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埂邊的哲學家(加註版)
表面願景:普惠金融的烏托邦
在阿根廷、奈及利亞等地,USDT 被視為對抗通膨與資本管制的避風港。Visa 調查顯示,約 38% 的新興市場用戶使用穩定幣作為抗通膨工具。三大真相:糖衣下的鐵拳

1. 美元霸權的「數字僱傭兵」
USDT 與 USDC 皆錨定美元,儲備資產主要為美國國債。Tether 持有美債超過 1270 億美元,成為全球第 18 大美債持有者。
Circle(USDC 發行商)也持有大量美債,並由美國政府前官員領導。
這意味著:
• 買穩定幣 = 間接購買美債
• 用穩定幣 = 強化美元結算體系
穩定幣的全球擴張,實質上是美元在數位領域的延伸。
2.監管套利的完美騙局
Tether 將資金託管於美國銀行,並曾因儲備透明度問題遭紐約總檢察長調查與罰款。
Circle 高層多來自美國政府,並積極配合監管法案如 GENIUS Act。
USDT 儲備報告未由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透明度長期受質疑。
3.社會風險的私有化
穩定幣若崩盤,散戶往往無法獲得保障。TerraUSD(UST)崩盤即為典型案例。
美國財政部報告指出,穩定幣常被用於非法交易與洗錢活動。
各國央行難以監管穩定幣流動,削弱貨幣政策效力。
我們該如何面對?
#擁抱技術,拒絕神話
穩定幣在跨境支付與避險方面確實具備技術優勢。
但其背後仍由中心化機構掌控,去中心化敘事需理性看待。
# 推動多元錨定實驗
• 在地化穩定幣:可錨定本地商品籃,如農產品與能源
• 社區型貨幣:如「貢獻證明」機制,將社區服務轉為信用
• 跨國民主監管:建立多國審計聯盟,打破單一霸權
#重建金融語言的誠實性
• 發行商應提供「風險說明書」而非僅「儲備證明」
• 放棄「絕對穩定」話術,改用「動態錨定」模型
結論:金融不該是崇拜,而是工具
穩定幣揭露的終極真相是:
與其追逐「去中心化」烏托邦,不如誠實回答:
我們要的究竟是誰的穩定?誰的繁榮?
當美元霸權用算法加固自身,
我們更需保持清醒:
真正的金融革命,不在技術升級,而在權力重分配。
資料來源索引
鉅亨網:Tether成全球第18大美債持有者
工商時報:穩定幣為美元霸權續命?
ZONE Wallet:2025年主流穩定幣比較與風險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