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的海岸線,天空被染成一片深橘色,海浪拍打岸邊,帶著一股腥鹹的味道。
子軒背著相機,踩著碎石走向台中大甲外圍的一處小漁港。他原本是個攝影愛好者,專拍廢墟與冷門角落,這次聽朋友說這邊的海邊有「特別的景象」,於是專程跑來。
沙灘上人不多,只剩幾個收網的老漁夫。就在他舉起相機時,一陣聲音傳來——
「年輕人,要不要吃點東西?」
子軒轉頭,看見一位背微駝的老人,坐在海邊的防波堤上,身旁放著一個舊竹籃,裡頭放著幾個用油紙包好的東西。老人滿臉皺紋,膚色被海風吹得發黑,卻帶著一種異常親切的笑。
「這是什麼?」子軒問。
「魚乾飯糰,老方法做的,現在很少人吃了。」老人用沙啞的聲音回答。
子軒遲疑片刻,卻被那熟悉又奇怪的香味吸引,忍不住接過來。飯糰的米粒偏硬,混著海風的鹹味,咬下去卻意外地好吃。他一邊吃,一邊拍海景,直到天色全黑,老人仍安靜坐在一旁。
臨走前,老人突然開口:「記得,別把東西帶回家。吃完就好,別留下。」
子軒笑著答應,卻沒放在心上。他把剩下一半的飯糰小心放進相機包,想留作「紀念」,也許可以拍張有趣的特寫。
一、夜裡的聲音
回到家後,子軒洗好澡,打開電腦整理照片。突然,他聽見客廳傳來「嚼嚼嚼」的聲音,像有人在吃東西。他愣住,環顧四周,家裡只有他一個人。
走到客廳,桌上空無一物。但下一秒,他的相機包卻「自己」倒下來,油紙散開,剩下的飯糰已經少了一半,彷彿有人剛咬過。
子軒渾身發冷,把飯糰用力丟進垃圾桶。可是整晚,他聽到耳邊不斷傳來老人低沉的聲音:「別留東西……別留東西……」
隔天,他回到海邊,想找那個老人問清楚。但防波堤上空無一人,只剩幾個漁夫在修船。他走過去問:「昨天這裡是不是有個老人,賣飯糰的?」
漁夫們面面相覷,其中一個皺眉說:「你是說,背個竹籃的老翁?……唉,那位阿伯早就不在了。」
「不在?怎麼可能?我昨天才跟他講話!」 「你說的樣子,跟港口的阿水伯很像。他以前常在這裡做飯糰給人吃。可是十年前,他兒子出海沒回來,他自己也在這附近走了。從那之後,常有人說在海邊遇見他。」
子軒愣住,脊背一陣發麻。
二、食物的代價
回到家後,他以為事情就此結束。可是第三天晚上,他開始出現異樣的餓感。無論吃多少,他的胃仍像是空洞一般,總覺得「缺了點什麼」。深夜裡,他甚至夢見自己蹲在海邊,雙手抓著飯糰一口接一口往嘴裡塞,鹹腥的味道充滿喉嚨,卻怎麼也停不下來。
他的朋友發現他整個人憔悴下去,眼窩深陷,手指瘦得只剩骨頭。朋友勸他去看醫生,但檢查結果一切正常。
某天,他又回到海邊,抱著最後一絲希望。果然,那個老人又坐在防波堤上,竹籃裡整齊放著飯糰。
「阿伯!你到底是誰?」子軒衝過去質問。
老人緩緩抬頭,眼神空洞,嘴角扯出一個詭異的笑。 「年輕人,食物就是情分,吃了,就得還啊……」
說完,老人手中的飯糰竟開始一顆顆裂開,露出裡頭黑色的海砂與斑駁的骨片,腥臭味撲鼻而來。
子軒驚叫一聲,轉身狂奔。可他心裡明白,從第一口飯糰入口時,他就已經被綁住了。那餓意,將會永遠伴隨著他,直到他變成另一個「坐在防波堤上的人」。
後記
據當地居民口耳相傳,港口的「阿水伯」在生前常用最簡單的漁家方式,做魚乾飯糰給晚歸的漁人果腹。
兒子遇海難後,他精神日漸崩潰,最後有天孤身消失在海邊。
雖然官方從未證實過任何靈異事件,但不少夜拍攝影師與釣客,都曾聲稱「有人在海邊請他們吃飯糰」。
這件事從未有確切答案,但在當地流傳著一句警語:
「若有人在海邊遞給你食物,記得千萬別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