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roadcom:主持人持有 *Broadcom* 晶片股。
🔹 NVDA:主持人持有 *NVIDIA*,但僅短線操作,未長期布局。
🔹 MRVL:主持人過去常操作 *MRVL*,近期無亮點,已幾乎清倉。
🔹 ACN:主持人已賣出 *ACN*,視為過渡性標的。
🔹 CFLT:主持人持有 *CFLT*。
🔹 Tesla:聽眾留言提及Tesla垃圾車,顯示Tesla仍是熱門話題。
🔹 股票轉房地產:聽眾詢問是否應將股票獲利轉入房產,主持人建議若有需求可轉換,屬長期配置。
🔹 元太:主持人回顧過去操作 *元太*,雖多年未漲,但長期基本面支撐最終爆發。
🔹 AI server材料股:銅箔、T glass、Q部、HDI等材料因AI server需求漲價,但部分無關產品也被炒作。
🔹 台股標的:高估值AI股回檔後,主持人減碼日本東證期貨與ETF,轉向台股標的布局。
🔹 AI伺服器相關股:做空機構揭露問題能迅速引發市場恐慌,特別影響高估值AI伺服器相關股票,造成波動。
🔹 AI/能源股:部分AI與能源相關中小型股已處於高估值,本夢比階段,若有空頭報告可能引發軋空。
🔹 Palantir:主持人提到 *Palantir* 可能受到 *Citron* 放空影響。
🔹 指數/短線處置股:主持人將長期持有的指數變現,開始佈局短線處置股,接熱門股急跌後的反彈。
🔹 處置股:若是處置股,期望幾天內能反彈至區間上緣;若持續破新低,則避免進場。
🔹 台股熱門股:許多熱門股創新高後出現急跌,主持人視為初步警訊。
單集重點
---------------------------------------------------------------------------------
10:33:台股熱門股創高後跳樓
市場新聞:主持人提到台股許多熱門股創新高後出現急跌,視為初步警訊。
10:52:處置股操作建議
股票操作:若是處置股,期望幾天內能反彈至區間上緣;若持續破新低,則避免進場。
11:08:指數變現與短線個股布局
股票操作:主持人提到將長期持有的指數變現,開始佈局短線處置股,主要是接熱門股急跌後的反彈機會。
11:33:市場氛圍與放空事件
市場新聞:主持人提到市場腥風血雨氛圍,並指出 *Palantir* 可能受到 *Citron* 放空影響。
11:54:AI、能源股估值與空頭報告
市場新聞:主持人提到部分AI與能源相關中小型股已經處於高估值(本夢比),若有空頭報告混入不實資訊,可能引發軋空行情。
12:31:做空機構影響市場氛圍
市場新聞:做空機構揭露問題能迅速引發市場恐慌,特別影響高估值AI伺服器相關股票,造成台股隔日大幅波動。
12:47:部位切換與台股布局
股票操作:主持人提到在高估值AI股回檔後,減碼日本東證期貨與相關ETF,轉向台股標的進行初步布局。
13:16:市場回檔心態
操作反思:主持人對回檔持正向心態,認為短期內仍有小幅反彈,但若後續無法再上攻,可能面臨重大下跌風險。
13:44:市場過熱與閱讀投資大師觀點
市場新聞:市場過熱時適合重新學習投資大師的觀點,主持人提到重讀巴菲特股東信與Howard Marks的投資備忘錄。
14:37:原物料漲價與AI server需求
市場新聞:主持人指出銅箔、T glass、Q部、HDI等材料因AI server需求帶動漲價,但部分無關產品如手機板、低層板也跟著炒作,提醒有假漲行情。
15:56:假題材可能轉真
市場新聞:主持人提醒部分公司雖未真正受惠,但可能因產能外溢而由假題材變成真題材,不宜過早否定。
16:34:避免亂空與心態建議
操作反思:主持人提醒投資人在題材股全面上漲時避免隨意做空,並強調要認清自身能力與耐心,避免FOMO與錯誤操作。
17:12:價值與價格的投資觀
市場新聞:主持人引用Howard Marks觀點,強調區分價值(投資所得)與價格(付出成本),提醒投資人需衡量兩者差距。
17:55:生活物品與轉售價值
市場新聞:主持人舉例球鞋轉售市場,指出部分生活用品(如Nike球鞋)在二級市場有高額轉售價值,強調需求與稀缺性影響價格。
18:14:收藏品價格與泡沫
市場新聞:主持人提到收藏品(如獵人卡片、Hello Kitty 娃娃)曾因市場狂熱被炒高價格,隨後價格崩跌,說明市場狂喜與價值判斷落差。
19:08:小規模投資案例
操作原因:主持人以投資店面(如甜點店、運動伸展店)為例,說明應觀察客單價、客流量、營收與成本結構,來合理估算價值。
20:44:股票市場估值複雜性
市場新聞:主持人將股票市場作為第三階段投資,指出上市公司業務複雜,需區分軟體、硬體與數據費用等,評價難度高。
21:05:估值比較方法
股票操作:主持人建議透過歷史本益比與同業比較來評估公司價值,判斷現價是便宜還是昂貴。
21:49:高估值與投資報酬
操作反思:主持人反思買進高估值股票的含義:未來報酬率較低,但不等於失敗,重點在於理解估值與報酬的關聯。
22:28:持續投入策略
股票操作:主持人提醒難以精準抓到股價底部,建議採取持續投入的長期投資策略,而非嘗試抄底。
22:59:高估買進的報酬差異
操作反思:主持人進一步說明:即使在高點買進,若標的長期向上,仍可獲利,但報酬率可能僅為5-6%,低於理想的8%。
23:47:投資邏輯:避免購買垃圾標的
操作反思:主持人強調投資邏輯在於避免購買垃圾標的,即使短期可能因債務重整翻身。他偏好投資未來有實際應用可能性的產品,而非『垃圾裡淘金』。
24:46:投資心態:喜歡的標的要直接買
股票操作:主持人建議投資者對於自己喜歡且研究過的標的要直接買入,不用害怕買貴,只要避免買錯。強調『買錯比買貴更糟』。
25:09:持續投資與現金流觀念
操作原因:主持人解釋帶狀投入不代表只有富人才做得到。薪水與股息都能形成現金流,投資應以百分比而非絕對數字來看待。
25:38:大逃殺與市場修正機會
市場新聞:主持人認為市場的大修正(大逃殺)是機會,不僅因為當下未使用槓桿,更因為這提供良好進場時機。
25:59:技術面與避險標的
提及標的:主持人提到 245x 與 3596 發哥在股災時表現抗跌,被視為避險標的。但市場回穩後資金會轉向其他標的。
27:23:基本面與時間差
操作原因:主持人強調即使股價暫時不佳,若公司基本面持續改善(營收、毛利、EPS),只是時間未到,終會反映價值。
27:50:操作案例:元太電子紙
股票操作:主持人回顧過去操作 *元太* 的案例。雖然多年未漲,但基本面與趨勢支撐,最終爆發,只是難以掌握啟動時間。強調長期持有的價值等待。
29:08:價值投資與市場選擇
市場新聞:主持人提到不同投資人偏好不同產業(巴菲特喜歡銀行、食品、保險,自己則可投資科技股)。市場很大,每個人應專注熟悉的領域,判斷股價區間與估值高低,強調價值與價格差異。即使在高估值買入,只要標的是對的、長期成長,回頭看仍可能便宜。
30:36:股市獲利轉房市的考量
股票操作:聽眾提問:是否應趁股市高點將股票獲利,轉入房地產避免風險,但擔心失去低成本優勢與重建部位困難。主持人建議若有房產需求可直接轉換,因為資源有限,將股票資產轉換為房地產資產是合理的長期配置。
32:34:肖南資本募資問題
市場新聞:主持人回覆聽眾關於肖南資本是否接受小資本投資:目前不會對外募資,以避免被誤解為圈散戶錢。強調公司已有足夠資源,雖未排除未來可能上市櫃,但目前完全沒有打算。
39:48:美股研究方式
市場新聞:聽眾詢問如何快速了解美股公司。提到美股雖然不像台股有大量券商報告,但仍然有cover可以取得。
40:17:Earnings Call作為資訊來源
操作原因:主持人強調earnings call是美股研究的重要來源。建議先看QA部分,透過分析師提問快速掌握重點,再決定是否深入閱讀公司回答。
40:17:AI輔助投資研究
市場新聞:主持人提到AI工具能幫助投資研究,能將複雜的財報或公司內容簡化解釋,提升學習與分析效率。
42:22:蕭南資本與媒體訪問影響
市場新聞:主持人提到蕭南資本安排的媒體訪問,記者會引用他在QA或Podcast節目的發言進行提問,代表其市場影響力增加,言論開始被放大檢視。
43:03:PDF募資垃圾評論
市場新聞:主持人談及市場上出現質量低劣的PDF募資企劃,認為這些內容缺乏專業性,並以垃圾形容,顯示創投募資市場品質參差。
43:22:創作者募資與身分限制
操作反思:主持人反思個人與公司身分不同時,對市場評論必須有所區隔,不能隨意批評,以免影響公司形象。
43:52:言論對公司投資的影響
操作反思:主持人檢討過往直言不諱的習慣,認為未來在Podcast中不能再隨意評論公共議題,因為可能影響蕭南資本的投資與聲譽。
44:21:節目與投資身份衝突
操作反思:主持人質疑未來Podcast內容是否會與投資身份產生衝突,反思節目定位與投資事業的平衡。
44:21:Tesla垃圾車留言
提及標的:聽眾留言提及Tesla垃圾車,雖然內容較零散,但代表Tesla仍是市場熱點話題,被用來留言互動。
44:48:投資型保險與資產管理
操作原因:聽眾抱怨父母強制繳納投資型保險,導致薪資40%以上被卡住,主持人建議不要完全聽父母意見,應自己做資產管理。
45:12:父母理財限制的反思
操作反思:主持人反思父母在理財方面未必專業,建議成年人應獨立處理資產,不應被父母錯誤的投資方式綁住。
46:11:停止錯誤資金分配
股票操作:主持人強調若父母的投資方式錯誤,就應及時停止資金投入,避免繼續浪費資源。
48:11:投資績效與市場回顧
市場新聞:主持人回顧年度操作:台股年初未停利導致崩盤時缺乏資金投入,錯失近期好題材。美股買入Q2前表現不佳,部分公司財報失利單日大跌30%。強調操作上有需改進之處。
48:34:持股與標的看法
提及標的:聽眾詢問主持人對 *Confluent (CFLT)*、*Accenture (ACN)*、*Marvell (MRVL)*、*NVIDIA (NVDA)* 是否繼續持有的看法。
49:15:個股操作與調整
股票操作:主持人說明:持有 *CFLT*;*ACN* 已賣出,視為過渡性標的;*MRVL* 過去常操作但近期無亮點,已幾乎清倉;晶片股主要留 *NVIDIA* 與 *Broadcom*。
49:54:短線與調整策略
操作反思:主持人強調 *NVIDIA* 僅短線操作,後續未持續布局,並對晶片股進行持股調整。反思操作定位為短期策略,而非長期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