檸檬小鎮的聯想-1
2025-09-05
2025-08-29 在義大利北部 Lago di Garda 湖邊的檸檬小鎮 Limone sul Garda, Lombardy, Italy 旅遊,同遊的吳大哥得知我喜愛音樂,親切的問我:在檸檬小鎮該聽什麼歌?是不是 Lemon Tree?
是的,當然可以聽Peter, Paul & Mary
演唱的經典民謠〈Lemon Tree
〉歌曲由來與背景
- 創作起源
〈Lemon Tree〉最初是美國創作歌手 Will Holt 在1950年代所寫,靈感來自一首巴西民歌《Meu limão, meu limoeiro》(意為「我那檸檬樹」) 。Holt 在1957年左右改編了英文歌詞,並於1959年前後完成創作。
- Peter, Paul & Mary 的版本
民謠三重唱 Peter, Paul & Mary 在1962年推出了這首歌曲,作為他們首張同名專輯《Peter, Paul and Mary》中的單曲之一 。這張專輯大獲成功,曾登上 Billboard 專輯榜冠軍,並最終獲美國唱片協會雙白金認證 。單曲〈Lemon Tree〉在 Billboard Hot 100
曾達第 35 名 ,可惜到年終排行時已經跌出百名中外,所以沒有收錄在我1962年的介紹曲目中。
歌詞與象徵意義
- 歌詞概要
歌詞以父親對年僅十歲兒子的忠告作為開場,請他從「可愛的檸檬樹」中學習,不要輕信愛情。雖然檸檬花甜美,但檸檬果實酸澀無法入口。隨後講述一段夏日戀情,少女笑得如同星星升起,卻最終無預警離去,令敘事者傷心悔悟,但也因此變得更成熟、更有智慧。
- 主要象徵
- 美麗的檸檬樹與甜花 → 象徵愛情的吸引與初期的美好。
- 無法入口的檸檬果實 → 警示愛情可能帶來的失望與苦澀。
- 主題分析
- 失望與幻滅:歌詞呈現了期待與現實的落差,是典型的「失望」情緒表達。
- 苦樂交織的情感色彩:音樂清新明亮,但歌詞卻帶有淡淡的憂傷——這種對比更突顯情感深度。
- 成長與領悟:經歷苦澀後,敘事者雖傷感,卻也變得更聰明。
演繹風格與文化意涵
- 音樂編曲與演出風格
Peter, Paul & Mary 的演唱以三重唱和聲見長,搭配簡潔的吉他伴奏,並清楚呈現歌詞中的情感層次。Mary Travers 清澈的嗓音與 Peter Yarrow、Paul Stookey 的和聲相輔相成,營造出既溫暖、亦帶淡淡哀愁的氛圍 。
- 文化影響與歷史定位
作為1960年代民謠復興的重要代表,Peter, Paul & Mary 不僅推動了社會意識與音樂的融合,也透過作品讓民謠廣泛流行。〈Lemon Tree〉雖不〈If I Had a Hammer
〉那樣具有明顯抗爭意識,但其情感刻畫與象徵性,使它成為民間音樂永恆的代表之一 。