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農曆七月,那剛好趁機分享一個前不久的個案。也藉機提醒大家,在旅行或拜訪老建築時,如何以柔軟的心對待自己,也對環境保持敬意。
空間也是一個能量場
曾經接到一個緊急委託,一群朋友出國旅遊時,入住了一棟歷史悠久的建築。沒想到,有幾位朋友突然出現頭暈、頭痛、腸胃不適的症狀,就像中暑或感冒,但又說不上明確原因。這讓本來愉快的旅程添了些焦慮與變數。
原以為是在外地撞到不乾淨的東西,但我連結後發現,這根本是那棟建築本身的意識體,就像個佇立在當地屹立不搖的將軍阿北,守護在當地。而祂也沒有惡意,由於祂承載了百年以上的記憶與能量,這些記憶和人在能量層面上產生了共振,造成了身體與心理的微妙反應。
從不同角度來看,可能原因是:
- 心理層面:老建築特有的光影、氣味和空間感,會悄悄影響潛意識,讓人感到不安或焦躁。
- 靈性層面:長久存在的建築累積了人類的情緒與經驗,這些能量會與敏感者共鳴,讓身體或情緒產生波動。
- 生理層面:濕氣、霉味、微弱電磁場等環境因素,也可能引起短暫的不適。
和阿北打了聲招呼(?),我著手從遠端清理朋友身上的外來能量,釋放恐懼與焦慮,讓身體逐漸放鬆,並同時罩上保護罩,避免不斷受外在干擾。隔天收到訊息,不適的症狀緩解中,旅程順利進行,我也放下顆懸著的心。
從心回到穩定
療癒當下除了聚焦在朋友身上,最重要的是,我其實以光代酒(?),敬了敬那棟超過百年的建築,學姊跟我討論的過程中也說,比起光之蓮花,他們可能更喜歡威士忌一點(大笑)
我想分享的是:在陌生的建築或外地旅行時,對「看不見的能量」感到害怕或焦慮,是自然的反應。但其實,對老建築而言,我們才是外來者。帶著敬意與柔軟的心,進門前輕輕敲門,心中默念「打擾了,也祝福這裡平安」,不僅能安穩自己,也能以柔和的方式與空間共振。
另外,有任何不適的症狀,請以身體需求為優先,不要預設立場認為是不是一定卡到還是有髒東西,天氣炎熱容易缺水,不管是中暑、腸胃型感冒或可能真的只是流汗吹風著涼,任何物理性病症都是有可能的,先不要疑神疑鬼自己嚇自己。
願我們的每一次出門、每一次外宿,都能帶著安穩與平安。
如果你在旅程中或生活中,遇到突如其來的身心不適,或感受到空間的共振與不安,也歡迎與我聯繫(最好還是不要遇到啦XD)。我可以提供遠端能量清理與支持,幫助你舒緩情緒,讓你在陌生環境中也能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