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丁的拖累戰略?把烏克蘭問題「中東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文/島國觀察室


一、導言:白宮峰會的共識?

raw-image

  烏俄戰爭進入第三年,戰場局勢雖有消長,但始終無法突破僵局。近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召開高峰會,邀集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以及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芬蘭等歐洲主要國家領袖商討「和平方案」。這場會談引發外界高度關注,但會後的實際成果卻極為有限。

  歐洲堅持「必須停火才能談判」,川普卻主張「不停火也能談」,澤連斯基則強調「絕不接受割地」。看似團結的會議,實則將分歧放大。這正好呼應普丁的戰略意圖:將戰爭拖入無解的長期消耗,讓北約陷入戰略與政治的選擇性障礙,最終使烏克蘭徹底成為—歐洲的中東問題?

二、烏俄戰爭的可能走向:「僵局」才是目標

  俄羅斯可能在戰事發展中明白,不可能用「閃電戰」徹底讓烏克蘭妥協,也無法在短期內迫使西方屈服。於是,普丁選擇了另一條路:維持戰爭在「不決戰、不結束」的狀態。

raw-image
  • 對烏克蘭:持續攻擊基礎設施,使其經濟與民生困境加深,迫使其依賴西方。
  • 對歐洲:戰爭帶來能源成本、軍援壓力與難民問題,逐漸削弱民意支持。
  • 對美國:遠在大洋彼岸,雖然本土安全無虞,但每一次資金與軍援的辯論,都成為國內政治對立的新焦點。

  因此,普丁真正的勝利,不在於戰場上的大捷,而在於讓戰爭「無法結束」

raw-image

三、白宮會談:分歧全面浮現

  白宮高峰會的表面意義是「展現西方團結」,實際上卻把矛盾攤開。各國立場的分化非常清楚:

raw-image
  • 英國、法國、德國:普遍主張「停火是談判前提」,但對後續能否長期承諾軍援各有顧慮。英國立場相對強硬,法國則試圖保留與俄羅斯的對話空間,德國則希望避免衝突進一步升級。
  • 美國(川普政府):強調「不停火也能談」,並拋出「割地換和平」的模糊暗示,企圖以「交易式斡旋」彰顯自身影響力。
  • 東歐國家(波蘭、波羅的海三國):立場最為堅決,認為任何割地協議都是對俄羅斯的縱容。他們深知自己是下一個潛在目標,因此堅決反對任何模糊方案。
  • 北歐成員國(芬蘭、挪威):同樣態度鮮明,特別是新近加入北約的芬蘭,因與俄羅斯共享長達 1300 公里的邊界,更加警覺俄羅斯的威脅。挪威則強調北約東北翼必須鞏固,否則俄羅斯的壓力將無限擴張。
  • 烏克蘭(澤連斯基政府):重申「不接受任何割地協議」,堅持收復領土完整,並要求實質的安全保障。

  從這次會談可以看出:雖然歐洲大國希望「透過停火製造談判空間」,但東歐與北歐國家卻把烏克蘭視為生死攸關的前線。他們的焦慮,使烏克蘭徹底被定位為「西方的防波堤」,一塊永遠不會被真正納入北約內部核心的緩衝區。

raw-image

四、烏克蘭的灰色地帶:永遠的緩衝區

  烏克蘭在地緣戰略上的角色,注定是一個「不被接納卻被利用」的存在。

  • 對俄羅斯:烏克蘭必須保持中立或分裂,才能成為有效的安全屏障。
  • 對北約:烏克蘭有其戰略價值,但若直接納入北約,就等於逼西方與俄羅斯正面衝突,風險過高。
  • 現實情況:烏克蘭被需要,但永遠不會真正被完全納入西方的防禦體系。
raw-image

五、「第五條」的幻覺:為何找不到出路

  北約的「第五條」是集體防禦條款:若一國遭攻擊,其他成員國必須共同應對。這是北約的基石,但同時也是最大限制。

raw-image
  • 美國的難題:川普雖想推動「安全保證」,但一旦牽涉第五條,意味著所有北約成員要對烏克蘭承擔軍事義務。這對遠在美國本土的華府來說仍是可以承受的,但對歐洲國家而言,風險是直接且迫在眉睫。
  • 歐洲的顧慮:德、法等大國不可能輕易承諾,因為一旦承認烏克蘭享有「第五條式保障」,就等於與俄羅斯全面開戰。
  • 結論:這條路根本走不通,安全保證只能停留在模糊與象徵,卻無法真正落實。

六、拖累戰略的長遠效應:歐洲的中東化

  普丁的高明在於,他懂得如何把自己的弱勢轉化為優勢。透過持續的小規模作戰,他不僅維持對烏克蘭的壓力,也讓西方世界陷入長期消耗。這正逐步將戰爭引向一種「中東化」的狀態。

raw-image
  • 第一,領土爭議無法解決。
     如同中東的巴勒斯坦問題,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的核心矛盾在於主權與領土。克里米亞、頓巴斯的地位無法妥協,雙方對「不可割讓」與「已屬俄羅斯」的認知徹底對立,注定談判只能反覆。
  • 第二,外部大國持續介入卻立場分裂。
     中東長期被美國、歐洲、俄羅斯與區域大國各自介入,導致衝突複雜化。烏俄戰爭同樣如此:美國與歐洲對戰爭走向分歧,中國則在暗中支持俄羅斯,讓局勢無法收斂。
  • 第三,衝突成為政權合法性的來源。
     對以色列與哈瑪斯而言,戰爭與對抗是鞏固內部的工具;同樣地,普丁藉「對抗西方」凝聚民族主義,澤連斯基則藉「捍衛領土」維持政治生存。衝突本身成了政權延續的必要條件。
  • 第四,戰爭模式走向「低烈度、長期化」。
     中東衝突往往是週期性爆發、短暫停火,再重新燃起。烏俄戰爭也可能走向同樣模式:不會有徹底和平,只會有間歇性的「停火協議」,隨後因小規模衝突再度破裂。

  這些因素結合起來,使烏克蘭戰爭具備了「中東化」的所有特徵:無法徹底解決、持續牽動外部大國、成為永續的安全包袱。對歐洲而言,這意味著將長期背負一個無解的衝突,就像美國數十年來在中東的困境一樣。

七、延伸觀察:對東亞的啟示

  烏俄戰爭的「中東化」不僅是歐洲的難題,更逐漸成為東亞安全環境的重要參照。這裡我們必須以「戰略觀察」的角度審視,而非單純的悲觀推演。

raw-image
  • 美國戰略分散:華府必須在歐洲和亞太之間分配資源。若烏克蘭戰爭持續,將削弱美國在印太的戰略專注度。台灣、日本、南韓勢必承受更多安全壓力。
  • 中國得利:戰爭牽制了美歐,使北京獲得更大戰略迴旋空間,在南海、台海、東海更具操作餘地。
  • 中俄「實質同盟」:俄羅斯在西線對抗北約,中國在東線牽制美國,兩者雖未締結正式軍事條約,但已形成「準軍事集團」的合作模式。這代表歐洲與東亞安全正日益連動。
raw-image
  • 日本的前置部署:自衛隊近年在琉球群島(與那國島、石垣島、宮古島)大幅強化駐軍與導彈部署。這顯示東京與華府都意識到:台灣安全與第一島鏈防線息息相關。
raw-image
  • 台灣的戰略價值與風險:台灣位於第一島鏈核心,是不可替代的樞紐;同時,也因缺乏戰略縱深,成為潛在「高強度襲擾」的主要標靶。
raw-image
  • 南韓的潛在變數:南韓長期聚焦北韓威脅,對台海議題態度曖昧。若李在明政府在經濟與外交上過於親中,將可能成為第一島鏈的戰略縫隙。
raw-image
  • 社會承受力的提醒:烏克蘭經驗顯示,戰爭不僅是軍事對抗,更是社會的長期承受力。台灣需在民防、經濟韌性、資訊戰抵抗力上加強準備。

  換言之,烏俄戰爭不再只是「遙遠的歐洲問題」,而是中俄雙線戰略的一部分。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逐漸浮現的國際趨勢。東亞必須以更嚴肅的態度,理解這場戰爭對區域安全的深遠影響。

raw-image
raw-image

八、結語

  烏俄戰爭不僅是一場地緣衝突,更是一場「戰略消耗設計」。普丁沒有尋求快速勝利,而是要把戰爭變成一個無法解決的問題。烏克蘭既無法完全收復領土,也無法獲得真正的安全保證;歐洲無法停止軍援,美國無法抽身撤退;而俄羅斯則在僵局中持續操縱對手的矛盾。

  當「和平」只是一種表象,當「安全保證」淪為幻影,這場戰爭就註定將成為「歐洲的中東」。而對東亞而言,這不只是遠方的戰爭,而是一面鏡子:提醒我們必須在不確定的世界裡,建立起足以支撐長期競爭的戰略韌性。


參考資料

  • Al Jazeera, What to know about Trump’s talks with Zelenskyy and European leaders (2025/8/19)
  • The Guardian, What last night’s meeting between Trump, Zelenskyy and Europe means for the war in Ukraine (2025/8/19)
  • ABC News, Key takeaways from Trump and Zelenskyy’s meeting (2025/8/19)
  • CFR, Major takeaways from Trump’s meeting with Zelenskyy and European leaders (2025/8/19)
  • Vox, Trump, Ukraine, and the endless negotiation trap (2025/8/19)
  • RAND Corporation, China’s Strategic Gains From a Prolonged Ukraine War (2023)
  • CSIS, China-Russia Security Cooperation Tracker (2024)
  • The Diplomat, Japan’s Defense Buildup in the Ryukyu Islands (2023)
  • IISS, The Military Balance 2024 (2024)
  • Brookings Institution, South Korea’s Role in Indo-Pacific Security (2025)
  • RUSI, Ukraine War Lessons for Small States (2024)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島國觀察室
6會員
47內容數
島國觀察室風格守則: 我是《島國觀察室》專欄作者,專注於軍事、國防與國際政治的深度評論。專注軍事、國防與國際政治的深度評論,結合理性分析與歷史比較,提供具戰略視野與預測性的觀點。
島國觀察室的其他內容
2025/08/17
我們究竟是哪種人? 是被省籍、黨派、國族身份劃分出來的人,還是選擇善良、拒絕仇恨的人?
Thumbnail
2025/08/17
我們究竟是哪種人? 是被省籍、黨派、國族身份劃分出來的人,還是選擇善良、拒絕仇恨的人?
Thumbnail
2025/08/16
當你身邊的人開始把「馬鈴薯」說成「土豆」,「影片」說成「視頻」,「飛彈」說成「導彈」,滿口的「老鐵!哥們!家人們!」,小孩的幼兒園表演歌曲變成「抖音歌曲」,甚至連低俗的「黑桃A」也成為熱門曲目時,文化入侵早已產生效果。
Thumbnail
2025/08/16
當你身邊的人開始把「馬鈴薯」說成「土豆」,「影片」說成「視頻」,「飛彈」說成「導彈」,滿口的「老鐵!哥們!家人們!」,小孩的幼兒園表演歌曲變成「抖音歌曲」,甚至連低俗的「黑桃A」也成為熱門曲目時,文化入侵早已產生效果。
Thumbnail
2025/08/15
美國期中選戰的煙硝味逐漸瀰漫,台灣再一次被推上大國交易的檯面。一方面,華府在安全議題上持續強調對台灣的承諾,凸顯印太戰略的地緣重要性;另一方面,卻在經貿政策上祭出暫定 20% 關稅,將部分台灣出口商品納入國安化的貿易框架中。這種「安全承諾」與「經濟施壓」並行的局面,對台灣來說是考驗。
Thumbnail
2025/08/15
美國期中選戰的煙硝味逐漸瀰漫,台灣再一次被推上大國交易的檯面。一方面,華府在安全議題上持續強調對台灣的承諾,凸顯印太戰略的地緣重要性;另一方面,卻在經貿政策上祭出暫定 20% 關稅,將部分台灣出口商品納入國安化的貿易框架中。這種「安全承諾」與「經濟施壓」並行的局面,對台灣來說是考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對烏克蘭實施特別軍事行動,全面入侵烏克蘭國境。烏克蘭頑強抵抗,面對大國入侵積極捍衛自己的主權。 兩岸關係與中烏關係極為相似。大國皆欲透過各種方式統一小國。中國雖然目前沒有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但也透過文攻武
Thumbnail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對烏克蘭實施特別軍事行動,全面入侵烏克蘭國境。烏克蘭頑強抵抗,面對大國入侵積極捍衛自己的主權。 兩岸關係與中烏關係極為相似。大國皆欲透過各種方式統一小國。中國雖然目前沒有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但也透過文攻武
Thumbnail
烏克蘭,一個處於政治動盪中的國家,不僅承受著外部勢力的壓力,也深受內部政治角力的影響。然而,這場政治角力的背後,卻隱藏著一個無辜的棄嬰,那就是烏克蘭人民。 烏克蘭長期以來一直處於俄羅斯和西方勢力之間的角力之中。克里米亞危機和東部地區的衝突以及之後的俄烏戰爭更是使政治分裂更加
Thumbnail
烏克蘭,一個處於政治動盪中的國家,不僅承受著外部勢力的壓力,也深受內部政治角力的影響。然而,這場政治角力的背後,卻隱藏著一個無辜的棄嬰,那就是烏克蘭人民。 烏克蘭長期以來一直處於俄羅斯和西方勢力之間的角力之中。克里米亞危機和東部地區的衝突以及之後的俄烏戰爭更是使政治分裂更加
Thumbnail
一方面猜測普丁想成為彼得大帝,征服、開始攻擊北約大國的宏偉計劃,另一方面,則譏笑地說普丁的軍事力量如此微弱,甚至無法攻克距離邊境幾英里的城鎮。這是完全沒有道理的。 ... 西方正在對烏克蘭的命運進行一場非同尋常的賭博。
Thumbnail
一方面猜測普丁想成為彼得大帝,征服、開始攻擊北約大國的宏偉計劃,另一方面,則譏笑地說普丁的軍事力量如此微弱,甚至無法攻克距離邊境幾英里的城鎮。這是完全沒有道理的。 ... 西方正在對烏克蘭的命運進行一場非同尋常的賭博。
Thumbnail
俄羅斯總統普丁宣布對烏克蘭採取軍事行動的決定。同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宣布與俄羅斯斷交。烏克蘭多座城市遇襲,釀嚴重死傷。烏克蘭全境進入戰時狀態。
Thumbnail
俄羅斯總統普丁宣布對烏克蘭採取軍事行動的決定。同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宣布與俄羅斯斷交。烏克蘭多座城市遇襲,釀嚴重死傷。烏克蘭全境進入戰時狀態。
Thumbnail
過了今年2月24日,俄烏戰爭便正式進入第三年。從烏克蘭的視角來看,目前的戰況相當不樂觀。
Thumbnail
過了今年2月24日,俄烏戰爭便正式進入第三年。從烏克蘭的視角來看,目前的戰況相當不樂觀。
Thumbnail
自從去年三季度開始,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線便開始僵持不動,雙方互有摩擦,但俄羅斯始終無法再下戰果;烏克蘭雖然奪回了一半失去的領土,但同樣再難進一步。
Thumbnail
自從去年三季度開始,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線便開始僵持不動,雙方互有摩擦,但俄羅斯始終無法再下戰果;烏克蘭雖然奪回了一半失去的領土,但同樣再難進一步。
Thumbnail
烏克蘭目前面臨著與俄羅斯的消耗戰,西方國家對其提供援助,但烏克蘭很難戰勝這場戰爭。雖然俄羅斯受到西方制裁,但對其能源出口仍有保障。俄羅斯有望在與西方的鬥爭中獲勝。
Thumbnail
烏克蘭目前面臨著與俄羅斯的消耗戰,西方國家對其提供援助,但烏克蘭很難戰勝這場戰爭。雖然俄羅斯受到西方制裁,但對其能源出口仍有保障。俄羅斯有望在與西方的鬥爭中獲勝。
Thumbnail
自2022年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將屆兩年,雖然成功擋下直逼基輔的俄軍並且沒收了普丁在東北部與南部的戰果,但是去年夏天烏克蘭宣稱的反攻沒能獲得具體進展。隨著戰事延長,一個可預期的難題逐漸浮上檯面:人力資源。
Thumbnail
自2022年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將屆兩年,雖然成功擋下直逼基輔的俄軍並且沒收了普丁在東北部與南部的戰果,但是去年夏天烏克蘭宣稱的反攻沒能獲得具體進展。隨著戰事延長,一個可預期的難題逐漸浮上檯面:人力資源。
Thumbnail
2022/2/23 首先,只要俄軍不揮師基輔,估計北京應沿用「克里米亞模式」,繼續「堅持外交解決」,美歐無法因此連坐制裁中國。其次,美國固然在團結北約、削弱歐盟有收穫,但一來俄國強勢會使東歐更「依賴」北約,要求北約要顯示「更大信用」,則美國「印太戰略」重點不能不稍有分散。
Thumbnail
2022/2/23 首先,只要俄軍不揮師基輔,估計北京應沿用「克里米亞模式」,繼續「堅持外交解決」,美歐無法因此連坐制裁中國。其次,美國固然在團結北約、削弱歐盟有收穫,但一來俄國強勢會使東歐更「依賴」北約,要求北約要顯示「更大信用」,則美國「印太戰略」重點不能不稍有分散。
Thumbnail
2022/3/14 俄羅斯宣布對烏克蘭發起「特別軍事行動」,隨後兵分四路揮軍烏克蘭。眼下哈爾科夫(Kharkiv)、馬里烏波爾(Mariupol)等城陷入熱戰,俄軍依舊掌握主動;俄烏雙方也已經歷過3輪代表團談判,但至今未有顯著突破。
Thumbnail
2022/3/14 俄羅斯宣布對烏克蘭發起「特別軍事行動」,隨後兵分四路揮軍烏克蘭。眼下哈爾科夫(Kharkiv)、馬里烏波爾(Mariupol)等城陷入熱戰,俄軍依舊掌握主動;俄烏雙方也已經歷過3輪代表團談判,但至今未有顯著突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