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EP586 心得筆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8 分鐘

🔹 波浪應用經驗:有人能靠波浪理論持續獲利,應用價值因人而異。

🔹 波浪交易:波浪應用需隱身於市場規律,不破壞規律, 對波浪理論態度轉變,認為具一定參考價值。

🔹 隨機操作:批評隨機操作缺乏規劃,提醒建立清晰規則。

🔹 槓桿風險:槓滿放大風險與恐懼,彈性資金配置可冷靜應對。

🔹 持倉壓力:高持倉下遇崩跌心理壓力大,反思風險承受度。

🔹 VR應用:VR應用需考量成本,目前更適合特定應用場景。

🔹 無人機/眼鏡:無人機應用中VR較適合,但眼鏡也可能成為延伸應用。

🔹 AR vs VR:主持人認為眼鏡普及率高於VR,因使用直覺性更高。

🔹 Meta AR/VR:主持人支持Meta AR/VR眼鏡產品線,持續購買。

🔹 期貨逆價差:期貨持有成本低於現貨,波動大時逆價差可獲利。

🔹 指數投資:超額報酬可能來自稅務優化、降低手續費或開槓桿。

🔹 Google供應鏈:Google相關供應鏈持續強勁,是重要標的。

🔹 Apple/Google策略:Apple專注應用界面可維持優勢,Google AI Overview帶來新機會。

🔹 AGI與裝置端:未來手機內建AGI模型即可生成應用,但主持人認為過於理想化。

🔹 Apple AI策略:Apple可能使用Gemini或OpenAI模型,降低Capex避免人才競爭。

🔹 Meta/Google合作:Meta與Google加大伺服器算力合作,反映AI基礎設施需求。

🔹 聯準會政策:聯準會政策滯後,但觀察對市場具參考價值。

🔹 通膨壓力:關稅影響有延遲,全面復甦後可能帶來通膨壓力。

🔹 美國消費者:關稅最終由美國消費者承擔,政府實際向人民收錢。

🔹 台灣出口商:台灣出口商多未承擔關稅,主要由美國進口商或消費者吸收。

🔹 減稅與關稅:美國以關稅彌補減稅財源,企業與消費者最終承擔。

🔹 川普政策:川普時期政策要求企業付費,顯示關稅與企業壓力變化。

🔹 Intel:美國政府若入股台積電,可能同步扶植Intel。

🔹 台積電回應:台積電表示若要股權應自行市場買入,不接受補貼換股權。

🔹 台灣foundry:美國可能要求台灣foundry(台積電、世界先進、聯電、力積電)在美投資免關稅。

🔹 美中關稅:中國維持高關稅,美國向盟友與企業要錢。

🔹 美國關稅目的:美國關稅政策核心是籌錢,要求盟友與企業分擔成本。

🔹 美國入股爭議:美國可能放話測試市場反應,政策目的值得關注。

🔹 AI質疑:學界質疑AI應用賺不到錢,但主持人認為是市場下跌的藉口。

🔹 台積電入股傳聞:美國政府不會入股台積電,傳聞被證實為假消息。

🔹 光通股:最終參與一檔Google相關光通股,僅持有5張仍有獲利。

🔹 部位控管:減少初始部位,行情確認後加碼,降低停損次數。

🔹 突破交易:突破型交易勝率下降,需注意假突破與停損次數增加。

🔹 價值vs技術:技術派偏好右上股,即使估值模型無法解釋。

🔹 強勢股策略:只買強勢與上漲股,依趨勢與均線操作,不碰右下股。

🔹 飆股vs學院派:學院派股票漲幅不如飆股,但可藉恐慌收割低價籌碼。

🔹 融資槓桿:朋友用融資槓桿短期強力反彈,資產快速回升。

單集重點

---------------------------------------------------------------------------------

00:17:VPN帶來市場資訊便利

市場新聞:主持人提到透過VPN能突破區域限制,快速取得美股、陸股與歐洲市場的即時資訊,掌握全球市場脈動。

05:00:肖南資本創始股東會

市場新聞:主持人提到參與肖南資本的創始股東會,說明有越來越多資金加入,股東普遍認為投資具機會,並願意承擔長期風險。

05:19:投資心態與風險承擔

操作原因:主持人強調投資心態轉變,從原本僅支持態度轉向認真看待專案,認為具潛在機會並願意承擔風險。

05:45:Evergreen Fund 投資策略

股票操作:主持人說明肖南資本的投資模式為Evergreen Fund,不設退出時程,強調長期陪伴團隊成長,而非短期套利。

05:45:股東凝聚與方向明確

市場新聞:主持人表示因為方向明確,吸引到理念一致的股東加入,使規模持續擴大。

06:06:股東與媒體支持

市場新聞:主持人提到有強大的股東與媒體報導幫助,吸引新股東加入,提升發展信心。

06:31:AUM與遊戲投資目標

提及標的:主持人說明目標是擴大AUM,並投資台灣遊戲產業,尤其是能上Steam的遊戲,採取全面布局策略。

06:49:投資範圍與勝率觀念

操作原因:主持人解釋操作邏輯:投資範圍越大,勝率越高,因此策略方向是持續擴大投資覆蓋。

07:11:作品上市考驗

市場新聞:主持人提到第一個決勝點將在作品上市推行時出現,成敗將決定市場規模。

07:29:投資承擔與風險

操作反思:主持人反思投資風險,不可能每次都勝利,股東需具備承擔風險的心態。

08:20:市場反彈與操作成果

市場新聞:主持人表示市場近日強勁反彈,自己成功抓到行情,認為這波操作完美。

08:54:朋友槓桿資金復甦

市場新聞:主持人舉例朋友用融資槓桿雖被爆倉,但短期內強力反彈,資產快速回升,反映資金規模小的彈性。

09:22:飆股與學院派投資比較

操作反思:主持人反思自己手上多是學院派主流股票,漲幅不如飆股,但藉由市場恐慌時收割低價籌碼來補足績效。

10:12:短線操作與學習

股票操作:主持人提到雖然平常少做短線,但這次恐慌中短線操作成功,證明仍具操作實力。

10:38:持續學習投資方法

操作反思:主持人認為投資需持續學習新方法,即便已有穩定賺錢方式,仍願意改變策略以追求更高效率與獲利。

11:47:學習與錯誤累積

操作反思:主持人認為即使操作錯誤也有價值,因為錯誤經驗可能在未來成為助力,強調學習與累積的重要性。

12:06:等待與爆發機會

操作反思:主持人形容長期學習與嘗試,等待適合的市場機會,一旦出現便能獲得巨大收益,並將其比喻為釣到大魚。

12:31:技術派觀念與嘲笑

市場新聞:主持人提到技術派投資核心觀念相似,並被部分外界(如 YouTuber)嘲笑,但認為其邏輯仍具市場意義。

12:50:強勢股操作策略

股票操作:主持人強調只買強勢股與上漲股,並依趨勢與均線操作,不碰持續下跌的右下股。

13:23:價值與技術分歧

提及標的:技術派投資人偏好趨勢右上股,即使無法用估值模型解釋,仍為主要操作方向。

13:45:突破交易勝率問題

股票操作:主持人分享突破型交易因普遍被理解而勝率下降,常出現假突破或震盪洗盤,需注意停損次數增加。

14:11:部位控管策略

股票操作:主持人提出透過減少初始部位並在行情確認後加碼,以降低停損次數並優化交易表現。

14:28:策略週期與失效

操作反思:主持人提醒策略會隨市場參與者增加而失效,競爭激烈時報酬下降,但可能在幾年後重新有效。

14:54:處置股策略循環

股票操作:主持人提到處置股的操作策略會隨市場情緒循環,某些時期無效,但行情爆發時又再度有效。

15:09:市場修正與補部位

股票操作:主持人分享市場修正時是加碼補部位的機會,並認為這次操作成績顯著優於前幾個月。

15:47:妖股與績效落差

操作反思:主持人回顧因未參與妖股行情而績效落後,但近期修正提供機會彌補落差。

16:20:光通股參與經驗

提及標的:主持人提到最終參與到一檔 Google 相關光通股,僅持有 5 張但有獲利,彌補過去缺席光通題材的遺憾。

16:50:航運股錯失與釋懷

操作反思:主持人承認錯過航運股行情,但認為市場仍有其他賺錢機會,不必糾結於未抓到熱門題材。

17:18:美國政府不會入股台積電消息

市場新聞:主持人提到美國政府入股台積電的傳聞被證實為假消息,強調市場常會在下跌時拿此類消息作為理由,投資人對此已淡化。

17:36:AI應用賺不到錢的質疑

市場新聞:主持人批評市場在下跌時常找理由,例如學界質疑AI應用賺不到錢,認為這些都是不實的藉口,提醒投資人要理性看待。

17:53:市場消息與假新聞

市場新聞:主持人分享工作經驗,指出市場假新聞與潛在併購案層出不窮,雖然很多會被證實為假,但仍需審慎評估以免錯失機會。

18:31:市場假消息與投資邏輯

市場新聞:主持人強調市場上的假消息雖多,但投資的重點在於獲利,因此仍需針對可疑消息進行調查與研究。

18:57:假新聞與事實查核困境

市場新聞:主持人認為市場消息真假難辨,部分訊息可能隨情勢演變,提醒投資人需保持彈性與警覺。

19:15:美國入股台積電的爭議

市場新聞:主持人分析美國政府可能有內部討論,放話測試市場反應,強調其背後政策目的值得關注。

19:53:美國關稅政策目的

市場新聞:主持人指出美國關稅政策的核心目的是籌錢,不僅針對中國,也要求盟友與企業分擔成本。

20:23:中國關稅與美國策略

市場新聞:主持人解讀美中關稅對峙,中國堅持高關稅,美國則對盟友和企業加收成本,凸顯戰略與財政雙重目的。

20:54:台灣晶圓代工的投資策略

提及標的:主持人提到美國可能要求在美投資的台灣foundry(台積電、世界先進、聯電、力積電)可免除關稅,凸顯產業政策與投資影響。

21:55:台積電應對美國股權入股

提及標的:主持人認為台積電對美國股權入股的回應合理,表示願意自費投資美國,但反對用股權交換補貼,保障股東利益。

22:22:Intel可能獲益的政策觀察

提及標的:主持人分析美國政府若入股台積電,可能會同步扶植Intel,例如要求部分訂單必須交給Intel,顯示政策對產業格局的影響。

22:47:美國關稅政策與影響

市場新聞:主持人提到川普政府時期的政策,企業需付費應對措施,顯示關稅環境與企業壓力的變化。

23:07:美國減稅與關稅平衡

市場新聞:主持人說明美國政府透過關稅彌補減稅財源,企業與消費者最終承擔成本。

23:23:台灣出口商關稅承擔情況

市場新聞:主持人指出台灣出口商多未承擔關稅,主要由美國進口商或消費者吸收。

23:49:美國關稅成本轉嫁

市場新聞:主持人強調關稅最終由美國消費者承擔,本質上仍是政府從人民收錢。

24:20:關稅與通膨潛在影響

市場新聞:主持人分析關稅影響需時間延遲,可能在全面復甦後帶來通膨壓力。

24:49:聯準會政策可信度與影響

市場新聞:主持人批評聯準會政策有滯後性,但其觀察對市場仍具參考價值。

25:10:Meta與Google合作

提及標的:主持人提及Meta與Google加大伺服器算力合作,反映AI基礎設施需求。

25:10:Apple可能使用Gemini

提及標的:主持人提到Apple可能使用Gemini或OpenAI模型,反映其AI策略依賴外部供應商。

26:09:Apple AI策略評估

操作原因:主持人認為Apple採用外部模型並非壞事,能降低Capex並避免陷入人才競爭。

26:28:綁定外部模型的策略

股票操作:主持人解釋Apple綁定外部模型可減少資本支出,並可能獲取分潤。

26:28:Apple動作過慢問題

操作反思:主持人批評Apple在AI布局上行動過慢,需加快優化與開發。

27:05:GPT-5與Router技術

提及標的:主持人介紹GPT-5的Router技術,能自動分流簡單與複雜問題以降低運算成本。

28:10:Router技術的財務與消費者影響

市場新聞:主持人認為Router技術有助於改善公司財務結構,但對消費者體驗無重大突破。

28:49:AI 模型與應用層關係

市場新聞:主持人指出,市場原先認為模型會取代軟體應用,但實際上應用層仍具發展空間,AI 模型未必能完全吞噬應用市場。

29:14:AGI 與裝置端應用

市場新聞:有市場觀點認為,未來只需手機內建 AGI 級模型即可生成應用程式,取代傳統 APP。但主持人認為這種說法過於理想化。

29:39:Apple 與 Google 的 AI 應用策略

提及標的:Apple 若專注應用層界面即可維持優勢,而 Google 雖被視為受害者(搜尋廣告受 AI 影響),但其 AI Overview 與模型提升帶來新機會。

30:01:Google Search 廣告挑戰

市場新聞:主持人分析 AI 直接提供答案會降低用戶搜尋次數,進而衝擊 Google 的搜尋廣告收益。

30:32:Google 模型與 Notebook LM

提及標的:主持人高度依賴 Google 模型與 Notebook LM,認為 Google 雖可能失去部分市場,但新市場增量更大,整體仍偏樂觀。

30:53:Google 雲端與 ASIC 優勢

提及標的:美國三大雲服務中 Google 表現最佳,產能一建立即被租用,ASIC 發展領先 Amazon 與 Microsoft。

31:42:Google TPU 商業化可能

市場新聞:主持人認為若 Google 將 TPU 對外銷售,可能會大幅改變市場格局,成為重大潛在變局。

32:27:Google 供應鏈表現

提及標的:Google 相關供應鏈表現持續強勁,是主持人長期關注的重要標的。

33:34:指數投資超額報酬方式

股票操作:主持人提出指數投資超額報酬可能來源:透過稅務優化、降低手續費、持有成本降低,但警告開槓桿僅是承擔更大風險。

34:18:期貨持有成本與逆價差

股票操作:主持人提到期貨持有成本可能低於現貨,若市場波動大時,逆價差交易可能帶來收益,但需精算成本與稅務影響。

34:54:資本利得替代股息

股票操作:主持人提到部分人會利用資本利得的方式替代股息發放,因為台灣目前不課資本利得稅,可用於改善稅務與成本,但成交與執行上仍有難度。

35:14:Meta AR/VR 眼鏡

提及標的:主持人提到Meta相關產品(AR/VR眼鏡),表示對其產品線非常支持,並持續購買,視為科技未來的潛力方向。

35:43:VR 與生產力工具

市場新聞:主持人認為VR未來普及率較低,因設備厚重,偏向特定用途;而AR眼鏡若能取代手機,成為行動運算裝置,普及率更高。

37:22:AR眼鏡勝率高於VR

市場新聞:主持人認為眼鏡未來的普及與應用機率遠大於VR,因為使用直覺性更高,並可能成為新一代行動運算裝置。

37:43:無人機與VR/眼鏡應用

市場新聞:主持人提到無人機應用中,VR更適合控制操作,但若以未來發展來看,眼鏡也可能成為延伸應用工具。

38:12:光纖應用限制

市場新聞:主持人分享產業人士觀點,指出無人機若使用光纖連線,受限於線圈重量與實用性,不切實際。

38:46:VR現實應用與成本考量

市場新聞:主持人強調科技未來應用需考量成本,VR目前仍比眼鏡更適合在特定應用場景,但未來發展仍需平衡成本與效益。

41:17:流動性風險與誤買生技股

股票操作:主持人描述曾因流動性不足與交易規則限制,導致在生技股操作中出現重大風險,凸顯市場交易規則與流動性管理的重要性。

41:36:4月崩盤時的減碼操作

操作反思:主持人回顧4月崩盤時的操作,強調先前已經有減碼,並且不會事後諸葛,顯示其對交易紀律與檢討態度。

41:59:崩跌時持倉壓力

操作反思:主持人分享在高持倉比例下遇到崩跌的心理壓力,並反思在市場波動下的風險承受度與加倉策略。

42:17:滿倉與槓桿風險

操作原因:主持人解釋槓桿與倉位管理對心態的影響,指出槓滿會放大風險與恐懼,而有彈性資金配置則能更冷靜面對市場波動。

42:50:隨機操作與缺乏規劃

操作反思:主持人批評隨機操作與缺乏交易規劃的行為,提醒交易者需建立清晰規則,避免隨機應對市場。

43:16:波浪理論觀點

市場新聞:主持人分享對波浪理論的態度轉變,雖然普遍質疑其準確性,但在學習後認為仍有一定參考價值。

43:48:主流交易 vs 波浪應用

股票操作:主持人解釋波浪理論應用與主流交易法的差異,強調需隱身於市場規律中操作,避免成為影響規律的主因。

44:39:波浪理論的應用經驗

操作反思:主持人承認雖未完全信奉波浪理論,但觀察到確實有人能長期依靠該方法獲利,顯示其應用價值因人而異。

44:56:為何不槓桿台指

操作原因:主持人解釋未全面槓桿操作台指期的原因,指出資金規模過大會引來銀行監管,因此需要拆分與分散操作。

45:22:資金規模與操作彈性

操作原因:主持人說明資金規模大小對交易操作的影響,小資金更具靈活性,而大資金則需面對流動性與監管挑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大頭驢沙龍
3會員
20內容數
目前會先在整理股市相關節目自己的心得 建議配合原節目服用,更好抓到該集重點~ 若有希望我的文章如何更正,歡迎提出~
大頭驢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8/20
🔹 Broadcom:主持人持有 *Broadcom* 晶片股。 🔹 NVDA:主持人持有 *NVIDIA*,但僅短線操作,未長期布局。 🔹 MRVL:主持人過去常操作 *MRVL*,近期無亮點,已幾乎清倉。 🔹 ACN:主持人已賣出 *ACN*,視為過渡性標的。 🔹 CFLT:主
2025/08/20
🔹 Broadcom:主持人持有 *Broadcom* 晶片股。 🔹 NVDA:主持人持有 *NVIDIA*,但僅短線操作,未長期布局。 🔹 MRVL:主持人過去常操作 *MRVL*,近期無亮點,已幾乎清倉。 🔹 ACN:主持人已賣出 *ACN*,視為過渡性標的。 🔹 CFLT:主
2025/08/16
🔹 Tesla/NVIDIA:留言中提及美軍與 *Tesla*、*NVIDIA* 秘密合作開發次世代軍用AI偵察仿生人,並以台灣作為測試場域。 🔹 Apple/TSMC供應鏈:主持人提到川普關稅政策已從「by country」轉為「by company」,如 *Apple* 因宣稱在美國設廠而
2025/08/16
🔹 Tesla/NVIDIA:留言中提及美軍與 *Tesla*、*NVIDIA* 秘密合作開發次世代軍用AI偵察仿生人,並以台灣作為測試場域。 🔹 Apple/TSMC供應鏈:主持人提到川普關稅政策已從「by country」轉為「by company」,如 *Apple* 因宣稱在美國設廠而
2025/08/16
🔹 QLD:聽眾分享交易策略過去三到四年報酬吊打 QLD,但近期成為反指標,反向操作反而獲利。 🔹 0050:主持人建議未成年投資以台股 0050 為主,並指出海外券商槓桿成本高於台灣。 🔹 Tesla:聽眾提到將全部資金壓在 Tesla 上,主持人確認該標的為 Tesla,並提醒歷史多次
2025/08/16
🔹 QLD:聽眾分享交易策略過去三到四年報酬吊打 QLD,但近期成為反指標,反向操作反而獲利。 🔹 0050:主持人建議未成年投資以台股 0050 為主,並指出海外券商槓桿成本高於台灣。 🔹 Tesla:聽眾提到將全部資金壓在 Tesla 上,主持人確認該標的為 Tesla,並提醒歷史多次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投資市場中,波動性常被視為風險因素,但摩根·豪瑟卻將其視為手續費,促使投資者學會擁抱波動,以獲取長期報酬。本文探討了投資人如何在面對高風險環境下,克服情緒與認知失調,做出更理性的投資決策,以及如何在預測時留有足夠的錯誤空間以降低損失風險。
Thumbnail
在投資市場中,波動性常被視為風險因素,但摩根·豪瑟卻將其視為手續費,促使投資者學會擁抱波動,以獲取長期報酬。本文探討了投資人如何在面對高風險環境下,克服情緒與認知失調,做出更理性的投資決策,以及如何在預測時留有足夠的錯誤空間以降低損失風險。
Thumbnail
你可以查看最近股神巴菲特控股公司的財報,手中的XX比例有多高⋯⋯⋯⋯
Thumbnail
你可以查看最近股神巴菲特控股公司的財報,手中的XX比例有多高⋯⋯⋯⋯
Thumbnail
## 開槓桿投資?你需要知道的那些事 投資是一門藝術,開槓桿更是一場心跳加速的冒險。身為一位資深的投資者,我想分享一下我在槓桿投資上的經驗與見解,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我的最高指導原則是「風險至上」,因為我實在不想讓這十年的努力化為烏有。投資是細水長流的事,沒必要為了一時衝動押上身家。
Thumbnail
## 開槓桿投資?你需要知道的那些事 投資是一門藝術,開槓桿更是一場心跳加速的冒險。身為一位資深的投資者,我想分享一下我在槓桿投資上的經驗與見解,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我的最高指導原則是「風險至上」,因為我實在不想讓這十年的努力化為烏有。投資是細水長流的事,沒必要為了一時衝動押上身家。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交易波動大的股票時需要考慮的因素,並提出了一套操作架構和規則。透過控制虧損在一定範圍內,以及選擇持續上漲趨勢的股票,提高勝率、降低損失、並實現高回報。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交易波動大的股票時需要考慮的因素,並提出了一套操作架構和規則。透過控制虧損在一定範圍內,以及選擇持續上漲趨勢的股票,提高勝率、降低損失、並實現高回報。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作者投資交易的經歷,一開始因為機緣巧合獲利,但在面對空頭市場時卻遭遇挫敗。之後透過學習和總結經驗,找到了適合自己的交易方式和框架。文中提醒讀者交易極其單純,賺錢就加大投入,賠錢就儘快停損。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作者投資交易的經歷,一開始因為機緣巧合獲利,但在面對空頭市場時卻遭遇挫敗。之後透過學習和總結經驗,找到了適合自己的交易方式和框架。文中提醒讀者交易極其單純,賺錢就加大投入,賠錢就儘快停損。
Thumbnail
用多空趨勢線串聯股市金脈簡單來說內建一套投資邏輯,這套系統基於經濟學中的「適應性預期理論」發展而來,主要依賴過去的觀察和經驗來進行投資。這本書橫跨了產業面、基本面、技術面與籌碼面,我覺得下面的重點,你可以思考一下對你的投資有沒有幫助。
Thumbnail
用多空趨勢線串聯股市金脈簡單來說內建一套投資邏輯,這套系統基於經濟學中的「適應性預期理論」發展而來,主要依賴過去的觀察和經驗來進行投資。這本書橫跨了產業面、基本面、技術面與籌碼面,我覺得下面的重點,你可以思考一下對你的投資有沒有幫助。
Thumbnail
股市的不確定性或風險會隨著環境不同而有差異,股價低一點、趨勢較明顯的時候,風險及不確定性降低,是較好的機會,這就類似巴菲特說的等好球來再出擊,如果風險較高的時候失敗率高,不用勉強出擊,投資的學習有一個重要課題是判斷什麼情況會比較適合進場,或是說要判斷什麼現象才是好球
Thumbnail
股市的不確定性或風險會隨著環境不同而有差異,股價低一點、趨勢較明顯的時候,風險及不確定性降低,是較好的機會,這就類似巴菲特說的等好球來再出擊,如果風險較高的時候失敗率高,不用勉強出擊,投資的學習有一個重要課題是判斷什麼情況會比較適合進場,或是說要判斷什麼現象才是好球
Thumbnail
金融市場以投機性題材的順序是 1.股價創造消息,消息帶動人氣 懂得這個順序的操盤手,就不會陷入重複的人性循環 從30年前到現在的上市上櫃公司都是持續增加,所以題材都只會更多元化,消息更是十面埋伏各種劇情 2.股價漲來自題材,跌於事實 沒題材就算低本益比都沒有用,因為市場跟技術面只能靠鈔
Thumbnail
金融市場以投機性題材的順序是 1.股價創造消息,消息帶動人氣 懂得這個順序的操盤手,就不會陷入重複的人性循環 從30年前到現在的上市上櫃公司都是持續增加,所以題材都只會更多元化,消息更是十面埋伏各種劇情 2.股價漲來自題材,跌於事實 沒題材就算低本益比都沒有用,因為市場跟技術面只能靠鈔
Thumbnail
祝福大家新年快樂!好運龍總來!本影片深入探討了價格波動和趨勢形成的背後原因,並且解析了趨勢追隨策略如何在金融市場中發揮作用。透過對「天災」和「人禍」對市場供需影響的分析,我們了解到,無論是自然災害還是人為因素,如戰爭、囤積居奇、經營管理不善等,都能引發市場價格的波動,從而形成趨勢。
Thumbnail
祝福大家新年快樂!好運龍總來!本影片深入探討了價格波動和趨勢形成的背後原因,並且解析了趨勢追隨策略如何在金融市場中發揮作用。透過對「天災」和「人禍」對市場供需影響的分析,我們了解到,無論是自然災害還是人為因素,如戰爭、囤積居奇、經營管理不善等,都能引發市場價格的波動,從而形成趨勢。
Thumbnail
波浪理論是一種用來分析股票市場走勢的方法,它基於循環規律和趨勢分析,幫助投資者預測市場變化、制定投資策略。波浪理論認為股票市場的漲跌變化和自然界的波浪一樣,有著固定的規律和循環,投資者只需要掌握這些規律和循環,就可以在股市中獲得成功。
Thumbnail
波浪理論是一種用來分析股票市場走勢的方法,它基於循環規律和趨勢分析,幫助投資者預測市場變化、制定投資策略。波浪理論認為股票市場的漲跌變化和自然界的波浪一樣,有著固定的規律和循環,投資者只需要掌握這些規律和循環,就可以在股市中獲得成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