛車生產43.3萬輛車低於預期,盤前下跌6%,股價低的時候就會有一堆鬼故事,就來看看我對特斯拉的看法,以及長線的思維。
Thumbnail
Tsla的電動車成績在2024Q1的繳出了一個糟糕的季度,交付38.7萬輛車生產43.3萬輛車低於預期,盤前下跌6%,股價低的時候就會有一堆鬼故事,就來看看我對特斯拉的看法,以及長線的思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