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魔詩社》奇幻書寫中的文化療癒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本文為薩菈琳參與「鏡文學出版社」新書試讀活動,撰寫心得文。
感謝「鏡文學出版社」提供試讀機會。本次因《降魔詩社》以臺灣歷史上的「櫟社」為題材,進行魔幻故事想像,而引發我参與試讀活動,目的在於觀看文學如何轉譯在地文化內涵。
本次試讀者由主辦單位遴選前三名及佳作兩名,分別致贈小額獎金及新書一冊。 出版資訊: 波西米亞鴨,《降魔詩社》,鏡文學出版,2025/8/22。

在臺灣文學的幽微光影裡,波西米鴨是一位擅長以奇幻筆法描摹鬼魅紋理的創作者。他總能在歷史縫隙間縫合幻象與現實,在詩意與荒謬間遊走,為文字施下咒術。《降魔詩社》正是一場以文學為法器的儀式,使歷史的回聲得以在書頁間再次蕩漾。 小說由一名失憶少年「目仔」在雪地甦醒展開。他擁有能看見「墨蟲」的眼睛,這些墨蟲來自「活鬼」——那些經由魔筆竄改文字、死而復生之人,忘卻了原來的懸念,在茫然的「重生」中製造墨蟲,殺人於無形。 隨著故事推進,目仔與櫟社詩人——林幼春、林癡仙等人並肩。他們結社吟詩,以筆墨為刃、以詩句施法,對抗潛伏於人心與時代深處的魔物。這場鬥爭宛如雙重劇場:既是詩的吟唱,也是歷史的戰役。讀來既浪漫,又殘酷。 波西米鴨將「詩句即法術、文字即武器」化為敘事核心。他的筆調節奏明快,卻帶著古典吟唱的回音;文字在此不再只是媒介,而是故事真正的主角:一句詩能斬斷魔影,一個詞能召回記憶。 然而,《降魔詩社》的動人之處,更在於它將奇幻與日治歷史縫合。這樣轉折更自然。真實存在的櫟社詩人群被召入小說,霧峰林家、苑裡山徑、清水街頭等地名像歷史肌理般穿插其中。書中時而閃現原住民語地名、台語詞彙與帶有台語、客語語感的古典漢詩,彷彿一場多聲部的語言交響,展現出臺灣多元文化與語言的繁茂之美。小說裡的千金阿繡,追求不再裹小腳,那是女性身體自主的覺醒;林幼春則猶豫是否剪去長髮辮子,反映了殖民體制下的矛盾:是接受現代化的表象,還是堅守文化的根?這些人物的選擇,映照的正是那個時代在「進步」與「反殖民」間的痛苦糾葛。 活鬼製造墨蟲,墨蟲吞噬生命,謊言的暗影造就了無數殺人於無形的妖魔。這寓言呈現的不僅是妖異,更是殖民壓迫下因不公與沉默積聚的黑影。文字原本是承載心意的橋樑,卻在被扭曲時,成為人們自我麻醉的工具。人們依靠謊言才能維持一場幻夢,卻在夢醒之際發現,自己的語言、文化與靈魂已被逐步侵蝕。 因此,《降魔詩社》的真正降魔,不在於斬妖伏鬼,而是文化療癒。波西米鴨透過墨蟲與活鬼的意象,提醒我們:唯有理解並擁抱自己的語言與歷史,才能驅逐那些看不見的文化魔物——遺忘、冷漠,以及對母語的否認。 作為讀者,我在這部作品中讀到的不只是奇幻冒險,而是一種文化的召喚。它提醒我,文字能承載記憶、孕育信仰,也能成為抵抗的武器。當我們用自己的語言說故事、吟誦詩句,我的文化保衛戰。

文/薩菈琳 2025年8月29日 撰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uluqem部落岸|人文書寫所
31會員
29內容數
🌿 奇幻部落游牧民族 在游牧中蒐羅靈感,在部落中鍛鍊觀點 以多語視野,書寫靈性與文化的交會 📖 族群文化|宗教詮釋|歷史文學|心靈書寫 ✍️ 書評|專欄|共筆|校閱|編譯|內容行銷合作 🌀 累積靈感點金術:秋水獎金 ✧ 筆耕獎勵
2025/01/24
薩菈琳參與時報出版社試讀活動後撰寫的《多賢的祕密貼文:我的真心,僅限本人閱讀》心得文。文章分享試讀心得,並聯想到自身青春記憶,反思青少年人際關係與成長過程。
Thumbnail
2025/01/24
薩菈琳參與時報出版社試讀活動後撰寫的《多賢的祕密貼文:我的真心,僅限本人閱讀》心得文。文章分享試讀心得,並聯想到自身青春記憶,反思青少年人際關係與成長過程。
Thumbnail
2024/12/31
本書為薩菈琳參與鏡文學出版社的《惡願清除居酒屋》新書試讀活動。此書探討惡願與果報的因果關係,以懸疑小說的方式,描述一名女子擁有應允他人惡願的超能力,引發一連串的事件。文中並舉例說明此超能力如何對許願者帶來厄運,以及男主角如何努力逐一解除這些惡願。讀者可從中反思因果關係,以及存善心、種善因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4/12/31
本書為薩菈琳參與鏡文學出版社的《惡願清除居酒屋》新書試讀活動。此書探討惡願與果報的因果關係,以懸疑小說的方式,描述一名女子擁有應允他人惡願的超能力,引發一連串的事件。文中並舉例說明此超能力如何對許願者帶來厄運,以及男主角如何努力逐一解除這些惡願。讀者可從中反思因果關係,以及存善心、種善因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4/12/11
本文分享了薩菈琳對時報出版社新書《我選擇活下去》的試讀心得。書中,女主角格洛莉婭在50天的最後期限內,面對家庭、友情和愛情的挑戰,展現青春的脆弱與力量。透過緊湊的情節和深刻的情感,讓人反思青年面對絕望時的選擇和希望。試讀的內容引人入勝,相信這本書能作為讀者看見生命意義的借鏡。
Thumbnail
2024/12/11
本文分享了薩菈琳對時報出版社新書《我選擇活下去》的試讀心得。書中,女主角格洛莉婭在50天的最後期限內,面對家庭、友情和愛情的挑戰,展現青春的脆弱與力量。透過緊湊的情節和深刻的情感,讓人反思青年面對絕望時的選擇和希望。試讀的內容引人入勝,相信這本書能作為讀者看見生命意義的借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983年版《雲州大儒俠》常有傳統章回小說的影子。例如史艷文的書僮庸兒被六骨和尚救走⋯⋯
Thumbnail
1983年版《雲州大儒俠》常有傳統章回小說的影子。例如史艷文的書僮庸兒被六骨和尚救走⋯⋯
Thumbnail
《七劍三奇》第二十七至二十九回描述成都大因寺藏了一群無惡不作的和尚⋯⋯
Thumbnail
《七劍三奇》第二十七至二十九回描述成都大因寺藏了一群無惡不作的和尚⋯⋯
Thumbnail
「我們做的事情,當下雖然會失敗,但在未來將發揮不可思議的影響力,使多年後仍活著的人們得到美好結局。」
Thumbnail
「我們做的事情,當下雖然會失敗,但在未來將發揮不可思議的影響力,使多年後仍活著的人們得到美好結局。」
Thumbnail
衛城推出新書《神明離去之後》和《戰爭中的美術》。前者以物品談藝術和歷史,從不同日本神社文物切入臺灣歷史觀察,有意思的觀察。後者介紹二戰時期的戰爭畫,分析藝術家的詮釋方向,以及促成這些畫作的因素。兩本書深入淺出地說明臺灣歷史,論述明確且嚴謹,非常值得一讀。
Thumbnail
衛城推出新書《神明離去之後》和《戰爭中的美術》。前者以物品談藝術和歷史,從不同日本神社文物切入臺灣歷史觀察,有意思的觀察。後者介紹二戰時期的戰爭畫,分析藝術家的詮釋方向,以及促成這些畫作的因素。兩本書深入淺出地說明臺灣歷史,論述明確且嚴謹,非常值得一讀。
Thumbnail
《出版島讀:臺灣人文出版的百年江湖》回顧了清領時期、日治時期、冷戰時期與九○年代《著作權法》修訂的江湖風雨,也指出前輩們百年追求的路,作者們也描繪出臺灣人文出版的面貌,同時介紹出版史上獨特的出版現象,呈現這一個議題的時代意義,以及未來如何開拓人文出版的道路與方向。
Thumbnail
《出版島讀:臺灣人文出版的百年江湖》回顧了清領時期、日治時期、冷戰時期與九○年代《著作權法》修訂的江湖風雨,也指出前輩們百年追求的路,作者們也描繪出臺灣人文出版的面貌,同時介紹出版史上獨特的出版現象,呈現這一個議題的時代意義,以及未來如何開拓人文出版的道路與方向。
Thumbnail
透過近於「挖出黑歷史」的方式,全書簡要地帶領讀者認識這批「詩人群」,同時揭露了詩人在「紙本」之外的另一面。當中的議題有許多延伸討論的空間,比如楚影在臉書與文學論壇間「活動模式與效果」的差異、陳允元「被遺忘的孔雀獸」究竟是「被遺忘」還是集結時的「刻意捨去」等,這些現象在網路時代都值得進一步探尋。
Thumbnail
透過近於「挖出黑歷史」的方式,全書簡要地帶領讀者認識這批「詩人群」,同時揭露了詩人在「紙本」之外的另一面。當中的議題有許多延伸討論的空間,比如楚影在臉書與文學論壇間「活動模式與效果」的差異、陳允元「被遺忘的孔雀獸」究竟是「被遺忘」還是集結時的「刻意捨去」等,這些現象在網路時代都值得進一步探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