咎,這個字可以唸做ㄍㄠ.(一聲),或是ㄐㄧㄡˋ(四聲)。
無咎的意思是不好也不壞,沒有過錯也沒有可以贊揚的。
《後漢書.卷四四.鄧彪等傳.贊曰》:「鄧、張作傅,無咎無譽。」引自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至於『衛』這個姓沒什麼特殊意思,單純就是叫AI給我一些古姓氏的選項,然後我再從中挑出比較不普通普遍和爛大街的姓氏。
再加上我又不想用太多武俠作品中常見的姓氏,感覺會讓我的小說裡的角色和其他作品的角色混淆。
尤其是韓漫,最喜歡用『上官』『南宮』這兩個複姓,也可能是翻譯成台版後的問題,總之我有點反骨,不想用這些就對了。
創作『衛無咎』這個角色的時候,我的用意就是要讓他成為主角的師傅。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在我的認知裡,武俠/仙俠小說裡有個特點,就是越老越厲害。
不管是街頭隨處見的小門小派、鏢局、武館,還是立於山中,磅礡大氣的宗門大派,至少也會有一名『老祖』坐鎮。
那這位『老師傅』要如何登場呢?我想了三個方式
- 路邊直接遭遇收徒事件(我看妳骨骼精奇, 是百年難得一見的練武奇才呀!)
- 作為主家友人,直接登門拜訪然後意外收徒。
- 『老師傅』遇難 + 主角救人 + 收徒
這三個方式各有缺點,(1)太普通(2)太刻意(3)太套路。
於是我把這三個選項的特色挑出再混合,再透過AI輔助提出意見來釐清思路,最後就想出了由『老師傅』主動對主角提起興趣,然後藉由事件看上主角資質根骨,最後再收徒的方式。
當相關情節設定好後,接下來就是確立登場角色的人設了。
而具體的人物形象,參考前面提到的那位:

不過年紀要再更大一點,先不管他的『如來神掌』是真貨還是星爺自己腦補而成,這種外觀邋遢、遊戲人間的態度讓我印象深刻。
不過我不喜歡那種自貶身價然後假裝自己是乞丐的方式。
好端端的正常人不做,為啥要去扮乞丐,這種邏輯我不理解。
除非,是有正常理由。
所以我就設計了一段前半生圓滿、後半生悲苦的故事,然後套用到『老師傅』身上。
最後,『衛無咎』這個老師傅,就在第十九章【道中客】的中作為一個老乞丐的形象登場了。
而他,也是我的小說中第一個有武俠元素的部分。
在我的故事中,衛無咎是一位典型的悲劇英雄與非典型師者。
他的人生從雲端跌入泥淖,從文弱書生蛻變為復仇殺神,最終在生命的餘燼中,尋得了一份意想不到的傳承與歸宿。
由愛故生怖,因恨而執兵
衛無咎的前半生順遂得名副其實——「無咎」 。
他出身富貴鹽商世家,家庭美滿,卻因一念好勝之心踏入仕途,最終遭人陷害,家破人亡。
我把他設計成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武學宗師。
他不教套路,不傳心法,甚至連正式的師徒名分都一度不願承認 。
他的教導核心,是那套源於自身血淚經歷的「兵心五問」 。
他反覆詰問主角「為何執兵?」、「可承其血?」、「敵為誰?」,目的不是傳授殺人技巧,而是引導主角建立屬於自己的「武道之心」 。
這也是我對『武』這個詞的理解,像是日本王道少年漫畫裡面會提到、看似中二的理論。
我在撰寫衛無咎後續的相關情節和人設時,漸漸地讓他成為一個外在表現得玩世不恭、滿身酒氣的老乞丐 ,言語間充滿了戲謔與自嘲。
他的一生,就是在尋找「歸處」的旅程。
他先是失去歸處:家破人亡讓他失去了物理與情感上的歸宿。
之後則是復仇後的迷茫:大仇得報後,他並未得到解脫,反而陷入了更深的空虛與迷茫,不知此身該歸往何處 。
最後是傳承中的新生:直到遇見了主角。
身世成謎、如白紙般的靈魂。在教導她的過程中,衛無咎彷彿找到了自己殘存生命的意義。他將自己一生的所悟、所悔、所問,都傾注在這個弟子身上。
最終,在阮府祠堂前,他以生命為代價,擋在主角身前,完成了他身為「師者」的最後一課。

以上是我對於衛無咎這個角色測寫與評論,只是沒想到......
我讓他退場領便當的方式太像這位大哥了......

天啊,當我完成第一卷,然後回頭再檢查劇情邏輯就發現了,正巧那時候【鬼滅之刃】正夯,相關動畫更是火爆。
可是故事已經寫完了,我又不想把付諸的心血給修改或刪除。
只好在這裡再次聲明,我絕對沒有要去抄襲或刻意模仿......
那麼對於『衛無咎』這個角色的相關創作背景來由就介紹到此了,有對其他角色或喜愛這名角色的讀者,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