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水泥塔走向綠蔭樹下:一場對話後的選擇——林爺爺的樹葬之路
「我不想躺在冰冷的塔裡,也不想留下什麼碑。你們記得我就好了。」
這是林爺爺在生前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直到他安詳辭世後,家屬回憶起這句話,開始重新思考他真正想要的離別方式。
大半輩子都在吹冷氣坐辦公桌的林爺爺,其實最喜歡的消遣方式居然是釣魚和露營,在晶品禮儀的協助下,林家人選擇了「樹葬」,一種環保、簡約,同時也是回歸自然的安葬方式。這場樹蔭下的道別,不只完成了林爺爺的遺願,也讓家人首次感受到「死亡」與「土地」之間,竟能這樣溫柔地相擁。
什麼是樹葬?它與其他環保葬有何不同?
樹葬,是環保葬的一種。它將火化後的骨灰研磨成細粉,裝入可自然分解的布袋,再安葬於樹木根部的土壤中。沒有墓碑、沒有塔位,僅留一棵樹為記。
除了樹葬,目前在台灣合法的環保葬還包括:
- 花葬:將骨灰置入花壇,讓四季花開,伴隨記憶。
- 灑葬:將骨灰灑在草地或自然地景中,與天地融合。
- 海葬:將骨灰撒入指定海域,象徵靈魂與海洋共生。
- 植存:將骨灰安置於公園綠地中,結合都市綠化功能。
這些方式,不僅減少土地浪費,更減低建材與儀式資源的耗費,強調回歸自然、永續共生。
樹葬流程怎麼走?從火化到回歸大地
林爺爺的樹葬安排,在晶品團隊協助下,分為以下幾個步驟進行:
- 火化與骨灰研磨依《殯葬管理條例》,火化後的骨灰需經專業設備研磨成細粉,利於與土壤融合。
- 申請樹葬家屬提交死亡證明、火化證明、研磨證明等文件,由主管機關審核。林爺爺家屬選擇「定期樹葬日」方案,核准後約等候 7~10 日,便能進行安排。
- 預約告別式與植樹晶品協助安排簡約但充滿儀式感的告別式,依信仰需求加入獻花、默禱或悼詞。告別當天,孫子親手種下林爺爺生前最愛的桂花苗,為這段生命旅程畫下溫柔句點。
- 環保容器與安葬操作經研磨的骨灰,裝入天然分解材質的布袋,埋入環保葬區指定樹木根部,確保與自然共存不留痕跡。
- 後續管理與追思政府機關會定期修剪、維護樹葬區,保持環境整潔。部分地區也提供網路追思平台,家屬可選擇線上緬懷,或在節日時至現場獻花祭拜。
樹葬適合每個人嗎?常見疑慮這樣看
林爺爺的兒子坦言,剛開始聽到「不立碑、不見塔」時,長輩們心中其實有些疑慮。「會不會對祖先不好?這樣做會不會讓後代子孫運勢受影響?」
對此,晶品的禮儀顧問這麼解釋:「樹葬的核心在於回歸自然,沒有科學根據說它會影響後代運勢。反而,它是對土地最溫柔的尊重。」經過溝通後,家人們逐漸理解,也欣然接受這場告別。
另一個常被問到的是:「樹葬是永久的嗎?」
答案是:是的。雖然沒有傳統墓碑,但安葬地會持續受到公墓單位的維護與紀錄,與其他葬法一樣具有合法性與持久性。至於儀式中是否能獻花、灑花?家屬當然可以依個人情感安排,只需注意選用不污染土壤的自然花材即可。
喪禮文化的改變,是為了更貼近人的需求
會館豎靈雖非傳統選擇,但越來越多家屬在經歷過後,體會到它所提供的不只是服務,而是一份人性化的照顧。從空間、儀式、情緒陪伴到文化細節,會館的介入讓死亡不再是匆促的離開,而是溫柔而理性的道別過程。
林小姐說,母親雖已離開,但她留下的風範、整潔與從容,也從這場體面的安排中延續下去。「我們沒有讓媽媽受委屈,也讓親戚朋友都能安心來陪她一程,這是最重要的。」
給家人一份輕盈的遺愛,也給地球一份回饋
林爺爺的樹葬,讓他的家人不再害怕死亡的話題,反而學會如何用理性與愛,一起完成一場生前到身後的民主對話。他離開了,但那棵桂花樹會年年開花,成為孫子心中最自然的思念。
晶品禮儀相信:生死的安排,不該等到臨終才匆忙決定。如果您也希望選擇一種不留遺憾、不造負擔的方式,我們願陪伴您與家人,一起提前討論、一同規劃,讓「道別」成為生命裡最溫柔的一課。
專業貼心:臨終關懷,專業諮詢,協助家屬處理後續問題。
服務有禮:禮儀人員皆受過專業訓練,無論對家屬或親友均表現得體,陪伴喪家與往生者走過最後相處時刻。
價格透明:沒有黑箱作業,契約價格一律公開與家屬討論,守護消費權益。
補助減免:禮儀人員會主動評估家屬經濟狀況,提供相關政府補助權益申請訊息,減輕家屬負擔。
晶品禮儀-永恆純粹的思念
全台24小時全年無休服務專線 0800-600-038
#喪禮服務 #喪禮費用 #喪禮價格 #禮儀公司 #晶品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