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飯的煙火氣,本該是幸福的香氣。
可在這熱鬧的表象外,是一種重重的壓抑。
屋子不大,卻硬塞了三桌食材。紅燒魚、白斬雞、滷蹄膀、油亮的米糕……每一道菜都是傳統的大菜,色澤看似豐盛,卻早已在廚房裡等候了數個小時。它們靜靜放在祭拜的供桌上,冷風吹過來,油脂凝固成一層灰白色。
「還沒拜完,不能吃!」婆婆一邊插香,一邊回頭,語氣裡帶著不容置疑。
客廳裡的鐘擺一下一下走著,聲音彷彿在敲打芯禾的心。她的兩個孩子早已餓得不耐煩,老大翔翔強忍著,抱著一本故事書假裝看,肚子卻咕嚕咕嚕響。老二小凱則徹底沒了耐心,不停抱怨:「媽媽,我餓……」
「去拿糖果給他們吃。」婆婆抬起頭,眉毛一挑,像是這樣的安排理所當然。
丈夫銘辰只是沉默地坐在一旁,低著頭滑手機,彷彿沒聽見。
芯禾心裡一緊,默默起身,到廚房端來一盤牛軋糖。孩子們拿起糖果,嘴裡雖然甜,眼神卻滿是失落。
這樣的年夜飯,到底算什麼團圓?
桌底下,那盆炭火燒得正旺,冒出一股悶熱的氣味。
芯禾忍不住開口:「這樣燒炭不好吧?會不會一氧化碳中毒……孩子還小,呼吸——」
「毋通黑白講」公公皺起眉頭,打斷她的話,「祖先傳下來的習俗,就是要有火盆,才有熱鬧的氣氛。沒事啦!」
婆婆也馬上附和:「去把窗戶打開,電風扇開下去。」
芯禾張了張口,還想再說什麼,卻看見丈夫低著頭,不耐煩地蹙眉,像是在暗示她別再囉嗦。
她看了一眼不再說話,走到窗戶邊推開一條縫,冷風灌進來後,把桌上的菜吹得更涼。明明是寒冷的二月卻要開著電風扇來吹散煙味,讓混著炭火與食物的味道,在屋子裡瘋狂打轉。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屋外不時響起鞭炮聲,鄰居家已經傳來熱鬧的笑語,他們大概早就開動了。
而這裡,公公卻還在喃喃念著經文,婆婆跟著磕頭,一盤盤冷掉的佳餚仍整齊擺放著。
「媽媽……」老二再度抱怨,「等好久唷,我要吃飯了……」
婆婆馬上瞪過來:「小孩子要懂事!現在是拜祖先的時候,不能亂吵!」
芯禾只能輕輕拍著兒子的背,努力壓抑心裡的酸楚。
她很想大聲說:拜拜重要,還是孩子的肚子重要?
可她知道,說出口只會換來冷眼與指責。
——
終於,擲杯的聲音在屋裡清脆響起。這一聲,像是敲響了警鐘,只有等到聖杯顯示完畢,才算可以動筷。芯禾心裡一陣壓抑——這聲音,提醒她,今天的圍爐,仍然不是為了孩子,也不是為了她,而只是完成一個「儀式」。
食物已經不再是熱騰騰的年夜飯。冷掉的雞肉,油膩的魚肉,米糕的油光在白燈下顯得發黏。
本該是歡愉的年夜飯,卻吃不出半分喜悅。
「來來來,吃啊!一家團圓!」婆婆笑著舀湯。
公公正襟危坐,像在檢視一場儀式是否完成。
丈夫默默低頭扒飯,沒有抬眼看妻子一眼。
芯禾夾了一口滷肉放進嘴裡,油膩與冰冷在舌尖翻騰。她強迫自己咽下去,卻覺得喉嚨像被什麼卡住了。
桌下的炭火依舊在燒,紅光搖曳,煙氣慢慢升起。
她低頭看著那一盆火,忽然覺得自己就像那火盆裡的炭——
燃燒著,卻悶得窒息;發著光,卻沒有人真正看見。
——
夜更深了,屋子裡依舊擁擠。孩子靠在她懷裡睡去,呼吸帶著輕微的咳聲。婆婆還在念叨著「過年要熱鬧」、「孩子要懂事」,丈夫則像往常一樣,沉默不語。
芯禾抬起頭,望向老屋昏黃的燈泡。光線閃爍,像是隨時會熄滅。
她的心裡忽然升起一個念頭:
這樣的生活,還要過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