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擺渡人│讀點書】字在江湖,必有迴響:《出版島讀:臺灣人文出版的百年江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書籍資訊

《出版島讀:臺灣人文出版的百年江湖》,國立臺灣文學館策畫,張俐璇主編,蘇碩斌、蔡易澄、劉柳書琴、林月先、張文薫、楊佳嫻、張俐璇、王梅香、王鈺婷、金瑾、金儒農、李淑君、楊宗翰、趙慶華、徐國明、潘憶玉、賴慈芸、黃崇凱、郭正偉、陳國偉、吳昌政、鄭清鴻著,時報文化,2023.01.13初版。


字是作者思想的化身,當文字經由編輯出版,能凝聚同志,建立社群,也能撼動既有結構。於是,有字有江湖,出版即戰力。─節錄自《出版島讀:臺灣人文出版的百年江湖》
寫書不難,出版不易

《出版島讀》一書邀請二十二位專家、學者、作家、編輯,一起爬梳臺灣的出版歷史脈絡,討論臺灣出版的歷程,以及未來的樣貌。本書依照時間順序,將臺灣出版史分成四個階段,將百年間投入書寫出版行業的人事物都容納進來,成就一冊淺顯易懂的臺灣出版史書籍。

談起要在台灣島上種字,得從先進機器的引進開始──從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技術更新後讓出版門檻降低,才讓文字有更多機會可以普及。第一台印刷機由教會引進,正式開啟了出版印刷的技術革新。

而西元1880年到1945年,跨過了台灣清領時期到日治時代的新舊交接期,上至政府政策下到百姓民生都在產生劇烈的改變。隨著技術更新,出版品從教會公報,到反映社會時事的《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民報》等,以及臺灣作家的創作、各種殖民地會有政策文宣,人們寫作、人們閱讀,作者與讀者的形象逐漸確立,成了這個時期的獨特出版風景,也締造了各式思想百家爭鳴的時代。


當閱讀成習慣,字才能發芽、開花

走過異族統治的歲月,投進同族懷抱後的出版卻未能大鳴大放,反而進入蟄伏期。前人種下了讀字的種子,在政權更迭下,上一套書寫習慣被迫調整,但也接受了另外一種文體與知識,為創作注入另一股活水。

看似前途無量的文壇,卻在政治考量下的風聲鶴唳中,逐漸禁聲,但仍不免在私底下繼續偷偷創作、閱讀,延續著自由文字的生命。在跨越藩籬與封鎖後,屬於這座島嶼的文學冒出嫩綠的芽,持續往下紮根──文學開始走進人們的日常,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而當禁忌解除,蓬勃發展的書寫能量回歸市場,不只讓出版呈現繁花盛開的模樣,也進一步推動各種創作類別與出版社的經營模式改革,將整個出版產業鏈形塑的更加完整。

《出版島讀》中,專家們以報刊、純文學的角度談書籍市場與經營,以及整個出版環境的轉變,這個時代的文字從各種限制中解脫,奠定了文字出版的基本樣貌,不只是文學與出版的輝煌時期,更是支持往後發展的穩固基石。


出版江湖,未來持續更新中

回望前輩們一路努力寫來的痕跡,如今的書寫類別多元,發表作品的管道也有更多選擇,走了百年的出版路,在不間斷的革新當中,繼續往前延伸。當閱讀成了日常,當作家與讀者的分界線越趨模糊,當書寫的語言不再拘泥於華文,當每個人都身處這個以文字構成的江湖中,哪怕書寫的文字得不到任何迴響?

《出版島讀:臺灣人文出版的百年江湖》回顧了清領時期、日治時期、冷戰時期與九○年代《著作權法》修訂的江湖風雨,也指出前輩們百年追求的路,作者們也描繪出臺灣人文出版的面貌,同時介紹出版史上獨特的出版現象,呈現這一個議題的時代意義,以及未來如何開拓人文出版的道路與方向。

就像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林巾力在書中所說:「出版的江湖路雖長,除了險惡亦有俠義,三言兩語道不盡。幸而出版產業尚有各路好手前仆後繼地參與其中,出版史尚未完成,仍將持續更新中,一頁一頁地往前邁進。」



喜歡我的文章的話,歡迎按個愛心、追蹤、分享,或是小額贊助支持,也可以到我的首頁去看看其他文章,追蹤一下其他專題喔!

一場電影,一齣戲,一本書,一段旅程 在場景與景色的變換,在人物角色的情感中流連,在紙頁的字裡行間, 透過五官感受他們的故事,感情與生命脈動,最後彙整成我流感受的小小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採訪者:有人說您的作品有濃烈的自傳色彩,您對這點有什麼想回應的嗎? 導演:噢,一部分吧,當然也會拿掉一些東西。 採訪者:拿掉哪一部分呢? 導演:真實。
《鯨之嶋》以臺灣島的地理意象為劇本創作底蘊,融合科普知識的敘事策略,形塑出「屬於臺灣自有的山海經」故事。由拾念劇集及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與劇作家施如芳合作,在為期三年的激盪下,一同打造出這場超越時空的島嶼奇幻漫遊。
是戲,一定是戲,真真一臺好戲! 都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在那戲台之上,何謂真何謂假? 人生在世,又有哪些是真情,哪些是假意?
如果緩慢遺忘是必然,再見怎麼捨得說出口?──《指忘》 《指忘》不只是一齣講布袋戲的戲,也是一齣討論親情、世代傳承,文化與價值觀的戲。 那句「今天台下仍是無人」,簡單幾句話便道出傳統偶戲的式微,以及文化傳承正面臨著可能的斷裂。
生,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一件讓人感到喜悅的事;活著,通常也是一件令人著迷與眷戀的事。每一個生命從被孕育的那一刻,就註定了每個人的獨一無二。但是漫漫人生,非得要努力追尋一個目標、一個志向、一個夢想,有所成就才會有意義嗎?
《可可夜總會》的故事即圍繞著墨西哥最重要節慶之一的亡靈節展開。我們在動畫中看到了斑斕的色彩、慶典的氛圍,以及對已逝家人們的敬愛與懷念,在這樣的日子裡,沒有悲傷,沒有哀悼,只有一家團聚的快樂與溫馨,初步建立了對亡靈節的第一印象。
採訪者:有人說您的作品有濃烈的自傳色彩,您對這點有什麼想回應的嗎? 導演:噢,一部分吧,當然也會拿掉一些東西。 採訪者:拿掉哪一部分呢? 導演:真實。
《鯨之嶋》以臺灣島的地理意象為劇本創作底蘊,融合科普知識的敘事策略,形塑出「屬於臺灣自有的山海經」故事。由拾念劇集及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與劇作家施如芳合作,在為期三年的激盪下,一同打造出這場超越時空的島嶼奇幻漫遊。
是戲,一定是戲,真真一臺好戲! 都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在那戲台之上,何謂真何謂假? 人生在世,又有哪些是真情,哪些是假意?
如果緩慢遺忘是必然,再見怎麼捨得說出口?──《指忘》 《指忘》不只是一齣講布袋戲的戲,也是一齣討論親情、世代傳承,文化與價值觀的戲。 那句「今天台下仍是無人」,簡單幾句話便道出傳統偶戲的式微,以及文化傳承正面臨著可能的斷裂。
生,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一件讓人感到喜悅的事;活著,通常也是一件令人著迷與眷戀的事。每一個生命從被孕育的那一刻,就註定了每個人的獨一無二。但是漫漫人生,非得要努力追尋一個目標、一個志向、一個夢想,有所成就才會有意義嗎?
《可可夜總會》的故事即圍繞著墨西哥最重要節慶之一的亡靈節展開。我們在動畫中看到了斑斕的色彩、慶典的氛圍,以及對已逝家人們的敬愛與懷念,在這樣的日子裡,沒有悲傷,沒有哀悼,只有一家團聚的快樂與溫馨,初步建立了對亡靈節的第一印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北萬華是台灣活版印刷的故鄉~「鉛字印刷」對於現今是帶的孩子們來說是遙遠的、陌生的。日常中接觸到各式各樣印刷品的機會非常高,孩子若有機會認識到印刷術的歷史是將生活經驗作連結,也是一種歷史與文化的傳承。為了想讓懿跟五月份參觀臺灣印刷探索館導覽經驗結合,帶他臺中→台北萬華快閃時報本鋪,.....
Thumbnail
6月的主題書展,我們集結8本有關臺灣地方特色的書籍,橫跨東南西北、從飲食聊到建築、自文學連接歷史,通通集合在這次的選書中。 誠摯邀請你與我們一起在紙上走讀臺灣,挖掘日常中的地方特色!
Thumbnail
暢銷書排行榜等於爛書排行榜?讓新一代的暢銷書作者們來打破這個魔咒
Thumbnail
本書從作者的論文改寫而來,書裡將最近一百年區分為五個時期,從日治時期開始談論不同朝代的政府對公宅所採取的政策與公宅文化。讀起來有點硬,也比想像中更加有趣。
Thumbnail
上個月不小心讀了太多書,這次同樣讓我分成上下篇來發布吧。上篇都是從獨立書店帶回家的好書,以台灣和香港為主題。
Thumbnail
作者: 李乾朗,俞怡萍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03/11/25 四版九刷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我對歷史學程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作者: 樓慶西 出版社:臺灣商務 出版日期:1993/12月初版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北萬華是台灣活版印刷的故鄉~「鉛字印刷」對於現今是帶的孩子們來說是遙遠的、陌生的。日常中接觸到各式各樣印刷品的機會非常高,孩子若有機會認識到印刷術的歷史是將生活經驗作連結,也是一種歷史與文化的傳承。為了想讓懿跟五月份參觀臺灣印刷探索館導覽經驗結合,帶他臺中→台北萬華快閃時報本鋪,.....
Thumbnail
6月的主題書展,我們集結8本有關臺灣地方特色的書籍,橫跨東南西北、從飲食聊到建築、自文學連接歷史,通通集合在這次的選書中。 誠摯邀請你與我們一起在紙上走讀臺灣,挖掘日常中的地方特色!
Thumbnail
暢銷書排行榜等於爛書排行榜?讓新一代的暢銷書作者們來打破這個魔咒
Thumbnail
本書從作者的論文改寫而來,書裡將最近一百年區分為五個時期,從日治時期開始談論不同朝代的政府對公宅所採取的政策與公宅文化。讀起來有點硬,也比想像中更加有趣。
Thumbnail
上個月不小心讀了太多書,這次同樣讓我分成上下篇來發布吧。上篇都是從獨立書店帶回家的好書,以台灣和香港為主題。
Thumbnail
作者: 李乾朗,俞怡萍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03/11/25 四版九刷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我對歷史學程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作者: 樓慶西 出版社:臺灣商務 出版日期:1993/12月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