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esla/NVIDIA:留言中提及美軍與 *Tesla*、*NVIDIA* 秘密合作開發次世代軍用AI偵察仿生人,並以台灣作為測試場域。
🔹 Apple/TSMC供應鏈:主持人提到川普關稅政策已從「by country」轉為「by company」,如 *Apple* 因宣稱在美國設廠而被豁免。供應鏈如 *TSMC* 等台廠投資額可能被重複計算,影響台灣供應鏈。
🔹 Celestica:主持人回顧操作 *Celestica* 經驗:財報前後股價下跌令其提前出場,雖然基本面良好,後續漲到200美元卻錯失漲幅。提醒避免擁擠股財報前後的加碼或槓桿操作。
🔹 Cradle:主持人提到 *cradle* 屬於擁擠標的,長線看好,但短線容易出現劇烈修正甚至暴跌。操作上需特別小心短線被洗出。
🔹 Coherent:主持人認為 *Coherent* 基本面無虞,但因機構資金集中,短期可能因為財報時擁擠度過高導致劇烈波動,建議小心。
🔹Cloudstrike:主持人提到 *cloudstrike* 公司,雖然基本面沒有問題,但因市場過度擁擠,財報公布常伴隨劇烈震盪(下跌 10-20% 後又迅速回升)。
🔹 Stella Labs/Cradle:潛在利空來自德州雪曼新擴產的六吋磷化銦產線,可能存在產能填不滿的風險。主持人並提到部分標的(如 *Stella Labs*、*Cradle*)投資人結構過度擁擠,增加短期波動與修正風險。
🔹 Coherent:*Coherent* 股價因財報與市場預期不符下跌20%。主持人觀察光通產業需求仍強,特別是800G收發器、1.6T產品與OCS,由 *Google* 驅動,並帶動 *Celestica*、台灣光盛等供應鏈。
🔹 Applied Materials:*Applied Materials* 下修第四季度營收與獲利,主因來自中國業務不確定性。中國在2023–2024曾大量採購設備,但目前支出放緩,預估Q4中國營收佔比降至29%。同時出口許可積壓影響出貨,導致市場悲觀反應,股價下跌。
🔹 顺达BBE:提及公司顺达BBE,有小作文宣傳其營業內容,疑似機翻英文稿流傳,顯示市場過熱訊號。
🔹 PCB材料(富侨、金居、台博):提及PCB材料相關公司 *富侨*、*金居*、*台博*,近期因銅箔代工費用上漲且供給短缺,形成強大動能,被市場比喻為『海運2.0』。
🔹 GB相關公司:主持人提到市場研究或內線消息可能提前知道公司業績,例如capex上修,以及GB在第二季度的ramp up,推測相關公司營收與財報會向好。
🔹 光通訊:主持人提到光通訊產業出現異動,挪威資金開始流入,代表外資進場布局。
🔹 軍工股:主持人提到軍工股,指出Anduril的CEO訪台,帶出軍工股相關消息。
單集重點
---------------------------------------------------------------------------------
05:43:軍工股消息
市場新聞:主持人提到軍工股,指出andurill的CEO訪台,帶出軍工股相關消息。
05:55:光通訊資金流入
市場新聞:主持人提到光通訊產業出現異動,挪威資金開始流入,代表外資進場布局。
06:09:市場消息與研究來源
市場新聞:主持人提到市場研究或內線消息可能提前知道公司業績,例如提及capex上修,以及GB在第二季度的ramp up,推測相關公司營收與財報會向好。
07:01:QA中隱藏的市場內容
市場新聞:主持人說明在QA環節中常透露無法公開的市場資訊,例如公司產能與投片狀況,表示部分資訊來自灰色來源或內部交流。
07:33:資訊來源與研究方式
操作原因:主持人反思研究方式,強調除了年報與公開法說會外,也會透過小型場合或內部人士獲取市場資訊,這些資訊不一定會公開。
08:42:向研究員與主力打聽消息
操作原因:主持人說明現在更常直接向研究員或主力詢問公司近況與投資邏輯,獲得公開資訊外無法得知的消息。
09:13:資金規模影響操作方式
股票操作:主持人指出資金規模改變操作方式,小資金可以操作動能股,但資金變大後限制更多,無法再操作相同策略。
10:58:市場白熱化與類股表現
市場新聞:主持人提到近期市場進入白熱化,軍工類股與PCB板材持續活躍,自己也有小量操作,但未持有到最後。
11:28:市場熱度與台股氛圍
市場新聞:主持人指出101外牆廣告被用來宣傳標的,價格便宜導致更多人模仿,顯示市場熱度進入白熱化階段。
11:28:富侨、金居、台博相關PCB材料
提及標的:提及PCB材料相關公司 *富侨*、*金居*、*台博*,近期因銅箔代工費用上漲且供給短缺,形成強大動能,被市場比喻為『海運2.0』。
11:28:市場進入白熱化
市場新聞:主持人指出市場進入白熱化階段,社群出現吹捧與嘲諷巴菲特的氛圍,代表需要提高警覺。
11:28:觀察市場反轉徵兆
股票操作:主持人建議將熱門標的列入觀察清單,若高開後急跌並伴隨大量,可能是反轉徵兆。
11:28:技術指標鈍化與壓力測試
操作反思:主持人提醒技術指標鈍化不代表一定反轉,市場瘋狂可能持續,需等待更多連續事件確認。
16:07:短線交易心態
操作反思:主持人分享短線交易需隨時應對突發情況,雖增加摩擦成本但屬必要。
16:07:川普與普丁會面
市場新聞:川普與普丁會面雖未有明確條件,但主持人認為可能有助於解決烏俄衝突,影響全球市場氣氛。
16:32:川普關稅言論
市場新聞:川普揚言對台灣半導體課徵200%-300%關稅,主持人認為數字過高且具喊話成分,實際上如台積電可能因在美設廠而獲豁免,但成熟製程公司可能受影響。
17:32:川普關稅政策影響與供應鏈
市場新聞:主持人提到川普關稅政策已從「by country」轉為「by company」,如 *Apple* 因宣稱在美國設廠而被豁免。供應鏈如 *TSMC* 等台廠的投資額可能被重複計算。此舉影響台灣供應鏈,但部分終端產品若被川普認證,仍有可能獲得豁免。
18:51:Applied Materials財報下修
市場新聞:*Applied Materials* 下修第四季度營收與獲利,主因來自中國業務不確定性。中國在2023–2024曾大量採購設備,但目前支出放緩,預估Q4中國營收佔比降至29%。同時出口許可積壓影響出貨,導致市場悲觀反應,股價下跌。
20:13:半導體設備市場競爭格局
市場新聞:主持人分析先進製程設備市場由原本三家大廠縮減至兩家以下,競爭減少導致資本支出放緩。未來客戶下單節奏可能更不確定,造成設備需求波動。此趨勢影響整體半導體供應鏈,市場反應股價大跌屬合理。
20:42:光通訊產業觀察
市場新聞:*Coherent* 股價因財報與市場預期不符下跌20%。主持人觀察光通產業需求仍強,特別是800G收發器、1.6T產品與OCS(光學電路交換機),市場由 *Google* 驅動,並帶動 *Celestica*、台灣光盛等供應鏈。單一客戶需求足以支撐多家小型公司。
22:18:光通訊潛在利空與資金擁擠交易
市場新聞:潛在利空來自德州雪曼新擴產的六吋磷化銦產線,可能存在產能填不滿的風險。主持人並提到部分標的(如 *Stella Labs*、*Cradle*)投資人結構過度擁擠,與過去美股軟體小票炒作情境類似,增加短期波動與修正風險。
23:08:Oss strike 財報波動與擁擠度
提及標的:主持人提到 *cloude strike* 公司,雖然基本面沒有問題,但因市場過度擁擠,財報公布常伴隨劇烈震盪(下跌 10-20% 後又迅速回升)。這類標的短期波動難以預測,財報前後像「擲硬幣」。
23:38:Cohereum 財報風險與擁擠度
操作原因:主持人認為 *cohereum* 基本面無虞,但因機構資金集中,短期可能因為財報時擁擠度過高導致劇烈波動。建議小心這類熱門標的,避免在 earnings 前後加碼或上槓桿。
24:08:Cradle 與擁擠標的操作風險
股票操作:主持人提到 *cradle* 屬於擁擠標的,許多 hedge fund 和區域資金高度關注。長線看好,但短線容易出現劇烈修正甚至暴跌。操作上需特別小心短線被洗出。
24:38:Celestica 過往財報震盪經驗
操作反思:主持人回顧操作 *Celestica* 經驗:財報前後股價下跌令其提前出場,雖然基本面良好,後續漲到 200 美元卻錯失漲幅。反思為避免擁擠股財報前後的加碼或槓桿操作,以降低被洗出的風險。
25:37:市場擁擠效應與財報影響
市場新聞:主持人觀察到近期財報並未不佳,但因市場擁擠效應,導致股價漲幅不如預期甚至出現大跌,提醒投資人對市場狀態保持警覺。
26:41:五檔掛單與外資買盤觀察
股票操作:主持人解釋五檔掛單觀察方式:部分大單掛牆為吸引散戶丟單,實際上可能是製造買氣並伺機出貨。需透過左側買單補量與後續牆單撤單判斷真偽。外資突然買進不一定可信,需判斷真假外資動作。
29:32:外資分點與城市單操作
市場新聞:主持人解釋城市單掛在外資分點,如摩根士丹利、高盛等,買賣頻繁可能只是造勢行為,不代表收籌或出貨。
30:15:如何判斷造市商方向
股票操作:透過掛單觀察:若掛單立即成交,代表造市商在拋貨;若掛單後反向價格被吃掉,則代表造市商或量化交易在搶單,可利用其推動行情。
30:44:利用量化與造市商推動
股票操作:可利用造市商或量化交易的搶單行為,透過閃電下單或試探掛單,收集籌碼再反向拋回,達到吃豆腐(套利)的效果,但需觀察盤中狀態。
31:22:盤中觀察的重要性
操作反思:主持人提醒操作需盤中實測,透過實際掛單、測試市場反應,才能獲得經驗與心得,而非僅靠理論推測。
35:28:本金不足與累積
市場新聞:主持人提到許多人面臨本金不足的問題,建議應專注於盡快累積本金,並強調長期回顧時會發現已有進步,不必急躁。
40:18:數字敏感度與投資
市場新聞:主持人回覆聽眾,認為數字敏感度不高並不代表不能投資,若僅靠財報數字就能保證獲利,AI早已能取代。強調投資並非僅依靠數字,而是更全面的判斷與經驗。
41:19:投資的想像力與未來需求判斷
操作原因:主持人強調投資的核心是『想像力』,只要能預期未來會有更多人或商家使用,就有買進的理由。三表數字或財報變化反而不是首要考量。
41:36:數據在投資決策中的角色
操作原因:財報數據僅是輔助,投資決策主要依靠對未來需求的想像與判斷,而非短期數字波動。
46:19:各國資金投入美國市場
市場新聞:主持人回覆指出建廠概念股已經大幅上漲,目前處於高位,潛在投資機會有限。
46:55:Infrastructure 公司與美國設廠趨勢
市場新聞:主持人提到基礎建設相關公司已經有不錯表現,美國設廠的議題早已反映許久。泰國市場也在關注美國設廠的發展,未來可能還有新進參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