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小小多山的夏慕尼,是喜愛戶外活動咖的天堂,是我心目中的朝聖之地,小小的城鎮聚集了世界各國的人,多數來這裡的人是為能在美麗的風景下享受戶外運動。在這小鎮上最時髦的穿著是運動服裝,穿著輕便的野跑裝在山徑上奔跑、背著大背包走在雪地、有人攀附在岩壁上、騎著MTB奮力在山徑上奔馳,在這裡是一種流行,就算是穿著背心赤腳走在街上也不奇怪,對我來說好像回到另一個「家」,反倒是穿著太正式會顯得格格不入。
TMB最美的風景是人
每個人走在同樣的山徑上,看著一樣的景色,同一座山頭、湖泊、雲彩,但唯一不同的是人,來這裡渡假的多數是歐洲人(亞洲人極少數)。歐洲人很愛聊天,山屋可以說是在山徑唯一的正式休息點,外面一定會有露營餐桌,大家不分你我坐在一起就是聊你是哪裡人、今天走了哪裡、看到了什麼、下一站要去哪、遇到了什麼有趣的經歷...
剛開始我也是習慣拿出手機來滑滑,後來因為很少看到有人在滑手機,加上收訊也不好,當我不低頭看手機時,開始有人會主動問我是哪裡人,我也慢慢加入大家的討論話題裡,漸漸地每到山屋第一件事是回覆同伴說我到哪裡了,之後就是跟旁邊的山友們開始用菜英文聊天,漸漸地我很快就融入這個「大家庭」,有中國人、韓國人、香港人、蘇格蘭人、以色列人、希臘人、澳洲人...遇到熟面孔就說又遇見你了,不熟的人就重新哈拉,大家也會互相告知對方哪裡有水、哪裡有廁所、一瓶氣泡水多少錢、山屋賣的什麼好吃....
第二天行程因為遇到壞天氣,弄丟了我的大圓盤帽,一個中國女生借給我一頂棒球帽 ; 有一間山屋沒提供衛生紙,我一時間找不到衛生紙,旁邊熟面孔的韓國大姐拿了一疊給我 ; 有一晚山屋不能洗澡,一位熟面孔的韓國大叔主動拿了一個洗澡巾給我,說用完就可以丟掉。
在山屋吃早餐跟晚餐也是大合桌,特別是晚餐,有些山屋因為住宿人數多供餐速度慢,有兩晚的晚餐等到晚上8點才吃完,等待之間就是聊天,也因為這樣聊天也認識了一些朋友約好下次去拜訪他們。

在Walter Bonatti山屋晚餐時
有兩位長期在德國工作的中國女生,跟其中一位聊到對台灣的看法,她自己也說希望台灣能獨立不要被中共統治,我反問她還會想回中國嗎?她的回答是「不想」。另一位更是早就在德國置產媽媽也跟她住在德國。還有一對香港夫妻跟我們同住兩晚山屋,也對我說到台灣要加油不要跟香港一樣被中國統治。
其中我個人覺得法國人比較好相處,有一對法國夫妻在白朗湖山屋跟我聊一整個下午,他們2年前已經走過TMB,這是他們第二次來重點旅遊,聊他們孫女、他們的菜園、聊工作 ; 另外在瑞士有兩個姐妹是法國人,我們在等候晚餐時聊她們的學校,走TMB的路上看了什麼,他們的父親還曾經去過墾丁潛水、去過嘉明湖,知道TSMC(台積電)是世界第一,中國一直武力恐嚇台灣。

跟我聊很多的法國夫妻
跳出舒適圈看見更美的風景
來都來了就敞開自己,你會驚喜地發現,沿途最動人的風景不只是群山,而是人與人之間真誠的交流與互動。在這條 TMB 的路上,我不僅被壯麗山巒環抱,更被一群來自世界各地的夥伴擁抱,心中因此留下另一幅難以忘懷的景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