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NFLX)從反電視走向新有線,擁抱廣告、體育與捆綁。NFL聖誕賽、WWE週一檔期與94M廣告用戶,提升ARPU並降低退訂。公司以事件化內容與固定時段建立習慣,成為全球最大的「網路有線台」。
**Netflix變有線味,背後動機為何**
串流市場競爭白熱化,新增用戶放緩、退訂上升,投資人改看ARPU與黏著度。Netflix因此把「反電視」策略轉為「像電視但更有效」:一是擁抱廣告,2022年上線含廣告方案、2023年與微軟合作廣告技術,2025年已突破94百萬月活用戶;二是強化可預期的檔期與事件化內容,像WWE《Raw》每週一美東晚8點、全年52週、每晚3小時,正式經營自家「黃金時段」;三是擴大運動內容,2023年耶誕節兩場NFL直播在美國吸引逾2650萬人、全球破3000萬,並簽下到2026年的耶誕賽;同時拿下2027與2031年FIFA女足世界盃美國獨家轉播權。這些做法把使用者從「想看什麼隨時看」導向「何時一起看」,提升回訪頻率與廣告變現,6月Netflix在美國電視收視佔比已達8.3%,與傳統電視網比肩。
**廣告與體育強化,用戶習慣被重塑**
Netflix把「追劇」改造成「擁有晚間時段」:WWE《Raw》固定週一夜登場,「Love Is Blind」與《英國烘焙大賽》改為每週上新,讓社群討論延續到下一集;大型賽事採直播與事件化排程,耶誕節NFL成為平台「檔期珠寶」。這些設計讓用戶回到固定時間打開App,行為上更像看有線台。配合廣告層級擴張與在「upfronts」賣廣告庫存,Netflix也在直播中插入廣告,甚至部分直播內容即便高階無廣告方案也會穿插中斷,與傳統電視相似。對投資人來說,固定時段+直播運動=更高單位時間廣告售價、較低退訂、較穩定的收視曲線。
**重新擁抱捆綁,對營收與流失影響**
捆綁回歸是降低退訂的老方法。如今Comcast推「StreamSaver」把Netflix、Peacock與Apple TV+打包每月15美元;Verizon賣Netflix+Max組合10美元;T-Mobile提供「Netflix on Us」當高階用戶權益。這些等同新世代「頻道上架費」,但帳單由電信商代收。對Netflix而言,捆綁可沖銷單一季內容空窗造成的流失,並提升有效ARPU;對電信商,則強化用戶黏著。配套動作包括定期調價與密碼共享打擊(新增「加購成員」費),本質上是把過去機上盒與多房間費用數位化。雖然用戶抱怨增加,但數據顯示願付率尚可,顯示平台已具「公用事業化」的必看地位。
**重播與授權復活,內容成本怎麼變**
所謂「重播經濟」在Netflix加速:美劇《Suits》2023年於平台狂刷577億分鐘,成為美國年度最受看節目;HBO把《諾曼第大空降》《太平洋戰爭》《六尺風雲》授權到Netflix後也再度爆紅;CBS的《小謝爾頓》上架後成為常青。對Netflix,龐大舊庫存可填滿「節目表」並拉長使用時數,平均成本低於自製大片;對工作室如Warner Bros. Discovery與NBCUniversal,雖然自家平台需要內容,但短期現金流讓他們仍願意把王牌外授。這種「白天競爭、晚上合作」的90年代有線台邏輯,在串流時代重現,有助Netflix以較佳毛利維持內容厚度。
**投資人該看哪些,未來關鍵數據點**
幾個核心觀察:一是含廣告層級的月活與廣告CPM走勢,決定廣告收入天花板;二是Nielsen收視佔比與官方半年一度「參與度報告」(覆蓋99%觀看時數),可觀察內容效率與黏著;三是體育權利版圖是否擴張(市場傳出爭取MLB相關權利如全壘打大賽),以及直播體驗穩定性;四是捆綁合作覆蓋率與國際化進度;五是價格調整與密碼共享政策對退訂的影響。此外,線下「Netflix House」今年在美國兩地開幕,若能帶動IP商品化與會員招募,也將成為新營收來源。股價面,隨著變現能力提升,評價更像大型「有線網路」而非單純成長股。
Josh 評論
整體而言,串流進入「第二幕」:平台改以廣告、捆綁、固定檔期與重播庫存,換取更穩定的現金流。廣告市況回暖、體育版權稀缺、國際發行規模,是驅動未來股價的三大因素;反之,內容成本與版權競價,以及消費者對調價的耐受度,將決定估值能否再上修。
受惠與受壓名單方面,受惠者包含Netflix(NFLX)、微軟(MSFT)(廣告技術)、威瑞森(VZ)與康卡斯特(CMCSA)(捆綁帶動ARPU)、TKO集團(TKO)(WWE權利)、華納兄弟探索(WBD)與派拉蒙(PARA)(授權變現)。競爭壓力較大者包括迪士尼(DIS)與康卡斯特旗下Peacock需在自營與外授間取捨;亞馬遜(AMZN)與Alphabet(GOOGL)的廣告與直播攻勢也將加劇搶奪時間份額,平台間的邊際內容報酬恐續下滑。
結論
Netflix把「殺死電視」變成「升級電視」:同樣的電視邏輯,被放大到全球尺度,並以更高效率變現。對投資人,關鍵在廣告、體育與捆綁三軌的持續滾動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