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通(2313)於2025年8月30日舉行法說會,財務長分享公司營運概況。強調HDI技術優勢,聚焦AI伺服器、光模組及低軌衛星需求。泰國廠已投產,軟板廠預計明年上線,營收預期成長優於去年。營收組成中,資料中心/網路占比提升,行動電話下降。展望AI應用如機器人、穿戴裝置帶來新機會,PCB產業複合成長率達6.1%。毛利率改善來自產品結構調整,資本支出超過70億台幣,支持未來擴張。
會議摘要
開場與免責聲明
法說會由富邦證券主持,華通財務長李正宗主講。
公司概況與全球佈局
華通為全球PCB供應商第七名,2024年營收724億台幣,2014-2024年複合成長率7.3%。員工2萬人,8座工廠分布台灣、大陸、泰國

。重點擴產泰國:硬板廠已於2024年投產,員工逾1000人,產能逐步從簡單產品轉向高階衛星板。軟板二廠整地中,預計2026年提供15萬平方英尺產能。泰國總產能將擴至60-80萬平方英尺,支持AI及衛星轉移。

競爭優勢
- 技術:領先HDI製程,提供20/20µm細線路至40層厚板,涵蓋軟板、軟硬結合板。
- 品質:高一致性、低缺陷率。
- ESG:符合法規,注重環保與勞權。
- 服務:一站式PCB服務,從設計到出貨。
- 客戶關係:長期合作,參與新產品開發。
營收組成分析
2024年營收組成相較2023年,行動電話下降,資料中心成長50%。2025年預測:行動電話下降至16%,資料中心升至4%,SMT維持22-23%。低軌衛星(LEO)占比20%以上,受Starship及Amazon發射帶動。SMT產能利用率約80%,不擴充,聚焦PCB總解決方案。軟硬結合板表現佳,無擴產計劃。

市場排名與產業趨勢
華通全球PCB排名第七,HDI排名領先台灣。Prismark預測2024年PCB產值成長5.8%,2025年7.6%,2024-2029年複合成長率6.1%,達947億美元。驅動因素:AI高速運算、衛星通訊、車用電子。華通優勢在HDI產能,尤其Out of China(OOC),台灣產能充裕,支持AI新客戶。產業挑戰:匯率影響(台幣升值),但整體營收預期優於2024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