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金會」再現?川普的外交棋局與台灣的戰略啟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文/島國觀察室

導言

  2025 年 8 月 25 日,美國現任總統川普在白宮接見南韓新任總統李在明時,突然拋出「希望今年再次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會面」的言論 。這番話立即在國際間引發討論。對許多人來說,川普的外交風格一向戲劇化、出人意表,但背後往往有更深層的政治與戰略意圖。回顧 2018–2019 年三次「川金會」,雖然在全球掀起媒體轟動,卻未帶來實質的去核化或和平協議 。如今川普再度拋出相同議題,是否僅是政治表演?抑或是在國際大棋局中,另有深意?

raw-image

  本文將以「川普正在下什麼棋」為核心問題,先從國際面向分析其外交傳統與策略,再延伸至北韓軍援俄羅斯、中朝裂縫與美中對抗的脈絡,最後轉向台灣,檢視當大國外交高度政治化時,台灣應如何自處。

一、川普的外交劇場化傳統

  川普在 2018 年與 2019 年先後於新加坡、河內及板門店舉行的三場「川金會」,是近代美國外交史上最具戲劇性的時刻之一 。他與金正恩握手、跨越三八線的畫面,成為全球媒體的焦點。然而,這些會面留下的主要是影像與政治效應,而非實質的外交成果。

raw-image

  對川普而言,外交從來不是單純追求「結果」,而是「表演」與「品牌」的一部分。他強調「只有我能解決」的強人形象,將外交舞台化為競選秀的一環。如今以「現任總統」身分再提川金會,不僅是延續個人風格,更是為了凸顯與拜登/哈里斯政府截然不同的路線 。這種差異化,有助於川普在國內政治上製造聲量,對外則傳遞出「美國政策會因總統而劇烈變動」的訊息。

二、烏俄戰爭的「邊緣化」處理

  川普對烏俄戰爭的態度,一直以來都是曖昧而模糊的。他聲稱「能在 24 小時內結束戰爭」,卻始終未提出具體方案 。這種模糊並非無心,而是刻意的「戰略懸置」。川普的目標並非真正結束戰爭,而是將其控制在「不至於失控、也不會完全停火」的狀態。

raw-image

  這樣的戰爭態勢對美國最有利:俄羅斯因戰事持續而陷入消耗,歐洲安全壓力升高但仍須依賴美國,而華府則可將更多戰略資源轉向印太  。

三、北韓軍援俄羅斯與新的地緣關係

  2023 年以來,多方情報與報導揭露,北韓透過海運與鐵路大規模向俄羅斯提供砲彈、火箭與戰術飛彈,用於烏克蘭戰場  。這使北韓獲得了俄羅斯更積極的外交庇護與經濟補給,也讓平壤在國際上的孤立程度相對減輕 。

raw-image

  然而,這樣的「俄朝靠攏」卻讓北京陷入尷尬。中國長期以來是北韓最主要的支持者,但如今平壤與莫斯科建立起更緊密的軍事合作,北京對北韓的唯一控制力受到挑戰 。金正恩藉此在中俄之間「兩頭下注」,增加談判籌碼。對美國而言,這正是一個可趁之機:若能重啟與北韓的直接對話,不僅能削弱中國的影響,還能在戰略上將俄羅斯、北韓與中國的三角關係複雜化。

四、中朝裂縫與川普的「破局棋子」

  川普在李在明訪美期間突然提出「川金會再版」,實際上正是看準了中朝關係的不穩定。對北京而言,北韓既是緩衝國,也是「難以控制的盟友」。金正恩一旦有更多外交選項,中國的壓力就會增加 。

raw-image

  這裡,「川金會」不再是單純的無核化談判,而是一枚「破局棋子」。川普藉此牽制中國,迫使北京在中美競爭中分心東北亞。若中國選擇強化對北韓的援助,則可能與俄羅斯形成更緊密的軍事供應鏈 ;若中國選擇觀望,則可能讓平壤利用「美國選項」增加自主性。無論如何,美國都握有議題主導權。

五、圍堵中國:川普的戰略核心

  正如明居正教授所言,川普外交的核心從來不在烏俄戰爭,而是集中於「圍堵中國」 。烏俄戰爭只是「邊緣戰場」,北韓則是「戰術棋子」,中國才是「戰略核心」。

raw-image

  川普的做法是營造「不確定性」:不急於結束戰爭,也不急於解決核武問題,而是讓美國保持「開關控制權」。對俄羅斯,他握有制裁與談判的開關;對北韓,他握有「會談或孤立」的開關;對中國,他要製造「周邊國家無一能完全信賴北京」的局面。這樣的多層次操作,使美國始終是局勢中不可或缺的定錨者,而中國則被迫在不穩定中分散資源 。

六、南韓與東北亞盟友的困境

  李在明作為南韓新任總統,首度訪美的目標原本是強化美韓同盟、爭取更多安全與經濟合作。然而,川普一句「我想再見金正恩」,立即搶走全部媒體焦點,讓首爾陷入尷尬 。

raw-image

  這也突顯了東北亞盟友的困境:日本、南韓都希望美國政策具有一致性,但川普的「個人化外交」卻讓整個安全架構變得更加難以預測 。盟友們雖然仍需依賴華府,卻也開始懷疑美國的長期承諾是否穩固。這種「制度化不足、戲劇化過度」的外交風格,正是川普時代東亞安全的最大不確定性。

七、台灣的觀察與啟示

  對台灣而言,川普的操作帶來兩個重要啟示。第一,美國外交可能因領導人性格而劇烈搖擺。如果美國對北韓政策能在制裁與對話之間迅速轉換,那麼美國對台政策是否也可能因政治操作而出現意外轉折?這提醒台灣,不能僅依賴美國的口頭承諾,而必須強化自主防衛 。

raw-image

  第二,台灣應從「棋子」轉為「棋手」。川普將北韓當作「破局棋子」,同樣的邏輯也可能套用在台灣身上。唯有強化後備制度、民防演練與科技自主,才能避免成為大國政治秀中的犧牲品 。台灣需要的不只是「被保護的角色」,而是能夠在區域安全格局中扮演主動的參與者。

八、結論:川普的棋與台灣的局

  川普正在下的棋,不是為了結束戰爭,而是為了維持一種「可控的不確定」。烏俄戰爭被邊緣化、北韓成為破局棋子,而中國是被鎖定的核心對手。在這盤棋裡,美國掌握火力開關,盟友被迫隨之調整。

  對台灣而言,這是一個警訊。當大國外交日益政治化、個人化,任何承諾都可能因領導人思維而瞬間改變。台灣不能將命運寄託於大國善意,而必須在不確定中建立自己的確定——透過國防改革、社會韌性與國際連結,確保即使棋局動盪,也能在其中存活。


參考資料

  1. Reuters. (2025, August 25). Trump says he wants meeting with North Korea’s Kim as Lee visits White House. Reuters.
  2. Financial Times. (2025, August 25). FirstFT: Trump floats another summit with Kim Jong Un as he meets South Korea’s president. FT.
  3. Times of India. (2025, August 25). Trump: Putin won’t meet Zelenskyy as he ‘does not like him’; eyes Kim Jong Un meeting. Times of India.
  4. Cha, V. D., & Katz, A. (2023). The Future of US–North Korea Relations: Stalled Denuclearization and Policy Options.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Report.
  5. Snyder, S. (2022). South Korea at the Crossroads: Autonomy and Alliance in an Era of Rival Power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6. 明居正. (2023). 國際大局與台灣的未來. 台北:遠見天下文化。
  7. BBC News. (2024, November 3). North Korea sends artillery shells to Russia, US says. BBC.
  8. Washington Post. (2024, October 12). North Korea supplying Russia with weapons for Ukraine war, White House says. Washington Post.
  9. Smith, S. (2023). North Korea and Russia: An Emerging Military Axis.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CSIS).
  10. Shambaugh, D. (2024). China and North Korea: Strategic Uncertainty in the Xi-Kim Era. Brookings Institution Report.
  11. Haass, R. (2020). The World: A Brief Introduction. Penguin Press.
  12. Brands, H. (2023). The Twilight Struggle: What the Cold War Teaches Us about Great-Power Rivalry Today. Yale University Press.
  13. Global Taiwan Institute. (2023). Taiwan’s Defense Transformation: Civil Defense and Resilience in a New Era. GTI Report.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島國觀察室
6會員
43內容數
島國觀察室風格守則: 我是《島國觀察室》專欄作者,專注於軍事、國防與國際政治的深度評論。專注軍事、國防與國際政治的深度評論,結合理性分析與歷史比較,提供具戰略視野與預測性的觀點。
島國觀察室的其他內容
2025/08/25
2025年8月,哥倫比亞警方1架黑鷹直升機在反毒行動中遭FPV無人機擊落,造成12名人員殉職。這起事件揭示低成本無人機已足以對高價值空中平台構成致命威脅。本文將透過案例解析,探討FPV的運用模式、成本效益、對國軍編制的適配性,以及其作為不對稱戰力的發展潛力。
Thumbnail
2025/08/25
2025年8月,哥倫比亞警方1架黑鷹直升機在反毒行動中遭FPV無人機擊落,造成12名人員殉職。這起事件揭示低成本無人機已足以對高價值空中平台構成致命威脅。本文將透過案例解析,探討FPV的運用模式、成本效益、對國軍編制的適配性,以及其作為不對稱戰力的發展潛力。
Thumbnail
2025/08/23
烏俄戰爭第三年,全球逐漸陷入「未定型的新冷戰」。美國政策搖擺削弱領導力,歐洲安全依賴暴露脆弱,俄羅斯以耐力支撐戰事,中國則沉默醞釀布局。多極但不穩定的局勢已浮現,台灣因缺乏戰略縱深與經濟過度依賴,更顯急迫改革。
Thumbnail
2025/08/23
烏俄戰爭第三年,全球逐漸陷入「未定型的新冷戰」。美國政策搖擺削弱領導力,歐洲安全依賴暴露脆弱,俄羅斯以耐力支撐戰事,中國則沉默醞釀布局。多極但不穩定的局勢已浮現,台灣因缺乏戰略縱深與經濟過度依賴,更顯急迫改革。
Thumbnail
2025/08/19
烏俄戰爭陷入僵局,和平遙遙無期。普丁以拖累戰略,讓衝突逐步「中東化」──無解、長期、消耗。這不僅是歐洲的難題,也正投射到東亞的安全格局。
Thumbnail
2025/08/19
烏俄戰爭陷入僵局,和平遙遙無期。普丁以拖累戰略,讓衝突逐步「中東化」──無解、長期、消耗。這不僅是歐洲的難題,也正投射到東亞的安全格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時事) 美國川普:台灣要美軍保護,就要付保護費 以下,都只是我個人的見解想法 總之,我看到這個新聞,真的只有唯一想法: 幹!為什麼不早說啦! 要是美國政府那邊,高層有人早點這樣明說,事情真的就會簡單許多了!!!!!! 至少,咱們台灣這邊,就不必一直在:美
Thumbnail
時事) 美國川普:台灣要美軍保護,就要付保護費 以下,都只是我個人的見解想法 總之,我看到這個新聞,真的只有唯一想法: 幹!為什麼不早說啦! 要是美國政府那邊,高層有人早點這樣明說,事情真的就會簡單許多了!!!!!! 至少,咱們台灣這邊,就不必一直在:美
Thumbnail
劍賢思齊4 國高中的教官是否要請回來協助訓練後備兵役?與後勤單位?(該篇文章藏投資彩蛋),現在距離美國大選越來越近了,現在也兵臨到兩位總統候選人持續辯論的時刻了。在執政者的優勢之下,不可能讓股市跌一大跤,頂多就是盤整休息或小幅度的放空。但是川普卻不一樣,他不是典型的政治人物,我在閱讀他的書籍與前
Thumbnail
劍賢思齊4 國高中的教官是否要請回來協助訓練後備兵役?與後勤單位?(該篇文章藏投資彩蛋),現在距離美國大選越來越近了,現在也兵臨到兩位總統候選人持續辯論的時刻了。在執政者的優勢之下,不可能讓股市跌一大跤,頂多就是盤整休息或小幅度的放空。但是川普卻不一樣,他不是典型的政治人物,我在閱讀他的書籍與前
Thumbnail
美大法官作出總統豁免權解釋。川普挺拜登續選,民主黨帶風向換賀錦麗。媒體帶風向看壞川普當選美國經濟。 BJ:這場景台灣人應該似曾相識,支持對手中最弱的一個以贏得選舉,永遠是最佳戰略。天佑人類。 --- 中菲對話,緩解南海情勢。 BJ:天佑人類。 我現在已經可以掌握操作週期了,接下來換金正恩發
Thumbnail
美大法官作出總統豁免權解釋。川普挺拜登續選,民主黨帶風向換賀錦麗。媒體帶風向看壞川普當選美國經濟。 BJ:這場景台灣人應該似曾相識,支持對手中最弱的一個以贏得選舉,永遠是最佳戰略。天佑人類。 --- 中菲對話,緩解南海情勢。 BJ:天佑人類。 我現在已經可以掌握操作週期了,接下來換金正恩發
Thumbnail
川普領先拉大,民主黨金主開炮喚拜登,普丁希望拜登當選,共和黨改攻賀錦麗。 英國大選,在野工黨預料將成兩百年來最大黨,蘇納克將下台。 BJ:要我是川普,巴不得拜登繼續選下去。 不過分享一個案例,2020前太平洋某島曾經有一場總統選舉,當時現任總統的支持度也是低,黨內有更強的候選人步步進逼,一些大
Thumbnail
川普領先拉大,民主黨金主開炮喚拜登,普丁希望拜登當選,共和黨改攻賀錦麗。 英國大選,在野工黨預料將成兩百年來最大黨,蘇納克將下台。 BJ:要我是川普,巴不得拜登繼續選下去。 不過分享一個案例,2020前太平洋某島曾經有一場總統選舉,當時現任總統的支持度也是低,黨內有更強的候選人步步進逼,一些大
Thumbnail
2024/6/6 「終局」(endgame)思考是戰略規劃的重要項目。近年隨著美中競爭的白熱化以及美國黨爭的膠著,看似高度共識的對華競爭,何謂勝?如何勝?也成為美方政學界辯論的焦點。共和黨「勝利」派相信冷戰應當複製。蘇聯就是在經濟崩潰中退卻,中共不會例外。至於脫勾,雖使西方痛苦,但北京損失想必更大。
Thumbnail
2024/6/6 「終局」(endgame)思考是戰略規劃的重要項目。近年隨著美中競爭的白熱化以及美國黨爭的膠著,看似高度共識的對華競爭,何謂勝?如何勝?也成為美方政學界辯論的焦點。共和黨「勝利」派相信冷戰應當複製。蘇聯就是在經濟崩潰中退卻,中共不會例外。至於脫勾,雖使西方痛苦,但北京損失想必更大。
Thumbnail
習近平跟美國失敗的關係策略,現在已經是個遙遠的記憶。他於二○一三年提出這個宏圖大略時相對只是個新手領導人,初任共產黨總書記未滿一年,而如今,習近平已深信美國要往死裡打壓中國。先是歐巴馬的轉向亞洲政策,緊隨著是川普的貿易和科技戰,要和敵意如此之重的國家重新建構一段新關係
Thumbnail
習近平跟美國失敗的關係策略,現在已經是個遙遠的記憶。他於二○一三年提出這個宏圖大略時相對只是個新手領導人,初任共產黨總書記未滿一年,而如今,習近平已深信美國要往死裡打壓中國。先是歐巴馬的轉向亞洲政策,緊隨著是川普的貿易和科技戰,要和敵意如此之重的國家重新建構一段新關係
Thumbnail
最近有一件事需要處理,優先度高於對於這個系列的維持。除此之外,最近的國隋情勢也進入一個低潮期,在這個虛假的穩定中很少東西能寫。年中預計恢復連載。
Thumbnail
最近有一件事需要處理,優先度高於對於這個系列的維持。除此之外,最近的國隋情勢也進入一個低潮期,在這個虛假的穩定中很少東西能寫。年中預計恢復連載。
Thumbnail
2021/6/4 拜登「更深層、更廣泛、更精準、更有系統」的對華競爭,尤其表現在量力而為用於焦點。美國形勢天成的離岸地位,正好有助於進行重點的輪替。「再平衡」與「印太」完全是邏輯一脈相承。在地緣政治上就是抓大放小,需謀求與俄國改善關係。雖然拜登、布林肯等必須靦腆說是「追求對俄可預期、穩定的關係」?
Thumbnail
2021/6/4 拜登「更深層、更廣泛、更精準、更有系統」的對華競爭,尤其表現在量力而為用於焦點。美國形勢天成的離岸地位,正好有助於進行重點的輪替。「再平衡」與「印太」完全是邏輯一脈相承。在地緣政治上就是抓大放小,需謀求與俄國改善關係。雖然拜登、布林肯等必須靦腆說是「追求對俄可預期、穩定的關係」?
Thumbnail
從關心國際情勢的視角,川普相較賀錦麗,前者相對具有領導人特色與魅力。況且以現今全球政經角力而言,美國總統是誰的確會影響未來世界的發展。
Thumbnail
從關心國際情勢的視角,川普相較賀錦麗,前者相對具有領導人特色與魅力。況且以現今全球政經角力而言,美國總統是誰的確會影響未來世界的發展。
Thumbnail
2023/12/27 如果川普與聲稱願停火的普京明年雙勝選,川普實行美俄和解、停止援助烏克蘭、重新打擊伊朗、恢復對中斷鏈脫鉤,不知自由國際秩序號召力還剩幾何?基輔、華沙、布魯塞爾、倫敦、利雅德會否歸隊「川、普統一戰線」?如果臺北繼續由對陸強硬、親善川普的政府主導,試圖掙脫經濟困難的北京願意妥協多少?
Thumbnail
2023/12/27 如果川普與聲稱願停火的普京明年雙勝選,川普實行美俄和解、停止援助烏克蘭、重新打擊伊朗、恢復對中斷鏈脫鉤,不知自由國際秩序號召力還剩幾何?基輔、華沙、布魯塞爾、倫敦、利雅德會否歸隊「川、普統一戰線」?如果臺北繼續由對陸強硬、親善川普的政府主導,試圖掙脫經濟困難的北京願意妥協多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