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會跟大家分享我的「小臼齒蛀牙故事」,主要是分享給可能需要做嵌體、牙冠或顯微根管的人一些參考建議。
主要會告訴大家我的小臼齒蛀牙的過程,以及過程中的花費,給現在也在思考需不需要重新解決牙齒問題的人做為參考。
蛀牙緣由
因為小時候不乖乖刷牙,所以蛀了很多牙。後來在換牙的時候,新的小臼齒長出來的時候,卻被舊的乳牙卡到位置,導致我的小臼齒狀況就比較差。後來經年累月後可能又沒有好好刷牙,所以後來就蛀牙,一開始是透過一般的補牙來處理。第一次治療:一般根管 + 嵌體 (總花費約 2 萬)
可沒想到在某一天突然爆痛,痛到整晚睡不著的那種,後來隔天一早就衝去看牙科,然後就給牙科評估,牙科評估的時候會用金屬的工具敲敲看,為了確認是哪一顆有問題、有痛,那時候給牙醫師一敲,直接敲到我的靈魂深處,痛到不行。
總之後來那個牙醫師就跟我說這個情況可能要先掃個 3D 斷層影像 (需要自費,約 3000 元),再看是否需要「顯微根管」,醫師說要自費大約 2 萬左右 (看難度可能還會有不太一樣的價格差異),當下雖然牙齒痛到不行,但聽到這個金額還是讓我卻步,反正醫師就說可以給我回家想想看,就開了止痛藥給我就回去了。
當下還是覺得越想越貴,所以就去別家問問看,後來到了另一家就說一般的根管治療就可以了,那時候因為還是窮苦大學生,就決定不使用自費的顯微根管,走一般的治療路線。
後來做根管治療大概做了兩三次,又到了一個花錢錢的抉擇點,就是要考慮要做嵌體還是牙冠,簡單來說就是只做一塊東西保護 (嵌體) 還是做一個罩子把原有的牙齒保護住 (牙冠),那時候聽起來價差大概會差到一萬,嵌體大概 1-2 萬,牙冠 2-3 萬,然後再看不同的材質有所差異。
那時候牙醫師看起來覺得嵌體應該也算可以接受的,所以我最後就決定做嵌體就好。
- 第一次嵌體花費:2 萬左右。
- 看診總次數大約 5 次。

第一次治療兩年後的樣子
第二次治療:顯微根管 + 牙冠 (總花費約 4.5 萬)
大約又過了兩年,結果我本來做的嵌體就有點碎裂,基於一種又想起「被牙痛支配的恐懼」,所以我馬上預約另一家牙醫 (原本看得牙醫是在大學旁邊的,不過後來搬回家裡),來詢問該如何處置。
牙醫就先照了 X 光評估,後來說可能著一顆小臼齒比較尷尬,建議掃個 3D 斷層影像,自費 3000 元,不過可抵後續治療的費用。當下的我二話不說肯定是要掃的,掃完醫生看結果告訴我:
你這個頑強的小臼齒有第二根牙根喔,雖然現在看起來沒事,但代表之後還是有可能會發炎就會再痛,但因為這個難度比較高,比較彎曲,建議做「顯微根管」來處理會比較乾淨,避免日後需要一而再,再而三的處理。(需要拆到舊有的嵌體 or 牙冠,等於白做)
註:顯微根管其實就是搭配顯微鏡的根管治療。(牙醫師可以看得比較清楚)

兩根根管的樣子
- 牙齒 3D 斷層影像花費:3000 元 (可抵之後的其他治療花費,如嵌體、牙冠)
基於以上考量,後來我就覺得今天不痛就是明天痛,那還不如一次就做好,省去未來痛到不行的經驗又再次發生,或是嵌體及牙冠需要拆到重新做過的錢 (想說重做要再花個 2 萬,那其實跟顯微根管花的錢是一樣的,那也只能花了)
於是乎就開始了我的顯微根管及補牙之路,顯微根管大概會做 2-3 次,在還沒有做真的嵌體或牙冠之前,會先裝一個比較臨時的嵌體,在每次做完後先補一個回去。
整套治療流程大概是這樣的:
- 第一次看診:醫師評估,基本上沒有做太多事情,但可能要決定要不要做 3D 斷層掃描。
- 第二次看診:進行 3D 斷層掃描 (3000 元),掃描後就來問我要不要做顯微根管。我記得當時決定要做時候,就要先做一個假牙模型 (1000 元),為了之後要先做臨時牙冠的部分。
- 第三次看診:這次是約在第二次的隔天,因為是轉給另一個醫師進行顯微根管的評估,後來就決定要做。
- 第四次看診:顯微根管第一次,第一次看診印象中最久,因為要拆原本的牙齒部分還要根管,所以記得大概要 2 個小時。
- 第五、六次看診:顯微根管持續進行,每次根管大約都間隔 1 個月的時間。
- 第七次看診:確認顯微根管 OK,準備做後續嵌體或牙冠的治療。
- 第八次看診:嵌體及牙冠第一次評估,後來覺得原本的真牙比較小,決定做牙冠。
- 第九次看診:把我的牙齒修型至可裝牙冠的程度。
- 第十、十一次看診:本來第十次就可以把牙冠裝上去,但因為模型沒有做好,所以又修了一次。
我的這家牙醫收比較大筆的錢都是頭尾收,比如說顯微根管要 2 萬,就是在進行療程的第一次和最後一次各收一半,看診的時間也會間隔挺遠的,所以如果是手頭比較緊的人或許也可相對不用那麼擔心,我第一次看牙醫是 9 月,等到最後一次完成已經是隔年 3 月,雖然總共花了大約 4.5 萬,但時間拉的挺長的。
- 顯微根管自費價格:2 萬
- 3D 斷層掃描 + 假牙模型 + 牙冠自費價格:2.5 萬
- 看診總次數約 10 次

根管被填起來的樣子
結論與建議
就牙醫師跟我說的,通常蛀牙蛀小臼齒可能都會比較麻煩,因為小臼齒的牙根可能是 1-4 根,每個人可能都不一樣,而且如果牙根是彎彎曲曲的 (就像我的一樣),一般根管就比較有可能會清不乾淨 (雖然他們說即便是顯微根管還是有可能有清不乾淨的風險)。
而且如果可以預見未來,早知道當初就先做一個比較澈底的檢查,或許在最一開始就用顯微根管,這樣就能省 2 萬和後續又多花很多天去看牙醫的時間及精力。 (千金難買早知道)
如果你也符合小臼齒蛀牙、牙根走向彎曲及很多根,那我會建議就做顯微根管好好處理,因為不論是做嵌體還是牙冠,只要你的牙根又出狀況了,就是要打掉重做,那樣其實也不會比較划算。
整個療程時間其實也蠻長的,如果你是相對來說比較有經濟壓力的人,我覺得也不用太煩惱要一瞬間噴 4-5 萬。早治療早享受,當然還是預防勝過治療,大家請記得好好刷牙,省麻煩又省錢又省時間,好好刷牙真的很重要!祝福大家都能好好處理好自己的牙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